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一下張嘉譯主演的七部電視劇,哪一部你沒看過
生逢燦爛的日子該劇中具有鮮明特色的人物和曲折離奇的劇情引起了諸多觀眾的關注。電視劇將鏡頭對準青春歲月更為厚重的70後,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北京胡同裡郭家四兄弟從青年到不惑之年的人生歷程。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之中,個性迥異的四兄弟經歷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歷。四種男人都是很典型的例子,各有魅力,各有千秋。雖不完美,但是卻很真實。那個年代的熟悉的味道,青灰色的陽光裡飛揚的塵絮,爆米花,奶油冰棍,胡同,板磚,片警,大雜院,9寸電視機,大水缸,列寧同志咳不咳嗽……想起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和看上去很美、大辮子班主任的童年陰影。大中青小演技全炸裂,服化道寫實,臺詞地道,平鋪直敘的細嚼慢咽。
我的!體育老師這部劇的定位就是「生活中的調劑品」,該劇以新鮮幽默的形式展現婚戀家庭磨合話題,延續團隊以往的敘事風格,將現實性融入故事性,揭露「小後媽」、「二手親人」、「隱離」等社會現象。劇中女性視角不僅可使故事更加有趣,還增加了許多現實元素,無論是劇中的重組家庭,還是年齡差較大的代際戀情,都迎合了當今越來越普遍的社會現象,引起觀眾共鳴。生活無法一蹴而就,無奈之處在此,可生活的樂趣也同樣在此。我們不可能一輩子天天在家裡柴米油鹽醬醋茶,也不可能頓頓吃大餐。偶爾也需要通過品品茶、燃支香、練練字畫、運動運動或吃點路邊攤來調劑一下工作、學業或家庭,學會通過自娛自樂來享受生活。
白鹿原這部劇主要集中在白鹿兩家老輩人的族鬥糾葛之中,但劇中故事長卷一角中漫溢的氣息和人性激變卻難以掩藏,白鹿兩家世代相依的家族親情,白嘉軒與鹿子霖這對鄉黨親鄰的「相愛相殺」被展現得妙趣橫生。原著中鹿子霖被革命黨剪辮子的劇情,白嘉軒苦命的前六房媳婦則都淡化成了平原上的六座墓碑等。這麼一變,其節奏簡明亦符合邏輯。最後的還給了觀眾「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白鹿原」的幻想,更對白鹿原上最後的長工鹿三與白嘉軒的情義感到敬佩。而且該劇在特定方面契合著受眾普遍的審美情趣,並引發心靈共鳴,由此產生了觀眾與螢屏更進一步的精神互動。
老婆大人是80後,這部劇不但有型有款,還非常有內涵,關乎80後的情感危機,事業問題,親情關係都會在劇中得到全新的展示。這部劇給人的最大感受就是猜測你愛不愛我。想盡各種方法,通過各種方式去試探,觀望自己的愛情,不管是女人男人。她們都渴望被愛,卻從不會感受。這部劇的熱播則為現代都市劇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再次將觀眾導入到現代情感題材劇中。本劇沒有選擇以往都市情感劇常見的婆媳問題,轉而從用戶視角出發,真正用心的探討80後等觀眾群體的日常和情感。雖然人設誇張、造型奇特,但接地氣的劇情和演員讓該劇從頭至尾大力圈粉,有效延續了觀眾的關注度和追劇熱情
後海不是海是披著懸疑偵破劇外殼的家庭情感劇,其中的夫妻情、父子(女)情、兄弟情、師徒情無不讓人動容。該劇憑藉眾多的人物關係、懸疑燒腦的劇情、複雜的情感糾葛,令劇集看點不斷,觀眾大呼過癮 。這種獨闢蹊徑的讓一群實力派大叔擔當主演,陣容上在顏值時代就是一種莫大的挑戰。但從劇集本身以及演技程度而言,這劇光看張嘉譯、倪大紅、張晞臨等三位實力派飆戲就覺得無比的過癮。隨著一層又一層被撥開的真相,三位性格迥異卻手足情深的異性兄弟,用血性和溫情為我們譜寫著現代男人的擔當和責任 。
營盤鎮警事這部劇最難得的特色是從英雄視角回歸到平民視角,它的平民視角是一種回歸,重新講述老百姓的故事,表達老百姓的願望,契合了轉型期老百姓的期待。劇中還給主人公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藝術形象,把一個英雄模範人物做了非常高度的藝術化的展現,而且不做作,非常質樸可信,達到了最高的審美價值。觀看該劇時,會感受到真實事件與藝術加工是渾然一體的,它達到了一種藝術高度的真實性。該劇人物、性格、故事發展的內在邏輯是一個很完整,很圓滿的狀態,這也大大增強了故事的高度可觀賞性。它是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小人物大情懷。
美好生活,比起形式與情緒大於情節內容的劇本而言,徐兵的劇本更為側重於「以小見大」,從大時代、小人物的普通生活中,挖掘生活和社會的本質。劇情同樣以這種現實主義的刻畫手法,讓每個人物身上的故事更加接地氣,更容易喚起觀眾共鳴。讓人不經感嘆這不就是我們正在打拼的年輕人真實現狀嗎? 生活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城市裡,各種矛盾問題每天都在上演,和上司、和朋友、甚至和自己的親人,都會因為各種事情而發生不愉快。但是因為我們是成年人,需要獨立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中,生活讓我們跌倒摔下去,我們也得自己拍拍泥土重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