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綠色圖標可收聽音頻
神戶是一個背山靠海,擁有150年開放港口歷史,充滿異域風情的宜居城市。
1867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和各國外交使節達成了在兵庫縣建立外國人居留地的協議,1868年6月26日神戶外國人居留地建設完成。但是外國人激增,神戶的居留地已經不能滿足需求,為此,在神戶劃定了外國人和日本人的雜居地區。
1869年開始經濟基礎穩定的外國人陸續在神戶北野町附近建造住宅,明治二十年代到大正初期是建設高潮期,據說鼎盛期有200多座外國人住宅。由於外國人住宅與日式傳統住宅風格迥異,又是歐美外國人居住,所以被稱為異人館。
二戰期間神戶曾遭受到128次轟炸,沿海一帶的居留地毀於戰火,而建在高處的北野異人館則倖存下來。經濟高度成長期,老朽化的異人館或因城市規劃被拆,或改建為酒店,高級住宅。又經歷了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後,現在留下來的異人館僅有三十幾座。
從西日本鐵道三宮口出站往北步行15分鐘左右就會來到北野町。與車站前的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相比,前往北野町的北野坂道路兩旁帶遮陽傘的咖啡店比比皆是,各具特色的西式洋樓,精緻典雅的飾品店,仿佛一下子進入了慵懶舒適的歐洲小鎮。
沿著北野坂往上走,經過託馬斯坂,爬上略微陡峭的石階就能看到北野町的象徵—風見雞館。
1909年竣工的風見雞館是德國貿易商人託馬斯的私人住宅,由明治三十年代到大正初期活躍在日本的德國建築設計師拉蘭德(G.de.Lalande)設計。這是一座佔地607.03平方米,建築面積891.03平方米的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的紅磚小樓,三角形的樓頂上立著一隻雄雞。傲立於塔尖上的雄雞能測風向,被稱為風見雞。
1977年10月3日開始日本國家電視臺NHK連續播出153集以國際結婚為背景的早間電視劇【風見雞】之後,以風見雞館為代表的神戶北野異人館街一下子聲名遠播,成了遊人不止的觀光景點。只要看見紅色三角形屋頂上的這隻風見雞,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風見雞館,想到神戶北野町異人館。
北野町的異人館大多是殖民地時代建築風格,具有房屋四周帶寬走廊,外牆重疊貼板塗漆,帶外層百葉窗,紅磚堆砌煙囪等特點。而在風見雞館幾乎看不到這些特點。白色基部,紅色樓身,高大的石柱,古樸的石階,石頭,紅磚,木頭三種不同的建築材料非常協調地融合在這座小樓裡。側面看樓身就像是青春時期的少女般纖細而挺拔,正面看三面一字排開的弧形玻璃格子窗襯著白色窗簾,猶如三,四十歲的貴婦般富貴又文雅。
小樓內部共有兩層,是傳統德國建築風格。一樓有接待室,客廳,餐廳,書房等,二樓有夫婦起居室,兒童房,客房,早餐間。每個房間的設計風格都不一樣,裝飾有豪華吊燈的客廳裡曾經舉行過舞會,裝潢著豪華吊燈的接待室則是女主人的社交場所。屋裡陳設的每一件家具,擺設都有厚重的年代感。
緊鄰風見雞館的蔭黃館,是當時的美國總領事館。草綠色的外牆,寬大的外走廊和窗戶具有典型的殖民地時代建築風格。和風見雞館一樣,蔭黃館同樣也被列為重要文化財。
位於風見雞館和蔭黃館前的圓形廣場是遊人們的歇腳之地,也是神戶本地的愛樂一族們的表演場地。在這裡遇見爵士樂演奏那是一點兒也不用驚奇的,因為日本爵士樂的發源地就是神戶。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見雜耍表演,訓練有素的猴子們輕鬆地作揖,翻滾,讓遊人們看得津津有味,掌聲迭起。
舊哈裡亞邸是1905年建在舊居留地,大正11年間移建到現在地點的西洋館。一直用來租給外國人居住,據說最後的住戶是德國人哈裡亞,所以稱為舊哈裡亞邸。兩層建築,中央三層圓柱形。圓形玄關,圓柱形頂部是球形展望臺。屋頂採用日式瓦片,外牆則貼了3000塊天然石板。一塊塊石板的形狀就像巨大的魚鱗一般,所以也被稱作魚鱗之家。
做為最早對外開放的異人館,擁有魚鱗形狀外牆的魚鱗之家在所有異人館當中獨具特色,為宣傳神戶異人館發揮了無法替代的作用。館內的裝飾保持著當年的模樣,豪華吊燈的迷人光彩下,歐洲王室愛用過的陶瓷器,普通人根本無法入手的高級玻璃製品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出自日本各派匠人之手的華麗精緻的桌面布置,瞬間就能讓參觀者體驗到當年王公貴族們的生活。
魚鱗之家西側的魚鱗美術館可以說是一個繪畫的寶庫,收藏了歐洲名家及神戶出身的畫家們的作品。登上三樓遠眺,神戶港美景盡收眼底,據說天晴的時候甚至可以看到淡路島。
庭園當中立著一隻源於義大利的野豬像,豬鼻子前面泛著金光,據說摸了豬鼻子會有好運,所以總會有很多人排隊等候沾一沾好運氣。
北野町異人館當中還有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坂上異人館。據說,這裡曾做為汪兆銘時代的中國領事館使用過,所以也被稱為中國領事館。與其他異人館不同的是,這裡的庭園具有非常濃鬱的中國特色,仿佛一下子從歐洲小鎮穿越到了蘇杭園林中一般。館內的家具和擺設都是明清時期的作品,古樸又不失典雅。
聖誕時的英國館
當年,異人館的主人們過著坐著馬車往返於山上的北野町和海邊的居留地之間的令人羨慕的西洋式生活。如今的北野町延續了當年的精髓,成了浪漫的代言詞。在這裡,不僅能看到滿臉幸福的新人們以異人館為背景拍攝婚紗照,也能看到歐式庭園內賓主盡歡的婚典現場。隨性在一家小店裡來杯咖啡,曬一曬太陽,看一看人來人往,時光就這麼悄悄地從指間溜走。如果是一個美食愛好者,還可以在這個聚集三十幾個國家料理的大街小巷裡尋覓自己心中的味道。夜幕來臨時還可以到英國館裡的酒吧裡為自己點一杯美酒細細品嘗。
推薦閱讀(請點擊下列標題)
食育 |你不懂納豆的好
平視日本|日本學校午餐是怎麼提供的?
日本景點解說 |夢一般的黃金豪宅金閣寺
可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閱讀我們的各個專輯
《和小e一起學日語》《食育-小e家的早餐》
《平視日本》《在路上》《日本景點解說》
以在日本留學工作生活十幾年的經歷,介紹日本生活的點點滴滴,願大家通過我的介紹對日本有更多的了解。加微信號CXP15359726036並備註信息「在路上」,可申請加入日本旅遊交流群。
攝影:小e媽
背景音樂: 宗次郎 『無垢』
提醒:未經允許請勿將文稿等轉載到其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