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足跡遍布50多個國家;她的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愛到極致瘋了痴了。這個人生充滿浪漫傳奇色彩的美麗女子,在有限的生命中痛快地活著,而且活成了一個傳奇。
生於戰爭時期的三毛,童年顛沛,三歲從重慶隨家人遷至臺灣,從此便遠離了故土。回不去的故鄉,只能去遠方。孤僻又敏感的她,從小就夢想著做拾荒者,因為可以流浪。21歲的三毛,與初戀分手後,前往馬德裡求學,開始了在異鄉流浪的四年生活。4年後回臺北,心愛之人的驟然離世讓她傷心欲絕,再一次踏上漫長的流浪。
在無意間看到了撒哈拉那片沙漠,莫名其妙的,她的心悸動了一下,仿佛那就是她前世的故鄉。於是,在數次的逃離之後,她把承載著前世鄉愁的撒哈拉當成了異鄉的故鄉。
三毛在撒哈拉度過了最好的時光,她記錄著生活的點點滴滴,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裡書寫著浪漫的愛情。
三毛和荷西就是在撒哈拉結婚的,沒有婚紗,沒有戒指,也沒有像樣的房子,只有漫漫黃沙和一個駱駝頭骨。但是,三毛卻毅然嫁給了一無所有的荷西。在這個貧窮落後的荒蕪之地,三毛和荷西,卻把生活過成了詩和遠方。
他們沙漠裡的家,在三毛的精心布置下變成了一個神奇的居所。三毛「白手起家」,用討來的「棺材板」做書架做桌子;把從垃圾場撿回來的羊皮,做成一張坐墊;一個舊輪胎,在三毛的改造下,成了大家爭著坐的沙發;鮮豔的大水瓶,一捧花插上,就成了點綴家裡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羊皮水袋、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水煙壺、皮風箱,還有沙漠人手織的彩色大床罩、羊皮鼓……組成了藝術館一樣的家。朋友來做客時,總露出羨慕的眼神。
三毛還在沙漠裡開了一間「中國餐館」,變著花樣給荷西做中國菜吃。將粉絲說成「春雨」,把螞蟻上樹說成尼龍線,兩個人的生活充滿樂趣。
她與荷西在西班牙的馬德裡相識,隨後在淡淡的人間煙火中,痴情相戀,然而隨著荷西在潛水中意外葬身海底,他們又在滾滾紅塵中悲情訣別。六年時光,如煙花般絢爛,也如煙花般短暫,卻羈絆一生。荷西意外身亡之後,三毛精神恍惚,時常失態,時常發瘋,日子過得極其痛苦。
打不開的淚結,交給時間去解。埋下去哪裡只是荷西,還有三毛。
1981年,三毛帶著對荷西的強烈思念,踏上了中南美洲之旅。她一個人遊歷了幾十個國家,萬水千山走遍,世間百態看盡,始終追求生命的最美麗。1991年1月4日,「1」、「4」,諧音「一死」。悄無聲息,寂寞如歌。她以流浪的方式名世,又以決絕的姿態告別。
她說,這是她的選擇,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她還說希望來生還能相遇,並化成永恆。
三毛是一個懂生活、會生活的聰慧女子,也是一個有夢且勇敢追夢的灑脫女子,她的名字叫「流浪」,她一直在路上,走遍萬水千山,在流浪中尋找生命裡的最美麗。
三毛用身體與靈魂追逐自我,追逐自由,追逐愛情,追逐夢想,直到生命的盡頭……她的一生,抵過別人好幾生。大漠中曾經的斑駁長裙仍在荒無人煙裡述說著自己的柔情與浪漫,三毛也成為了「永遠的三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