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號:走了181億公裡,終於擺脫太陽系束縛,卻發現空間更密

2021-02-17 宇宙解碼

    自從人類實現了自己的「飛天夢」之後,人們對於外太空的探索與追求也就不僅僅局限於能夠飛翔,離開地球只是人類探索外太空的第一步,同時自從2005年9月旅行者1號突破了太陽系最遙遠的外圍之後,人類正式開始了對於太陽系之外的星空探索,旅行者1號也成為了第一個走出太陽系的人造太空飛行器。

    旅行者1號突破太陽系的外圍整整耗時28年,可想而知,這個距離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人類在整個宇宙之間太過渺小了,其實還有一顆與旅行者1號同期發射的旅行者2號太空飛行器,它的任務並不像1號那樣著急的突破太陽系的外圍,而是一點一點的邊探測邊前往太陽系外圍,如今41年過去了,旅行者2號也已經擺脫了太陽系的束縛,到達星際空間。

    能夠讓旅行者1號馬不停蹄走了28年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呢?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終於穿越了太陽系風頂層,距離地球約121.6個天文單位,(距離相當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21.6倍),換算成公裡大約181億公裡,到達了太陽系之外的星際空間。

    旅行者1號也是首次測算了太陽風頂層的等離子密度大約為每立方米0.055個電子,這個密度甚至比41年之後達到的旅行者2號測算的還要高,旅行者2號在2018年11月5日,穿過太陽風頂層,2019年1月30日,旅行者2號也向地球傳回其最新測量值,太空處的離子體密度為每立方釐米0.039個,在量級上其實和旅行者1號的測量值相差無幾,旅行者1號、2號的測量數據都向我們證實了,擺脫太陽系束縛後的星際空間的密度增加了!

    繼續向星際空間行進的旅行者1號經過20個天文單位的移動之後,再次傳回數據表明,每立方釐米增加了0.13個電子,所以越往星際空間行進,空間更密,旅行者2號也在2019年6月經過多階段的探測發現,越往星際空間深入,密度增加的越快!

    太陽系之外星際空間測出的密度與地球數值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地球大氣裡每立方釐米約有10^13個電子,宇宙空間中的密度變化,幾乎能夠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宇宙的不平凡的地方就在於此,充斥著我們所不知道的各種物質與能量,比如星際物質星雲、暗物質、磁力線等。

    如今旅行者1號與2號就像孿生兄弟一樣,擺脫了太陽系的束縛,在星際空間繼續為我們探索,兩者經度相差43度,緯度相差67度,就好像人類的兩隻眼睛一樣,在注視著外太空的變化,同時也向我們地球的科學家們回傳重要監測數據,讓我們了解外太空無窮的奧秘,走出太陽系,到達外太空只是我們的第一步!

相關焦點

  • 旅行者1號在227億公裡外發現,一大團物質從太陽系衝出,是什麼?
    上個世紀70年代,當美國發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時候,人們就在思考,太陽系外的星際介質中到底有什麼,是否和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景一樣呢?耗資十幾億美金的姐妹飛船能否給我們帶來新發現?很多人很是期待。
  • 飛了180億公裡,旅行者號發現太陽系被一層「火牆」包裹著
    人類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了對於宇宙深空的探索之旅,美國的NASA先後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深空探測器向著衝出太陽系出發,至今已經過去了43年時間。
  • 185億公裡之外,旅行者2號傳回了重要數據,卻無人能夠看懂
    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終於擺脫了地球的束縛,進入了宇宙。它標誌著人類正式開啟新時代,開啟宇宙探索時代,我們真正走出地球,才知道宇宙有多廣闊,地球有多小。 對宇宙來說,地球連整個太陽系都沒有小塵埃。面對廣闊的宇宙,人類終於有了新的奮鬥目標。那就是星海。
  • 「旅行者2號」從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看到了什麼?
    這臺「老爺機器」之所以讓科技人員們如此傾情,只因它已經飛行到了距離太陽約182億公裡的地方,進入到了星際空間之中。在那裡,它要幫助人類看到之前從未見過的景象。它的名字叫「旅行者2號」。本周出版的《自然·天文學》雜誌刊發一組論文,詳解「旅行者2號」傳回的首批「星際穿越」數據,讓人們得以窺見太陽系與星際空間「接壤」之處的神秘圖景。觀測到對稱的日球層在論文中,研究人員確認,「旅行者2號」於2018年11月5日飛出日球層進入星際空間,距太陽約180億公裡。
  • 人類走不出太陽系?旅行者2號在178億公裡處,遭到「火牆」阻隔?
    旅行者2號在1977年的時候,旅行者2號帶著全人類的希望踏上了探索宇宙的旅程,自從旅行者2號升空以來,它也成功去到了多顆行星,正是經過了這幾大行星,旅行者2號才擺脫了太陽的引力,所以才能夠衝出太陽系。本來以為旅行者2號會帶著人類的希望衝出太陽系,進入到更遙遠的地方,但是沒想到它在到達太陽系邊緣的時候,卻遭遇了一堵高溫的火牆。宇宙中為什麼會出現一堵火牆呢?這堵火牆會阻礙旅行者2號的腳步嗎?在2018年的時候,旅行者2號就已經進入到了太陽風的層頂,那個時候的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178億公裡,由於太陽的活動釋放出了大量的高能粒子流,太陽風便由此形成。
  • 旅行者1號在227億公裡外發現,一大團物質從太陽系衝出,是什麼?
    上個世紀70年代,當美國發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時候,人們就在思考,太陽系外的星際介質中到底有什麼,是否和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景一樣呢?耗資十幾億美金的姐妹飛船能否給我們帶來新發現?很多人很是期待。
  • 185億公裡之外,旅行者2號傳回了珍貴數據,卻無人能夠看懂
    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終於擺脫地球的束縛,進入了太空。它標誌著人類正式開啟了新的時代,開啟了太空探索時代,當我們真正走出地球,才知道宇宙有多麼的浩瀚,地球有多麼的渺小。別的星際探測器到達了太陽系邊緣之後,就會停下腳步,可是旅行者號則不會,它們的目標是走出太陽系,到達更遙遠的星際空間。為什麼旅行者號要走出太陽系?重要的原因則為了探索外星文明的存在。要知道當人類認知到宇宙的浩瀚之後,對於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的向望也是非常大的,站在宇宙的角度,外星文明的存在基本不用懷疑,可是要如何尋找到它們?
  • 旅行者二號傳回了什麼?科學家看到希望,太陽系的真面目暴露
    要知道,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探測器先後進入星際空間,這算是人類真正邁向星際的一個開端,是宇宙探索的一個新起點。隨著這些探測器飛得越來越遠,我們也終於可以了解到太陽系以外的世界。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旅行者2號探測器經過40多年的飛行,早在2018年的11月5號在距離地球180億公裡處進入了星際空間,並向地球發回了大量的數據。
  • 旅行者1號推進器沉睡37年被喚醒 人類首次在太陽系邊緣星際空間...
    然而遺憾的是,在距離地球210億公裡的地方(約合141.3個天文單位),並沒有負責保養的「太空飛行器4S店」。 項目團隊召集了一個推進器專家組來研究這個問題。他們分析預測了太空飛行器在不同場景下的響應情況,最後同意用一種不同尋常的方法來拯救「旅行者1號」——喚醒沉睡37年之久的一組4臺航跡修正推進器(TCM)。 TCM被放置在太空飛行器背面,尺寸和功能與調姿推進器完全相同。
  • 人類真被困在太陽系中?旅行者2號在太陽系邊緣,遭遇3萬度火牆
    旅行者2號是在1977年發射的,這個無人探測器,先後路過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並且在這幾顆大行星的引力的作用之下,使得旅行者2號在沒有了動力的情況之下,還能夠以擺脫太陽引力所需的逃逸速度來進行飛行,而經過40多年的飛行,旅行者2號也來到了太陽系的邊緣。
  • 旅行者1號越飛越慢,太陽系深處有什麼力量在阻擋?
    迄今為止,43年前出發的旅行者1號是離開地球飛得最遠的太空飛船。旅行者1號正以17公裡/秒的速度在蛇夫座方向前進,目前距離太陽223億公裡,它發出的信號以光速傳回地球需要將近21小時的時間。旅行者1號飛入太陽系深處,去往前所未知的地方。
  • 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2號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新的奧秘
    周一,斯通和同事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上發表了一組五篇新研究論文,報告了旅行者2號(Voyager 2)太陽系出口的首批數據,揭示了星際空間邊界的新特徵。這些發現證實,旅行者2號於2018年11月5日正式進入星際空間,距離為119au(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19倍,即110億英裡)。
  • 旅行者飛行227億公裡後,回望太陽系,發現一大團物質快速追來
    旅行者飛行227億公裡後,回望太陽系,發現一大團物質快速追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也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宇航局就先後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而經過了整整40多年的飛行,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都已經成功穿越了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當中,開始朝著太陽系的邊緣飛去,目前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已經達到了227億公裡,旅行者2號也達到了188億公裡,它們還將繼續前行。
  • 旅行者一二號已經飛了那麼久,能否能飛出太陽系這是個問題
    旅行者一、二號真的能飛出太陽系嗎?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41年,在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穿越太陽圈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宇宙飛船。2018旅行者1號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裡的距離。為了飛出地球突就必須突破萬有引力,同樣為了飛出太陽系就必須突破太陽引力。
  • 太空飛行器發現旅行者2號到達了星際空間
    圖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旅行者2號在2018年11月飛出太陽系,進入廣闊的系外空間,而它的姊妹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於六年前飛出太陽系。旅行者2號傳回來的數據幫助科學家描繪出太陽日球層的結構。(日球層,即由太陽創造並環繞其自身的巨大氣泡狀空間區域。)
  • 飛行228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的一張照片,為何讓人類深思?
    時間的年輪又轉過一圈,人類發射的五艘無人星際飛船在太空中的飛行時間又更長了一年,距離它們飛出太陽系又更近了一步,儘管只是很小的一步。先驅者10號於1972年最先飛上太空,次年先驅者11號也離開地球。為了與地外文明進行聯繫,這兩艘探測器都攜帶著人類的信息和地球在銀河系中所在的位置。5年之後,旅行者2號和1號相繼出發,它們攜帶的人類和地球信息更為豐富。
  • 旅行者2號在太陽系邊界發現50000℃火牆!
    太陽系邊緣可能存在什麼?科學家們有過很多自以為合理的猜想,可是唯獨沒想過真實情況會是這樣的。2018年年末的時候,旅行者2號在旅行者1號之後,成為了第二個飛出狹義太陽系的人類探測器。從此,旅行者2號正式進入到了星際空間,可是在飛躍太陽系邊界的過程中,科學家們卻檢測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旅行者2號的探測器發現,太陽風粒子速度急劇下降。很多人並不明白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可是最新的科學研究結果顯示,當時旅行者2號正在穿越一道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星空屏障。根據計算,這是一道溫度高達49297攝氏度的天然「火牆」。
  • 旅行者2號探測到太陽系外空間密度增大,難道太陽系被罩住了嗎
    在2018年11月的時候,旅行者2號終於在41年的太空飛行中,越過了太陽系影響極限的標誌,進入了星際空間。但是,這個探測器的任務還沒停止,它一直在向地球發送所收集到的數據。最近,科學家分析傳回的數據發現,隨著它離太陽越來越遠,空間的密度越來越大,它受到的阻力也越來越大。
  • 旅行者1號推進器沉睡37年被喚醒 人類首次在太陽系邊緣星際空間...
    然而遺憾的是,在距離地球210億公裡的地方(約合141.3個天文單位),並沒有負責保養的「太空飛行器4S店」。 項目團隊召集了一個推進器專家組來研究這個問題。他們分析預測了太空飛行器在不同場景下的響應情況,最後同意用一種不同尋常的方法來拯救「旅行者1號」——喚醒沉睡37年之久的一組4臺航跡修正推進器(TCM)。 TCM被放置在太空飛行器背面,尺寸和功能與調姿推進器完全相同。
  • 在距離地球60億公裡處,旅行者1號拍下這張照片,令人不可思議!
    宇宙的範圍是很廣闊的,有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而人類當前可觀測的宇宙直徑只有930億光年,在930億光年外,還有更廣闊的宇宙空間在等待人類探索。不過人類的能力是有限的,畢竟我們還無法達到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