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拜
杜拜(阿拉伯語:,英語:Dubai) ,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阿聯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東最富裕的城市,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被稱為中東北非地區的"貿易之都"。
杜拜位於阿拉伯半島中部、阿拉伯灣南岸,是海灣地區中心。與南亞次大陸隔海相望,與卡達為鄰、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與阿曼毗連。杜拜常住人口約280萬人,本地人口佔15%左右,外籍人士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常住杜拜的華人有約34萬人,其他外籍人士來自諸如埃及、黎巴嫩、約旦、伊朗、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等。杜拜是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成為了東、西方各資本市場之間的橋梁,同時也成為了重要的物流、貿易、交通運輸、旅遊和購物中心。擁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級酒店(帆船酒店)、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哈利法塔)、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內滑雪場等,以活躍的房地產、賽事、會談等近乎世界紀錄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20年世界博覽會將在此舉辦。杜拜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實行自由和穩定的經濟政策,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業、房地產業、旅遊業等非石油產業,還著重發展現代高科技產業,建成了一系列現代化配套基礎設施。杜拜正以他高速的發展速度讓世界驚嘆,超前規劃、務實奮發成為杜拜締造發展奇蹟的重要因素。杜拜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裡人口最多的酋長國,面積3980平方公裡,佔阿聯總面積的5.8%,從面積上計算是繼阿布達比之後的第二大酋長國。主要的支柱產業包括物流、貿易、金融、及旅遊行業。人口262.2萬人(2014年),約佔全國人口的41.9%,為人口最多的酋長國。杜拜的經濟實力在阿聯也排第一,阿聯70%左右的非石油貿易集中在杜拜,所以習慣上杜拜被稱為阿聯的"貿易之都",也是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杜拜擁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級酒店(帆船酒店)[15] 、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哈利法塔)、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杜拜貿)、世界最大的室內滑雪場(阿聯貿),重要的貿易港口(Jebel Ali港、Rashid港),和著名的杜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伴隨著眾多產業龐大的建設開發,杜拜以其活躍的房地產、賽事、會談等,這些近乎世界紀錄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得杜拜幾乎成了奢華的代名詞。據悉,杜拜採用高科技技術建造的海下酒店(亞特蘭蒂斯酒店),飛碟型建築猶如深海精靈。人們可以在房間裡欣賞水下的生物與世界。水下酒店外形酷似飛船,可與魚群共眠。杜拜還擁有總投資超15億美元的世界最高的建築"哈利法塔"(Burj Khalifa),原名杜拜塔(Burj Dubai),有166層,總高828米,比臺北101大樓足足高出320米。該項目於2010年1月4日竣工並啟用。美國曾經想打造一座比杜拜塔更高的塔,阿聯酋長說杜拜塔上有一根針,聲稱能往上增長。此外,杜拜的"公主塔"(Princess Tower)是世界最高的住宅樓,"公主塔"有107層,包括6層地庫。它高413.4米,佔地面積達3475平方米,於2012年9月12日正式交付使用。杜拜有著眾多的清真寺,供穆斯林禮拜之用。杜拜政府所在地為杜拜市,杜拜市是阿聯第一大城市。每年10月至來年3月是杜拜氣候最好的時節。杜拜屬亞熱帶氣候,冬天氣溫在15-30℃,夏天最高達48℃。杜拜的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和英語,但英語是最主要的商業語言。經濟產業以金融業、貨運業、貿易、旅遊業等為主。
都說米蘭、巴黎是世界時裝之都,杜拜也絕對不比那些地方差。這麼說的原因不是說杜拜的服裝真正走到了世界潮流的前端,而是杜拜的服裝實在是太有特色了,說它有特色並不是因為伊斯蘭的婦女穿的那種面紗,因為這種情況在22個阿拉伯國家都有,說它有特色,是因為在杜拜,可以看到幾種迥然不同的服裝風格。首先,穿的最多的絕對是本地人,即海灣地區阿拉伯人。他們穿著落地長袍,從頭遮到腳。尤其是女人,當地正宗的阿拉伯女人,有很多人的的確把自己蒙的只剩下一雙眼睛露在外面,甚至手上還戴上了黑色的絲手套。其次呢,在杜拜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他們也穿著自己民族特色的服裝。巴基斯坦男人穿的長袍與阿拉伯人的長袍稍有不同,不是到腳,而是只到膝蓋以下;來自印度北部信奉錫克教的男人們一生不剪髮、不剃鬚,所以他們就用布把頭包的像個大粽子一樣,長發藏在裡面,鬍鬚也編成小辮,拉上去,塞到頭布裡面;來自非洲的黑人朋友們喜歡穿得花花綠綠,特別是那些又高又胖的非洲大媽們;在德拉南孚路附近中國人聚居的區域,很多的中國婦女出門也會穿上旗袍,展示著中國風;而最與眾不同的,也是穿的最性感的就是歐美人,1月是杜拜的冬天,不過氣溫卻特別適合在街上漫步,那些來自歐美國家的金髮女人就穿著喜愛的吊帶衫,熱褲走在大街上,當地保守的穆斯林也都已經習以為常。在德拉杜拜(Deira Dubai)繁華的商業區街邊的露天咖啡座坐下,看著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就好比在欣賞一出最最奇異的服裝秀。1833年,當時由馬克圖姆(Maktoum)家族所領導的共800人的巴尼亞斯部落(Bani Yas tribe)在"沒有抵抗"的情形下離開了阿布達比並遷移至杜拜,成立了新的王朝。Qawasim族企圖掠奪杜拜,但遭阻礙。1835年,杜拜與特魯西爾酋長國的其餘部分與英國籤訂了海上停戰協定並在20年後籤訂"永久停戰協議"。1852年,馬克圖姆成為酋長,開創了該家族在杜拜的統治。從此,杜拜這個新的獨立酋長國,與阿布達比酋長國正式分離。杜拜以其在1892年所訂的秘密協議受到英國的保護。(免於奧斯曼土耳其人的侵略如杜拜的4個鄰國,阿布達比、拉斯海瑪、夏爾迦與歐姆古溫) 杜拜位於與印度的貿易路線使其成為重要之地。1892年3月,特魯西爾酋長國(或特魯西爾阿曼)成立。
杜拜得到很快的發展,成為定居在城市中的外國商人的重要的海上貿易港口,它的寬鬆的自由貿易價格和合理的稅制,吸引著來自各個地區的冒險家們相繼來到這裡尋求發展。與周圍市鎮不同,杜拜的管理者鼓勵商業貿易。杜拜曾是一個吸引(以印度人為主)定居在城市中的外國商人的重要港口。1954年,英國在杜拜建立了一個政治機構(political agency)成為保護人,杜拜在貿易上對外國人的靈活和寬鬆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外來者,由於這些外國"移民"的加入,加快了杜拜的國際化進程,使杜拜也迅速地成為一個大的國際性的貿易港口城市。自從1960年在這一地區發現了石油以後,杜拜的遠期發展前景更被看好,隨著1969年第一桶原油的出口,推動了杜拜的經濟和城市基礎建設的更快發展。1966年阿拉伯盧比貶值以後,杜拜加入了新近獨立的卡達以建立新的貨幣計量--卡達/杜拜裡亞爾。在離杜拜海岸線120千米的地方發現了石油,之後,杜拜獲得了石油開採權。1971年隨著前英國保護人的撤離波斯灣,杜拜的地域邊界被重新劃分。杜拜聯合阿布達比和其它五個酋長國於1971年12月2日成立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3年杜拜與其它酋長國一起採用了單一貨幣:迪拉姆。在20世紀70年代後,杜拜得到快速的發展。其國民收入的發展基礎來源於它的石油貿易,杜拜的發展得益於國家的領導者,通過其成功地管理和運作,將其將儲存量並不十分豐富的石油的最大受益地給予了人民。並利用石油所帶了發展前景迅速地發展城市基礎建設,使得國家繁榮發展。此後杜拜利用它的國際性的貿易市場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大力發展旅遊業,每年都有很多的的國際遊客來這裡觀光和度假,而且遊客數量隨年增長。[32006年~2008年10月之前是杜拜房產的瘋狂時期,房產每幾個月就漲十幾個百分點,似乎上漲勢頭永不停歇。開發商已經建好了一期房屋,因為政府尚未開通到那裡的高速公路,後期計劃也因此停滯,建好的房屋孤零零地矗立在沙漠裡。杜拜樓市至今尚未恢復,對普通投資者而言購入價遠低於現市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