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學院院長魏鵬舉在論壇發布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2020)
12月4日-5日,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省博鰲舉行。本屆論壇期間,將舉辦多場平行論壇,其中,平行論壇——「守正創新 2020中國文化經濟發展論壇」在12月4日下午舉行。
論壇現場,由新華網、中央財經大學、北京文投大數據有限公司聯合共同研究編制的「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2020)」正式發布。據悉此次為「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在該論壇上的第二屆對外發布。
「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2020)」延續了2019年基於「投入-產出」模型的指數框架體系,對部分指標的數據統計範圍和標準進行了優化,以期能夠更加科學完善地評估和反映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的發展進程。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學院院長魏鵬舉教授對「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2020)」 (下文簡稱「指數」)進行了發布和解讀。總體來看,全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呈現如下特徵:第一,從總體得分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仍然偏低,但發展態勢穩中有進,省市總分均值為53.23分,相較去年增長0.67分,半數省份指數總分相較去年都有所提升,總分增幅前五位的省份依次為山西、新疆、海南、青海、西藏。第二,從省份全國排名看,總分前十名省份相對穩定,北京、廣東、浙江、上海、江蘇繼續位居前五位,各省份總分全國排名相較去年呈「七升九降」變化,山西省憑藉在「投入水平」相關指標的得分優勢新晉至第十位。第三,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仍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但差異程度相較上一年略有縮小,從具體指標來看,「人才供給」和「創新效益」分別為「投入水平」和「產出品質」得分差異最大的二級指標。第四,綜合兩個一級指標得分來看,大部分省份文化產業投入產出效率相較去年有所提升,但仍有19個省份處於「低投入-低產出」階段。
此外,指數聯合研製單位進一步聚焦視角,對不同經濟地區的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評估分析,從總體發展情況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得分差距略縮小,東部地區均分相較去年微下降,其他地區均分均略有上升。從「投入-產出」關係看,除東北地區外,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均呈「產出品質」得分超出「投入水平」得分特徵。從發展協同性來看,東部地區各省份發展差異相對最大,中部地區各省份發展差異相對最小。作為全國重點經濟發展區域,長江經濟帶相關省份總體均分超出全國整體均分4.91分,較上一年增長0.21分,沿線省份文化產業的「人才供給」指標得分普遍提高,但「主體結構」指標得分相對降低。
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坐標和新命題,其內涵將會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內涵的不斷豐富而深化。「十四五」時期,指數聯合研製單位北京文投大數據有限公司、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新華網三方,將持續發揮「學術+數據+渠道」優勢,不斷完善指數研究編制相關工作,同時將重點依託北京文投大數據有限公司產業大數據監測分析平臺,對相關大數據指標進行周期性動態監測和評估分析,以期為全國及相關省份區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四屆,本屆論壇由新華網、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每日電訊主辦,茅臺集團總協辦,該論壇已成為中國企業家共享共有的高端交流平臺。本屆論壇以「弘揚企業家精神,融入新發展格局」為主題,分析研判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深入解讀新發展格局,探尋企業發展路徑,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