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窮人越來越多

2020-12-24 搜狐網

  人民網12月26日訊 義大利媒體說,義大利反對派正逼迫總理貝盧斯科尼下臺,其中很重要原因是義大利經濟不景氣,窮人日益增多,他不宜再擔任總理職務。

  義大利《世界報》報導說,義大利統計局剛公布的年度報告指出,義大利的窮人不是越來越少,而是不斷增加,而且這一趨勢還在發展。

《世界報》指出,報告是根據對全國2。1個家庭2006年到2007年期間的經濟狀況得出的結論,即此次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前的情況。

  報告表示,義大利家庭的年平均收入為28552歐元(約4萬美元),月均收入為2379歐元。

  接受調查的人在回答如何評價2007年生活狀況的提問時,有15。4%的人說每月的日子都很困難,而2006年只有14。6%的人這樣回答。5。3%的人說,2007年他們連買基本食品的錢都不夠,2006年時這一數字為4。2%。

  報導還說,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11。1%的人說看不起病,因為沒錢買藥;16。9%的人說沒有錢買衣服;32%的人說在經濟上難以應對花費700歐元(980美元)的突發事件。

  《世界報》指出,統計局這一報告說義大利越來越窮的情況在其他研究報告中也得到了證實,義大利照顧貧困家庭協會指出,整個義大利經濟狀況日益嚴重,在全國接受該協會救濟的人在迅速增加。他們不僅要向無家可歸者發放食品,還要向有住房有收入的人發放食品。報導說,義大利反對派對盧斯科尼政府發起了強大攻勢,要其下臺。面對反對派的強大壓力和嚴重的社會現實,義大利政府宣布,本月底將向貧困人口發社會救濟卡,每月可以得到40歐元的救濟。(安國章)

(責任編輯:黃芳)

相關焦點

  • 義大利,讓窮人也喝得起咖啡
    一些每天都光顧咖啡館的人,深知咖啡在義大利人生活中有多重要,更有甚者相信義大利人缺什麼都行,就是不能缺咖啡。於是這些好心人就會一次購買兩杯咖啡,但只喝一杯,另一杯作為「待用咖啡」,留給那些想喝但又付不起錢的人。那不勒斯,素以民風彪悍出名,©喜喜為窮人購買「待用咖啡」的習俗最早起源於義大利的南部城市那不勒斯。
  • 「窮人」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窮,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自從改革開放一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就越來越快,不僅是經濟水平不斷上漲,就連漲幅也在增加。人們的生活質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人們吃不起肉,買不起東西,而現在,人們的消費水平已經得到了顯著提高。可是,再這樣的環境之下,窮人的數量依然在增加。錢都去了哪裡?
  • 心理科普: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窮人卻越來越窮?
    其實一直有這樣一個社會現象存在: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為什麼這樣呢?01窮人窮是因為不努力嗎?部分窮人其實比富人還努力,那些在工地,在工廠的工人每天工作時間,工作強度都遠在富人之前的,那麼為什麼窮人還是窮呢?
  • 為何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不知你發現沒有,社會上有種奇怪的現象,就是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窮人怎麼努力都是貧困,甚至越來越窮。而富人則是躺著攢錢,想不攢錢都難,而且貧富差距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這是什麼原因呢?或者拼搏過,但失敗了,憑空多出了許多債務,因此,內心恐懼、懊悔,油然而生失望之心。長此以往,越來越窮,越窮越保守,視野越來越狹窄。
  •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為何越來越窮?富人的起點就是窮人的夢想!
    在這個社會上,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這麼一個現象,富人們越來越富,而窮人們辛苦幹活卻越來越窮。例如馬雲、馬化騰就是如此,起初登上首富位置的時候,他們的身價才2750億元,結果兩三年之後,身價一度超過3000億元。還有其他的富豪就不說了,幾乎都是一樣的,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而窮人們則是越來越窮呢?
  • 疫情中 義大利黑手黨把手伸向窮人?
    義大利檢察部門官員16日說,新冠肺炎疫情給黑手黨以可乘之機,他們使出慣用伎倆,先通過施捨、救濟等方式籠絡人心,日後則會從經濟上綁架窮人,強迫後者為其賣命。義大利南部普利亞大區區長米凱萊·埃米利亞諾說,應對疫情的封城舉措對黑手黨打擊很大,因為毒販很難像往常那樣到處活動。然而黑手黨並未就此收手。義大利檢察官費代裡科·卡菲耶羅·德拉霍說,他的線人注意到,在義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卡莫拉等黑手黨組織正在向因封城遭遇困難的家庭免費分發食物。
  •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這四大窮人思維,把原因講透了!(精闢)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這四大窮人思維把原因講透了,能克服,致富不難;窮人到底窮什麼?這四大窮人思維,一文講透,讀完如大夢初醒,恍然大悟。無獨有偶,我國歷史上的「千古完人」曾國藩也有類似的習慣,不管政務有多忙、戰事有多緊,他每天都會擠出一定的時間靜坐思考。不管是想賺大錢,還是想成大事,不善於思考,肯定都是不行的。只有專注的思考才能集聚起自身全部的力量、勇氣、智慧等。事實上,很多窮人並不缺乏知識與才能,缺的恰恰是足夠的思考能力。
  •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馬太效應給人們的啟示
    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導致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經濟學中有一則馬太效應的理論充分地解釋了這樣的自然法則,「強者愈強、弱智愈弱;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其反映的就是當前社會的兩極分化現象。「馬太效應」源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 瑪格麗特比薩,義大利窮人食物的逆襲
    △ 普羅旺斯 pissaladiere起初比薩這種食物在義大利並不受重視,甚至被視為只有不講究飲食的人才會喜歡的簡單食物。不過,喜愛快餐的美國人很快改變了義大利人對比薩的態度。美式比薩一度風靡全球,躋身全球快餐美食行列。
  • 窮人買房越來越包容,富人買房越來越奢侈,兩者思維天差地別
    窮人買房越來越包容,富人買房越來越奢侈,兩者思維天差地別買房子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畢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連一個居住的地方都沒有,那豈不是只能流浪了嗎?不過,大家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都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的點,那就是窮人與富人之間對於買房的差別。他們兩者的思維方式簡直天差地別,窮人買房可以說越買越窮,而富人買房則可以說越買越富,接下來就用三點不同的方面告訴大家!
  • 在中國,100萬的房子已逐漸消失,身價百萬的窮人卻越來越多
    在中國,100萬的房子已逐漸消失,身價百萬的窮人卻越來越多推薦語:在我國房地產發展的這40年裡,房子一直都是國人手上最值錢的東西,現在也是一樣,一套房子動不動都是一百多萬,特別是那些一二線城市的房子,幾百萬的都是很普遍的,甚至幾千萬的都有,這確實令人感到誇張
  • 富人越來越瘦,窮人越來越胖,是什麼原因?
    在我們印象中,富和肥胖是掛鈎的,而窮往往是和瘦掛鈎的,但現在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比如美國、歐洲,包括我國等,都出現了這樣一個趨勢:富人越來越瘦,而窮人越來越胖,這是怎麼回事?富人越來越瘦,窮人越來越胖,是什麼原因?富人往往比窮人更重視健康,是富人越來越瘦,窮人越來越胖的重要原因。
  • 瑪格麗特比薩,義大利窮人食物的逆襲
    △ 普羅旺斯 pissaladiere起初比薩這種食物在義大利並不受重視,甚至被視為只有不講究飲食的人才會喜歡的簡單食物。不過,喜愛快餐的美國人很快改變了義大利人對比薩的態度。美式比薩一度風靡全球,躋身全球快餐美食行列。
  • 在義大利華商越來越多 意媒:創業精神強
    在義大利華商越來越多 意媒:創業精神強
  • 在中國,100萬的房子已逐漸消失,身價百萬的窮人卻越來越多
    在中國,100萬的房子已逐漸消失,身價百萬的窮人卻越來越多推薦語:在我國房地產發展的這40年裡,房子一直都是國人手上最值錢的東西,現在也是一樣,一套房子動不動都是一百多萬,特別是那些一二線城市的房子,幾百萬的都是很普遍的,甚至幾千萬的都有,這確實令人感到誇張
  • 欣賞義大利畫家尤金的作品:威尼斯窮人的幸福
    尤金·馮·布拉斯是19世紀末義大利學院派的古典畫家,他的父親卡爾也是一位畫家,他從小就向父親學習繪畫!後來,布拉斯一家搬到了威尼斯,小布拉斯經常描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場景,並最終成為威尼斯美術學院的終身教授。
  • 義大利教堂開「長桌宴」,請窮人吃聖誕節午餐,麵包堆積如山
    無獨有偶,今年聖誕節在義大利也出現了聖誕節版的長桌宴。2018年12月28日,義大利那不勒斯當地教堂就為窮人舉辦了一場聖誕節午餐。午餐的形式類似中國傳統的長桌宴,在教堂大廳內擺了長長的三列桌子。前來就餐的食客分作長桌兩側,共同享受特殊的聖誕聚餐。這是現場堆積如山的麵包,以滿足食客的需求。
  • 疫情重塑義大利社會和國家經濟,越來越多的義大利人回歸農業
    參考消息網5月29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5月24日刊載題為《對一些義大利人來說,未來的工作看起來像是在回歸過去》的報導,作者系記者賈森·霍羅威茨,文章稱新冠疫情重塑了義大利社會和國家經濟,越來越多人在該國農耕領域尋找未來。
  • 中國「新窮人」越來越多,明明已身價百萬,卻連1萬塊也拿不出來
    中國「新窮人」越來越多,明明已身價百萬,卻連1萬塊也拿不出來推薦語: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非常之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數人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雖然社會上同樣有貧窮的人,也有富有的人,但像過去一樣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已經非常少出現
  • 知識鴻溝:為什麼富人和窮人差距越來越大?
    美國經過26年的社會調查和統計發現了一個現象:隨著大眾傳媒越來越發達,例如報紙、雜誌、書籍印刷出版越來越普遍,知識越來越普遍,教育也越來越普遍,但是社會階層不同的人差距卻拉大了。 按理說,知識的普及便於人們學習,社會的階層也應該縮小,但是卻因為如此,社會的階層差距卻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