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真正的經典都是有「後勁」的。
《天空之城》的一些片段在我腦海中放映,我開始真正思考一些東西。
作家斯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中描述的一個巨大的漂浮在空中的國家:拉普達。宮崎駿爺爺借用了這個靈感,用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人們看到它都是這樣的
人人都會驚嘆它的美
在拉普達這個國家,人們一隻眼睛永遠注視著天上,另一隻眼深陷在眼窩裡,仿佛永遠在思考些什麼,他們在思考些什麼?這一點恐怕不能下定義,眾說紛紜吧!
電影裡面的拉普達就像是瑪雅文明一樣的「漂亮」的廢墟,那裡沒有居民,只剩下一個機器人在那裡照顧鳥兒和樹木,存放寶物的房間都積滿了灰塵,我們只能從那一個機器人身上看到拉普達已經逝去的輝煌。
漂浮在空中,一定很孤獨吧!
就像影片中的經典臺詞一樣
它是一個擁有尖端科技的國家,有深厚的科技和文明,但是,在拉普達,這些文明仿佛回到了最初的地方,回到了田園牧歌式的時代。這一座「空中花園」有動物有樹木,人類的建築點綴在裡面也和這些景觀很和諧。這些,包括那顆巨大的「飛行石」都被一棵參天大樹保護著
最後,保護拉普達的,是這樣一棵大樹。
還記得那個禁語嗎?
巴魯斯在那個國度的語言裡是毀滅的意思
雖然飛行石是天空之城的能源之本,但是卻不是唯一的核心所在,真正撐起天空之城的是「樹」,那顆參天大樹。
只要離開土地,就沒有辦法生存。
樹紮根於土地。
我想宮崎駿先生想要告訴我們的是:無論人類的科技如何發展,我們都不能離開土地。
像傻瓜一樣保護自己所珍貴的東西。
謝謝閱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