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將海水變為淡水?

2020-12-16 十萬個問什麼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地球上雖然有大量的水,可惜能為人類所利用的淡水卻少得可憐。當人類為缺水感到困惑時,毫無疑問會將目光投向總量遠比淡水多得多的海水。海水中含有3.5%的鹽類化合物,如何低成本地把這些化合物從水中除去,一直是化學家們孜孜以求的目標。

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以下幾種:

蒸餾法。將海水加熱,使其中的水變成蒸汽,再讓蒸汽冷凝下來。由於海水中所溶的鹽類不會隨著蒸汽出來,因此得到的水就是幾近純水的蒸餾水。然而,無論是加熱還是冷凝,都需耗費能源。每蒸發1 克水就需要2.3 千焦的能量。所以這種方法救急可以,卻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離子交換法。溶解在水中的鹽分,都以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形式存在。如果有一種東西可以把這些離子移走,那麼水也就得到純化了。離子交換樹脂就具有這樣的能力。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具有網狀結構的不溶於水的高分子材料。它猶如一棵大樹,上面有很多樹枝,每個樹枝上都有一個口袋。當海水通過的時候,陽離子會把陽離子交換樹脂「口袋」中的氫離子交換出來,陰離子會把陰離子交換樹脂「口袋」裡的氫氧根離子交換出來,而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相遇就變成了水。

不過, 離子交換樹脂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會達到飽和狀態,怎樣使離子交換樹脂可以持續使用呢? 由於離子交換是可逆的,因此可以分別用酸和鹼進行反交換來更新,這樣就能使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反覆使用了。但離子交換法處理能力有限,並需要大量的酸和鹼來使樹脂「再生」,如果大量用於海水淡化,成本太高,因此目前這種技術主要應用在水的進一步純化方面。

反滲透法。滲透是大自然中一個非常普遍的自然現象。例如,植物就是靠根部的滲透來吸取水分的,滲透平衡對人的生命活動也極為重要。滲透是依靠一種稱為半透膜的材料來實現的。半透膜可以讓水自由通過,而水中的其他化學物質是通不過的。

如果半透膜的左邊是純水,右邊是溶液的話,從純水這邊通過半透膜的水就會比溶液右邊通過半透膜的水多得多。這是因為,純水上方的飽和蒸汽壓(P0)比溶液上方的飽和蒸汽壓(P )大。當純水和溶液上方均處於1.01×105帕(1 atm)的壓力下,驅動水分子運動的動力決定於飽和蒸汽壓。於是純水這邊液面下降,溶液那邊液面上升,到一定的液位差就達到平衡,這就是滲透現象。植物根部的表皮就是這樣一種半透膜。

如果在溶液上方加壓,使溶液上方的總壓大於純水上方的大氣壓,情況就會發生逆轉。此時驅動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的動力就決定於兩邊的壓力差。壓力差大,溶液中就會有更多的水通過半透膜流向純水。

用反滲透法將海水製成淡水的方法又稱為「膜技術」。它的關鍵在於半透膜。這層膜要有一定的強度,因為首先處理過程是要加壓的;其次它必須具有百分之百的選擇性,只能讓水通過,而任何其他化學物質是不能通過的;最後它還應該有較大的通過量,以加快製備過程。目前半透膜所存在的問題是成本高、壽命短。處理的溶液濃度愈高,膜的壽命愈短。如果這兩個問題能解決的話,膜技術將會成為海水淡化最有前途的一種方法。

相關焦點

  • 海水很鹹不能喝,那海洋中的魚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
    但我們知道,海水是鹹的不能喝,那麼,海洋或者鹹水湖中的動物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早在四十多億年前,地球剛剛誕生之後不久,海洋就已經形成。但那時的海水並不是鹹的,而是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陸地上的雨水把礦物質帶到海洋中,並且海底不斷滲出的鈉鹽也會溶解於海水中。就這樣,大量的鹽逐漸溶解在海水中,海洋由酸性變為鹼性。
  • 假如地球所有海水全部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奇異變化?
    人類所需淡水佔全球水資源的0.26%,這點淡水資源根本無法滿足全球71億人類使用,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卻嚴重缺水。據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據,全球目前有11億人生活缺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那麼世界上海洋水極為豐富,如果這些鹹的海水全部變為淡水,世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 為什麼海水珍珠比淡水珍珠貴?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哪個好?
    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在外形一直到顏色都是有很大不一樣的。下面來仔細看看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都有哪些區別。一、產量相比於淡水珍珠,海水珍珠更加稀有。這樣算起來,海水珍珠的產量只有淡水珍珠的5%。尤其是海水珍珠裡的南洋金珠和大溪地黑珠,它們的產量就更為稀有了。
  • 將海水都變成淡水,能否解決地球的缺水問題?結果出人意料
    其中有部分學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認為要是能夠將全球的海水都變成淡水資源,那麼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海水有什麼作用?經過科學家的解釋,我們才知道,原來海水對於地球以及人類和其餘動物,意義重大。過去我們可能看到的是淡水資源更有價值,但比起淡水,海水的價值更高。自古以來,海水就被譽為是地球給人類最好的禮物。
  • 為什麼淡水珍珠粉比海水珍珠粉純度高?
    正如粽子界的鹹甜之爭一樣,珍珠界的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誰更好也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若從飾品角度而言,海水珍珠以其渾圓的外形、水潤的光澤和多變的顏色似乎更受市場的歡迎,但若是從珍珠的純度而言,淡水珍珠是明顯優於海水珍珠粉的。
  • 海水珍珠為什麼比淡水珍珠貴?
    經常有人朋友問,海水珍珠比淡水珍珠貴那麼多,海水珍珠究竟貴在哪裡?為什麼一條海水珍珠項鍊的價格和一條淡水珍珠項鍊的價格差幾十倍上百倍?作為資深時尚珠寶達人,那麼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海水珍珠貴的原因。海水珍珠更稀有據資料顯示,全球淡水珍珠的年產量約在1200噸,尤其是我們國家產量最多,每個淡水蚌能孕育30到40顆淡水珍珠,產量大、數量多,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 天天想著海水淡化,如果海水真的變成淡水了,很危險
    微酸的雨侵蝕巖石,將巖石中能溶解的和未溶解的鬆散鹽和礦物質帶入水中,最終進入了海洋。此外,更多的鹽和礦物從熱液噴口和海底火山中被排出。這種「加鹽」的過程,已經持續發生超過38億年,因此,你可以想像,海水中的鹽是何其多,科學家預測,若將海鹽全部散布在陸地,那會形成一座40層樓高的鹽。
  • 加沙的淡水危機嚴峻 海水淡化或稱通路
    媒體採訪了加沙的部分官員和專家,多數受訪者均認為建設海水淡化工程很有必要。他們表示,海水淡化項目的工程建設是沒有問題的,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海水淡化成本較高,缺乏經濟性,此外以色列的限制也將給加沙地區的工程實施帶來阻礙。
  • 流進大海的河水是淡水,海水卻是鹹的,海水會不會越來越鹹
    地球表面大約有71%都是海洋,地球上水的總量為14億立方千米,看起來水資源非常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我們並不能夠直接使用海洋中的水,而供我們直接使用的淡水佔比則非常少,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3%,因此有很多地方水資源相當匱乏。
  • 淡水資源將於50年後耗盡,海水無法飲用,人類該何去何從?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水球」,三分陸地七分水,將地球比喻成一個天然的「水庫」一點也不為過。地球特有的生態系統使得地球上的水資源能夠實現自我過濾和進化,並在天地之間以不同的形態存在並循環。
  • 海水養殖珍珠與淡水養殖珍珠的鑑別指南!
    海水養殖珍珠與淡水養殖珍珠的鑑別按生長養殖環境來說,珍珠可以分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兩大類。因為生長環境、生長時間和養殖方法的差異,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有很大的區別。第一,從產量上講,海水珍珠的產量比較少。一般來說,一隻蚌貝只能培育1~2顆珍珠,而且因為生長環境比較複雜,蚌貝很容易發生死亡;淡水珍珠產量較大,一隻蚌貝一般可以培育30~40顆珍珠,從此看來,淡水珍珠的質量不高,據統計,一般100顆淡水珍珠裡才能發現一顆比較完美的。總體而言,比較完美的淡水珍珠的產量與優質海水珍珠的數量相差無幾。
  • 如果海水全都變成淡水,是好事還是壞事?或將發生諸多災難
    地球可以說是一顆水星,整個星球的表面被海水包圍著,水的面積佔71%,陸地的面積佔29%,而這麼多的水總量為130億億噸,可惜的是這些水資源並不能被人類一一利用,因為海水資源佔了97.5%,淡水資源只佔了2.5%,由於某些淡水是以冰川等形式存在,很難被利用,所以去除它們之後,人類可使用的水資源約為整個地球的
  • 科學家取得突破性技術,無需電力,10分鐘就將海水變成淡水
    科學家取得突破性技術,無需電力,10分鐘就將海水變成淡水大家都知道,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面,海洋的面積達到了71%,海洋也佔據了整個地球上面水資源的97%,但是很明顯,因為海水當中的特殊成分,使得海水不能夠直接飲用
  • 如果全世界海水變成了淡水,是好事還是壞事?
    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呢?關於水的來源,目前最為大眾所認可的一種說法,是慧星撞擊地球所帶來的。在太陽系形成初期,整個太陽系並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在太陽系以內不僅有現有的幾大行星,而且還有很多的小行星和數也數不清的慧星。這些星體之間相互糾纏,相互撞擊,混沌一片。
  • 煙臺:淡水資源缺乏 充分利用海水解決問題
    齊魯晚報煙臺訊 在煙臺這個淡水資源缺乏的城市,充分利用海水已經成為一項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戰略性措施。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一項日產16萬噸純淨水的海水淡化項目今年年底將開工建設。此外利用海水進行工業生產以節約淡水資源的舉措,更是大範圍地展開著。
  • 海水都是鹹的,但航海家說,有時候海水會突然變成淡水
    很多年前,在水手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航海家在大海上航行的時候,不小心迷失了方向,在大海上航行了幾天之後,他的淡水喝完了,正在他口乾舌燥、充滿了絕望時,原本很鹹的海水突然變成了可以飲用的淡水,航海家靠著這些淡水活了下來,最終遇到了其他的船隻
  • 珍珠宣言:海水珍珠為什麼比淡水珍珠珍貴!
    (染色金珠」(左);南洋金珠(右)二、珍珠的價格以及如何衡量珍珠品質當你在市場上購買海水珍珠的時候,往往會覺得一顆海水珍珠的價值遠遠高於淡水珍珠一句話說,就是海水珍珠比淡水珍珠更加稀有。淡水珍珠的母貝一次可孕育30-40顆淡水珍珠,而對於海水珍珠來說,平均每個母貝僅能孕育1-2顆珍珠。
  • 如何辨別海水珍珠與淡水珍珠?海水珠與淡水珠的區別
    海水珍珠養殖海水珍珠是來自珍珠在海水中繁殖,淡水珍珠蚌可人工飼養,一般在河流湖泊中生長;下面珠百科就來介紹下如何辨別海水珍珠與淡水珍珠?海水珠與淡水珠的區別1、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產量海水珍珠的產量少,通常一個母殼只能產1-2顆海水珍珠,而海珠母貝的死亡率相對較高,淡水珍珠母蚌通常可以繁殖30-40顆珍珠,但一般質量不好,一般100顆淡水珍珠只能選1,2顆完美的。海水珍珠的價值相對較高,淡水珍珠的價值相對較低,這是因為海水珍珠的產量是淡水珍珠的十倍多。
  • 海水如果全部變成淡水,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一字之差不容小覷!
    海水如果全部變成淡水,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一字之差不容小覷!我們經常說地球上的水資源短缺,在曾幾何時有很多人表示不解,地球上的海洋水數量如此之多,怎麼可能會出現水資源不夠用的問題呢?因為這裡的水資源指的是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在地球上3/10是陸地,7/10是海洋,而淡水資源僅僅只有淡水裡面的一小部分而已,這樣的比例還是非常少的,這些淡水資源不僅要滿足人類的應用,還要用來灌溉。海洋水確實非常的多,很可惜的一點是,這些水根本就沒有辦法直接使用,裡面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過多,人體也無法直接的運用,用來灌溉之後會非常容易使土地變成一片鹽鹼地。
  •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淡水,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為了解決淡水緊缺問題,許多沿海國家都在大力發展海水淡化技術,例如新加坡、沙特、阿聯、以色列等國在這方面已經去了不俗的成績。(海水淡化工廠)不過海水淡化需要耗費大量能源,並且經過淡化的超濃度廢水對周邊海洋的環境也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這些問題都是限制海水淡化發展的瓶頸。對此人們都有一個很美好的願望,希望大海能夠變成淡水,那麼困擾人類的水資源問題就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