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花身」現象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2020-12-26 水產養殖網

黃顙魚「花身」現象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出處:《當代水產》 作者:姚仕彬 康裕財 朱學芝 程開敏 水產養殖網 2014-11-26 22:38:00

  由於黃顙魚消費市場容量較大,使得黃顙魚價格持續平穩,盈利水平的平穩也由此導致了越來越多的養殖從業者加入黃顙魚高密度養殖模式陣營。近兩年來,黃顙魚供應量越來越多,魚中(魚販)看魚也越來越挑。出魚時,魚中除在出魚過程做文章,在出魚規格的硬性指標上掐價格外,黃顙魚體表顏色也成為了塘頭價格波動的軟指標。黃顙魚顏色稍有不好,價格就以0.5~2元/500g區間往下掉。對於養殖戶來說,近期市場上普遍存在的花身問題,問題必須得到重視。本文就以走訪華東區域市場觀察到的普遍現象,對「花身」現象的成因及預防措施進行總結,希望能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對養殖戶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1、何為「花身」?

  對於「花身」的定義,在學術上是找不到相關理論來支持的,這裡「花身」只是套用了魚中收魚過程中的概念。這個概念是模糊的,因為只要是與正常魚體顏色有差異,且身體表面黑色與黃色分布不均勻,條紋不正常、不清晰,就可被魚中判定為「花身」現象。在認知「花身」現象需要排除下面3種情況:(1)偏嫩(偏淡):黃顙魚體表黃色與黑色條紋正常、清晰,體表黑色不過多,體表黃色素沉積不足,呈現淡黃的現象。(2)香蕉魚:體表黑色素不足,黃色素過多,條紋已不正常清晰情況。(3)偏黑(偏老):應激情況下,黃顙魚出水會導致體表黑色素增加現象,呈現體表黃色素被掩蓋的假象,條紋模糊,但在魚體適應此應激條件後(一般需要0.5~1.0h左右),會逐漸變回正常體色,在此不做討論。
「花身」出現位置主要集中在黃顙魚體表側面,在腹部較少發現。根據「花身」呈現的體表顏色具體現象,有以下2種分類:(1)體側黃豆花斑:體側面會呈現黃豆大小的黃斑,黃斑大小並不均勻。(2)機械損傷:由於黃顙魚密集或應激導致的體表損傷,隨體表損傷物作用面、損失程度、損傷修復時間的不同呈現不同的狀態。圖1、圖2為典型「花身」現象照片。

圖1&nbsp黃顙魚體側呈現黃豆花斑(箭頭所指)

圖2&nbsp黃顙魚體側呈現體表損傷現象(箭頭所指)



  因「花身」現象使用市場各品牌飼料的塘頭或多或少的存在,同一區域同種飼料,在某些塘口會發生,而在其他塘口卻不曾發生。經大範圍的調查,成功治療「花身」現象的案例大量出現,目前市場普遍認為不是由飼料導致,而是另有他因。

  2、「花身」成因

  2.1&nbsp黃豆花斑
  黃豆花斑的形成可以是由疾病導致,也可以是由外力所導致。觀察體表花斑呈現的具體狀態需要分析。

  2.1.1&nbsp疾病原因導致
  本人於2013年11月走訪病魚塘口時注意到此現象,於今年4月發現同樣現象,由此本人較為關注。
  爆頭病、出血病間接導致:走訪發生爆頭病+出魚病的塘頭,偶然發現部分魚體出現黃豆花斑現象,選擇病魚,解剖後發現存積大量腹水、肝臟土黃色,體內腸道表面有出血症狀、腸系脂肪有點狀出血、脾臟腫大(圖3)。

圖3&nbsp爆頭病、出血病間接導致的體側黃豆花斑


  其餘疾病間接導致:今年走訪時,在一些塘口新口黃顙魚魚體表同樣發現,因新口黃顙魚體表黃色素著色沉積不足,因此黃豆花斑表面看起來顏色較淺而已,但是性質是一樣的。與戶主表示塘頭魚吃料少,水面有少許幾條死魚,在打樣前即估計魚體可能存在病症,事實也印證了。解剖魚體觀察到魚體內存在嚴重腹水,胃、腸無食物,腸內充氣,腸道後段打結,腸系脂肪點狀出血、脾臟腫大。病因估計為由腸炎及出血病兩者,其間接導致了魚體黃豆花斑現象(圖4)。

圖4&nbsp疾病間接導致的體側黃豆花斑



  由於黃顙魚魚體表面有黑色素及黃色素,黃顙魚體色由黑色素與黃色素兩者層疊形成。黑色素能動態變化。變化過程可能是疾病導致魚體自身免疫力下降,從而致使魚體體表黑色素變化,甚至排布不均勻導致下層的黃色素沉積體現出來。此類現象形成需要較長時間,估計1~2個月才能形成。普遍存在於發病塘口。因此,一經發現,需要即刻從疾病方面著手處理。

  2.1.2&nbsp鰭刺導致
  此類主要是由於魚體密集,尤其是在出魚時候的暫養階段,加之魚體抵抗力、水質條件差情況下最易發生。(圖5)所示老口黃顙魚魚體整體偏老,黃色素不明亮,體側條紋模糊較暗,這是由於應激產生;魚體頭部發紅,為出血病典型症狀;用手觸摸體表黃豆花斑位置,與周邊正常部位對比有明顯的凹凸感。經觀察,一段時間魚體偏老現象久久沒有變化,同時池塘水質渾濁。走訪多個塘頭分析後,此類主要是由於魚體自身抵抗力下降後經過密集過程,魚體在應激狀態下鰭刺打開,相互之間刺傷表皮的結果。這種刺傷程度相較於後面敘述的擦傷情況程度較輕。

圖5&nbsp外力原因導致體側呈現黃豆花斑現象(箭頭所指)



  疾病原因與鰭刺導致的黃豆花斑現象之間的區分(圖6)需要仔細用手觸摸,感覺體表黃豆花斑與周邊的凹凸感。疾病原因導致的魚體黃豆花斑與周邊黑色之間有顏色過渡,而鰭刺導致的黃豆花斑則顯得較為突兀。

圖6&nbsp黃豆花斑現象(左:疾病原因導致;右:外力原因導致)




  2.2、機械擦傷
  機械擦傷黃顙魚體表在應激條件下導致的由鰭刺(胸鰭、背鰭)相互摩擦、刺傷、刮花等情況下形成。此類雖看似將其歸納為「花身」有些勉強,出魚時魚中將其歸為一類進行處理。前面敘述了「花身」定義本來就按魚中的標準進行,因此,從科學研究上來講是不嚴謹的。因機械擦傷部分養殖戶認知不足,甚至還有誤解,把原因牽附至飼料品質上,在這裡有必要一提。
  今年發現較去年多一點,主要原因是華東區域天氣欠佳,高溫期陰雨天較多,甚至1個月見不到10d的太陽很普遍。天氣的突變也導致水質較差,或是由水質壞導致的出血病、爆頭病、爛皮病塘口數量也不少。種種原因致使黃顙魚處於不安定的情況。水中魚體在應激條件下相互扎傷、劃傷、刮花也在所難免。根據損傷程度有以下2種具體情況。

  2.2.1&nbsp刮花情況(圖7)&nbsp
  黃顙魚胸鰭外表面帶有細小、堅硬、排列整齊的鋸齒,這一特徵也是與江黃顙魚相區別的主要指標。刮花情況主要是胸鰭外表面的鋸齒對表皮層的損傷,還未傷及真皮層,真皮層中的黃色素沉積反襯出了損傷表面。刮花是由胸鰭外表面的鋸齒所傷的主要證據是刮花部位有明顯的、排列整齊、間隔相一致的條紋。另外,為了證明刮傷時間表現出來的特徵,本人從走訪市場在塘頭時將剛剛打樣上來的、體表乾淨無刮花的5條黃顙魚放置於桶中,內裝半桶原池塘水,10min後,輕輕拿出後觀察魚體已經形成了刮花的現象(圖7右上),與實際走訪過程中發現的大面積刮花現象較為一致(圖7左下、右下)。

圖7&nbsp黃顙魚胸鰭鋸齒及體表刮花現象(箭頭所指)



  據修復成功案例顯示,刮花現象能通過調節水質或使用防應激調水產品進行可逆性修復,修復後體表乾淨,顏色正常。修復時間通常在1個月左右。

  2.2.2&nbsp劃傷、扎傷情況(圖8)

  繼刮花現象程度損傷更嚴重的是劃傷、扎傷情況,同樣由魚體胸鰭、鰭刺導致。此類發現多數在水質條件較差的塘頭,解剖魚體並未發現有明顯的疾病特徵。劃傷、扎傷的傷口因已傷及整個真皮層,甚至更深,傷口即使修復表面也會呈現白皮現象。需要注意與爛皮症的區別。

圖8&nbsp劃傷、扎傷情況(箭頭所指)



  3、「花身」現象的防治

  養殖過程中,魚病與其說治療,不如說預防來得更輕鬆。因預防更簡單有效,治療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預防措施也往往遭遇養殖成本、僥倖心理、自負心理因素的阻截。根據魚體顏色正常塘頭養殖技術經驗及成功案例的顯示,以下簡單介紹對於「花身」現象較為有效的防治措施。

  3.1&nbsp疾病原因導致的「花身」
  爆頭病導致的「花身」現象較難治療,可使用氟苯尼考拌料內服,同時使用季銨鹽絡合碘外消以控制病情。梅雨季節或陰雨天易導致的出血病,從而引起的「花身」現象,消毒是較為有效的手段,主要使用硫醚沙星及底改,同時使用VC粉及三黃粉拌料投喂。鰭刺導致的黃豆花斑能修復,主要從調節水質方面入手。

  3.2&nbsp機械損傷導致的「花身」
  刮花情況主要使用VC粉及三黃粉拌料保肝護膽,同時使用碘中碘進行水體消毒,後使用底改及VC潑灑,保持水質環境適宜,魚體在正常環境中自身進行修復。劃傷、扎傷情況較難修復,主要從減少傷口感染惡化、魚體死亡方向出發,預防同刮花情況類似,可以使用硫醚沙星進行水體消毒。

  4&nbsp結語

  「花身」現象的普遍存在,且隨著塘口轉包頻繁加大、承包年限減少及養殖密度的增加,飼料浪費物、魚體排洩物在塘內增多,一遇到天氣突變或異常,「花身」現象也會逐漸突出。也只有正視問題,在平常養殖過程中做好預防工作,保障水質穩定,「花身」問題會得到大大減少,同時盈利水平也相應提升,因為賣個好價錢總比降低成本來的更容易一點。(作者:姚仕彬&nbsp康裕財&nbsp朱學芝&nbsp程開敏)

(本文已被瀏覽 12861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黃顙魚腸炎病防治一例:多維大蒜素預防效果好
    黃顙魚腸炎病防治一例:多維大蒜素預防效果好2013-11-21 10:0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作為一種新開發的水產養殖品種,黃顙魚病害防治技術尚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一些疾病發病機理不明確,當病害一旦發生,其危害往往形成較大損失。現就2012年6月發生的一個黃顙魚腸炎病例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6月7日,山東菏澤曹縣某養殖戶提供發病黃顙魚16尾,自述近來魚類死亡明顯增加,整個養殖區域均有死亡現象出現,部分塘口出現大量死亡。
  • 黃顙魚寄生蟲病及防治技術
    黃顙魚寄生蟲病及防治技術出處:江西水產科技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8-08-21 20:51:00&nbsp&nbsp&nbsp&nbsp2.4防治:用冰醋酸200~250mg/L溶液浸洗病魚約15分鐘。有一定療效。或用亞甲基藍0.3~0.5mg/L全池遍灑,連用2天。
  • 櫻花的病害及其防治,四種最常見的病害以及防治方法
    在發現病害的時候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很容易導致植株四萬,下面就由發財樹之家為大家講解櫻花的病害及其防治。櫻花常見病害以及防治方法1,葉枯病症狀表現:在櫻花的病害及其防治中,葉枯病在夏季極為常見,主要危害櫻花的葉片。發病初期葉片會出現圓形、黃色的斑點,斑點上會出現細小的黑點,不及時處理就會導致葉片哭死。
  • 草缸常見藻類成因及防治
    爆藻是令很多玩家頭疼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常見的藻類成因及預防和治理方法。1、褐藻。又稱硅藻,是草缸最常見的藻類,一般出現在新開缸7-15天左右。呈現棕色或褐色附著在石頭、草葉、缸壁和底床上。褐藻一旦生長在草葉上,將會很大程度影響植物的採光效果,導致植株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褐藻出現的原因是開缸初期硝化系統不成熟,換水不規律。
  • 鯛科魚類養殖常見病細菌病及其防治方法
    鯛科魚類養殖常見病細菌病及其防治方法出處:水產科學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3-10-21 23:51:00&nbsp&nbsp&nbsp&nbsp防治方法:防止魚體受傷;放養密度要適當;保持底質、水質和飼料的優良;用淡水或高濃度海水驅蟲並用藥物預防;隔離或銷毀病魚。
  • 雨天垂釣黃顙魚,渾濁的水裡用蚯蚓打窩誘魚,釣獲一盆野生黃顙魚
    野生黃顙魚的肉質鮮美,營養非常豐富,是經濟價值較高的野生魚種。穀雨後的季節,鯽魚不好野釣了,那麼我們為何不改變垂釣目標魚種呢?垂釣黃顙魚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可能有不少釣友認為白天不好垂釣黃顙魚,這個想法並不完全正確。那麼在野釣黃顙魚時需要注意幾點的知識,現在我分享給大家。
  • 掇刀區養殖的黃顙魚「遊」向韓國
    12月12日,在湖北碩隆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隨著漁網拉起,一尾尾黃顙魚在網中歡騰的跳躍著。這批5000斤的黃顙魚,即將從基地啟程開往威海出口韓國。為促進後疫情時期掇刀區水產品出口貿易,區水產發展中心對接荊門海關,從養殖到出口,全程跟蹤指導,在企業規範生產管理,用藥安全和建立疫病防治體系、離境口岸對接等方面給予幫助,讓產品達到出口韓國的標準,確保掇刀鮮活魚產品順利走出國門。據悉,該批鮮活魚於15日抵達韓國,這也是疫情發生以來掇刀區水產品首次出口海外市場。
  • 隧道窯燒磚常見質量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由於這些低價鐵的氧化物具有強烈的助熔作用,所以,疊壓處液相的生成量比別處多,產生的軟化收縮變形就比別處大,製品易出現壓痕現象。防治方法是採取儘量減少內燃量,磚坯稀碼,儘量單碼,不側碼。超內燃燒磚要採取緩慢升溫,低溫長燒,適當加大通風量,確保內燃料完全燃燒,燒透製品。
  • 中國臺灣省路亞行之沙灘邊的花身雞魚群
    花身雞魚的學名為花身鯻,是一種分布極為廣泛的海水魚類,幾乎在中國臺灣全省均有分布,只有花蓮地區除外。這是因為花蓮地區沿海有清水地塹型的深海溝,不適合花身雞魚生存。花身雞魚特別喜歡在沙灘周邊、潟湖及各種大小河流、排水渠的入海口處活動,早在四五十年前,臺灣省釣友在灘釣時多以花身雞魚和鱚魚為主要對象魚,所以很多臺灣省釣友都對花身雞魚特別熟悉。
  • 搶救「香蕉魚」 黃顙魚養殖戶如何做到十天可恢復七八成
    搶救「香蕉魚」 黃顙魚養殖戶如何做到十天可恢復七八成2014-09-15 21: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7914 次 我要評論     7月上旬,佛山南海一些養殖戶養殖的黃顙魚出現「香蕉魚」事件,引發了行業人士對「香蕉魚」成因的討論,如何恢復「香蕉魚」體色並減少損失,是養殖戶最關心的問題。    蘇州大學葉元土教授曾在發表的《養殖黃骨魚體色變化及其與飼料的關係》一文中指出,黃色體色黃骨魚出現的原因是皮膚中成熟黑色素細胞數量、分布密度的減少和黃色色素在皮膚和肌肉中沉積的共同作用結果。
  • 野釣黃顙魚,唯獨這套方法才管用,不吹不黑,一般高手不透露
    釣黃顙魚時,用手竿即可釣到,一般杆子在5.4米,釣岸邊或有水草,亂石區域,都可以釣到黃顙魚。因為黃顙魚的活動區域主要在近岸,而且這種魚具有領域性,所以只要我們找準合適釣點,釣到黃顙魚一點不難。釣黃顙魚的餌料1、蝦米「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黃顙魚屬於肉食性魚類,所以我們垂釣時首選葷餌,其中河裡的小河蝦就是最好的釣餌。
  • 紡織品常見疵點及其成因 最全的面料疵點分析大全
    紡織品常見疵點及其成因,最全的面料疵點分析大全,在我們生產紡織面料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各種疵點,造成品質不合格,那麼這些疵點是如何產生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詳細內容。(24)松經(SlackEnd)外觀:一根織入布中之經紗,在其交織點部位,較正常者凸凹布面,有向上拱起之現象。一般在工廠多稱之謂筋立。成因:單獨一根之經紗織造時所受之張力較小,或將經紗接合後該根經紗過於鬆弛。(25)松緯(SlackFiling)外觀:一根織入布中之緯紗,在其交織點部位,較正常者凸出於布面,有向上拱起之現象。
  • 民間釣鯰魚和黃顙魚的多種釣法,方法簡單可靠,輕鬆連竿上魚!
    鯰魚和黃顙魚屬於無鱗魚類,喜歡高溫的氣候,喜歡棲息在水底複雜,魚蝦多的淺水和渾濁區域。在進食特點上非常類似,所以在釣法上也基本一致。把兩種魚放在一起聊聊,有這些魚資源的釣友可以試試這幾種釣法。一、出釣時間鯰魚、黃顙魚都是喜歡高溫的魚類,晚春開始就比較好釣,不過在仲春的時候鯰魚和黃顙魚剛開口,那時又是食物匱乏的時候,所以基本啥都吃,使用腥味面餌釣鯽魚,偶爾都能碰上這兩種魚類。兩種魚都是視覺退化,所以都喜歡幽暗的環境,在天氣的選擇上白天以釣多雲或者陰天,這樣上魚時間會比較長。
  • 重陽木的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
    如果重陽木發生錦斑蛾危害,那麼可以採取化學防治的方式,用一些化學藥劑來防治害蟲,像是高效氯氰菊酯藥劑、辛硫磷藥劑等等,都可以用來防治重陽木的錦斑蛾危害。重陽木金龜子對於重陽木來說,金龜子其實是比較麻煩的害蟲,因為它比較善於打遊擊,可以躲避危害,很難消除的。
  • 梅縣區丙村鎮東溪村發展黃顙魚養殖
    一大早,養殖戶陳偉慶便來到魚塘撈魚,撒網、收網、裝魚……隨著漁網漸漸被收起,一條條活潑亂跳、色澤金黃的黃顙魚露出水面。  「陳老闆家的黃顙魚是一絕!」採購商丘洪元說,廣州、漳州那邊採購的黃顙魚,2天一過,存活的就不多了,這裡的養個10多天完全不是問題,而且肉質鮮美、沒有泥味,每個月他都要採購4000多斤。
  • 賄選的成因及其整治
    賄選的成因及其整治      臧志軍    2017年11月30日11:19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人大代表選舉、尤其是上一級人大代表選舉過程中出現了涉案人數較多、涉案人員社會政治地位較高、黨組織和公權機關權力被私用的賄選拉票事件,這一情況應該予以最高程度的重視。
  • 這種釣魚方法看似老舊,但釣魚很管用,尤其是釣黃顙魚跟鯰魚
    雖然如今喜歡釣魚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一些傳統的釣魚方法並沒有得到發揚光大,如今一提到釣魚,大部分釣魚人都是在使用臺釣法釣魚。其實除了臺釣法外,還有一些傳統釣法用來釣魚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我們的傳統釣法不僅於此,除了長竿短線的垂釣方式外,還有一種垂釣方法,用來垂釣黃顙魚跟鯰魚這類肉食性的魚種,有著很不錯的效果。在有些地方,大家把這種方法稱為懶釣法。選用這樣的方式去釣魚,並不需要我們垂釣者在那守著,只需要將杆子布置好之後,第二天來收杆取魚即可。
  • 花椰菜出現散花的現象是什麼原因呢?以及相關防治措施
    以及相關防治措施三農導語:花椰菜在蔬菜中是維生素含量較高的一種了,在日常生活中又被稱作花菜,洋花菜,屬於甘藍的一個變種,具有很高的食用功效,據營養學家證明,經常食用花菜具有抗癌防癌,清化血管的作用,同時還有一定的醒酒功效,是非常受大家喜愛的,同時也吸引了不少種植戶,但是在種植花椰菜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像散花的現象,散花具體是指花椰菜的花球在膨大期間花球過早的出現鬆散的現象
  • 花椰菜早花原因及防治方法!
    近年來隨著花椰菜種植面積越來越大,它的早花現象也越來越嚴重,花椰菜早花現象會使其失去商品價值,嚴重影響到產量和收益
  • 風蝕發生機理及其防治技術
    大量實驗證明秸稈覆蓋是一項防止風蝕、保持水土的有效耕作方法。殘茬覆蓋減少水土流失90%,減少風蝕70%~80%(見表2)。  2.2 風沙危害嚴重地區防治風蝕措施  2.2.1種植牧草、保護草原。  土壤置於天然植被下是控制風蝕最好的方法。在裸露的沙地和退化的天然草原,種植牧草是防治沙塵暴的有效方法。可採取飛播種草,圍欄封育,草原補種牧草等方法。為了減少牲畜對種草沙地和草原的破壞,解決草原退化問題,要大力提高草原生態系統的第一性生產力,即植物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