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人民的旅遊需求已經從走馬觀花看熱鬧向看門道、顧門道轉變,旅遊業進入了內容競爭、品質競爭的階段,採取何種方式向遊客展示文化歷史和內容,已經成為了傳播文化的重要方式。不斷增強旅遊文化競爭力,闡釋好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成為了旅遊發展必然。
圖片來源:北方網攝影 馬成
9月6日開幕的2019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旅博會)以「促文化旅遊融合,匯產業發展成果」為主題,力圖解鎖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的密碼。
本次論壇以「新時代 新業態 新動能」為主題,由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主辦,中國旅遊報社、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旨在分享數字經濟背景下文旅產業發展成果,展望數字文旅產業發展前景。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賀一峰 攝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在致辭中指出,數字文旅產業在培育發展新動能、平衡供需矛盾、推動轉型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關於數字文旅產業如何進一步融入國家戰略和發展大局,王曉峰提出三點意見,一是以正確導向引領數字文旅產業發展,二是擴大優質數字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三是不斷釋放數字文旅消費潛力。
他表示,數字文旅產業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要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融合發展為主線,以守正創新為動力,不斷推動數字文旅產業創新發展。
2017年成立的天津自駕遊與房車露營協會參加過4次旅博會。在人們的意識裡,房車似乎遙不可及。天津自駕遊與房車露營協會秘書長遲清漣認為,房車代表了未來旅遊生活的一種新風尚。「其實,房車並沒有人們想的那麼高大上,房車也很接近日常生活。目前,房車的主流群體其實是老年人。他們退休了,有錢有閒,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下,開著房車到國內外旅行。」
圖片來源:北方網攝影 馬成
遲清漣告訴記者,房車露營地的完善,是房車旅遊推廣的根本。「因為涉及車輛停放以及旅遊中的補給。天津自駕遊與房車露營協會計劃打造京津冀房車露營品牌,並逐步擴大房車巡遊範圍。在建設房車露營地的過程中,想把政策以及沒有規範的地方有所突破。同時,在行業裡解讀之前出臺的一些房車政策,並將相關的國家標準落實到位。」
圖片來源:北方網攝影 馬成
文旅融合,在文創產品上體現尤為突出。第一次參加旅博會的國家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陳曦告訴記者:「文化和旅遊的結合其實就是文化和流量的結合。未來將打造『國博生活』品牌概念,希望在文創中國的平臺上推出的文創產品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覆蓋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做文創過程中我們發現,打通設計與文物之間聯通的環節,『文化+旅遊』才會在消費領域供給側改革進程中,做到文化助力消費、文化助力旅遊的作用。」
圖片來源:北方網攝影 馬成
如何通過科技豐富遊客體驗,優化服務管理?數字文旅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阿里巴巴副總裁邢悅就數智文旅-造風新消費的主題做了演講。與大家共同展望數位化智能化浪潮下產業發展的新機會和美好前景。
阿里巴巴副總裁邢悅 圖片來源:津雲
「今天的文旅產業已經插上了數位化的翅膀,數位化和智能化將成為未來文旅融合的新的生產力。」邢悅說,在「數智文旅」融合發展下,平臺將會成為重要的生產關係。數字經濟時代應該圍繞著以人為中心,實現所有的數據歸集,打破數據孤島。邢悅說,現在天津已經是一個「網紅城市」,只不過是區別於是有十萬粉絲、百萬粉絲等區別,她認為天津通過自身獨特的文化資源,應該有十億粉絲的潛力。
景域驢媽媽集團副總裁兼CTO劉才 圖片來源:津雲
「5G時代,虛實結合是很重要趨勢,如果沒有很好的網絡,很難做到虛實結合。」景域驢媽媽集團副總裁兼CTO劉才認為,文旅產業是幸福產業,應該是科技應用高價值的場景,因為有人氣有朝氣;持續增長的需求與低效同質供給的矛盾為科技助力提供了巨大的機會;隨著5G時代到來,ICT技術發展融合可以站在更高層面賦能文化產業。
此外,故宮博物院首次亮相旅博會,展示了故宮博物院在新時代新背景下,將傳統文化傳承與旅遊產業有機結合的優秀文創成果。故宮博物院經營管理處工作人員石惟禎告訴記者:「讓廣大消費者能夠近距離接觸故宮文創、體驗故宮文化獨特魅力。藉助本屆旅博會搭建的平臺,故宮博物院也有機會與其他參展單位和企業進行深入交流,尋求文、旅合作的可能性與新機遇。」
在旅博會展區,兩座小木屋吸引大量觀眾駐足,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在這裡展出。聖東木屋總經理助理嶽巖告訴記者:「天津旅遊資源豐富,有薊州山區,也有濱海海岸,可開發的項目非常之多,對於旅遊經濟開發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間。不僅如此,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還可以輻射北京、河北的遊客資源。2019年,我們在天津的訂單項目就已經達到2000多萬。」在現場記者看到,復古色調的小木屋伴隨著室內暖光給人十分舒適的感覺,嶽巖說:「房屋通過拼裝完成,採用全木質,對土地的依賴性不大,非常適合天津薊州山區的露營項目,明年將有更多的這種露營木屋與天津市民見面。」
圖片來源:北方網攝影 馬成
就在旅博會舉辦期間,天津很多景區的文創產品資源也成為文化產業企業關注的焦點。陝西華夏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文化運營事業中心項目總監李昂告訴記者:「此次參會,我們已經和天津東疆灣景區籤署了戰略協議,將運營天津東疆港文創產品、網紅景點開發工作。天津旅遊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從漕運文化、濱海文化,飲食文化、哏兒都文化等都別具特色,有特色的文化符號更適合打造網紅IP,天津具有網紅城市的特質。」
市民鄭義平時對文創產品和著名景區的文創周邊產品比較感興趣。這次在旅博會現場,故宮博物院等一批文博界大咖級單位到場參展,讓鄭義歡喜不已。「我平時去北京,需要看時間、趕機會。但是這次旅博會就引進了故宮和國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感受到了家門口的便利。」
圖片來源:北方網攝影 馬成
在房車展區,紅波和丈夫正在了解房車的相關信息。她告訴記者:「房車在我印象中一直比較神秘,總覺得是天價的消費品。但是這次在展會上發現,不少房產的價格其實挺親民的,這種過去高高在上的消費品也越來越平民化了。雖然不至於馬上就買,但是可以去了解一下。說不定哪一天,我們會駕駛一輛心儀的房車,體驗說走就走的旅行生活。」
曉然是旅行愛好者,面對豐富的旅遊推介活動,她感覺如獲至寶。「旅行的話,我通常比較關注當地自然風光,同時也願意融入本地人的風土人情,了解他們的生活。這次旅博會推出各地的旅遊推介非常好,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第一手的旅遊資訊。另外,國外很多旅遊資源單位也參與到這次旅博會上來,這種沉浸式的觀展體驗,真是太棒了。基本上來這一趟,可以一次性集中了解更多的旅遊目的地以及各地不同季節的特色旅遊資源。快到中秋節、國慶節了,我可以馬上選擇出秋遊的目的地。」
旅博會期間舉行的2019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論壇上,眾多國內文化、旅遊業界專家為文旅深度融合論道、支招。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進入實踐深水區以後,通過產品創新讓市場有感,讓遊客滿意,應當可以成為國家和地方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工作重心和商業的突破口。產品創新、市場有感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成果的試金石。」
圖片來源:北方網攝影 馬成
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院長兼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看來,當前我們在強調融合的時候,有一些東西還沒有從體制機制上得到根本性解決。「就必要性而言,部分旅遊景點不具備文旅融合相結合的基礎,就沒有必要融合。有的旅遊景點就是純文化重要保護單位,有的旅遊就是娛樂性為主,把娛樂消費做好就非常有特點。不能融的東西部不能夠強行融合。傳統旅遊城市大部分產業結構複雜性較低,對旅遊業形成了較強的依賴性,抗擾動的能力較弱,經濟脆弱性比較強。這方面還是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
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所長楊宏浩 圖片來源:津雲
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所長楊宏浩表示,現在正在開啟一個數字文旅的新時代,催生出了很多新的業態、新的模式和新的產品。比如要購買旅遊商品,可以通過線上平臺下單。旅遊的產業鏈非常長且很複雜,業態之間要利用數位技術相互連接,相互協同。以酒店為例,可以通過PMS系統把整個業態進行整合,為遊客提供全方位的提供服務。離店的時候可以開電子發票,進行遊客滿意度的調查等。此外,數字文旅產業發展夜面對很多問題,一是AI對人工替代的問題,二是數字治理和監管的問題,三是大數據平臺進一步豐富完善的問題。
圖片來源:北方網攝影 馬成
作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天津,正在圍繞著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供給品質化、旅遊治理規範化、旅遊效益最大化的目標,積極推進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兩年行動計劃,著力把旅遊業打造成為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實現旅遊業提檔升級。相信在本次旅博會上,還會有更多新的觀點、新的見解湧現出來,為促進文化和旅遊發展融合建言獻策,也為天津旅遊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綜合自 北方網、中國新聞網、津雲
編輯 孫帆
審核 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