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攝影天堂」的霞浦,海岸線也是一道道靚麗的風景,更有「外滸、大京、高羅、呂峽」四大沙灘,以秀麗壯美的濱海風光,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但由於開發程度不同,所以遊客數量也有很大的差別。其中之一的下滸沙灘,就是一個理想的度假勝地。
下滸沙灘旅遊區位於福建省霞浦縣南部,東衝半島中段的外滸村,所以有人也稱它為外滸沙灘。這裡瀕臨太平洋,長1600米的沙灘,潔白如玉,光潔似珠,是一個天然的海濱浴場,被人親切地稱為「閩東北戴河」,是個不可多得的旅遊、避暑勝地。
外滸村離下滸鎮鎮區不到1公裡,全村總人口1200人,是一個以海帶養殖、漁業生產為主的典型漁村,每當收穫季節,海灘上成片的海帶,蔚為壯觀。下滸鎮的一座小山現已闢成獅子山公園,山上有幾塊石頭,在海風常年吹蝕風化之下,遠看形似一頭雄獅,在山上可以俯瞰下滸全貌。
遠離了夏天的烈日炎炎,初秋的霞浦海灘清爽而寧靜。天空中是北方少見的深藍,倒映在海面上,海天一色。遠處的漁船為這幅靜態的山水畫增添了一絲動態之美,而一排排白色海浪翻滾著,向你衝來。腳下滾動的細沙,按摩著你的腳跟,愜意的而舒服。
沙灘上一顆顆圓圓的小沙粒,那是小螃蟹的樂園。這種膽小而又靈活的小生物,在沙灘上盡情享受著屬於它的小時光。大自然就是這麼的神秘和無私,人類與自然生物,本來就是平等共享著資源,雖然現代技術已經十分先進,但對於海洋,人類還有許多未知的秘密需要繼續探尋。
海邊的日出和日落,永遠都是詩人筆下、作家眼中、攝影師鏡頭裡最美的風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海邊則更是增加了一份唯美。每天迎著第一縷陽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漁民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深諳大海的脾氣,從海洋中汲取生存的物質。
下滸沙灘整體呈半月形,秀麗壯觀,沙質細膩,以中細砂為主,潔度較好,海水透明度高,兩邊延伸的礁石達數十公裡,受海浪的常年衝擊,呈紅褐色,怪石、礁石林立,形成天然的假山帶,許多礁石在潮起潮落中時隱時現,在海浪的常年衝擊下越發圓滑。
這裡不僅自然景觀秀美迷人,還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有琵琶島、雲峰寺、獅子山、朱熹遊學地——文星坪等諸多名勝古蹟相襯託,讓人在遊覽之餘也能感受文化的歷程。在下滸沙灘西南側有一座明代古堡,系與崇武古城同一時期的建築,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在琵琶島石崖上,刻有民間藝人阮克昌撰詞、著名書法家朱以撒先生書寫的藝術謎語,字面、字底均是謎。還有獅公鼻下的獅公宮、附近的清水洋村的雲峰寺等都是具有較為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
此地黃沙細如塵,輕車駛過了無痕。據說外滸灘沙細淨純美,是因為對面馬刺島密集粗砂,潮漲汐落,淘盡粗陋之故。在這裡,陽光、海浪、沙灘,俱是擋不住的誘惑。而登高遠眺,整個沙灘好似一匹遺落人間的天上錦緞,顯得原始而廣闊。
如今,從內滸碼頭乘快艇至寧德只需半小時,同時還可飽覽三都澳、東吾洋海上田園景觀,使下滸成為「三都澳」旅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駕、騎行、全家親子出遊,趁著秋高氣爽的大好時機,不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