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玉米價格可能會讓很多農民高興了。十月以來,玉米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現貨玉米的價格已經漲過了小麥,超過了每噸2600元,這可是4年以來的最高點了。
不過農民真實的心思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甚至說今年還是要賠錢,這是為啥呢?因為今年經歷了夏季的高溫,東北地區還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颱風影響,在玉米生長期間出現了大面積的玉米倒伏。影響到了農民沒畝地的總產量,所以農民看到玉米價格上漲的背後,農民的收入增收有限,甚至有些農民並不會增收。以吉林為例,張軍有玉米地30畝,結果因為颱風的到來,使得原本畝產1200斤的玉米地,實際產糧800多斤,質量還不是太好。別人能賣八九毛錢,自己只能賣7毛,這樣算起來,能不賠本就已經不錯了。
東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玉米產區,從2007年開始,東北三省的玉米種植面積一直在上升,到今年,東三省的玉米種植面積已經佔了全國種植面積的31.6%。正是因為今年秋季連續的三場颱風,讓東三省的玉米出現了倒伏,這也就成了玉米價格整體上漲的導火索。不過要說更深層的原因,就是玉米需求的缺口太大,這並不是種植面積連年增長能掩蓋的。
2020到2021年的玉米產量預計將達2.65億噸,比上一年增加400萬噸。但是2020到2021年國內消費量預測將比上一年度增加1300萬噸,達到2.93億噸的新高,這樣算下來,預計2020到2021年的玉米需求缺口為2800萬噸。
隨著玉米價格的上漲,農民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最顯著的就是農民開始積極囤糧,而拍出的臨儲玉米的銷售也基本是溢價出售,全國玉米的漲價勢頭似乎是「牟足了勁」。但玉米價格上漲背後,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河南周口的一名養雞的個體戶,為了節省飼料成本,每年都會自行在村裡收購玉米自行製作飼料,而今年的玉米價格讓她的收購變得異常困難。鎮上的收購點告訴她,玉米每天都走大車,如果不能提高購買量的話,是沒人願意賣給她的。
同時,以玉米加工為主要業務的下遊產品,像是澱粉、酒精的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上漲。玉米酒精的價格從今年9月就同比上漲超22%,而玉米澱粉的價格從今年年初就已經炒到了每噸2900元,上漲幅度超30%。
這次玉米漲價會持續多久呢?未來一段時間的玉米行情咋樣?
從主體原因上來看,今年玉米漲價主要是天氣問題,外加臨儲玉米庫存減少導致的。作為玉米的補充,新玉米開秤價格高開,並隨著今年銷售進度的拉長,讓惜售的情緒在長時間收購中發酵,預計近期的玉米現貨價格仍然會較為強勢,如果說玉米價格能有回調,需要等到11月初新玉米上市量的不斷增加之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