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長島合併,撤市(縣)設區!山東近8年已有12地撤縣(市)設區,好在哪?

2020-12-07 瀟湘晨報

作為山東「三核」城市之一的煙臺,迎來了最新區劃調整。

6月22日,山東省政府網站通報,國務院批覆同意對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蓬萊區人民政府駐登州街道鐘樓東路1號(原蓬萊市政府駐地)。

調整後,煙臺境內再無「縣」,煙臺市區人口將新增約45萬。這一區劃調整,也意味著山東人口最少、陸地面積最小的長島縣成為歷史,山東陸地面積最小的縣由此變為德州慶雲縣。

隔海相望的蓬萊和長島,相距僅7公裡,一個是「人間仙境」,一個是「海上仙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據公開資料,蓬萊市位於膠東半島北端,瀕臨黃、渤二海,自古有「海市蜃樓」奇觀和「八仙過海」美傳,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轄區陸域面積1007平方公裡,海域面積506平方公裡,海岸線長64公裡,人口約41萬。先後榮獲國家生態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化先進縣等榮譽稱號。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6.95億元。

長島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又稱「廟島群島」,是「京津之門戶」「渤海之鎖鑰」,向來為海防要塞和交通要衝。長島位於膠東、遼東半島之間,黃渤海交匯處,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連接帶,東臨韓國、日本。由151個島嶼組成,其中有居民島10個,南距蓬萊7公裡,北距旅順42公裡,全縣總人口4萬人。島陸面積56.8平方公裡,海域面積3541平方公裡,海岸線187.8公裡。素有「海上仙山」和「天然氧吧」之稱,是首批中國旅遊強縣。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37億元。

蓬萊和長島的「聯姻」,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

1958年11月,蓬萊、黃縣、長島三縣合一,併入蓬萊,縣委和縣人委機關設在蓬萊縣城。1963年10月,長島從蓬萊析出,恢復長島縣,隸屬煙臺專區。

2012年,蓬萊、長島兩地的縣(市)委書記坐在了一起,共商「蓬長兩地聯姻謀共贏」。這並不是兩地「一把手」首次會商。此前,蓬長兩地在旅遊、產業發展等領域,有過多次合作並達成共識,「蓬長聯姻」一詞一度走紅。

近年來,調整縣級行政區劃,「撤縣設市、撤縣改區」,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據媒體報導,煙臺推動設立蓬萊區,正式文件最早見於2018年2月27日的中共煙臺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中共煙臺市委下發了關於調整蓬萊市、長島縣行政區劃的決議,同意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

決議指出,煙臺目前的行政區劃是1994年實行部分區劃調整時確立的,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不能適應全市經濟、社會、城鄉結構發生的重大變化。

2018年7月,山東省城鄉規劃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山東省沿海城鎮帶規劃——支持撤銷蓬萊市、長島縣,合併設立蓬萊區。

據了解,此次區劃調整前,煙臺市轄4區、1縣、7個縣級市,分別是芝罘區、福山區、牟平區、萊山區、長島縣、龍口市、萊陽市、萊州市、蓬萊市、招遠市、棲霞市、海陽市。區劃調整後,煙臺市轄5區6市,總面積13851.5平方公裡,戶籍人口655.4萬人。其中,市轄區面積3933.5平方公裡,戶籍人口237萬人。

早在區劃調整前,「蓬長一體化」已是煙臺發展戰略中的關鍵詞。

2018年1月1日起,蓬萊至長島客運航線實施一體化監管模式改革。旅遊高峰客船等待進港時間,由先前最長40多分鐘縮短到10分鐘以內。蓬萊至長島航線年客流量高達440萬人次,滾裝運輸車輛近30萬臺次,已成為山東省最繁忙的陸島運輸客運航線。

今年2月,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到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實地調研現場辦公。他強調,要紮實推進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蓬長一體化發展。

今年5月19日,膠東五市共同籤署《膠東經濟圈文化旅遊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正式成立文化旅遊合作聯盟。在加強文化旅遊合作方面,協議提出「加快養馬島提升改造、蓬長一體化等重點板塊升級發展」,打造濱海旅遊黃金海岸帶。

蓬萊撤市劃區的時間節點 據悉,關於蓬萊撤市劃區的時間線,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

2002年9月19日,煙臺市政府對開發區進行了區劃調整,將蓬萊市大季家鎮和福山區古現鎮劃歸開發區代為管轄,開發區管轄面積擴至228平方公裡。

2016年煙臺兩會期間,12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議案,請煙臺市政府儘快啟動蓬萊市撤市劃區的相關工作,考慮將其納入市政府2016年重要議事日程,同時考慮長島的區劃問題。

2016年2月28日,煙臺市正式通過了將蓬萊市、長島縣行政區區劃的決議。

2018年3月28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官網發布《山東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18年-2020年)的通知》》,其中提出要調整優化行政區域,推進煙臺、濟寧、泰安、臨沂、德州、聊城等設區市近郊的縣(市)撤縣(市)設區。

2018年6月30日,官方回復,蓬萊劃區已經由省政府上報國務院。

2018年12月6日,官方回復,由於市區常住人口不達標,城市軌道建設規劃暫時不能上報,目前正在抓緊推進蓬萊撤市劃區等工作。

2019年3月12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參加分組審議時,對於大家密切關注的煙臺軌道交通建設進展,全國人大代表,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說:「煙臺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正在穩步向前推進,政策上的障礙越來越少。」並且在2019年煙臺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做好城市軌道交通前期工作,可以看出煙臺市對於軌道交通的重視與發展了。

2019年8月8日,交通運輸局回復,目前蓬萊撤市劃區是軌道交通建設的重要制約條件,蓬萊撤市劃區後,將立即著手開展項目報批相關工作。

2019年10月26日,官方最新回復,煙臺推進蓬萊撤市劃區是城市總體發展的重要舉措和需要,而不是為了湊人數,建設城市軌道交通也不是為了所謂的夜生活,而是補充煙臺基礎設施短板的重要舉措。

2019年12月13日,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了煙臺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專家諮詢會。

2020年1月21日,煙臺一市民朋友在網上民聲向交通運輸局詢問蓬長劃區及煙臺地鐵最新進展,官方回復稱:據了解,蓬萊撤市劃區已經完成了審批流程,需國辦正式下文批覆。

煙臺市的軌道交通、渤海跨海通道將迎新發展 蓬萊撤市設區一事早已被提及。2015年9月,獲國務院批准的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中就提出,在行政區劃調整的前提下將蓬萊納入中心城區,促進城市沿海向西發展,強化北部濱海城市帶。

2018年2月,煙臺下發關於調整蓬萊市、長島縣行政區劃的決議(煙發〔2018〕5號),全會同意,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

決議指出:「煙臺目前的行政區劃是1994年實行部分區劃調整時確立的,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不能適應「全市經濟、社會、城鄉結構」發生的重大變化。

這些重大變化中,就包括煙臺的軌道交通建設。2019年3月12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參加分組審議時,對於網友們關注的煙臺軌道交通建設進展,全國人大代表,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在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時說,煙臺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正在穩步向前推進,政策上的障礙越來越少。

2019年8月8日,交通運輸局回復,目前蓬萊撤市劃區是軌道交通建設的重要制約條件,蓬萊撤市劃區後,將立即著手開展項目報批相關工作。

促進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 此次蓬萊撤市設區,還將對煙臺沿海交通建設帶來協調方面的便利,特別是對渤海灣跨海通道的建設會帶來有益影響。

2018年7月27日,山東省城鄉規劃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提出,推動渤海海峽通道前期工作,在蓬萊東港預留跨海通道起點建設空間。這意味著蓬萊和長島之間,會因為修建跨海通道發生密集聯繫,蓬萊和長島合二為一,也是在為未來可能的工程建設做準備。

2019年5月16日至17日,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在上海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在會上表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內部研究已到關鍵節點,課題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戰略性規劃研究報告,並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初步估算項目資金3000億元。初步估算,渤海灣跨海通道全長約125km,按列車車速180至200km/小時計算,跑完全程僅需1小時左右,時間比之前大大縮短。

2020年5月22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全體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建議加快推進建設跨越渤海海峽的直達快速通道,解決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陸海聯通問題。

8年來山東12地撤縣(市)設區,撤縣(市)設區好在哪? 記者梳理發現,自2012年以來的8年間,山東已有12地撤縣(市)設區,僅省會濟南就有兩次撤縣(市)設區,新設章丘區和濟陽區;早在2001年,濟南就已撤銷長清縣,設立長清區。

8年來,山東各地撤縣(市)設區情況如下:

2020年6月,蓬萊市、長島縣——煙臺市蓬萊區

2019年8月,茌平縣——聊城市茌平區

2018年6月,濟陽縣——濟南市濟陽區

2017年9月,即墨市——青島市即墨區

2016年12月,章丘市——濟南市章丘區

2016年6月,墾利縣——東營市墾利區

2016年4月,定陶縣——菏澤市定陶區

2014年12月,陵縣——德州市陵城區

2014年9月,霑化縣——濱州市霑化區

2014年1月,文登市——威海市文登區

2013年11月,兗州市——濟寧市兗州區

2012年12月,黃島區、膠南市——青島市黃島區

專家介紹,撤縣設區後能壯大城市的市轄區,有助於區域中心城市做大,增強增長城市發展空間,增強區域的凝聚力、吸引力。對地級市來說,希望通過撤縣設區來擴權,吸收更多的資源;對縣市來說,則希望成為大城市的市轄區後,獲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撤縣(市)設區圓了不少人的城市夢,同時所在縣、市與主城區聯繫更加緊密,公共運輸等基礎設施會更加完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交通等民生事項也將納入城市管理,實現與主城區的逐步統一,社會保障體系會更加健全。

從產業結構上來看,撤縣(市)設區,將告別以農業為主的發展道路,邁上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的新臺階。「縣民」從此成為「市民」,享受市民待遇。基礎設施建設、居民的「待遇」也將納入城市進行通盤考慮。此外,地方官員也將重新調整。

有研究發現,撤縣(市)設區在調整後的5年內對城市的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人均GDP增長率、人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人均消費增長率和人均財政收入增長率等方面。不過,這種促進作用也有經濟紅利瓶頸期,僅在短期內有效,並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到第5年幾乎就沒有了。

【來源:半島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山東蓬萊長島合併,撤市(縣)設區!
    2019年8月8日,交通運輸局回復,目前蓬萊撤市劃區是軌道交通建設的重要制約條件,蓬萊撤市劃區後,將立即著手開展項目報批相關工作。2019年10月26日,官方最新回復,煙臺推進蓬萊撤市劃區是城市總體發展的重要舉措和需要,而不是為了湊人數,建設城市軌道交通也不是為了所謂的夜生活,而是補充煙臺基礎設施短板的重要舉措。
  • 蓬萊撤市設區!煙臺市的軌道交通、跨海通道將迎新發展
    此次蓬萊市、長島縣撤銷,設立蓬萊區,意味著煙臺市由原來的轄4區、1縣、7個縣級市,變為轄5區6市;同時也意味著山東人口最少、陸地面積最小的長島縣成為歷史。蓬萊撤市設區進程事關煙臺軌道交通發展蓬萊撤市設區一事早已被提及。
  • 蓬萊撤市設區,山東唯一海島縣成歷史,在下一盤什麼棋
    2016年煙臺兩會期間,12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議案,請煙臺市政府儘快啟動蓬萊市撤市劃區的相關工作,考慮將其納入市政府2016年重要議事日程,同時考慮長島的區劃問題。2018年7月24日,山東省城鄉規劃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並公布《山東省沿海城鎮帶規劃(2018-2035年)》。《規劃》提出優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設置:支持撤銷蓬萊市、長島縣,合併設立蓬萊區;適時推進青島膠州市、東營利津縣、濰坊昌邑市以及威海榮成市等縣(市)撤縣(市)設區,推動廣饒縣撤縣設市。
  • 山東這兩個縣市合併,現已成功「設區」,未來發展「被看好」
    對於煙臺市的旅遊景點,很多人應該都知道蓬萊閣旅遊景區、蓬萊八仙過海·三仙山旅遊景區、南山旅遊風景區這3個5A級景區吧,煙臺市光是A繼景區就有92處。煙臺市的總面積有13745.95平方公裡,下轄有5區6市,在今年6月份的,煙臺市的蓬萊市和長島縣合併了,然後設立了蓬萊區,這對於面積很小,且處在海島上的長島縣來說絕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 蓬萊市、長島縣併入煙臺,撤市設區成了新潮流?
    8年12地 撤縣(市)設區成為「新潮流」近年來,山東省行政區調整的消息接連不斷,自2012年來,已有12地撤縣(市)設區。2019年8月:聊城市正式撤銷茌平縣,設立茌平區。行政區的調整的確流程繁雜,此次調整,自2018年上報國務院開始也歷經了兩年之久的漫長審批。那為什麼撤縣(市)設區依舊能成為「潮流」呢?其中的利好點在哪裡?
  • 煙臺有望「撤縣設市」的縣,距蓬萊15.8公裡,稱「海島之縣」
    ,其中也有著隱藏的實力之城,煙臺坐落於山東,是其中的一個城市,周圍環繞著威海,還有青島等城市,就現在的劃分形式,這裡總共有八個區,縣級市共有七個,當然還有一個縣城,這裡的民俗風氣也十分的濃厚,當地有不少的少數民族居民,根據數量記載,大約有37個少數民族,其中的煙臺是被光環映射的城市,這裡經濟的發展每年的趨勢都是呈現上升形式
  • 濮陽縣清豐縣要「撤縣設區」?新一輪撤縣設區市來了!你支持濮陽嗎?
    加上廣西荔浦、甘肅華亭、雲南水富,今年全國已有11個縣成功「撤縣設市」,比去年一年獲批的總數6個還多出了半數。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要繼續開展撤縣設市、撤地設市!
  • 青島繼即墨區之後,有望「撤市設區」,可能由這兩個縣市合併而來
    在1983年,即墨實現「撤縣設市」,2017年,即墨實現「撤市設區」,正式成為青島的一個市區。早在2016年的時候,這裡就是著名的「江北第一縣」,整個區域的綜合實力在全國各個縣區中排名第九位,當時的GDP就已經實現了1180.48億元。
  • 夏縣、臨猗「撤縣設區」,聞喜要「撤縣設市」
    近日,運城市夏縣、臨猗「撤縣設區」、聞喜「撤縣設市」、河津市柴家鄉「撤鄉設鎮」工作均有新進展。和小編一起看看詳細情況吧!運城市2月25日,運城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2019年工作安排》,其主要預期指標包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等。全面做好夏縣撤縣設區獲批後各項工作,穩妥做好臨猗撤縣設區以及聞喜撤縣設市相關工作。
  • 文化山西:撤縣設市和撤縣設區有啥區別?
    5月,大同撤「三區一縣」,新設平城區、雲岡區、雲州區;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懷仁縣,設立縣級懷仁市;9月,晉城市委同意陽城縣撤縣設市。山西撤縣設市(區)不斷,作為一種城市化行政手段,撤縣設市、撤縣設區、撤地設市、撤市設區、撤區設市到底都是些什麼東東?
  • 蓬萊撤市改區之後,長島叫什麼?
    1、煙臺再無"縣"盼望已久的蓬萊撤市改區,今天算落地了。據國務院批覆,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本人還是喜歡叫「登州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的行政區域。也就是說,存在了六十四年的長島縣的名稱,也要撤銷(長島的行政名稱幾經變化,成為「縣」是1956年)。自此,山東境內唯一的海島縣撤銷,煙臺境內再無「縣」了。
  • 【城市論道】這一波撤縣設區放行名單是不是弄錯了?
    但另一方面,在廣大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則應採取「強省會+縣域經濟」的戰略,而不是不看地域、不分層級地一味鼓勵所有城市都撤縣設區擴地。事實上,對於大多數地級市來說,過度的撤縣設區弊大於利。一來,地級市本級經濟實力有限,沒有資源外溢到新設的區;二來,縣改區後自主性下降,反而會影響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
  • 梅州繼梅縣區之後,或將新增一大區,一縣市有望「撤市設區」
    在2013年,梅縣實現「撤縣設區」,成為了梅州如今的梅縣區。加上梅縣區,梅州市區內如今也只有兩個市轄區,所以不斷的擴展市區,增加市區的數量也是梅州將來發展的一個趨勢。梅州繼梅縣區之後,或將新增一大區,興寧市有望「撤市設區」。
  • 山西撤縣設市(區)大家談:太原篇
    此次清徐、陽曲撤縣設區,是縣域經濟格局的呼喚、太原對標周邊城市的呼喚、晉中城市群建設的呼喚,將開啟「大太原」戰略實施的帷幕——太原縣域經濟強區弱縣太原現有6區1市3縣,縣域經濟格局如下:第一梯隊:小店區山西省第一個於2019年GDP首次突破1000億元的區,實現山西縣域經濟總量「千億元」縣域零的突破。
  • 長春繼九臺之後,又有一縣市或將「撤市設區」,併入長春市區
    在發展過程中,長春一直都在擴大著自己城區面積,2014年,九臺成為長春的一個市區。如今長春一共有7個區,1個縣,3個縣級市。其中的公主嶺市就是在2020年劃歸為長春代管的。除了公主嶺市,德惠市也是長春的一個縣級市。
  • 浙江有望「撤市設區」的縣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為溫州新市區
    溫州目前有4個市轄區,在將來的發展中,增加市區的面積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很多人看來,溫州的三個縣級市中的瑞安市就是浙江有望「撤市設區」的縣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為溫州新市區。瑞安市是溫州代管的一個縣級市,在1987年,這裡實現「撤縣設市」,在溫州周邊的各個縣市中,瑞安與溫州的市區接壤便是它實現「撤縣設區」的一個最大的優勢。在2001年,瑞安市中的兩個鎮就被劃分到了溫州的甌海區,塘下鎮也是溫州都市圈的核心建設區域之一,2011年,設立塘下新區,實現了區鎮合一辦公。
  • 江蘇有望「合併」的兩個縣,一旦成功,或將實現「撤縣設市」
    沛縣和豐縣是徐州的兩個縣,這兩個縣的位置相近,都與銅山區相連,經濟的發展也都是十分迅速,在很多人看來,它們就是江蘇有望「合併」的兩個縣,合併後經過發展,或將實現「撤縣設市」,成為縣級市。我們也都知道「撤縣設市」的標準也是很多的,如果沛縣和豐縣可以得到「合併」,一旦成功,合併後的區域的發展也會有一個更高的提升,是很有可能實現「撤縣設市」的。大家認為豐縣和沛縣可能合併嗎?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 山東一縣被河北「相中」,如果與河北「合併」,有望「撤縣設市」
    如果把這個縣劃到河北,那也許就是更快的提升方法而在河北有一個縣,稱為夏津縣,這一縣的歷史時間早已有2200很多年,此地由於位於魯冀兩省交界處早已被河北相中,要想將它劃歸到自家門內,這一縣在山東德州市,境內有12.8萬畝的黃河故道純天然自然資源,是一個農業旅遊和鄉村旅遊的示範園區,伴隨著度假旅遊發展時下此地變成山東最有發展潛力的縣鎮
  • 四川第二個撤縣設市的城市!2020年還有哪些會撤縣設市(區)呢?
    2.阿壩州九寨溝縣2017年12月23日,中共阿壩州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通過《關於撤銷九寨溝縣設立縣級九寨溝市的決議》,會議決定同意撤銷九寨溝縣設立縣級九寨溝市,按相關程序報請審批。2018年1月,阿壩州將九寨溝縣撤縣設市申請上報至省政府和省民政廳。九寨溝也是四川首個「以旅遊為支柱產業」申報撤縣設市的縣。
  • 貴州省畢節市:今年力爭完成大方撤縣設區,完成黔西撤縣設市
    張集智作政府工作報告畢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圖2020年1月17日,貴州省畢節市人民政府網站全文發布了畢節市長張集智今年1月7日在畢節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報告在畢節市2020年重點工作部分提到,力爭完成大方撤縣設區,完成黔西撤縣設市。畢節市政府網站介紹稱,畢節市位於貴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烏蒙山腹地,轄七星關區、大方縣、黔西縣、金沙縣、織金縣、納雍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赫章縣8個縣(區、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