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代表建議「設限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

2021-01-09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黃哲程 鄧琦 吳嬌穎)垃圾分類實施後,廚餘垃圾能否「機打粉碎」?針對該問題,正在召開的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多名市人大代表提出,由於易導致管網堵塞,廚餘垃圾處理裝置應設立限制條件。

昨日,新京報記者採訪了市城管委和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均表示,若不具備相關條件,不提倡大範圍使用粉碎機。

據了解,近日,廣州市已印發相關辦法,嚴禁將餐廚垃圾粉碎後直接排入公共排水管網。由於目前市面銷售的家用餐廚垃圾粉碎機基本採用粉碎後直接排入下水道的方式,這一規定意味著市民家裡使用的餐廚垃圾粉碎機將在廣州被禁用。

「含油」垃圾易堵管網

將於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提出,有條件的居住區、家庭可以安裝符合標準的廚餘垃圾處理裝置。

昨天,市人大代表、海澱區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所長任智慧表示,居民可以在家中安裝廚餘垃圾粉碎機,但需要有條件使用。

「我自己家裡就裝了,但不是所有廚餘垃圾都扔進去粉碎排放,比如蔥皮、蒜皮、骨頭不易打碎,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不宜通過粉碎機處理。」

哪些廚餘垃圾適合用廚餘垃圾粉碎機?任智慧介紹,對於能夠打成粥糊狀、與水混合後基本成為液體狀的廚餘垃圾,可以投入機器。此外,投入的廚餘垃圾量不能太多。

不過,老舊小區下水管網舊、管網太細,容易堵塞,不建議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餐飲企業由於廚餘垃圾油脂含量高,容易在管網凝結,也不宜使用該機器。

「任何技術的使用都需要講究場景和條件,國外有一些地區統一安裝,但使用時也都有條件限制。」她建議,對於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的居民,社區可以進行專門的使用指導。

建議設立使用限制條件

廚餘垃圾粉碎機的原理是將廚餘垃圾研磨成細小的顆粒,順水流直接排入下水道。在國內垃圾分類掀起熱潮後,該機器受到不少人熱捧。

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聶大華認為,針對廚餘垃圾,目前比較推崇集中處理,如果要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需要有一定的限制條件。

「比如,溫度上能否保證不結冰,管網能否支撐處理量等。」聶大華認為,在北方等地冬天溫度比較低,廚餘垃圾中的油容易凝固,造成管網堵塞。另外,部分地區雨汙分流不完善,廚餘垃圾粉碎機容易造成垃圾直排。

她建議,廚餘垃圾應該在源頭做好分類,集中收集,再集中處理。處理階段可以在有條件、成規模的小區裡就地設置處理設施。針對社會上存在的鄰避效應,主要是大家對技術不了解,其實目前處理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 回應

市城管委相關人士:具備條件的小區可以安裝

北京市城管委相關人士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廚餘垃圾或餐廚垃圾粉碎機,機器本身沒有問題,國內外製造技術水平差別不大。但國內有些地區地下汙水管網口徑較細,最初設計時沒有考慮過居民會排放粉碎後的廚餘垃圾,因此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

此外,廚餘垃圾有機質含量高,粉碎後與水混合依然濃度偏高,輸送到汙水處理廠後,會增加處理難度。

據介紹,北京市曾有部分地區試行過廚餘垃圾粉碎機,但最終由於設施和汙水處理難等問題,沒有大範圍推廣。「具備條件的小區安裝廚餘垃圾粉碎機,我認為沒有問題。」該負責人表示。

市水務局:不提倡大範圍使用粉碎機

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張世清表示,不提倡在北京市大範圍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因為這會造成汙水處理成本提高和下水管網堵塞。

「粉碎後的垃圾進了汙水管線,然後輸送到汙水處理廠,最後還得進行再處理。」張世清說,包含廚餘垃圾的汙水濃度升高,處理技術要求更高,需要使用更多藥劑。同時,這也增加了汙水總量,如果大範圍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汙水處理成本會明顯提升。

此外,由於廚餘垃圾中富含油脂,容易在汙水管網中淤積,帶來堵塞隱患。

張世清認為,廚餘垃圾應該積極分類投放,通過專門的廚餘垃圾處理廠處理,「這是更規範、成本更低的處理方式。」

■ 觀點交鋒

正方:可以用

需要具備條件和能力

住建部環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海雲認為,與將廚餘垃圾收運到垃圾處理廠相比,使用家用廚餘垃圾粉碎機就地處理廚餘垃圾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是更顯著的。在基礎設施完備、雨汙分流條件成熟的地區,應該鼓勵使用家用廚餘垃圾粉碎機。

「目前,我們城市大部分生活區域的基礎設施具備雨汙分流的條件和能力,下水道直排到河流的情況極少。在汙水處理系統完善的地區,更應該推廣這種就地處理設施,而不是禁用。」徐海雲說。

反方:不要用

是更嚴重的汙染轉移

北師大環境史博士、「零廢棄聯盟」創始人毛達認為,從根本上來講,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將廚餘垃圾粉碎後排入下水管道,是一種更嚴重的汙染轉移。

「汙水處理的原理就是固液分離,目前市面上的家用垃圾處理機並不是真正讓垃圾實現轉化,只是把廚餘垃圾粉碎了排入下水道。把這些依然是固體的有機廢物混合到液體廢物中,會比固體廢物混合更難處理、更難分離,反而是加速了汙染的過程。」毛達說,混合了固體廢物的水體進入汙水處理廠,會給後端汙水處理帶來更沉重的壓力。

在毛達看來,上述廣州出臺的相關規定是對公眾的一種警醒,希望能藉此糾正大家對所謂「垃圾粉碎機」的認識。「現在很多家用垃圾粉碎機打著『環保』的廣告來推銷產品,讓公眾以為垃圾粉碎後就算完成處理了。其實這樣對廚餘垃圾的簡單處理,與垃圾處理廠通過厭氧發酵讓廚餘垃圾轉化成沼氣或者通過堆肥實現轉化是有著根本區別的。」

他表示,也有說法認為廚餘垃圾進入下水管道,油脂可能會粘在管道上,使得下水管道內徑越來越小,排汙能力越來越差,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但目前更嚴重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不能按照正規途徑去進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

毛達認為,對餐廚垃圾的正確處理方法,仍應該是做好前端的垃圾分類工作,讓廚餘垃圾進入專門的垃圾處理廠,通過專門的處理技術實現真正的轉化和資源化利用。

■ 案例

海澱日均生活垃圾產生量約3700噸,其中其它垃圾和廚餘垃圾約3100-3200噸,餐廚垃圾約500噸。另有再生資源量約50萬噸/年。

截至目前,海澱區全區1663個居住小區(村)中約995個開展了以廚餘垃圾分類為重點的分類工作,佔比約60%。

為規範居住小區廚餘垃圾分類模式,海澱區確定了兩種桶站配置模式。其一是「定時定點集中投放」模式。按照「每400戶1座」的標準,在居住小區設置「廚餘垃圾集中投放站」。安排專人負責投放站管理,在規定時間內指導居民投放廚餘垃圾。此種模式已在全區部分街鎮推廣,如羊坊店街道目前已有30%以上的小區利用此種模式組織垃圾分類工作,效果較好。另一種是「廚餘垃圾分散收集」模式。在居住小區按照「每80至100戶1個」的標準設置「分散收集桶站」。設專人負責桶站的日常管理,為居民參與分類投放提供基礎環境。

另外,海澱還實現餐廚垃圾主體管理和收運能力全覆蓋,將全部6300餘家餐飲單位納入臺帳,持續開展餐廚垃圾規範收運管理。

針對餐飲單位變化較大的特點,積極研發信息化平臺,開發建設餐廚垃圾管理系統。為提高餐廚收運能力,海澱區投入資金7321萬元購置餐廚垃圾專業收運車160輛,實現餐廚垃圾規範收運能力全覆蓋。同時,嚴肅追究違規收運餐廚垃圾行為,嚴防餐廚垃圾流入非法渠道。

針對廚餘垃圾粉碎機問題,記者從海澱區了解到,目前並無相關管理規定。不過有相關人士建議,這是個系統問題,應該從源頭入手管理,居民從源頭做好分類,官方做好監管和評估。監管方面,類似於電動車的推廣,廚餘垃圾粉碎機應該有個市場準入、統一目錄。評估方面,即針對不同的小區開展安裝能力評估,哪些能裝,安裝後,定期進行管道清理和維護。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鄧琦 吳嬌穎

編輯 丁天 校對 郭利

相關焦點

  • 廚邦德廚餘垃圾粉碎機,正反轉技術快速掃除廚餘垃圾
    廚房下水道的「伴侶」  廚房垃圾粉碎機,又稱為廚房垃圾處理器,簡單來講,就是把食物垃圾(雞腿、骨頭等都可以)塞進去,極其會把它們粉碎、研磨,然後順著水管被衝走,而且廚房垃圾粉碎機一般安裝在水槽下方,被稱為「廚房垃圾的伴侶」。
  • 實施垃圾分類新規 春節後全民總動員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焦點多名代表建議「設限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垃圾分類實施後,很多商家推出廚餘垃圾粉碎機,號稱完美解決廚餘垃圾分類問題。針對該問題,在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多名市人大代表提出,由於廚餘垃圾粉碎機粉碎後的垃圾易導致管網堵塞,廚餘垃圾處理裝置應設立限制條件。
  • 實測30款廚餘粉碎機,這玩意真的能粉碎廚餘垃圾嗎?
    先來「臉熟」一下廚房廚餘垃圾粉碎機是怎麼運作的,為了打造乾淨高效率的品質廚房,垃圾處理器和廚房的水槽連接,吃完飯的垃圾直接倒入帶有處理器的水槽,垃圾通過水槽流入處理器內部,經過高速運轉的研磨部件,垃圾會在機器內部粉碎,最後通過下水道排出,告別去垃圾桶丟垃圾的麻煩,此外,廚房垃圾處理器還可以
  • 深圳加快建設廚餘垃圾處理設施
    分類投放居民仍未養成分類習慣督導員分類「蒙查查」垃圾分類,源頭在於分類投放。代表們在走訪中發現,不少市民還沒養成分類投放習慣,直接整包投放。一些小區為了管理方便,只設置一個廚餘垃圾投放時段。不少督導員,甚至不清楚各類垃圾的分類,不能真正起到督導作用。問政會現場,代表們對分類投放質疑的火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市民分類自覺性」「居民錯過廚餘垃圾投放時間怎麼辦」「如何讓督導員名副其實」三大問題。「深圳在推動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 廚房當然要裝廚餘粉碎機了,再也不用疏通下水管,遺憾沒早點裝上
    自打6月份宣布垃圾分類以來,網上人心惶惶,「你是什麼垃圾?」一度成為網上熱詞!但咱中國人的菜譜裡,湯湯水水的就佔了一大部分,如果處理的不及時特別容易滋生細菌,甚至發爛發臭,尤其是夏天還會招來蟑螂蟲子!在眾多垃圾分類的呼救聲中,廚餘粉碎機又進入大眾的視野,很多人說它拯救了廚房的殘渣剩飯,但還有一部分人說它又堵又危險。
  • 千萬別因垃圾分類去買垃圾粉碎機,官方:目前不鼓勵!
    朋友圈裡已經被這個垃圾分類給刷屏了,大家在敬佩學習的同時也有部分網友說這個的確是有點花時間,甚至有小夥伴就想到了高科技產品:廚餘垃圾粉碎機。那麼什麼是廚餘垃圾粉碎機?可研磨:排骨、雞骨、瓜果皮、果核、蛋殼、菜葉、剩飯等(根據機型不同可能略有差別)別把你原來扔到垃圾袋裡的東西都往裡面塞啊,你要是真這麼想的話,我只能說你想多了,可能你需要的不是廚餘垃圾處理器,需要的是他↓然後這玩意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了將近100年了,但是廚餘垃圾粉碎機卻一直裹步不前
  • 「深度」「垃圾焦慮症」蔓延,廚餘垃圾粉碎機會是一劑良藥嗎?
    這似乎能將焦頭爛額的居民們從「幹垃圾」、「溼垃圾」的拷問中解放出來。但矛盾也隨之產生。相對於西餐而言,中餐的烹調方法重油,飲食結構也更加複雜。一些年代久遠的小區和老房子的下水管道狹窄,由於無力負擔排入管道內的廚餘殘渣,垃圾處理器的使用效果被大大削弱。
  • 朋友圈|實施垃圾分類後,垃圾粉碎機賣火了?重慶市民:想說愛你不容易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文圖近日,上海實施垃圾分類後,能夠將廚餘垃圾打成粉末、直接排入下水道的垃圾粉碎機火了,淘寶、京東上的銷售數據非常可觀。目前重慶也開始垃圾分類試點,垃圾粉碎機是否也會大火?今(15)日下午,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 深圳人大代表電視問政會聚焦生活垃圾管理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自今年9月1日實施以來已100多天,分類效果如何?一些實施中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怎麼解決?部分小區將設誤時投放點廚餘垃圾是此次垃圾分類的重點和難點。代表們在調研中發現,條例實施以來,我市廚餘垃圾分類收運量翻了一番,其他生活垃圾量下降兩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四成。但是問題也不少。比如,條例中要求每天要設置兩個廚餘垃圾投放時段,但是一些居民因為工作等原因總是錯過投放時間。還有一些小區為了管理方便,只設置一個廚餘垃圾投放時段,讓居民感到不便。
  • 這個社區把廚餘垃圾變成肥料 居民植樹種花供不應求
    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哲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在5月1日正式實施,新條例提出推進廚餘垃圾源頭就地處理。記者探訪了解到,目前已有社區設置了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備,可將居民廚餘垃圾轉化為有機肥料和廢水,實現垃圾減量和資源化利用。
  • 東曉街道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驛站:日處理廚餘垃圾達1噸
    當日下午,羅湖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範德繁率隊來到東曉街道,慰問環衛工人,並對街道廚餘垃圾就地減量化工作展開調研。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東曉街道於2020年9月1日建成全區第一個日處理量達1噸的廚餘垃圾處理場所,未來還計劃將日處理廚餘垃圾量「擴容」到10噸,實現「廚餘垃圾不出轄區就地資源化」。
  • 杭州:西湖景區垃圾「自產自銷」 植物園有了粉碎機
    中國園林網6月18日消息:植物園有了粉碎機 枯枝變木屑 化作春泥更護花如何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既是全社會公共管理的大事,也是城市發展需要突破的難事。
  • 廚餘垃圾咋投?智能設備咋用?垃圾分類示範片區這些問題多人喊懵
    一見有人拎著白色塑膠袋來扔垃圾,該名指導員就上前檢查,並幫著居民將裝著廚餘垃圾的塑膠袋破開,剩飯剩菜便「譁」地一聲倒進寫有「廚餘垃圾」的大黑桶,被破開的塑膠袋則扔進寫有「其它垃圾」的垃圾桶。寫有「廚餘垃圾」的桶內裝滿了雞蛋殼、橘子皮、爛菜葉、甘蔗渣等各類垃圾,寫有「其它垃圾」的桶內,則裝滿了各樣塑膠袋、廢紙、廢餐盒等。可回收箱中混裝了廚餘垃圾。
  • 廚餘垃圾是什麼顏色的垃圾袋裝的?
    垃圾分類來了,好多人都主動了解並學習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這讓我很欣慰,對我國垃圾分類重燃了希望,仿佛,在不久的將來,垃圾分類能隨處可見……理論上說,廚餘垃圾可以用綠色垃圾袋裝。但,目前的分類垃圾袋就四種顏色,以我們給上海市現階段供貨的分類垃圾袋為例:分為,黑色,幹垃圾;咖色,溼垃圾;藍色,可回收垃圾;紅色;有害垃圾。如此,你應該用什麼顏色裝廚餘垃圾呢?
  • 廚餘垃圾如何處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每天都在產生,其中佔比最大是廚房垃圾,廚房垃圾通常是由食材在廚房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而較其他垃圾而言,廚房垃圾更容易產生異味和細菌。事實上,它不僅會汙染廚房環境,如果合理回收廚餘垃圾,也會對我們生存環境造成危害。
  • 廚餘垃圾最後去了哪裡?我市大力規範廚餘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
    華貿天地內100多家餐飲單位都在實施垃圾分類晚上8時30分,市區下角的黎記大排檔送走最後一撥客人後,夥計們熟練地將餐餘垃圾放進專門的垃圾桶。晚上9時,專門回收廚餘垃圾的垃圾車來到店裡的後廚回收,最終駛向廚餘垃圾處理點,利用綠色養殖黑水虻處理廚餘垃圾。
  • 三級人大代表開展檢查,市民關注的廚餘垃圾「破袋」不是無解難題
    饒強/攝 資料圖8月15日至21日,全市三級人大代表對其居住周邊的小區(村)的垃圾分類和物業管理情況開展檢查。13191名人大代表,對全市4201個小區進行了檢查,覆蓋全市49.38%的小區。對於備受市民關注的廚餘垃圾「破袋」問題,市人大城建環保辦提出建議,廚餘垃圾可以在收運後由末端垃圾處理廠集中進行機械化破袋,不要讓居民在廚餘垃圾破袋問題上糾結。垃圾分類實施數月,效果如何?昨天,全市三級人大代表「三邊」檢查召開第二輪周邊檢查督辦會。
  • 廚餘垃圾投放處理有喜有憂
    喜多小區試點分類 就地處理好處多可喜的是,隨著本市不斷加大垃圾分類的工作力度,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對於如何分類收集廚餘垃圾並減少異味,不少社區和商家正在進行有益探索。記者遇到一位正在往清運車裡裝垃圾的工作人員,他說:「每天我們都過來清運兩次,最終會運到市政的廚餘垃圾處理廠。我們的運輸車都是封閉式的,不存在遺灑的問題。」不過,也有居民反映,這種撤桶定點投放的方式不太方便。一位居民告訴記者:「我們住在其他單元樓的人要多走不少路,而且需要在特定的時段去扔才有積分,有點麻煩。」
  • 就地處理:「消化」廚餘垃圾的便捷之路
    其中,一些地方就地處理廚餘垃圾的辦法,是一條值得研究和借鑑的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便捷之路。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北京市海澱區甘家口街道辦事處機關食堂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約100公斤。從今年5月開始引入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後,該食堂每月廚餘垃圾減量兩噸。
  • 廚餘垃圾處理何去何從?
    北極星固廢網訊:廚餘垃圾處理將隨著推行垃圾分類的深入,越發重要,並將成為物質利用的一個重要項目和垃圾處理的一個產業分支,值得重視。1.打好開頭基礎走好廚餘垃圾處理第一步,奠定廚餘垃圾處理的基本工藝、建設運營模式和基本價格,為廚餘垃圾處理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等於成功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