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 武瑾瑩 5月12日,香港特區政府舉行了2011年的第二場土地拍賣會,推出了分別位於港島、九龍和新界的三幅地塊。
這次土地拍賣會吸引了香港眾多企業的關注和參與,包括華懋、新世界、長江實業、新鴻基以及中海等,最終長江實業、新鴻基和中海分別取得上述三宗地塊,賣地所得共計約60億港元。
香江奪地
5月12日,香港地政總署舉行2011年度第二次賣地,連環推出三幅分別位於港島東半山、九龍又一村及新界港元朗的低密度地塊,由於項目均具豪宅概念,加上涉及資金規模不高,業內均預測將吸引不少發展商競投。
出現於拍賣會現場的幾乎囊括了香港所有的知名企業,包括長江實業、恒基兆業、新鴻基、新世界、華懋以及央企巨頭中國海外,就連向來很少公開露面的長江實業副主席李澤鉅也親自出席。
三幅地塊中,又以司徒拔道地最受矚目,因司徒拔道向來是不少政界名人聚居處,加上地盤享有跑馬地馬場、山景及海景景致,有不少發展商已明言會參與競投。此前市場估值36.2億港元至45.2億港元,每呎樓面地價估值2萬至2.5萬港元。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之前預測,該項目地盤面積約16萬平方呎,按地積比率1.13倍計算,可建樓面面積約18萬平方呎,料以低密度分層豪宅及洋房混合式發展,可塑性甚高。他估計地皮以45.2億港元成交,每呎樓面地價約2.5萬港元。
拍賣現場,司徒拔道前嶺南書院地皮以31億港元地價率先開拍,新世界第一個叫價回應,隨即,華懋、長實等也紛紛加入。
經過幾輪競價之後,最終新鴻基地產以44.9億港元將該地塊拿下,每呎樓面地價高達24829港元,屬市場預期上限,並成為港島第三幅地王。
新鴻基地產代理執行董事雷霆向傳媒表示:「很高興投得司徒拔道地皮,成交價合理,地段屬傳統豪宅,並享有低密度環境,景觀佳及優美,料總投資額為80億港元。」
第二宗拍賣的九龍又一村海棠路地塊開價2.95億港元,由新世界承接第一口價,隨後華懋亦積極應價,但最終中海以5.79億港元力壓新世界和華懋拿下該地塊。
出讓的最後一塊地為港元朗牛潭尾地塊,起始價為2.億港元,第一口價再次由新世界承接。
在經過與新世界、信和、華懋、嘉裡建設等多家企業的一番激烈角逐之後,該地塊由長江實業以6.62億港元獲得。
長江實業副主席李澤鉅對此回應稱,賣地成績為市場價,成績不錯。
中海返港
在獲得了九龍塘地塊之後,中海董事總經理遊偉光於表示,九龍塘又一村海棠路地皮屬獨資競投,預計總投資額8.5億港元,將建10幢連排別墅,面積約3000至4000呎,預期屆時售價每呎為2.6萬港元,實際價格需視乎市況。
被問及對豪宅樓市前景時,遊偉光表示相信會健康發展,並穩中向好。
事實上,中海預計的銷售價格比之前香港專業人士預測的要高。此前,中原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競達表示,海棠路按目前市況估算銷售呎價達1.8萬港元至2萬港元。
據中海工作人員向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中海在香港一直有項目在售,但因大部分皆為豪宅項目,因此銷售數量不能同內地樓盤相比。
該人士表示,從2011年初至今,中海在香港的銷售金額已達8億港元左右。
該人士還表示,目前中海在香港還有一定的土地儲備,僅去年就補充了100萬平方呎的土地。
經查詢,中海上次在香港拿地則是在去年4月。
去年9月,中海曾宣布將在2010年第四季度推出位於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多個豪宅項目,其中包括位於香港九龍塘的「牛津道一號」,該洋房項目共12棟建築組成,其中12號洋房意向價2.3億港元。
對於中海在香港的發展,中海地產投資者關係部人士也曾表示,中海本身就是從香港起來的,在香港擁有很高的品牌認可度,但目前中海的發展重心還是在內地,香港只是作為補充。
據了解,在本次拿地之前中海在香港有5個小型豪宅項目,在澳門有2個大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