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不同,地球表面70%被液態水覆蓋。雖然水對生命是有用,但它的出現是很奇怪的。如果我們對其它行星形成的方式和時間有所了解,那麼你一定會覺得地球的表面應該是乾燥的才對。
我們的太陽系是由大量塵埃和氣體微粒所形成的,中心處濃密的氣體團點燃形成了太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不穩定的年輕恆星釋放出強烈的太陽風暴;隨著時間的流逝,帶電粒子流推動著剩餘的氣體雲層,使其遠離中心,只留下固體顆粒聚在一起行成小行星;最後變成我們今天知道的太陽系內部的行星或巖石。
有人提出: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冰凍水形式的,冰凍水附著在我們星球的周圍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水。
答:早期的太陽系內部對於冷凍水來說太熱了,任何水蒸氣都會被太陽風暴吹走。
有人提出:會不會是地球上的生命活動產生的呢?
答:諸如動植物的燃燒、呼吸和光合作用之類的自然現象會產生水,但也會消耗大約等量的水,所以這樣的假設也不成立。無論哪種方式,由於地球的水既不是原始就存在的一部分,也不是在處製造的。
可以假設,地球的水必定是來自很遠的其它地方的,如流星體、彗星或其他太陽系之外的天體。
彗星被稱之為冰球,可能是我們水源來處的合理候選者。但我們發現它們的重氫比地球的地下水豐富得多,重氫在其原子核中具有中子和質子,並且地球水中每百萬個氫原子中約有150個是重氫,但彗星水中的化學物質濃度是地球水的兩倍。分析表明地球上的水不可能來自彗星。
地球上的水最可能的來源是一種隕石,一種叫做碳質球粒的球粒隕石,是最常撞擊地球的石質類隕石。碳質球粒隕石含有水以及大量的碳元素。雖然你不能從它們的名字中看出它們是帶水的,但它們形成於太陽系的霜凍線之外;而且它們的水中重氫的含量與地球上地下水的含量相似,所以這些「大地撞擊者」是我們水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