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個「數字頭」加以區別,4胞胎從出生到上學一路受關愛。 |
本報2006年曾報導的深圳四胞胎在社會各界及父母的關愛中長大了,9月3日開始上小學。4個面相身高差不多只有媽媽分得清的孩子,如何讓老師、同學區分?媽媽譚女士左思右想,決定給4個兒子剃個「數字頭」,使在石巖上屋小學就讀的4兄弟不會給老師、同學造成「困擾」。
4胞胎關愛中成長身體健康機靈活潑
這4胞胎於2006年6月出生在市婦幼保健院,媽媽譚超雲是高齡產婦,加之是少見的4胞胎又屬早產,媒體報導後轟動一時,許多人捐款捐物幫助這個經濟不寬裕的家庭,一家企業每月資助定量奶粉達兩年,這些都成為佳話美談。當年,還有熱心人士主動請纓給孩子取名,最後定下「龍、嘯、翰、霖」四字作為名字尾字,老大就叫蔣雲龍。
譚女士一家來自湖南,在石巖已居住多年。據譚女士講,生孩子時,他們把老家的房子賣了,交完醫療費剩下不多,為讓這4個孩子生活好學習好,把他們培養成才,由她專職在家照看孩子,只有老公工作賺錢,每月4000多元的收入不夠家用,需要時不時向人借錢接濟。雖然生活苦些,但4兄弟個個健康機靈,心裡也是滿足的。
上幼兒園期間,為讓孩子全面發展,譚女士除教他們背誦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以外,每周日還送他們到南山學快板,僅半年時間,老師已多次讓他們參加義演。這個暑假,又讓他們學拉丁舞,現正練基本功,老師說他們有靈氣,長進很快。
爸爸分不清4兄弟
老二犯錯打了老三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4兄弟就上小學了,雖說是免費,但如何讓老師、同學區分他們成了難題。
譚女士說,4個兒子僅有單眼皮、雙眼皮的區別,身高几乎一樣,「一歲半前我也是靠腳牌才能分清哪個是哪個,他爸爸到現在也分不清,有時老二犯錯,結果打了老三,弄得很尷尬。」譚女士說,這可能跟老公在東莞工作、有時一周或一月才回一次家有關,而且回來都是晚上。
4兄弟剃個「數字頭」
老師同學不怕認錯
譚女士說,她帶孩子去上屋小學報名時,老師說長得一模一樣怎麼分辨,萬一批評錯了怎麼辦。譚女士左思右想,然後帶4個虎頭虎腦的兄弟到附近一家理髮店,跟師傅說明情況,按長幼順序在頭上剃出阿拉伯數字「1、2、3、4」。這個頭剃起來還真不容易,理髮師用廣告紙把字列印上去,然後將紙蓋到頭髮上,用膠紙粘好,然後開剃,40分鐘後,這4兄弟誰是誰一目了然。
前天譚女士帶兒子們去上學時,觀者驚奇不已,老師們見此情形則安心了。譚女士說,她希望4個兒子在不同的班級學習成績都能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