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農村喪事嚴禁大操大辦,給農民省錢,為啥有人卻不願意?答案來了
現在在部分農村,不管是辦啥事,都講究熱鬧、排場,辦喪事也不例外。在過去,人們去世後,採取的都是土葬的方式,但到了現在,出於保護耕地等原因,土葬已經被禁止,轉而推廣火葬。因此,現在農村一般都採取的是火葬的方式。除了土葬改火葬,現在農村人辦喪事,還經常「花樣百出」,大操大辦,亂象多多。
在前些年,農村人辦喪事,一般都是請個嗩吶班,擺個酒席,然後就按流程把逝者入土為安,就結束了。但現在農村辦喪事,卻格外隆重起來,過去辦喪事可能就花個幾千塊錢,現在動不動就要幾萬甚至十幾萬。
有的地方,辦喪事早已不滿足請一個嗩吶班子了,一出手就是2個、4個,像打擂臺一樣比著吹;有的農村人辦事,則花大錢從城裡請來歌舞劇團,不管白天夜晚都是不停的表演,唱歌跳舞什麼的,尤其是到了晚上,還有涉及低俗的節目,讓鄉親們都難以接受;還有的把錢花在形式上,搭一個巨大的拱門、請來道士作法,連鞭炮都要5萬響、10萬響的等等。這些「新花樣」,既浪費錢,影響又不好,讓農村人有苦難言。
很多農村人都說,這樣辦喪事,花錢不少,都是白花。對於農村喪葬的這些亂象,各地也陸續展開整治,提倡厚養薄葬。但在實際推行中,卻發現效果不是很理想,不少農村人仍然大操大辦,嘴上說支持厚養薄葬,等到家裡辦事了,卻還是大操大辦停不下來。這是為啥呢?
原來,農民也是有苦衷的,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個村子就是一個「江湖」,農村人辦事,也不能自己想咋辦就咋辦。為啥這樣說呢?原因有以下方面。
1、面子因素
面子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人們卻都不能忽視它的存在。很多人為了面子,寧願不要「裡子」,俗說的「佛要一炷香,人爭一口氣」,說的就是面子的重要性。農村的攀比、炫富,說到底都要歸到面子上。
跟辦其他事一樣,農村辦喪事比排場、比賓客、比闊氣,拼的是面子,傷的是裡子。受攀比之風影響,很多人寧願東挪西湊去借錢也要擺排場。別人家辦事都是很風光,到自家了,薄葬一下,顯得很沒本事,丟人。尤其是「厚養」這個事是在自己家裡,知道的人不多,但辦喪事大家都看著,辦得好不好、花錢多不多,大家一下子都知道了。
2、孝心扭曲,道德綁架
對一些農村老人來說,「風光大葬」是他們一生最後的一個願望,有的老人後半輩子節儉節約,省下錢就為給自己買好壽棺、辦好喪事。農村人為了盡孝心,在老人去世後,不得不花大錢大操大辦,以告慰逝者的「在天之靈」。除此之外,農村的「輿論」過於強大,喪事寒酸了,村裡人會指指點點,說不孝;辦熱鬧了,鄰居親戚都會誇,說這孩子孝心可鑑。這種以花錢多少來判斷孝心,既是道德綁架,也是孝心扭曲。
對於農村喪葬這些亂象,以及辦喪事中的道德綁架、孝心扭曲,你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