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簡潔的故事,既不可思議卻又令人感覺合情合理。不要執著於氣球怎麼能升起一幢屋子,那些其實是一個個夢想,自我們孩童時代便用夢吹起的一個個「氣球」,而「屋子」則是心底深處最不切實際的期望。
我們有多少個這樣的「氣球」,在生活的天空中慢慢將夢漏光?而剩下的,又有多少被現實之巖一一磨破?(仿如卡爾爺爺一行逃離犬群追趕之時)於是我們異想天開的夢,就這樣隱匿沉睡於平凡、瑣碎而又幸福的生活背面。影片觸動我們之處,就在於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夢就如此永遠深眠,直至我們死亡也不會再有機會更醒,而卡爾居然在蒼老得幾乎沒有任何指望之際奮起升騰所有的夢展開冒險——這是我們心底一直渴望而又被自我和種種現實羈絆著難以實施的行動。
所以我們在歡笑中被感動,因為那仿如一面鏡子將陽光折射至我們心底,照亮了我們的塵封之夢。又一部皮克斯的誠意之作。彼得道格特,《玩具總動員》的導演,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動畫人。總能給影迷們帶來感動與快樂。記得去年震動世界的《WALL-E》麼?他,就是編劇,就是瓦力和愛娃之父。
又一部3D動畫,從年初的《閃電狗》,到《大戰外星人》,《帶我去月球》再到《冰川時代3》。09年似乎是3D動畫的創作元年。從無到有,從空白到豐富。而皮克斯自然不會落後於夢工廠和藍天工作室。這樣,《up》橫空出世,這便是動畫片界的王者--皮克斯的第一部3D動畫。
史上第一個作為坎城開幕影片的動畫片,並在首映中得到了一片讚譽。之後在北美開畫後狂攬了3億票房,甚至成為了上半年首部破3億影片,不但票房大賣,在口碑上也是一片叫好聲。甚至一舉衝進了IMDB250,把好多影史傳奇巨片壓在下面...口碑票房雙收。
引進國內後,卻出人意料遭到很多國內影評人的炮轟...「劇情薄弱,簡單。沒有以往皮克斯的說教情節和豐富的道理。沒有充實的劇情,發人深省的道理..」。所以,他們覺得不好了,幼稚了,低估他們的智商了...可我們(包括「磚家」們)絕對不會否認,這是部很有意思的電影,也不會否認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觸動,甚至是發自內心的感動,電影其實充滿了誠意。
這是皮克斯的第二部PG級別的作品,也就是說,它既是拍給大人,更是拍個小朋友們的。電影本身就是部勵志的作品,想要激勵年輕人們上進,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就像那些年裡的沈佳宜說的那樣:「人生本來就有些事是徒勞無功的。」小卡爾很幸運遇到了那個他生命中的沈佳宜,跟他一樣嚮往冒險,那個氣球是約定,然後他們的人生開始交織,從遇見到相守到斯人已去成空想。一生很長,電影中的時間卻很短,但是這種生命的渾厚並為因為時間的長短而打折扣,反而愈加醇厚。
他們的夢從未實現,一次次為夢之南積攢的錢因為生活的一次次變化而停步,計劃趕不上變化,生活的真諦,亦是一番生活的不得不嘗的味道。那本相冊,記錄的是卡爾和艾麗平凡的一生,因為沒有波瀾壯闊,一切平平淡淡;但也是精彩的一生,因為用心,常懷夢想,所以平淡出開出絢麗的花。
寡居的卡爾其實最後出行看似無奈其實更多地是兒時探險家的夢已經轉向為完成亡妻的愛情的夢。而當目睹七彩騰空的剎那,腦子浮現的是那個痴情女子念叨著的,我希望那一天他駕著七彩祥雲來娶我。這裡更多的是愛情,打傷工人不過是催促他行動的由頭。中間這夢的壯麗或許夾雜著些許無奈就像那個卡爾和艾麗那個家在兩幢摩天巨樓的中間那般格格不入。
這好比是現代都市商業唯物之夢與卑微殘存的被譏笑為幻想的純真最鮮明的對比,前者是都市的新提喻,後者是久被遺忘的人類原始夢想的再造。新與舊,原始與現代,夢想與物質,一切對立的元素在那個騰飛的剎那有了答案。夢想不是建築多高的樓,而是能飛得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