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的6個標準,你佔了幾條?全中的孩子肯定有出息

2020-12-06 騰訊網

點擊"教育孩子的訣竅"關注我們

天下最平凡的是母親,最偉大的也是母親。母愛有無數的方式,或包容、或寵溺、或大度……作為媽媽,我們都希望孩子愛自己,而不是討厭自己。本文列舉了6種讓孩子喜歡的媽媽,希望你是那樣的媽媽。

不向孩子說另一半壞話的媽媽

父母吵架,是孩子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有些媽媽和另一半吵架之後,喜歡把孩子牽扯進來,經常向孩子抱怨另一半,說另一半的壞話,強迫孩子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他都非常愛,要偏袒其中一方,詆毀另一方,會讓他感到非常為難和痛苦。因此,大人的問題有大人來解決,不在孩子面前說另一半的壞話,將負能量傳遞給孩子。

不做哭窮的媽媽

「媽媽,我們班這周組織郊遊活動,每個人要交100元!」

「怎麼又要交錢啊,上次不是剛組織過活動嗎?沒錢,不去!」

有些家長經常向孩子訴說家裡有多窮,自己賺錢有多麼不容易,養育孩子有多辛苦;甚至在孩子要去參加集體活動或同學聚會時,也總以「沒錢」拒絕,不讓孩子去參加。

媽媽總對孩子哭窮,無形中給孩子貼上了「貧窮」的標籤,容易導致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即使日後孩子再富有,也依然會被貧窮意識和自卑心理折磨。

不做消極悲觀的媽媽

「媽媽,我這次考試沒考好,語文只考了78分。」

「考這麼點分,你以後怎麼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呢?」

有些媽媽比較消極悲觀,總是小題大做,遇到一點點小事就覺得世界末日來了似的。其實,孩子遇到挫折時,最需要一個樂觀的媽媽支持他,鼓勵他。

如果連媽媽都那麼悲觀,那受挫無助的孩子該從誰那裡獲得繼續努力的動力?不做消極悲觀的媽媽,凡事用樂觀的方式來解決。做一個讓孩子快樂起來的正能量榜樣。

愛美的媽媽

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媽媽漂亮優雅,讓人羨慕。打扮整潔得體的媽媽去參加家長會,孩子會覺得很有面子。

而如果媽媽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時不修邊幅,被同學指指點點議論時,孩子會覺得很丟面子,即使沒有說出來,心裡也會很不開心,不願意再讓媽媽參加自己的家長會。

媽媽們,儘量把自己打扮得精緻一些吧,不僅僅是為了孩子的面子和尊嚴,精緻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有同情心的媽媽

「媽媽,我同桌月月最近很難過,她爸爸好像得了重病……」

「你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就好了,管那麼多閒事幹嘛!」

有些媽媽聽到孩子說別人家的事,沒等孩子說完就打斷,讓孩子少管閒事,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了。孩子關心同學是好事,媽媽為什麼要扼殺孩子關心他人的能力?現在你阻止孩子關心同學,以後又有什麼理由指責孩子自私,不關心父母?

做一個關心他人,有同情心的媽媽,孩子也會以你為榜樣。對身邊人身邊事物有愛,懂得關心。當然也要告訴孩子,凡是有度,關心他人的同時,也要懂得不傷害到自己。

不用孝順綁架孩子的媽媽

「媽,你怎麼把我桌上的東西給吃了?那是朋友送給我的!」

「我生你養你容易嗎?才吃你幾口東西,你就對我大吼大叫,我以後還怎麼指望你孝順我?」

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家長都喜歡把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與孝順扯上關係,天天把孝順掛在嘴邊,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和負擔。

總對孩子說要孝順這種說教式教育方式是沒有用的,關鍵在於家長怎麼做。父母要以身作則,尊重、孝順老人,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會孝順自己的父母。

以上6種媽媽,有你嗎?

如果有,請為自己和孩子鼓掌!

寫在最後:

最近微信官方改變了公眾號推送規則,不是按更新時間順序排了。

所以想要第一時間收到教育孩子的訣竅的推送,你可以每次讀完後點個「在看」,或者「星標」,這樣教育孩子的訣竅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

點個「在看」,只要你想看,我們都在。

相關焦點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5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每個父母都想自家孩子將來有出息,有成就,但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也都是十幾年後的事,誰也說不好,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3歲看到老」,意思是從孩子3歲的性格特徵,就知道其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北大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種表現,長大更容易成功。
  • 李玫瑾:孩子未來是否有出息,去小區廣場看一圈,心裡就有數了
    每個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孩子和孩子之間總是存在的差距,什麼樣的孩子將來會有出息呢? 李玫瑾教授曾直言:「想知道孩子20年後有沒有出息,去小區廣場走一圈就知道了。」
  • 成績好的孩子將來一定更加容易有出息、成功嗎?
    實際上這種具有「絕對性」的問題從來就不會有一個「肯定」的答案的,因為幾乎任何人都是可以舉出很多的「反例」,而且這種舉例的方式實際上是非常具有「引導性」的——也許人們舉的那個例子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再學習」的例子,可是因為他們的切入點是這個人「過去學習不好」,所以就會無視此成功者背後的學習付出,從而成為證明成績和跟「出息」沒有「一定」關係的例子。
  • 「熊」家長有這三個特徵,哪怕中了一條,養大的孩子將來也沒出息
    文|西紅柿媽媽現如今走在大街上經常能夠看到小孩子,然而有熊孩子出沒的地方,肯定會有熊父母,畢竟孩子教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家長身上。其實每一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熊家長,之所以家長會縱容孩子,與這些私心有很大的關係。醒醒是小區裡有名的熊孩子,一天他和媽媽到街上逛街,恰好路過了一家時裝店,媽媽讓醒醒在店門口坐著,她等一下就回來,可在人潮湧動的地方,醒醒異常興奮。
  • 韓國媽媽:6個孩子全是博士畢業,這樣的教育方法可以複製嗎?
    雖然現在大寶還可以,但是也想以後考個好大學,比如哈佛、清華北大之類的,作為父母,應該都有過這種想法吧?這位媽媽究竟是何方神聖?前幾天刷手機看到這樣一則消息:一位韓國媽媽有6個孩子,全都讀到了博士,還是哈佛或耶魯的博士。這都是世界名校啊,不得不實話實說,我非常羨慕。於是找來了相關資料,系統學習了一下,這位媽媽的教育方法,跟大家分享。
  • 多子女家庭中,哪個孩子未來最有出息?專家:出生順序至關重要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這未免讓人有些好奇:在多子女家庭中,哪個孩子今後最有出息呢?其實專家早就給出了我們答案,在二胎家庭裡,老大最有出息,在多胎家庭中,老二最有出息。在多子女家庭中,哪個孩子長大後最有出息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被父母寵愛的孩子不一定能力強,因為過多的寵愛不利於孩子成長,反倒很容易讓他們形成不正確的三觀與恃寵而驕的性子。
  • 這3種「負能量」的爸爸,就算媽媽再努力,孩子將來也難有出息
    三字經裡有句"養不教,父之過",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關愛同時到位,這3種「負能量」的爸爸,就算媽媽再努力,孩子將來也難有出息。張女士的老公總是喜歡批評孩子,孩子一遇到問題就埋怨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種態度讓孩子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每天孩子回家都滿臉愁容,不想多與自己的父親交流。
  • 這幾種媽媽,養出的孩子最有出息!
    現在從餵奶、撫摸操到孩子每天必換的尿不溼,對她來說都是小菜一碟,孩子也安全感十足,十分好哄。堅持科學育兒的媽媽,敢於接受新事物,每天都在學習新的觀念,用科學的理念給孩子提供了更好的保護。精打細算的媽媽辦公室的小王是個剁手一族,每周都有好幾個包裹。
  • 負能量的媽媽,可能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教育出來有出息的孩子
    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父母對於孩子來說,不論是哪個年齡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因為爸爸和媽媽的性格不同、角色扮演不同、心思不同等等,給孩子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雖說一個家庭中爸爸和媽媽對於孩子的影響都是很大的,但是母親在一個家庭中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李玫瑾:孩子有出息,離不開「懶」媽媽,3歲後牢記「狐狸法則」
    李玫瑾教授說:「性格和言語特別相似,沒有人生下來就會說話,你被生在什麼環境你就說什麼話,性格一樣,你出生在什麼家庭就會形成相似的性格」。「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就是孩子性格習慣最佳的關鍵期。「偷懶」的媽媽更負責,寶寶3歲後牢記「狐狸法則」,長大有出息在如何讓孩子真正長大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狐狸法則」。
  • 想讓孩子長大後更優秀,首先避開這四種性格,不然妥妥沒出息
    文|全文共221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記得小時候,父母最常和自己說的話就是「你長大了,有出息了,我們就省心了」。是啊,父母最大的希望,不是你能賺多少錢來孝順他們,而是想讓兒女有出息,但有的孩子小時候就已經註定了,長大不會有出息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孩子才不會有出息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虎媽貓爸」與「貓媽虎爸」,哪種家庭孩子更有出息:差距明顯
    孩子在家中總要怕一個人,這樣才能管住孩子,要不孩子就真的無法無天了。「虎媽貓爸」家庭指的是,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通常比較嚴厲些,爸爸相對柔和一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孩子從哇哇落地,到14歲性格形成,與父母的接觸是最多的。
  • 出息造句和解釋_出息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出息參考例句: 1、人要經得起風吹雨打,才能有出息。 2、這孩子從小學就知道要好,長大肯定有出息。 3、他也實在太沒出息了,稍遇困難就裹足不前。 4、假外人的勢力而欺自家人最沒出息。
  • 心理學專家直言:這3類孩子越調皮,長大後越有出息,家長別扼殺
    在很多家長的眼裡,孩子懂事、乖巧、聽話、人見人愛,就是一種好的表現,甚至會因為孩子的這些特徵,對孩子寄予很大的期望,認為孩子未來一定會有很大的出息。有些孩子可能在家裡上躥下跳,極具破壞力,比如說你給孩子買了一個玩具,但是剛拿到手,就被孩子弄壞了。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吃飯時的舉動就能看出來
    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一直都是家長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會碌碌無為,但是孩子能不能有出息,至少也要等到20歲以後,難道小時候就沒有什麼表現能夠看出來嗎?
  • 父母只要有一人出生在農曆這4天,孩子福氣好,長大有出息!
    父母只要有一人出生在農曆這4天,孩子福氣好,長大有出息! 爸爸媽媽雙親,如有人出世在陰曆初五日,自身就是龍鱗鳳鸞命格,從自己到子女,代代皆是後福人,但凡一家人爸爸媽媽中有陰曆初五生人,婚後所生子女大部分表面柔美秀美,男有貴人面相,女有才女風儀,比自家爸爸媽媽長進更大,且孝順當先,會成為一家人的驕傲!
  • 身上有「負能量」的三種媽媽,很難帶出有才的孩子,希望你沒有
    一般情況下,媽媽在家庭裡的負能量比較多,很難養出有才的孩子。思淼和家裡婆婆的關係不太好,前些年,態度比較強勢的她和婆婆住在一起一直吵架,為了緩解尷尬的氣氛,後來分開各過各的,這兩年關係稍微緩和了些,雖然不在一起住,但思淼也一直沒念過婆婆的好。
  • 有經驗的老師說,這三種孩子「假聰明」,長大多半沒出息
    有經驗的老師說,這3類孩子是「假聰明」,長大多半沒出息。當時媽媽催促兒子快點,還得回家做飯。沒想到,孩子竟然極不耐煩的回頂母親說:「誒呀,你老是催催催,沒看我在背書包呢嗎?」媽媽急忙幫孩子整理好書包說:「今天晚上,你想吃什麼?雞肉燉蘑菇,還是紅燒排骨啊?」孩子回頭瞪了媽媽一眼:「這也要問我,上回爸爸不是讓你定好菜譜了嗎?」。之後,這對母女漸行漸遠,隱約聽到,孩子還在不停的和媽媽頂嘴。
  •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表現」,長大多半沒出息,說中的及時糾正還不晚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表現",長大多半沒出息,說中的及時糾正還不晚李玫瑾教授身為一個優秀的心理學教授,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孩子的每種行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係。小編有個朋友,他的孩子很乖,爸爸經常帶著她一起看書。對待事情時,爸爸也是教會了她如何面對。因此她相較於其他孩子顯得更加成熟和穩重。但恰恰其他孩子更有天性,因此當她被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她總是感覺到很委屈。但她一直相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是那些孩子的問題。長大後她因為自己溫文爾雅的氣質成為了一個音樂老師。
  • 家長:出國肯定會變得有出息
    孩子的高中老師一直有句話沒對孩子的父親講,其實他家女兒,別說送到新加坡去,哪怕送到火星去,也不會變好。道理很簡單,她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學習上,高三那麼重要的時候,天天上課偷偷看小說書,在宿舍帶頭玩手機,這還是有老師在管的情況下。這送到國外去,沒人問了,還不天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