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戶」這個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了,不過關於釘子戶的評價卻各不相同。站在開發商的角度來看,釘子戶就是一群獅子大開口的貪婪之輩;可是站在被拆房子的老百姓的角度來看,釘子戶的境遇又十分值得同情,因為最終大錢肯定還是被開發商拿走的,而釘子戶的房子和土地則會世世代代的失去。
實際上釘子戶的情況確實是很複雜的,有的釘子戶就是為了坑錢,好像一個無底洞,怎麼填都填不滿;有的釘子戶卻有自己的難言之隱,因為自己的堅持而成了別人眼中的「釘子戶」、守財奴。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一位河南釘子戶:揚言給88億也不拆,專家參觀後也說不能拆,為什麼?
河南是一個北方省份,它的地形是大塊大塊的平原,正是因為如此,那裡是商人最喜歡買土地的地方。不論是把土地買過來修房子,還是把土地買過來建設化工廠,這都是一本萬利的事情。與此同時,河南人也對賣土地這件事情非常的不樂意,這裡是古代的中原地區,有著深厚的安土重遷文化底蘊。
老人們一方面不想改變居住的地方,另一方面則不想為了一筆暫時看起來還過得去的錢把可以祖祖輩輩傳下去的土地給賣掉。這裡曾經是抗日戰爭的最前線戰場,也是歷朝歷代戰場的核心地帶,所以人們都怕戰亂年代沒有土地、沒有糧食吃。因此河南人民為土地的事情與開發商發生了很多故事。
而我們今天講的這位老人的故事更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開發商補助他88億,他都不肯拆遷?這是什麼房子如此的寶貝,竟然值得88億元?這釘子戶也太獅子大開口了吧?不急,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會覺得,這個老人真的不是為了錢,他的堅持於公於私都是正確的。只可惜像他這樣堅持的人已經很少了。
老人家的房子很大,如果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房子,可能絕大多數人 都會認為:這也許是電視劇裡拍古裝劇的房子。因為這座房子的樣式非常的古老,還是清朝時期的形制,讓人不由得感到一股歷史的氣息迎面而來。實際上,它的來頭可比一般的老宅要大得多了!如果你問一下這位老人,他會告訴你,房子上的牌匾是皇帝親筆手書的!
那麼,這座老宅值88億元這個價格嗎?我們很疑惑,開發商本身也很疑惑,於是他們就專門找來了專家來鑑定這座房子的文物價值。專家在一番檢查、研究之後,告訴開發商,這個房子價格不菲,是清朝流傳了下來的老房子,其中還有不少物品具有文物的價值。具體值多少錢沒有明說,但是勸開發商不要拆,開發商於是承諾給老人88億元補助。
但是老人卻不願意賣出,揚言給88億也不拆。這座祖宅累積了他四代祖宗的心血,更是保存著他整個家族的記憶,他當然不願意把這樣的「傳家寶」賣給別人了。而且這樣的寶貝是越傳越值錢的,因為現在像這樣幾乎沒有損害的清朝;老宅子已經非常稀少了,以後他這裡甚至都能夠變成旅遊勝地——這樣的價值,難道不比88億元大嗎?
而且,老人心裡也跟明鏡似的,在開發商開出88億的天價時,他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了。搞過房地產的人都知道,他們很多人都是靠套取流動資金來不斷地擴大自己的事業的,但是實際上他們每座房子能夠賺到的純利潤並不是那麼高。為了一座房子的地基,開發商一擲千金,弄出88億元的天價,這裡面沒點兒貓膩?
他把這巴掌大一塊地方修成房子,不論是賣還是租,得花多久的時間才能夠把88億元給掙回來?掙回本錢之後他再想要賺錢又要花費多久的時間?這個算術題老人心裡可算得明明白白的。何況他要建房子多半還得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搞施工,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錢。他從哪裡弄這麼多錢來呢?
說得不好聽點兒,88億元已經足夠建一個小型的化工園區了,就是那種有一整套生產體系,多種生產產品的化工園區。這麼大的一筆資金,僅僅是為了買下老人老宅那一塊並不是特別大的宅基地——這開發商是要準備虧88個億嗎?所以老人成為「釘子戶」並不是因為他貪得無厭,而是他看出了開發商的別有用心。
實際上,若說釘子戶為錢貪得無厭,開發商不一樣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