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青島的歷史只有100多年,但在文化上卻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它過去曾是作家薈萃之地,是20世紀30年代左文化運動中心之一。
這一站,老城區中國海洋大學一帶的小魚山、八關山文化歷史街區以及如今的魚山路、大學路福山路,是流光溢彩的人文風流之路,是歲月金的精彩回憶之路,是通往理想追求的執著光輝之路。
在這裡,建的和人文風光不僅是一道風光,更是背後力透人心的對理想的不懈堅持和執著追求。這些是我們透過沉定著古老與新生的道和人文累觀,能夠汲取的直正力星。
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是1930年成立的國立青島大學的舊址,當年國立吉島大學成立後,稜長楊振聲召了一大批科學巨壁和文藝大師,他們在此工作和生活。
魚山路和福山路一帶,點綴著渚如一多、沈從文、老舍、洪深、康有為實秋等一連串近代史上耀眼的名字,他們生活軌跡中的一段於此交集,也因比造就了今天青島老城區名人故居群的獨特人文景觀。
徜徉小魚山歷史文化街區一帶,在公園山林中漫步,於名人故居中緬懷,坐擁書店和咖啡館的一角閒適,到處都充滿文藝氣息。
與昔日的文採流韻來一場超越時空的經曲解運,歲月也許會侵蝕記憶,光彩照入的過去卻不會被掩埋,願你在這裡找到內心的真正理想,鼓起堅持夢想的勇氣。
青島有許多登高遠眺的好去處,位於老城區中心、海拔98米的信號山就是這樣一處可以極目遠眺、俯瞰青島的登高之處。山巔三幢紅色蘑菇樓像熊熊燃燒的火炬,於青松綠樹中聳立,格外醒目。
登此髙處,可俯瞰園內景觀,縱覽城市繁華景象,還能遙望波瀾壯闊的大海。信號山原名「大石頭山」,又名「五龍山」,是青島市海拔較高的臨海山峰之一。
1903年以後,為了引導船隻出入膠州灣,德軍依據山上有利的地形修建了一座指揮船舶進出港口的信號導向臺,並在此建立了青島最早的無線電臺。1922年,中國北洋政府在山頂設信旗臺,專為進出青島港的航船導航,因此信號山的名字便沿襲下來。老青島人也稱其為「掛旗山」。
1984年起,青島市政府規劃並修整信號山,將這裡建成青島10個山頭公園之一,並在山頂修建了3座圓形觀景樓,象徵我國古代用於傳遞信號的3支紅色火炬。
遊覽信號山公園有多種方式。大部分人選擇按照景區指示直上山頂觀景樓,然而更有趣的一種方式是步行去山頂。
步行去山頂會對這座公園有更多的認識,盤山路錯落帶來各種自然景觀平臺,而隨著方位的變化,周邊的老城風光也有不同的鑑賞視野。可以選擇從主大門南門進入,拾級而上,可以看到反映古代和現代傳遞信號的壁畫和建山碑記,之後可到達公園中心地帶。
而從齊東路的北大門進入則先到賞濤臺,可遠眺松濤泛綠、海濤湧波,之後通過天街到達天市、覽月天台和連心天橋。穿過龍門就是蘑菇樓,中間最高的一座上面的旋轉觀景樓上設有旋轉觀景茶座,天晴時,登上旋轉觀景樓,青島的全貌及匯泉灣的美景盡收眼底。美麗的棧橋、小青島與碧藍的大海交相輝映,島城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水光山色在這裡可以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