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大海嘯來了!日本108萬億,美國7萬億,歐洲5萬億!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EMBA微金

周四(4月9日)據最新數據統計,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已經突破151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8.8萬例;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43萬例,美國是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

Worldometers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9日8時24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51萬例,達到1513243例,累計死亡病例達到88403例。義大利目前死亡病例最多,其死亡病例達17669例。

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全球最多,超過43萬例,達到430210例,累計死亡14736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覆蓋美國所有50個州、華盛頓特區以及域外領土。

而由於疫情持續對經濟造成衝擊,全球各國政府和央行根本停下來,只能繼續推出各項救市措施。

比如美國,美國總統川普於3月27日籤署的2.2萬億美元抗疫計劃僅僅是個開始。

美國財政部目前正尋求追加約2500億美元以補充小企業貸款,且總統與眾議院民主黨人有希望就「第四階段」支出方案達成一致,該方案可能針對基礎設施。川普要求提供2萬億美元。

這還只是美國。

根據Evercore ISI的Ed Hyman的說法,過去八個月,全球已宣布多達285項刺激措施,「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候」。今年以來,不僅全球的央媽們今年以來已經降息65次,並且央媽和財爸聯手,向市場宣布或承諾提供的資金總額已經達到12萬億美元:其中的7萬億美元來自央媽的貨幣政策;另外大約5萬億美元則來自財政刺激政策。其中歐洲,近1萬億美元,美國為2萬億美元,日本則達108萬億日元。

有分析指出,針對如今這種市場流動性改善而經濟下行的低利率環境,黃金正在成為市場各方心儀的投資標的。據證券時報,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展望後市,經濟下行、貨幣政策持續放寬的概率極大,基於黃金的貨幣屬性,金價有希望挑戰歷史新高,並達到難以預測的高度。

而美國經濟現正充斥著過剩的貨幣和流動性。與上年同期相比,M2貨幣供應增長了約12%,為十多年來最大增幅。

U.S. Global Investors執行長Frank Holmes稱,這些過剩的流動性肯定會有去處,從歷史上看,它是金價助漲劑。

下圖顯示,M2貨幣供應量年增長率與金價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在貨幣供應快速增長時,金價緊隨其後。

金價在2011年觸及每盎司1900美元的歷史高點,當時M2貨幣供應量同比增幅超過10%。當前的M2增速為12%——有可能進一步上升,流動性已流入實物黃金和紙黃金。

本周早些時候,黃金期貨價格漲破1700美元。Holmes相信,金價下一個考驗在2000美元。正如他之前所說,10000美元的金價並不瘋狂。

說說美元,可能未來就沒那麼好了。大家都知道隨著疫情的發展,美元已經跨越了100關口的鴻溝,然而,疫情顯然不會永遠持續,隨著歐美重災地區逐漸來到了疫情高峰,一旦市場進入「後危機時代」,美元是否還能延續強勢,顯然將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尤其是過去一個月,美聯儲瘋狂撒錢、印鈔機不停運轉,很可能已經無限放大了美元多頭面臨的風險!

美銀分析師表示,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在今年年底前可能突破9萬億美元,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0%以上。

以歐元兌美元為例,貨幣之間的強弱往往與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在08/09年金融危機時期,美聯儲相較歐洲央行的超額印鈔,一度導致美元連續幾個季度的疲軟。

與2009年初一樣,在美聯儲最初相較其他央行大幅擴大資產負債表時,美元避險需求也曾一度旺盛,但隨著最初的危機解除,資產負債表增速放緩,美元隨即也出現了見頂。

在外匯市場上,兩國國債收益率息差之間的變化,往往是衡量貨幣走勢強弱的長期指標之一。在疫情期間,這一重要衡量標準因美元旺盛的買需而一度失靈。然而,如今的極端變化可能預示,一旦哪一天這一關聯性重新建立,對於美元多頭很可能就是一場滅頂之災!

歐元兌美元走勢與得美國債收益率息差對比:

在過去一個月,隨著美聯儲降息,並最快、最大力度實施新的量化寬鬆,美國的國債收益率正在快速下降,向德國靠攏。歐洲央行已經是負利率,因此難以降息,並且在實施刺激措施方面比美聯儲慢。

瑞穗國際策略師Peter Chatwell認為,結構性驅動因素可以使收益率更加接近。他認為,從央行購買到不斷增長的養老金投資等各種活動,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降速度將比德國國債更快。

中金在線外匯網綜合整理自圖表家、環球外匯網等

相關焦點

  • 日本將推108萬億刺激計劃,相當於GDP的20%!
    日本將推108萬億刺激計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計劃宣布價值約108萬億日元(約合7萬億人民幣,或1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其中包括向家庭和小型企業支付的現金超過6萬億日元,以及為允許遞延的社會保障和稅款支付的26萬億日元。
  • 2024年各國GDP預測,日本5萬億,美國25萬億,中國呢?
    不過,短期內來看,美國仍然會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但是其經濟增長會持續放緩。至於我們國家,仍然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且經濟增長勢頭良好,GDP也不斷接近美國。至於日本,仍然排名世界第三。
  • IMF最新預測出爐,2024年美國GDP達25萬億,日本5萬億,我國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於全球各大主要經濟體2024年的GDP做出了最新預測,其中美國、歐盟、日本將在今年出現負增長,明年迎來一定的經濟復甦,但是後期還要繼續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來判斷,而中國或將是唯一增長的大國。 2024年美國GDP總量將達到25萬億美元左右。那麼,未來4年美國真的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嗎?
  • 美國的貨幣供應量超過了100萬億元,日本66萬億,我國呢?
    1、美國截至9月份,美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為15.03萬億美元,相當於105萬億人民幣。作為一個GDP比我國還多的國家,貨幣供應量比我國還少,這點有些讓人意外。而且美國今年的GDP總量應該可以超過21萬億美元,意味著目前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僅GDP總量的71.6%左右,也要比我國低不少。
  • 日本總資產100萬億美元,美國超過360萬億美元,那中國呢?
    比如富豪榜的排名依據也是各大富豪的資產,目前中國有超過500萬家庭資產超過600萬,也是以資產作為評價指標。 但在對比各大國家實力的時候,大家往往會用GDP、軍事實力,外貿出口等一些指標去衡量,比如目前全球GDP排名前5的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印度。
  • 日本對世界各國GDP預測:2028年美國28萬億,日本7萬億,我國呢?
    改革開放42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經濟方面,常常被外國稱讚為奇蹟。2019年GDP高達14.34萬億美元,一如既往超過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繼續穩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
  • 2028年GDP美國28萬億,日本僅7萬億,中國有多少?
    如果沒什麼大的變數,今年美國的GDP為20.64萬億美元,中國的GDP為15.82萬億美元,佔比高達76.6%。與此同時,根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預測,如果新冠疫情沒有明顯好轉跡象,中國到2028年,名義GDP將超過美國,這比之前預測的2036年提前了8年之久。 主要原因有如下三個,首先中國疫情防控工作成功,是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其次,最近歐美疫情二度大爆發,本年度經濟下降明顯,經濟復甦更是遙遙無期。
  • 各國GDP新鮮出爐,美國15萬億美元,日本3.7萬億美元,中國多少?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迅猛發展,2019年GDP總量達到99萬億元,馬上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也達到了7萬元,甚至比日本等發達國家還要多。首先來看美國,作為全球實力最強的國家,美國的GDP一直長期保持領先,2019年GDP達到21萬億美元,不過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這個老牌強國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2020年GDP出現了縮水的情況,在前三個季度當中,美國GDP僅為15萬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8%。
  • 2020年,美國GDP達到21萬億,日本不足5萬億,中國呢?
    2020年是魔幻且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全球遭受了新冠病毒的襲擊,數以萬億的鮮活的生命被病毒奪走;我們也見證了歷史罕見的金融事件,美國兩周熔斷四次,股神巴菲特遭50億巨額詐騙;瑞幸跑美國割華爾街資本家的韭菜,最後因為財務造假被迫退市。
  • 2019年美國GDP突破21萬億美元,日本重回5萬億,中國不負眾望
    前段時時間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美國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第一季度GDP增速為2.7%,總量約51484億美元;第二季度2.3%,總量約53609億美元;第三季度1.8%,總量約54017億美元。而上一年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美國GDP增速是2.4%,總量達53114億美元。
  • 上半年各國GDP:僅美國超10萬億、日本近2.51萬億,那中印俄呢?
    上半年,僅美國的GDP超過10萬億美元按照美國官方公布的信息,上半年美國經濟實際增長2.5%,完成的名義GDP高達10.5萬億美元,遠超其他各國,穩居全球第一名。但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多家經濟機構都不太看好,預計要低於2%了。
  • 14.5倍了?上半年美國GDP高達10.14萬億美元,俄羅斯為0.7萬億
    上半年,俄羅斯GDP僅約0.7萬億美元據報導,2020年上半年俄羅斯全社會完成的GDP約為486058.50億盧布,折合為0.7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12名。第一名仍是美國,上半年經濟同比實際下降4.4%,完成的GDP高達10.14萬億美元。
  • 2019年GDP預測:日本超5萬億、德國3.86萬億,那中國、美國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近期,日本總務省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第一個月(即10月份)的消費信息,10月份日本家庭消費同比大幅下降了5.1%,而9月份日本的家庭消費卻是同比大增9.5%。今年日本經濟繼續保持低速增長,且日元相對於歐元、英鎊、人民幣等表現堅挺,預計2019年日本的GDP會再次恢復到5萬億美元——IMF預測是5.15萬億美元,人均GDP再次恢復到4萬美元。之所以用「再次」,是因為從1995年之後,這20多年來日本的GDP總量就一直在5萬億美元左右波動,人均GDP也一直在4萬美元上下浮動。
  • 美國9天放水7萬億美元,但15萬億美元或從美撤離,放水的錢從哪來?
    隨著新冠病毒在美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大流行,按照高盛和美國國會、最高法院主治醫師布萊恩·莫納漢的預測,美國最多將有大約1.5億人感染新冠病毒。顯然,此時正是考驗美國經濟資金實力和應對能力的時候了。而事情的新進展是,美國經濟開啟了空前的針對美國國內的「放水」模式,除美聯儲0利率及無底線購債等計劃之外,美國參議院於當地時間3月25日通過了2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再加上美聯儲從3月14日開始分10次向市場投放共計5萬億美元的流動性,這就意味著美國9天內合計將向市場放水約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萬億)的流動性。
  • 上半年各國GDP:日本2.4萬億,美國10.1萬億,中國呢?
    上半年各國GDP:日本為2.4萬億美元,美國為10.1萬億美元,那麼中國呢?根據日本公布的信息,今年上半年日本的GDP約為2,621,589億日元,折算為美元約為2.4萬億美元。同比往年,上半年日本的GDP下降了5.8%。日本上半年經濟出現下滑,主要是因為對外出口的大量減少,旅遊業也受到了較大衝擊。不過在全球汽車市場,日本汽車企業還是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 美國26天印鈔13萬億,中國人拋269億美房產,121萬億或從美國撤離
    美國勞工部6月5日發布的每周初次申請失業金報告顯示,截至5月30日當周,又有187萬美國人申請了失業救濟,這雖比前一周提出的212萬份申請要少一些,但自3月新冠狀病毒在美國蔓延開始以來,已有近4300萬美國人申請了失業保險,這是自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從未見過的數字。
  • 3萬億、4萬億、5萬億!安徽連跨三個萬億臺階
    「前三季度,全省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955.6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加1181.9億元,佔全省GDP比重達7.07%,較2015年同期提升2.12個百分點,金融業成為我省經濟發展支柱產業之一。」
  • 7萬億美元財政收入,1萬億財政赤字!2019財年,美國財政預算解析
    而美國的2019財年,指的是從2018年的10月1日起,到2019年的9月30日結束。截止到2019年5月,美國的2019財年已經走過了8個月,其中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支出約為3.01萬億美元,財政收入為2.27萬億美元,財政赤字達到了73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9%。
  • 3萬億、4萬億、5萬億!安徽連跨三個萬億臺階!
    跨過三個萬億臺階需要多久?12月16日,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全省本外幣貸款餘額連跨3萬億元、4萬億元、5萬億元三個萬億臺階。截至今年10月末,全省本外幣貸款餘額5.1萬億元,較2015年末翻一番;直接融資規模累計達2.56萬億元,較「十二五」時期增加1.81萬億元,增長114.76%;累計實現保費收入5708億元,較「十二五」時期增長216.21%;
  • 日本發布GDP成績單:2035年美國GDP28萬億,印度10萬億,中國呢?
    雖然說我國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但現如今的GDP已經超過了法國、德國、英國以及日本等國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據數據顯示,在2019年,我國的GDP總值就達到14.34萬億美元,大幅度超過了德國、法國和日本,相比較美國而言,也佔據了美國GDP的67%,人均GDP也突破了1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