史上最全二戰真實彩色照片,有圖有真相!歷史愛好者必藏之作!

2020-12-12 娛樂小丑

Colourisehistory集團最近公布了一系列二戰老照片,這些黑白照片經過藝術家們的修復和上色,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角去領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爭場景和官兵們的日常生活。讓色彩還原你一段最真實生動的歷史。

1939年底到1940年初的蘇芬戰爭,蘇聯雖然取得最後勝利,但付出了60萬人傷亡的重大代價,絕對是慘勝。戰爭的進程,與兩國國力和軍力完全不成正比。芬蘭最後雖然失敗,但打得非常棒,絕大多數時候以少勝多,最後失敗實因國小力弱,雖敗猶榮。圖為隱藏在雪地裡的芬蘭士兵。

貝裡琉島戰役期間,接近結束的時候,兩名陸戰隊員休息中,有沒有發現抱加蘭德步槍的那個士兵長得很像《血戰鋼鋸嶺》裡的開掛救了75名戰友的道斯?

在防空掩體躲避空襲的孩子們 - 英國,1941年

硫磺島戰役期間,一名陸戰隊員躲避爆炸的衝擊波,遠處的山就是硫磺島的制高點-折缽山,整座山都被日軍改造成一個大碉堡。

美國海軍的王牌飛行員Alexander Vraciu和他的「地獄貓」戰鬥機

戰場上難得的放鬆。

墜毀在海裡的美軍飛機

1942年夏季士兵在清洗Sdkfz251的炮膛(問題:Sdkfz251裝甲輸送車有22種變型車,你知道圖中的Sdkfz251是什麼型號嗎?)。Sdkfz251系列裝甲車在裝備部隊後,立即參加了1939年8月德軍對波蘭的入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幾乎參加了德軍的每一次軍事行動。

馬紹爾群島戰役,火焰噴射手對躲在工事裡的日軍發動攻擊,其餘人準備擊斃逃出的日軍。

1944年7月5日在諾曼第的巴約(Bayeux)皇家軍隊的一名中士在為名為「Jasper」的探雷拉布拉多狗包紮受傷的耳朵。

1940年10月18日喬治六世國王和伊莉莎白王后探訪被炸彈損毀倫敦東區街道。

1943年1月盟軍士兵在前進利比亞的的黎波裡期間休息一下,在身後巖石山坡上刻著納粹黨徽和「希特勒」字樣。

1941年,烏克蘭西北部的羅夫諾州,一輛因故障被拋棄的蘇聯重型坦克

二戰中曾為日本陸軍、蘇聯紅軍和納粹德國國防軍打仗的朝鮮裔軍人楊景鍾1920年3月3日生於日治時期的朝鮮。1938年,18歲的楊景鍾應召入伍日本陸軍,編入日本關東軍。諾門罕戰役時,蘇聯紅軍將之俘虜,送往古拉格進行勞改。由於蘇聯與納粹德國爆發戰爭而急需動員投入戰事,在人力短缺下,1942年,他與其他幾千名古拉格的囚犯被迫加入蘇聯紅軍,並投入東部戰線的戰場。1943年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時,他在烏克蘭遭德納粹德國國防軍所俘虜,而後被迫加入,送往法國佔領區,編入了當時主要由蘇聯戰俘組成的東方營。東方營的營區位於諾曼第地區的科唐坦半島,靠近猶他海灘。1944年6月諾曼第登陸,聯軍佔領法國北方後,楊景鍾為美軍空降部隊所俘虜。隨後楊景鍾遣送至英國的戰俘營。二戰結束後,他獲釋並定居美國伊利諾州,直到1992年過世。

德國國防軍第7裝甲師,由埃爾溫·隆美爾將軍指揮,它是法國人眼中的「魔鬼之師」。1940年5月10日清晨,該師的坦克部隊出發準備在第納特通過芒斯,越過德-比邊境向阿登前進。5月12日抵達芒斯,並花費了兩天時間鞏固橋頭堡。這張照片是由隆美爾將軍本人拍攝的。

1944年6月6日,諾曼第登陸(D-Day)的美國部隊。

1944年6月6日,諾曼第登陸戰役(D-Day)中被俘德軍。

美國第14裝甲師士兵進入德國哈梅爾堡監獄,用衝鋒鎗打開主門,1945年4月6日

一架編號為P9374噴火式戰鬥機,在1940年被德軍戰機擊中後迫降到沙灘上,二名託特組織成員(註:organisation Todt,負責納粹德國戰爭機器的勞動力和各項工程建設的運作)坐在上面合影。

40年後,據英國《鏡報》(Mirror)報導,這架噴火式戰鬥機在1940年被德軍戰機擊中迫降沙灘後,隨著時間流逝,戰機深陷於沙灘之中。直到1980年才重新被人發現,雖然表面嚴重鏽蝕,但骨架仍然完好。經過飛機修復團隊努力下,這一架編號P9374的噴火式戰機被完全修復,並且可以正常飛行。這架飛機最後被美國慈善家卡普蘭(Thomas Kaplan)標下,標售金額加上稅收總額後為310萬6500英鎊(約人民幣2千6百多萬),而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銷售所得將捐給英國皇家空軍慈善基金會以及野生動物慈善機構。

1945年3月10日,給希特勒準備的復活節彩蛋。

這是一張非常有名的照片,拍攝時間1945年4月16日,刊登在1945年5月6日紐約時報上,反映Buchenwald集中營裡的擁擠床位但這張是作假的照片,經過了後期加工。

這是美國另一家報紙Moberly Monitor於1945年4月30日刊登的該照片原版。

在Wobbelin德國集中營,當美軍發現這些人時眼淚奪眶而出。

1945年Dachau集中營被解放後,十八歲的猶太裔俄羅斯姑娘熱切地看著相機。

硫磺島戰役期間,海軍陸戰隊噴火坦克,在攻擊日軍工事。

塞班島戰役期間,兩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趴在一個彈坑裡。

貝裡琉島(Peleliu)戰役期間,一名陸戰隊員在給受傷的戰友餵水。

失去爸爸媽媽的男孩抱著他的毛絨玩具。倫敦,1945年。

1945年3月29日,美國第17空降師的傘兵到達德國多斯滕附近,向第6衛兵裝甲旅邱吉爾坦克上的英國士兵借火。

希特勒旁邊穿軍服的是誰?

硫磺島戰役期間,一名陸戰隊火焰噴射手向前推進,火焰噴射器對於隱藏在坑道裡的日軍效果極好,但是火焰噴射手也是日軍首先攻擊的目標。

1944年11月2日,法國,日美裔第442步兵團的日裔士兵們在接受檢閱,第442步兵團在二戰中是美軍王牌中的王牌,日裔442步兵團在歐洲戰場作戰一年零七個月,戰功卓著,但代價也高得驚人,據統計第442團人員傷亡超過9000人,傷亡率高達314%。

兩名海軍陸戰隊士兵站在折缽山山頂俯視著硫磺島,兩天後,美軍攻下折缽山,山頂上插上了星條旗。

慶良間群島日本士兵涉水向美軍巡邏艇投降。1945年5月

阿道夫·希特勒參加NSDAP(納粹黨)集會,20世紀30年代。

盟軍出發前往衝繩作戰, 4月1日,1945年

美國海軍陸戰隊前往硫磺島, 2月19日,1945年

芬蘭海軍的布雷艇在布雷,5月18日,1942年

盟軍於日本海岸嘗試接近敵軍巡邏隊,9月28日,1941年

海軍將傷者從驅逐艦運上另外一條巡洋艦,11月14日,1942年

一架美國運輸機飛越埃及金字塔。

日本戰敗後,被釋放的士兵準備上火車回家。9月,1945年

芬蘭士兵坐在三號突擊炮頂上,塔裡-伊漢塔拉戰役開始,6月23日,1944年

芬蘭的通用裝甲車拖著大炮(和幾個芬蘭士兵),1941年8月7日

1944年12月11日,第36裝甲步兵團,第3步兵師C連隊的兩名美軍士兵在德國迪倫附近的M4中型坦克後面尋找掩護。

日軍的坦克在美軍看來如同玩具一樣不堪一擊。

硫磺島戰役期間,一名陸戰隊員睡在散兵坑裡,他的狗正在為他「站崗」。

一名德國空軍官員戰俘在英國紐哈芬(Newhaven)下船,輕蔑地看了一眼英國士兵的肚子,大約1941年。

太平洋戰爭期間,繳械投降的日軍士兵。

太平洋戰爭期間,進攻前美軍先用海量彈藥傾瀉在彈丸島礁上,樹木葉子都被炸光。但是由於日軍多是躲在秘密工事中,炮擊實際作用十分有限。

爸爸,等等我。(1940年10月1日)這是二戰時期加拿大的一張」明星「級別的照片。當時加拿大加入反法西斯陣營,在新威斯敏斯特(New Westminster),不列顛哥倫比亞軍團(British Columbia Regiment)在準備奔赴戰場。一個小男孩掙脫媽媽的手,奔向即將奔赴戰場生死未卜的父親。這個小男孩叫沃倫·伯納德(Warren Bernard),父親叫傑克。戰爭期間,這張照片掛滿哥倫比亞省的學校裡,鼓舞士氣。

慶幸的是,傑克·伯納德(Jack Bernard)從法國戰場安全地回到家鄉。並於1945年與他的兒子重聚。後來.......

現實並不總像電影那般美好,而戰爭尤其給人們帶來額外的苦難。戰士回歸家庭後,並沒有和一家人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父親在歐洲的那幾年裡,母親帶著伯納德在溫哥華靠微薄的收入艱難度日。二戰爆發時他父親已經32歲,原本不必服兵役。因此母親一直不能原諒丈夫拋下妻兒,志願參戰。伯納德回憶說,父親回國那一天,他興奮地問母親,爸爸回來了睡在哪兒?母親的回答是:「我不知道,那個狗娘養的不會在這兒睡。」兩人不久就離婚了。沃倫現在81歲,他告訴媒體,父母的關係「在戰爭結束後緩和了很多」。柏妮絲有自己喜歡的工作,並在1950 年再婚。傑克也再婚了,還擁有了另外兩個孩子,在1981 年,也就是他75歲的時候去世。

1940年10月23日,希特勒和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在昂代埃(Hendaye)會面。

史達林和邱吉爾在雅爾達會議期間,1945年2月

一個美國人向法國女人問路。他們坐在在法國南部被戰爭摧毀的建築物廢墟上。照片可能拍攝於8月16日,1944年

1943年11月10日,一架美軍F-6F-3型戰機在美國海軍」奮進「號航母著陸時摔毀。在油箱爆炸前,劉易斯中尉成功地拯救了飛行員。

1945年9月2日,先期抵達的各國軍官在密蘇裡號上交談,照片下方可以看到中國陸軍上將徐永昌及其他中國軍官。

1939年10月5日波蘭淪陷後,希特勒檢閱帝國陸軍的閱兵隊伍。

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Bergen-Belsen),又稱貝爾森。納粹德國集中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關押達4.1萬人。這個集中營雖然沒有毒氣室,但死於飢餓、疾病、過度勞累以及骯髒的生活環境者達3.7萬人之多。納粹用推土機將屍體推入萬人坑掩埋。安妮·弗蘭克於1945年3月死在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內,她的戰時日記後來轟動了全世界。1945年4月,德國軍官在一車屍體前照相。

她的名字叫捷斯拉娃.柯沃卡,納粹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上百萬遇難者中普通的一名。她1928年8月15日出生于波蘭鄉村的一個天主教家庭,當納粹的侵略步伐開始以後,她和自己的母親於1942年12月13日被押送到了奧斯維辛集中營。1943年2月18日,納粹在先處死柯沃卡的母親後,在1943年3月12日處死了這名有著一雙美麗大眼睛的小姑娘,她被殺死的時候年僅14歲。我們今天不只是想僅僅簡單的告訴大家這個姑娘這名一些簡單的信息,更想大家知道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捷斯拉娃.柯沃卡的這些照片是她剛進入奧斯維辛集中營時所拍攝的身份照片。而這些照片的攝影師名叫威廉.布拉西,他當時在奧斯維辛集中於裡負責給被關押進來的人進行拍照,以便用於登記管理。當威廉給柯沃卡拍照的時候,發現柯沃卡竟然如此的年輕,如此的可愛,眼神中儘管充滿了害怕,但還是沒能意識到走進這裡意味著什麼。柯沃卡在拍照時問了一句我怎麼會在這裡?在一旁負責監視的德國納粹女看守二話不說上來就用警棍對著小姑娘一頓招呼,打過之後還不解氣,還狠狠的給了小姑娘幾個耳光。於是我們在照片上便可以清晰的看到小姑娘嘴唇上的傷口和臉上的血痕。根據威廉後來的回憶說,當時德國納粹女看守之所以無端的下手如此重,不過是她看到柯沃卡年輕、漂亮心裡覺得不舒服,覺得其他種族的人就不該生成這樣,就應該有多醜長多醜。威廉表示儘管自己當時很震撼,但卻無能為力,他不過只是集中營裡負責照相的,沒有能力去保護柯沃卡,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她被集中營女看守毆打。

這是一張有名的二戰影像。在華沙的隔離區,納粹黨衛軍盯著一群被俘的猶太人。在其出現了反抗之後,這個隔離區遭到了清洗。這張相片是來自1943年5月于爾根·斯特魯普(Jürgen Stroop)呈遞給海因裡希·希姆萊的報告。原來的德語標題是;「強制性驅趕出避難所」。

第五步兵師醫護兵在解放盧森堡附近地區後,檢查繳獲的德國衣物。1945年1月20日

蘇芬冬季戰爭期間芬蘭士兵用大彈弓拋擲手榴彈。

1944年6月19日在菲律賓作戰中,F6F「地獄貓」飛機取得極大戰果,以至於美國人稱這場戰役為「馬裡亞納獵火雞」。來自「列剋星敦」號航母的王牌飛行員亞歷山大·弗拉楚(Alexander Vraciu)在那天八分鐘內擊落了六架日本彗星式俯衝轟炸機(總戰績19架)。他於2015年1月29日在加利福尼亞去世,享年96歲。

一個戒指,一個生命,1945年。這箱裝滿了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囚犯的戒指是美軍在與集中營相鄰的一個洞穴中發現的。如果考慮到這些戒指每一個代表一個已婚猶太人送到集中營的事實,這個箱子裡所展示的謀殺規模是可怕的。

相關焦點

  • 從一組真實的二戰彩色照片,來對比一下美、德兩國的單兵武器裝備!
    二戰時期的各主要參戰大國,戰前大多都已進入了工業化時代。其中美、英、德、俄都是一戰後的老牌工業強國。 戰爭是檢驗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高低的最好課堂,下面我們通過這一組真實的照片,來看看其中工業化程度最高的這兩個國家,參戰時各自的單兵裝備。
  • 二戰著名照片誕生的歷史真相:1945年,蘇聯國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兩張最著名的照片宏偉的德國國會大廈始建於1894年,對德國歷史有很大貢獻,被蘇聯紅軍視為敵人的象徵。蘇聯軍隊最終於1945年5月2日佔領了國會大廈。硫磺島升旗那張照片是現場抓拍的,而蘇聯的這張照片不但是擺拍的,而且還經過了修改。下面是關於這張照片拍攝過程的歷史真相。
  • 史上最昂貴的二戰史詩劇,10集全!
    ·安布羅斯收集的二戰老兵採訪記錄。 史匹柏受父親的影響,有很強的二戰情節。他的父親阿諾德-史匹柏在二戰時是「飛虎隊成員」,父親對史匹柏拍攝二戰作品不僅是靈感來源,也給他頗多鼓勵。
  • 二戰最經典的十張照片:哪一張最讓你震撼?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的一場巨大的災難。9000多萬人在這場戰爭中傷亡,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也給活下來的人留下了警示。這是二戰時期最為經典一組圖片,表現了二戰的殘酷,見證了二戰最值得記錄下來的瞬間。圖為在戰爭中犧牲的美軍士兵墳墓。
  • 一張贏得二戰的照片:三具美國士兵的屍體倒在沙灘上
    照片顯示了三個在布納海灘的美國士兵屍體,他們或趴或躺,身體被沙子和海水半浸,儘管看不清他們的面貌,但這張照片卻以死神的寂靜散發著令人震驚的視覺感。從美國參加二戰後,美國審查局禁止發布任何在戰鬥中陣亡的美軍士兵照片,認為會打擊美國民眾的士氣。
  • 18張二戰戰列艦照片:大艦巨炮的時代,圖9是日本的「大和號」
    在海軍上的體現,就是建造大型軍艦,而軍艦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戰列艦,18張二戰軍艦照片,看完有何感受?【圖為大和號海試時的照片】說到戰列艦,就不得不提到舊日本海軍的「大和號」戰列艦,這艘人類海軍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擁有9門口徑460毫米的火炮,可搭載7架艦載機,排水量達到了72810噸,噸位已經超過了普通的航母。
  • 二戰史上的航母著名戰役,第四個是歷史最大航母決戰!
    二戰史上的航母著名戰役,第四個是歷史最大航母決戰!圖為珊瑚海海戰中的航母。此次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美日航空母艦編隊在珊瑚海進行的海戰,也是海戰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間的較量。
  • 最能反映真實二戰的十部電影,網友看了都說好
    巴頓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都在為成為一名偉大的將領而作準備,最終如願以償。3《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羅馬,不設防城市》被公認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開山之作它的問世標誌著電影歷史上一個重要流派的誕生,也意味著一種新的電影觀念和新的電影創作方式的誕生。
  • 二戰後日軍回國有多慘?這些照片揭露真相,看完無比解氣
    在我國近代史上,經歷最慘重的一場戰爭就是世界第二次大戰,這場戰爭我國作為日軍主要侵略戰爭,損失也是非常慘痛。不過儘管如此,中國也不會輕易被打敗,最終在全國人民齊心協力下,贏得了這場勝利。不過日本作為戰敗國,二戰後日軍回國有多慘?這些照片揭示真相。
  • 捷克歷史愛好者「穿越」遊行 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
    捷克歷史愛好者「穿越」遊行 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當地時間2015年4月24日,捷克布拉格,捷克歷史愛好者身著二戰時期的美國軍裝參加「自由護航」遊行,紀念美軍幫助捷克西部從納粹德國手中解放及二戰結束捷克歷史愛好者「穿越」遊行 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當地時間2015年4月24日,捷克布拉格,捷克歷史愛好者身著二戰時期的美國軍裝參加「自由護航」遊行,紀念美軍幫助捷克西部從納粹德國手中解放及二戰結束
  • 機械史上最複雜的巔峰之作:差分機,這才是最強大腦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機械史上最強大腦:英國數學家查爾斯·巴貝奇,他是可編程計算機的發明者,計算機的先驅。他設計過的計算機器有差分機、分析機和第二個差分機。差分機可謂是機械史最複雜的巔峰之作。 分析機部分組件的實驗模型,巴貝奇自製,現藏倫敦科學博物館設計和嘗試建造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機器成了他整個下半生的夢想。
  • 從「受害者」到「受害共同體」:後真相時代的日本二戰電影
    新世紀以來,戰爭影像呈現出在新歷史語境下的記憶重構與多元消費,《永遠的零》《吾為君亡》《男人們的大和號》等電影中的戰爭歷史敘述出現了「苦情敘事」、「後記憶敘事」、「反戰敗敘事」等新的變體,造就了二戰影像從「受害者」到「受害者共同體」過渡的「記憶之場」。
  • 讓歷史真實再現——探訪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
    中新社紐奧良8月2日電 題:讓歷史真實再現——探訪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  中新社記者 王歡  坐落於美國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的「新月之城」紐奧良,以爵士樂和法國殖民文化聞名。然而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她的另一個身份更顯耀眼——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所在地。
  •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照片:圖9日軍到底有多矮?用的步槍都比他們高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照片:圖9日軍到底有多矮?用的步槍都比他們高 圖1:奉行武士道精神的日軍有沒有漢奸呢?這張照片拍攝於1945年的菲律賓,一名日本戰俘正在為轟炸日軍第100步兵團總部的美軍轟炸機指路。
  • 世界的這些地方都藏著「青島」!有圖有真相!
    咱們的青島出現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是在明代中葉,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捏~~原指小青島(也叫琴島),以島上「山巖聳秀,林木蓊鬱」而得名。旁邊的島國竟都有6個地叫青島!在路透社發布的2015年社交網絡最火25張圖片中,突然發現有張照片是讓銀眼暈又眼熟!
  • 日本腦洞大開之作,金城武的顏值巔峰,沒有二戰的世界
    本期要講的電影是日本電影《變相黑俠》(小編還是喜歡《怪人二十面》這個名字),這部電影是日本腦洞大開之作,故事設定在沒有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沒有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工業非常發達,但是貧富差距非常明顯,發達的工業帶來的是科技的高度發達,最終的毀滅兵器是一個很大的設備一個按鈕就可以發出閃電
  • 二戰中,蘇美軍隊對德國婦女的暴行,為何規模達到人類歷史之最?
    二戰時,在強暴女性方面克製得最好的戰勝國軍隊,是英軍和中國軍隊。這兩個國家的軍隊曾在東南亞並肩戰鬥,極少有強姦事件發生。另一個在克制強姦方面做得最好的軍隊,竟然是納粹的德軍。沒聽錯吧,確實是德軍。德軍軍紀嚴明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強姦會汙了日爾曼人的血統。
  • 12部經典二戰電影 連起來就是一部完整二戰史
    今年是二戰勝利70周年。二戰的電影,多得數都數不過來。在所有的二戰電影中,哪些是最經典的呢?今天給大家推薦12部二戰片,從頭到尾連起來看更有意義,這12部片子加起來,剛好展示了整個二戰的前因後果。更讓軍事電影愛好者熱血沸騰的是,你還可以看到英國皇家空軍戰機「噴火」激戰德國戰機「BF109」的大場面!但好的影片難免有那麼一點點的不足,比如這部影片中就缺少了本次空戰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扶不上牆」的德軍戰鬥機BF110。《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兩艦代表全體戰列艦在人類戰爭史上進行了謝幕演出,海灣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退役,戰列艦終成歷史。二、TOP2之二:「大和」級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舊日本帝國海軍集大成者,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後希望。(此戰英軍參戰的主力艦信息參見: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下)一文)英德艦隊相遇後,「胡德」號和「俾斯麥」號全速駛向對方。「胡德」號首先開火,「俾斯麥」號回敬了一連串炮火,僅僅不到10分鐘後就擊沉了「胡德」號,擊傷「威爾斯親王號「號。消息傳到英國後,舉國震驚,就像美國人對於珍珠港遭襲時的感受。
  • 16張網絡上流傳廣泛的完美照片背後的真相
    如今隨著社交網絡興起,我們已經習慣了通過它們來欣賞和分享一些有趣的照片。只不過有不少看起來很完美的照片,幾乎都是在應用程式的幫助下來完成的。而今天,咚咚就將帶你介紹一些「完美」照片背後的真相,讓你明白它們到底是怎麼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