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成功舉辦

2020-12-05 煙臺文旅發布

藝術有著神奇的力量

對地域文化和風格的形成

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件經典的藝術作品

承載著一種文化、記錄了一段歷史

千年之後讓人迷戀和神往

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魯東大學博物館聯合主辦,煙臺美術博物館、魯東大學民藝研究中心、煙臺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溪山清遠文化公司承辦的「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於12月2日上午在煙臺美術博物館開幕。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曲波、魯東大學副校長錢國旗分别致辭,開幕式由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祖玲主持。


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曲波致辭


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曲波在致辭中表示,「雲山水月」是煙臺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承擔的山東藝術科學重點研究課題,兩位藝術家以「仙境海岸·鮮美煙臺」為依託,以書畫創作的形式來表現讚美煙臺的古今詩詞歌賦,通過邊研究邊實踐,先後創作了「老芝罘八景」「寧海十景」「海陽十景」等煙臺名勝精品畫作。本次展覽以內涵豐富的崑嵛文化為代表,展出兩位藝術家書畫作品40餘幅,出版了《泛槎錄》《雲山水月——王未、孫振民書畫課題研究選集》《雲山水月——書畫課題研究圖像檔案》等書籍贈送給相關單位。這些成果注重探討尋找文化與鄉村旅遊融合新方向,突出亮點、強化特點,打造具有崑嵛文化特色的鄉村旅遊模式。同時對煙臺名勝進行深入研究和創作,成功為煙臺古今名勝編著了圖像檔案,為不斷傳播煙臺地域文化的影響力,為弘揚地域文化,推介煙臺城市形象作出了積極貢獻。


魯東大學副校長錢國旗致辭


魯東大學副校長錢國旗在致辭中表示,王未、孫振民兩位藝術家作為魯東大學特聘教授,多年來秉持「寫山海之形,造仙境之神,寓煙臺之魂」的宗旨,以講煙臺故事為主題創作了一批有探索意義的作品,為研究地域文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今年是「雲山水月」課題項目邁進第六個全新的研究階段,將加大文旅融合,「走出去」的同時兼顧本地區的文化推廣與研究,結合藝術中蘊含的傳統文化,通過展示藝術,講述藝術的方式來傳播社會正能量,用煙臺特有的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情操,不斷提升煙臺文化藝術的影響力,為煙臺的城市發展貢獻創新的力量。


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張祖玲主持開幕式


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張祖玲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任務目標。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雲山水月——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就是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藝術的形式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用藝術的語言來展示煙臺的地域文化和地域風格,強化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希望煙臺廣大藝術工作者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動力,切實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為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王未、孫振民向煙臺圖書館、魯東大學博物館、煙臺美術博物館捐贈圖書


王未、孫振民向煙臺美術博物館捐贈書畫作品


開幕式結束後,舉行了活動研討會。研討會由煙臺美術博物館張碩擔任學術主持。出席研討會的專家、學者結合「雲山水月——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展出的書畫作品為鄉村振興與民俗文化融合,主要圍繞王未、孫振民的藝術思想、書畫理念、藝術創作上的觀念和筆墨精神,進行了探討和解讀。


與會嘉賓發言


嘉賓合影


部分作品欣賞


王未 《寧海十景》69×33cm 2020年


王未《崑嵛蒼翠》33×45cm 2020年


王未《崑嵛秋圖》35×45cm 2020年


王未《崑嵛遠眺》47×68cm 2020年


孫振民 《寧海十景》68×34cm 2020年


孫振民摘 高鳳翰《題東牟奇松圖》46x34cm 2020年


孫振民摘 蘇軾《過萊州雪後望三山》45x34cm 2020年


孫振民摘 王懿榮《之罘秦刻石歌》76x45cm 2020年


初冬曼妙

快來煙臺美術博物館

欣賞芝罘灣畔的雪景

和煙臺的大美山水吧~

相關焦點

  • 「雲山水月——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開幕儀式成功舉辦
    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魯東大學博物館主辦,煙臺美術博物館、魯東大學民藝研究中心、煙臺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溪山清遠文化公司承辦的「雲山水月——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於12月2日上午9時在煙臺美術博物館正式開幕,400多名書畫愛好者參加了開幕儀式
  • ...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開幕儀式成功舉辦
    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魯東大學博物館主辦,煙臺美術博物館、魯東大學民藝研究中心、煙臺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溪山清遠文化公司承辦的「雲山水月——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於12月2日上午9時在煙臺美術博物館正式開幕,400多名書畫愛好者參加了開幕儀式。
  • 聚焦|挖掘文化內涵 助推鄉村旅遊
    以深厚文化描繪美麗圖景拓展鄉村旅遊發展新途徑為了促進鄉村旅遊的產業發展和適應消費需求的轉型升級,開魯鄉村旅遊今年在推進過程中,圍繞「紅色」、古榆和歷史民俗等地域文化資源,依託豐有效的載體,深入挖掘文化特色,遵循「有文化、有情懷、有方向
  • 探索「農業+文化+生態旅遊」新模式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發展鄉村旅遊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其中「農業+文化+生態旅遊」的發展模式尤為亮眼。
  • 南昌縣「旅遊+」新模式 探索旅遊發展新路
    南昌縣近年來依託省會近郊、濱湖近水的區位優勢,堅持以全域化、集約化、優質化為方向,牢固樹立「旅遊+」的理念,堅持跳出旅遊看旅遊,積極探索「旅遊+」的新模式、新路徑,大力發展都市觀光旅遊、鄉村休閒旅遊,全力推動縣域旅遊多業態融合、全產業發展,全縣旅遊產業呈現出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 「閩臺緣 覓鄉音」2019廈金民俗文化旅遊活動在金門成功舉辦
    6月23日至26日,2019年廈金澎旅遊節主題活動之一——「閩臺緣 覓鄉音」2019廈金民俗文化旅遊活動在金門成功舉辦。廈金民俗文化旅遊活動現場民俗體驗、聯誼互動,深度體驗廈金風土人情本次活動圍繞「閩臺緣 覓鄉音」主題,結合民俗文化、
  • 烏蘭毛都中國草原文化旅遊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8月11日,由科右前旗人民政府、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主辦,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承辦的以「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草原實踐」為主題的烏蘭毛都中國草原文化旅遊發展論壇在烏蘭毛都瑪拉沁樂園成功舉辦。  論壇上,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金鵬,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旗委副書記、旗長李振林等分别致辭。
  • 齊文化·桓臺縣2020文化旅遊節開幕 探索疫情下鄉村遊新模式
    主辦方供圖齊文化·桓臺縣2020文化旅遊節暨885水世界·直播淄博音樂節開幕。主辦方供圖中新網濟南8月16日電 由山東省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淄博市桓臺縣政府主辦的「齊文化·桓臺縣2020文化旅遊節」日前在淄博桓臺啟動。
  • 探索「影視+旅遊」融合發展模式「文化陝西」旅遊推介會成功舉辦
    西部網訊(記者 趙昊 田珂)10月13日,作為「第七屆絲綢之路電影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文化陝西」旅遊推介會在西安舉辦。本次旅遊推介會旨在探索「影視+旅遊」的文旅發展模式,打造文旅宣傳新引擎,刺激文旅消費,帶動陝西文化旅遊發展。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顧勁松在致辭中表示,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希望藉助本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平臺,發揮影視作品在推動文化旅遊宣傳方面的積極作用,宣傳陝西文化旅遊,促進影視和文化旅遊深度融合。
  • 贛州市旅遊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 暨贛州文化旅遊合作峰會...
    贛州市旅遊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暨贛州文化旅遊合作峰會現場(朱敏攝)中國小康網訊 朱敏 6月11日,贛州市旅遊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暨贛州文化旅遊合作峰會在贛州沃爾頓皇家花園酒店成功舉行。本次活動以「文旅融合·產業引領」為主題,通過舉辦成果發布、主旨演講、招商推介、線路發布等環節,充分展現了贛州市旅遊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成果。
  • 「板慄飄香,畲歌傳唱」河源舉辦畲族板慄文化旅遊推介活動
    從2006年開始,我市堅持「以板慄為媒、以旅會友、以節聯商」,每年都舉辦「畲族板慄文化旅遊推介活動」,以實際行動推進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城旅融合,促進民族地區加快高質量發展。多年以來,畲鄉板慄文化已經深入人心,板慄從畲族鄉民眼中的「致富果」「幸福果」,成為如今承載著該地區振興發展的「希望之果」。
  • 當塗:文旅融合發展促進文化強縣建設
    當塗是魚米之鄉,每到端午時節,當塗民間就有開展龍舟大賽的民俗。近年來,當塗縣已連續成功舉辦了8屆當塗縣龍舟錦標賽和2屆南京都市圈邀請賽。今年當塗縣「紅太陽杯」第九屆龍舟錦標賽將於6月17日——18日擂響戰鼓,為百姓奉獻一場精彩的「端午盛宴」。
  • 體驗地域文化,領略鄉土風情!通化縣鄉村文化旅遊節邀你暢玩夏日
    鄉村振興,文旅助力!7月20日上午,2020年通化縣鄉村文化旅遊節在層巒疊翠、山水如畫的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崗山嶺歡樂谷正式啟幕,聚焦地域文化和鄉村特色旅遊資源,開啟一場有吃、有喝、有住、有玩、有看,有情懷、有意趣的鄉村之旅。
  • 河源舉辦畲族板慄文化旅遊推介活動
    從2006年開始,河源市堅持「以板慄為媒、以旅會友、以節聯商」,每年都舉辦「畲族板慄文化旅遊推介活動」,以實際行動推進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城旅融合,促進民族地區加快高質量發展。多年以來,畲鄉板慄文化已經深入人心,板慄從畲族鄉民眼中的「致富果」「幸福果」,成為如今承載著該地區振興發展的「希望之果」。
  • 藉助《一個都不能少》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三、培育新型業態,文化旅遊產品供給更加豐富我們積極推進實施「旅遊+」戰略,探索旅遊文化體育醫養深度融合的新途徑、新機制和新模式,全面增強了旅遊發展新功能。連續舉辦2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熱氣球節「中國棗鄉魅力臨澤」旅遊文化藝術節等具有影響力的品牌賽事和活動節會,推進文化體育旅遊深度融合。為深度挖掘臨澤冬春季旅遊資源,激活冬春季旅遊市場,豐富冬春季旅遊產品,壯大冬春季旅遊產業,推動全域旅遊發展,我縣精心策劃籌備了今冬明春文化旅遊宣傳營銷活動。
  • 探索「影視+旅遊」融合發展模式 「文化陝西」旅遊推介會舉辦
    10月13日,作為「第七屆絲綢之路電影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文化陝西」旅遊推介會在西安舉辦。本次旅遊推介會旨在探索「影視+旅遊」的文旅發展模式,打造文旅宣傳新引擎,刺激文旅消費,帶動陝西文化旅遊發展。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顧勁松在致辭中表示,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希望藉助本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平臺,發揮影視作品在推動文化旅遊宣傳方面的積極作用,宣傳陝西文化旅遊,促進影視和文化旅遊深度融合。
  • 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成功舉辦2019上海國際民宿及鄉村旅居產業博覽會
    ,九七華夏設計機構運營總監、國家鄉村旅遊人才培訓基地導師馬一平,帳篷家創始人簡震,薩萊瑪中歐生態建築發展中心,著名古建專家、古建文化藝術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劉大可,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原所長、古建文化藝術分會會長劉託等眾多嘉賓通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經驗,探討了民宿及古建保護利用在文化旅遊產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 保山市文化和旅遊局開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工作調研
    面對當前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新機遇、新動力,日前,保山市文化和旅遊局對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工作開展實地調研,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探索全域旅遊下的文化體驗之旅新模式。
  • 「文化陝西」旅遊推介會舉辦,推進「影視+旅遊」文旅發展新模式
    2020「文化陝西」旅遊推介會西安舉辦 推進「影視+旅遊」文旅發展新模式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搭建起文化橋梁,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文明互鑑的新平臺。值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舉辦之際,10月13日,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文化陝西」旅遊推介會在西安舉辦,讓「影視+旅遊」的文旅發展新模式更好地惠及陝西文旅業的發展。
  • 寬城文化旅遊發展論壇在孟子嶺鄉成功舉辦
    9月20日上午,由中共寬城滿族自治縣縣委宣傳部、寬城滿族自治縣文化體育旅遊廣播電影電視局主辦,中共孟子嶺鄉委員會、孟子嶺鄉人民政府承辦,寬城天門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寬城滿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德迎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寬城文化旅遊發展論壇在孟子嶺鄉人民政府會議中心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