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個空間」 助力全民閱讀——市圖書館建設多功能文化陣地的...

2021-01-09 雲南網

原標題:打造「三個空間」 助力全民閱讀——市圖書館建設多功能文化陣地的實踐

讀者到新華書店參與「你閱讀我買單」活動

到貧困村開展「自強、誠信、感恩」讀書會

近年來,圍繞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保山市圖書館創新方式,通過紮實做好圖書館陣地建設,開闢城區服務流動點,實施「網際網路+」閱讀模式等,不斷拓展閱讀空間,實現了從閉架借閱向開架借閱轉變,從單一的紙質文獻向包括紙質、微縮、音像、數字等各種文獻服務轉變,從館內一個服務空間到館內、館外、網上立體服務空間的轉變。

挖掘館內空間——打造多功能文化陣地

走進保山市圖書館, 書香之氣挾裹著現代科技的氣息撲面而來。在記者的右手邊是一塊數字屏幕,走過感應區,屏幕上的數字便會自動更新,顯示出讀者的出入館時間,是建館以來和當天的第幾個讀者。在它旁邊是一臺數字檢索器,只要輸入書名,立即就會跳出所要找的書的位置。而左手邊的書架上,滿滿地呈列著一排排新書。 這是市圖書館與保山市新華書店聯手推出的「你閱讀,我買單」活動,這些書讀者可以借閱,也可憑藉書證打八五折購買。書架後面一塊種著綠色植物,擺放著石桌石凳的區域,是閱讀區,也是舉辦讀書會、文化沙龍的地方。再往裡走,便是一個高大通透的自習室,光線從屋頂傾瀉而下,投射在書桌上、綠色植物的葉片上、靜靜看書的人身上……

「這裡原先是景觀區,原有的閱覽室已容納不下更多人,便把這裡改造成了自習室。」 保山市圖書館副館長楊新泰告訴記者,近幾年來,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喜歡讀書的人不斷增多,圖書館已滿足不了群眾的需求。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拓展更多的服務陣地,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市圖書館不斷挖掘資源、拓展功能,在提升服務水平與質量上著力,把圖書館從單一的圖書借閱變成了集借閱、資料查閱,舉辦文化沙龍、讀書會、新書推薦會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文化陣地。

如今,在建築面積2770平方米的市圖書館內,有10個對外免費服務窗口,500個閱覽座席,配有國家數字圖書館閱覽平臺、全市一卡通自動化管理系統、盲人有聲圖書館系統,建有多功能報告廳、讀者活動室、自習室、展覽長廊、文化沙龍等公共服務設施,可同時接待1000多名讀者。現有紙質文獻15萬多冊(件),電子圖書120萬冊。視聽文獻3000多件,共有數字文獻資源(含館內、外訪問)10.2TB。初步建立起了以滇西抗戰文化、翡翠文化、蘭花文化、地質文化、僑鄉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等為特色的地方文獻館藏體系。

為滿足讀者對文化活動的不同需求,從去年12月開始,市圖書館在館內啟動「文獻中的保山——行走高黎貢」系列讀書活動、兒童繪本閱讀講座,以及手工剪紙、泥塑比賽等活動,11月24日至26日在保山學院圖書館舉辦國圖公開課暨保山文化名家大講堂、11月30日在隆陽區一中舉辦詩情話意說楊慎主題讀書分享會等活動。「這些活動的舉辦,豐富了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使圖書館的功能從單一的藏書、借書,拓展為一個愉悅、輕鬆的文化休閒場所。」楊新泰道。

拓展館外空間——把圖書館「搬」到群眾身邊

館內空間的拓展提高了市圖書館的容納量,豐富了其為讀者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但館內空間畢竟有限, 難以在擴大服務覆蓋面上做文章。針對這一問題,市圖書館對圖書資源進行了篩選和分類,通過在全市範圍內不斷推行和打造閱讀服務流動點的形式,為不同閱讀群眾和用戶提供專業服務,積極為全市讀者提供更全面、更細緻、更優質的閱讀服務,打造城市10分鐘閱讀生態圈。

為把文旅融合落到實處,市圖書館主動到景區景點建立特色圖書服務流動點。在潞江壩新寨村建立了咖啡藝術圖書館,為到新寨旅遊的遊客了解高黎貢山、咖啡文化等提供相關內容的書籍,一位來自廣州的遊客譚女士對工作人員說道:「這裡風景美,物產豐富,還有圖書館在這建了流動服務點,讓我不光欣賞到了美景,品嘗到了美食,還能通過流動服務點的圖書更深入地了解到高黎貢山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讓我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圖書借閱服務流動點拓展和延伸了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發揮了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優勢,對於發揮「文化進社區」活動的服務功能和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楊新泰說:「讓有限的圖書資源無限流動起來,既滿足不同群體文化的需求,又使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近幾年來,市圖書館共打造閱讀服務流動點28個,涵蓋了社區、景點、公共休閒場所、機場、學校、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各類地點,服務人群包括社區居民、遊客、在校學生、務工人員、公務人員等,基本做到了服務區域和服務人群全覆蓋。

構建網上空間—— 建起指尖上的「圖書館」

2020年8月,王先生參加了市圖書館線上舉辦的以「人文永昌 醉美保山」為主題的隨手拍攝影活動,並獲得了一等獎,他說,自己是一位讀書愛好者,經常到圖書館借閱書籍。由於疫情影響,他只能通過市圖書館發布的信息、電子書、參與線上活動等來豐富業餘文化生活。這次在市圖書館微信公共號上看到舉辦的攝影展,就想把自己平時隨手拍的照片與大家一起分享。「隨時隨地可以看書,不出門也能參加圖書館舉辦的各種活動,這樣的方式很好。」王先生道。

在拓展傳統閱讀空間的基礎上,市圖書館實行「網際網路+」閱讀模式,積極開展線上數字閱讀推廣以滿足讀者的不同閱讀需求。廣大讀者可以通過保山市圖書館網站、微信公眾平臺、移動圖書館App、保山市圖書館小程序等隨時獲得海量優質的數字資源服務,參與一系列線上活動。

據楊新泰介紹,除了在網站、微信公眾號、App上及時發布圖書館動態信息,讓讀者及時了解圖書館動態及相關活動外,市圖書館還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QQ閱讀、懶人聽書、新語有聲圖書、連環畫等模板,為讀者提供海量免費電子圖書、視頻、有聲讀物等資源。同時,通過開設虛擬展廳,舉辦線上文化展覽、文獻展閱等活動。邀請專家學者或文化名人舉辦線上講座等。讀者還可在線上與市圖書館互動,參與推出「答題贏紅包」「詩詞素養比拼大賽」「十萬個為什麼名師硬核科普16天有獎打卡活動」。

「『網際網路+閱讀』模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群眾只需滑動手指,就可以享受到文化服務。這種方式既擴大了圖書館服務功能的輻射,又方便了讀者,從而滿足了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楊新泰道。(記者 王曼華)

相關焦點

  • 打造「三個空間」助力全民閱讀——市圖書館建設多功能文化陣地的...
    本網訊 近年來,圍繞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保山市圖書館創新方式,通過紮實做好圖書館陣地建設,開闢城區服務流動點,實施「網際網路+」閱讀模式等,不斷拓展閱讀空間,實現了從閉架借閱向開架借閱轉變,從單一的紙質文獻向包括紙質、微縮、音像、數字等各種文獻服務轉變,從館內一個服務空間到館內、館外、網上立體服務空間的轉變
  • 打造「圖書館+」閱讀新模式 蘭州市圖青少年分館全民閱讀活動精彩...
    原標題:打造「圖書館+」閱讀新模式  市圖青少年分館全民閱讀活動精彩紛呈  市圖書館館長王紅芳告訴記者:「我們創造性地持續開展了『小手拉大手 共享書香美好』青少年閱讀推廣活動,採用『圖書館+』閱讀服務新模式,吸引了眾多的家長和孩子關注圖書館、走進圖書館,愛上閱讀,用實實在在惠及百姓的閱讀成果去助力書香蘭州建設。」
  • 閱讀+旅遊一舉兩得 成都圖書館聯合文旅公交打造流動閱讀新陣地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7月28日上午,由成都圖書館聯合成都文旅公交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打造『城市流動閱讀新陣地』」啟動儀式,在City Tour城市旅遊觀光巴士——鐺鐺車上舉行。搭乘這輛鐺鐺車的遊客和市民,只需要掃描車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獲取成都圖書館的海量雲端數字閱讀資源,體驗書籍帶來的充實和快樂。文旅融合:成都市首個「流動閱讀新陣地」近年來,在文化和旅遊加速融合的背景下,成都不遺餘力地促進文化和旅遊產品深度融合,湧現了不少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產品,也讓文化傳承和發揚有了新的載體。
  • 惠及400多萬人次 鄭州圖書館打造全民閱讀新模式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實習生 邢煜晨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鄭州圖書館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適用性、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和多樣化為切入點,在做好2020年暑期疫情防控工作和陣地服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相關延伸服務,走進機關、軍營
  • 市圖書館舉辦「閱讀助力人生」農民朗誦演講比賽
    誦讀經典 傳承文明  東北網雙鴨山5月15日訊(記者 高龍)為推動雙鴨山市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充分展現我市城鎮化建設成果和新時期農民群眾的精神風貌,讓積極健康的文化活動佔領農村文化主陣地,5月11日,由雙鴨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市圖書館承辦全市第三屆農民文化藝術節——「閱讀助力人生」農民朗誦演講比賽,在文廣大廈9樓會議室舉行
  • 「閱讀溫州建設工程」這樣實施:推進全民閱讀立法、新建一批城市...
    聚焦陣地建設打造了15分鐘便民閱讀圈依託全市1882個農村文化禮堂、社區文化家園、企業文化俱樂部,布點各類公共閱讀空間,形成了以13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為主陣地,城市書房和百姓書屋為特色亮點,城市書巢、流動書巴為有效輔助,民營書店和鄉鎮(街道)實體書店為有益補充的全民閱讀新體系
  • 旅遊巴士變身閱讀陣地 成都首個「流動閱讀新陣地」亮相
    「這是由成都圖書館聯合成都文旅公交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打造的城市流動閱讀新陣地,也是成都市首個流動閱讀新陣地!」成圖相關負責人介紹,旅遊巴士變身「城市流動閱讀新陣地」,將圖書館浩如煙海的閱讀資源搬到了每一輛旅遊巴士上,這一創舉措將進一步推動成都書香社會建設和全民閱讀的發展。
  • 全民閱讀這些年 山城重慶走上「書香築夢」路
    重慶市圖書館供圖  2006年世界讀書日前夕,中宣部等11個部委,共同倡導並發起影響深遠的全民閱讀活動;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被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民閱讀連續五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今「書香重慶」建設成為了重慶這座山城文化強市建設的基礎工程和永續工程,重慶市市長唐良智作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旗幟鮮明地提出建設「書香重慶」,建成文化強市。
  • 《2019年省全民閱讀報告》發布 ,台州的圖書館電子書最多
    ,《2019年浙江省全民閱讀報告》首次對外發布,其中,台州的圖書館電子書是全省最多。除了書店,別忘了,還有藏書樓和書院,這也是浙江省地方特色文化之一。2019年度,面向公眾開放閱讀空間或服務的書院和藏書樓有144個,台州最多44個,寧波和嘉興次之,分別有33所和21所。讀書的地方多了,讀什麼,才是重點。2019年,浙江省的「個人閱讀指數」和「公共閱讀服務指數」都高於2018年。
  • 書香鷺島 福建廈門推進全民閱讀構築全民文化自信
    打通全市圖書館的屏障,實現閱讀資源共享,並依託網際網路構建『隨身攜帶的圖書館』,進一步實現數位化閱讀。先後打造了『人文集美·悅讀季』『悅讀點亮銀城』等全民閱讀品牌,逐步形成了一區一品、大眾化、全方位、立體式的活動格局。連續15年舉辦『書香鷺島活動月』已成為福建省『閱讀嘉年華』的重要品牌之一。」這是組委會頒給廈門的獲獎評語。
  • 【武圖動態】武山縣圖書館2019年全民閱讀活動紮實開展
    旨在豐富全縣廣大讀者、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激發全民閱讀興趣,增強全民閱讀意識,引領全民閱讀風尚,進一步營造書香武山濃厚氛圍。 縣圖書館於9月份完成了2019年度新書採購工作,購買了價值10萬元的新書,大力推介「中國好書」、百種優秀青少年圖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等,拓展了廣大讀者的視野,豐富了人生閱歷。五是重視網絡建設。縣圖書館對全館網絡重新進行了升級改造,使無線網絡更迅速,提高了圖書館業務工作網絡的運行速度,也滿足了廣大讀者的網絡閱讀需求。
  • 市文化和旅遊局堅持「三個到位」 推動「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走...
    今年5月20日至8月31日,中央宣傳部、農業農村部舉辦了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以活動為抓手,堅持「三個到位」,引導農民群眾愛上閱讀,營造鄉村濃厚文化氛圍,凝聚脫貧攻堅精神力量,助推鄉風文明和鄉村文化振興。
  • 打造「書香成華 全民閱讀」品牌 成都成華2019年舉辦500多場閱讀活動
    通過整合轄區資源,下澗槽社區打造了特色街區共享閱讀空間,目前,引入了成華區圖書系統與咖啡館,建設成華區圖書館「鄰裡月臺」分館,打造咖啡文化圖書閱讀空間;引入社區「兒童之家」,建立青少年兒童閱讀空間與圖書漂流空間,每周開展主題閱讀活動,周參與人次達500人次,不僅每周有主題閱讀活動,還有每月歷史文化、地名文化、「二仙印象社區故事館講座」等特色文化活動。
  • 濰坊昌邑實現三級圖書館聯網服務 打造「書香之城」文化品牌
    去年,濰坊昌邑市爭取財政資金224萬元,為400個農家書屋更新圖書,配備了書架。這是濰坊昌邑市在「文化名市」建設中,推進文化惠民工程的一個真實寫照。位於濰坊昌邑市區的昌邑市博物館新館擴建工程已啟動,將增設1.5萬平方米新館,新設鹽業遺址、碑刻陳列、清代名醫等12個主展廳,同時設置影視、學術報告等功能區,為市民提供文化教育、文化休閒的多功能場所。
  • 龍崗依託總分館建設打造「全民閱讀之區」——中國新聞網...
    隨著總分館體系和社會閱讀基礎設施的逐步建立,龍崗區在推進全民閱讀方面突飛猛進。  從別具一格的龍城書城到分布在各個街道社區的「家門口的圖書館」……近年來,龍崗區圍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持續發力,不斷推進圖書館資源向基層傾斜。當前,龍崗正在全力推進「全民閱讀之區」建設,促進全民閱讀。
  • 南京在寧高校、市區圖書館助力「文學之都」品牌建設
    2020-07-25 09:23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南京在寧高校、市區圖書館共同發出倡議助力「文學之都」品牌建設南報網訊 (南京23家在寧高校與市區圖書館人士共聚一堂,來自江蘇省委黨校圖書館、金陵圖書館、南京藝術學院圖書館、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東南大學圖書館的六位圖書館書記、館長以「圖書館視角下的全民閱讀推廣與『文學之都』建設」為題,共同探討如何以圖書館之力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和書香南京建設,為南京「文學之都」品牌助力。
  • 助力全民閱讀 拓展基礎教育閱讀生態
    今年全民閱讀再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是自2014年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後第7次寫入其中。根據艾瑞諮詢的《中國數字閱讀產品營銷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數字閱讀行業市場規模預計突破200億。數字閱讀的發展得益於優質文學IP激發用戶的付費意願,同時打擊盜版等措施使得內容版權得到保護。
  • 安徽繁昌圖書館拓寬文旅融合「新陣地」,培育全民閱讀「新引擎」
    為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力推動文化旅遊資源共享,開啟文旅融合發展全新陣地,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圖書館緊扣「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總體思路,擬依託區內工業旅遊路線、繁昌慢谷度假區,使特色分館紮根企業。2020年11月10日,蕪湖市繁昌區圖書館館長謝宏林率隊赴經濟開發區、孫村鎮進行特色分館建設調研指導。調研組先後來到溜溜果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蕪湖愛瑞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楠溪農莊進行了考察,針對空間改造、館藏結構、布館形式、設施部署、員工及遊客的閱讀需求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全面調研。
  • 做優「圖書館+」項目,打造市民身邊的「文化驛站」——市委宣傳部
    打造市民身邊的「文化驛站」 項目背景 近年來,我市把全民閱讀作為「文化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堅持政府引導、全民參與、平等便利的原則,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城鄉基層全民閱讀設施建設,勾勒城市美學空間,開啟了「圖書館+」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新模式的嘗試與實踐,充分與社會力量結合,
  • 全民閱讀落實落細的「龍崗樣本」
    全區公共圖書館總藏書471萬冊、人均藏量2.07冊(按常住人口227萬計)的巨大書庫也為熱愛閱讀的龍崗人提供了充足的「養分」。龍崗滿城皆是書香。全民閱讀也成為了龍崗一道動人的城市風景。作為龍崗為讀者服務的主要陣地之一,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下屬單位——龍崗區圖書館多年來圍繞「提供閱讀,引導閱讀,宣傳閱讀」使命,全力做好讀者服務、全民閱讀、數字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