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當前,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新機遇的同時,部分國家和地區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局部戰爭衝突卻也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這充滿「危」與「機」的歷史階段中,《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把握髮展大勢、應對風險挑戰、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遵循。黨員幹部在這「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應當堅守初心擔起使命,當好時代新農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耕就自己人生美麗新願景。
戴好「擔當」帽,樹立「想幹事」的價值觀。「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想幹事是一名黨員幹部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體現,也是幹成事的前提。「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員幹部的使命,也是我們該有的責任和擔當。面對「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我們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主動擔當、迎難而上,將人民至上放在首位,在「危」與「機」中奮力前行,磨礪堅定的精神意志。
修好「幹事」鏟,練就「能幹事」的硬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必然要求。」能力是幹成事的鎩虎鏟,如果不能手握一把性能良好的幹事鏟,那麼美好藍圖終究只是夢中幻影,無法實現。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即將開啟,面對美好的願景,前途肯定同樣是充滿著困難與挑戰的,黨員幹部要時懷謙學之心,吃透上級文件,領會中央精神,精通業務知識,堅持幹中學、學中幹,在實踐中提升技能,在調研中汲取經驗,練就服務好群眾的真本事。
鋤好「民心」地,實現「幹成事」的真價值。「我們黨領導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解決我國的實際問題。」幹成事就是要求我們要腳踏實地,以實際行動做有利於人民的事。黨員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我們要做祖國發展堅定的執行者、人民幸福生活辛勤的塑造者,踏踏實實辦事,拒絕「表面功夫」,積極入戶傾聽百姓的心聲,將人民的幸福放在心頭上,築就「十四五」美好生活的新基石。
逐夢航程,勇往直前。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讓我們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腳踏實地向前進,做好時代新農人的角色,耕種出一片美好生活新天地。
【篇二】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黨員幹部要撲下身子、邁出步子,把幹事創業的落腳點放在群眾心坎上,涵養「向下」的定力。
眼睛向下,紮根基層聽民聲。「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謀劃發展,最了解實際情況的,是人民群眾;推動改革,最具首創精神的,也是人民群眾。如果嘴上口號喊得震天響,滿腦子打的卻都是自己升官發財、出名上位的「小算盤」,那麼就算眼睛向下,也只會「目中無人」。要樹立正確政績觀,自覺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在學思踐悟、奮發進取中砥礪品質、涵養情懷、樹立形象,用真情真心、實幹苦幹贏得組織認可和群眾信賴,真正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要虛心拜人民群眾為師,真心實意地聽取群眾意見,杜絕「諱疾忌醫」,以「聞過則喜」的胸懷,聚焦群眾的期盼訴求、發展的難題癥結,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面對批評以至指責,冷靜研判,以群眾的願望推動發展,靠群眾的智慧深化改革。
腳步向下,放下身段知民意。基層是最大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只滿足於看材料、聽匯報、上網絡,憑經驗辦事、拍腦袋決策,就很難捕捉層出不窮的新情況,疲於應對形勢發展變化提出的新挑戰。只有把群眾裝在心裡,多「往下跑」,為群眾辦實事好事,群眾才會真心信賴和擁護幹部。要經常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把群眾看作自己的家人、親人,深入基層、訪貧問暖,交朋友結窮親,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打開群眾的「話匣子」,掌握最真實的社情民意。要撲下身子、邁開步子,深入車間碼頭、田間地頭蹲點調研,以「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擔當精神,奔著問題去,聚焦「六穩」「六保」重難點問題,把實際情況調查「摸清」,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查實」,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吃透」,找到科學決策、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鑰匙。
重心向下,腳踏實地解民憂。「行動最有說服力」,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腳踏實地好好幹。向下,不是走過場、貼標籤,也不僅僅是調研、考察,更是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惠民生」不能停留在嘴上,更應該內化於情、見之於行。「人民的好兒子」焦裕祿、「四有」書記谷文昌、「草鞋書記」楊善洲,都用實際行動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黨員幹部要在細微處見真章,把百姓期盼作為努力方向,補短板、強弱項,轉變作風,以求真務實的作風、腳踏實地的幹勁、擔當有位的脊梁,逢水開路,遇水架橋,幫助廣大群眾立足本地實際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路子,搞好市場預測和分析,引導優化產業結構,真正幫助基層群眾解決好交通、飲水、就醫、上學、務工等與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實際問題,為廣大群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多解難事,做大分好「蛋糕」,以過硬作風將為民服務進行到底。
【篇三】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部分指出,要「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展望2035年遠景目標,各位基層幹部,更應從人民生活、環境生態、農業生產三個方面,定下與基層工作的堅定誓言。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定下對群眾忠誠之誓。身在基層,要用好黨的群眾路線這個制勝法寶,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時刻牢記以人民為中心,心心念念的都要是群眾的生活。要「放下架子」聊家常,常走進田間地頭,多多問計於民,吸取群眾智慧,把握基層動向;要「耐住性子」做調研,深入了解群眾所需所盼,因人因事施策,切實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要「俯下身子」抓落實,通過農村醫保、社保、殘疾人補助等政策,解決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保障基本民生訴求;要「挑起擔子」負責任,迎難而上,牽頭整治農村頑疾,致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成就鄉村的最美樣子。
統籌建設生態文明,定下保衛農村環境之誓。推進鄉村生態文明,助力環保生態扶貧,離不開基層幹部的努力。要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開展房前屋後三包、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等活動,打造美麗庭院,讓群眾住得舒心;要推廣鄉村綠化,在鄉村建設更多的小遊園、小綠地,把屬於大自然的綠水青山真正還給大自然,讓鄉村環境看著賞心;要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汙水處理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解決農村吃水難和飲水不安全問題,讓群眾吃得放心;要加大生態補償力度,通過生態補償政策,引導農民積極參與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定下推動農業現代化之誓。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會議學習上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可見,農業生產問題,是關係到農民收入的大問題。要走好農業現代化之路,就需要基層幹部在技術上「拉一拉」,引導農民學習先進的農業機械操作、灌溉技術、溫室大棚搭建等,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使用網絡平臺進行農產品銷售;在資金上「幫一幫」,通過招商引資、銀行貸款、財政補貼等一系列方法幫助農民解決資金上的難題;在政策上「想一想」,優化人才返鄉創業環境,提供更多創業扶持政策,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增強他們對土地的熱愛。
「誓」字的結構本身就彰顯了它的含義:「手」執千「斤」,只因有「言」在心底。各位基層幹部,我們正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壯闊史詩即將揮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恢宏篇章已然開啟。讓我們一起回想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的出發點,一起定下與2035的三「生」三誓。
【篇四】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催人奮進,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激勵人心。黨員幹部要切實增強學習本領,將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落實到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上,跟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艘大船揚帆起航、劈波斬浪。
堅持學懂弄通做實,確保全會精神入大腦、入心間、入行動。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之帆即將起航之時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為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描畫了清晰的發展藍圖。黨員幹部學習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時要堅持學懂弄通做實,通過閱讀五中全會公報原文,悟五中全會精神原理,將全會提出的遠景目標和十二項重要舉措入腦入心入行,以全會精神為指引,與實際工作相聯繫,落實好各項工作,以乘風破浪的信心更好服務社會發展大局、服務國家各項改革舉措、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人民幸福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決戰決勝之年,貫徹五中全會精神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時刻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我們的黨來自於人民、根植於人民,黨員幹部如果離開了人民群眾,就如魚兒離開了大海無法生存,星星離開了夜空無法閃光;離開了人民群眾,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離開了人民群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就無法順利實現。要繼續堅持走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搶險救災,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還是脫貧攻堅,我們黨都始終將人民群眾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旨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不斷開創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新徵程。
堅持主動擔當作為,向著人民期待再揚帆、再起航、再出發。十九屆五中全會十二項重要舉措處處體現著黨和國家為增進民生福祉而努力的決心,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是將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安居樂業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的過程。黨員幹部要緊緊跟隨黨的步伐,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聽從黨的指揮,履職盡責,務實擔當,將全會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之上,發揚工匠精神和釘釘子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主動擔當、主動作為,以共產黨人的精神和本色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篇五】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二三五年目標、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進入新發展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樣複雜,「十四五」任重道遠,作為年輕幹部更要練就過硬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克服「本領恐慌」,補齊「能力短板」,錘鍊政治「好體格」。
修身「立」德,深化思想淬鍊。人無德不立,品德是為人之本。「天下至德,莫大於忠」,作為年輕幹部,補足信仰之鈣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身上汲取榜樣力量,從自身內省中提升道德修為,在學習中增長知識、錘鍊品格,在工作中增長才幹、練就本領。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始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自覺抵制「野草滋長」,蕩「兩袖清風」,樹「一身正氣」,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從容篤「定」,提升實幹能力。「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北風。」作為年輕幹部,要始終保持政治清醒,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以實幹求實績,腳踏實地,克服浮躁心態,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篤定從容,從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努力成為所在工作領域的行家裡手,在踏實幹事中彰顯好作風,在解決問題中展示新作為。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工作勢頭,越是艱險越要奔湧向前;摒棄「躲進小樓成一統」的逃避思想,越是困難越要勇立潮頭。
下蹲起「跳」,突出實踐鍛鍊。「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一線雖辛苦,卻是鍛鍊年輕幹部最好的「演練場」。只有經過基層的鍛鍊和洗禮,才會對國情黨情民情有更清晰的認知,才能與群眾建立更深厚的感情,才能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年輕幹部在基層多實踐鍛鍊,涵養「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擺正「蹲得住」的心態,才有「跳起來」的力量。新時代大有可為,年輕幹部起而行之,以「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拼搏精神,迎難而上、挺身而出,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才能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
志存高「遠」,勇於擔當作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奮鬥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時代呼喚擔當,年輕幹部要志存高遠,常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心;要勇於擔當,常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進取心。「打鐵還需自身硬」,年輕幹部不僅要站得高還要看得遠,在提高內在素質、錘鍊過硬本領的同時,也要有「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的大局觀,真正把功夫和心思都用在為民謀事上,「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做到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讓我們年輕幹部錘鍊好政治「體格」,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