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還是投資?新秀基金經理遭大佬diss,任澤松曾因此敗走基金業

2020-12-21 證券時報

在剛剛披露的基金半年報中,長信基金副總經理安昀因為不爽對方押注單一風格的策略,硬槓諾安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經理蔡嵩松。

安昀在半年報中diss諾安成長基金經理蔡嵩松從業才三年,做投資僅一年,規模從去年的十幾億迅速膨脹到當前的近兩百億,且大部分規模是今年二季度流入的,該產品基本上全倉半導體,「我不禁陷入深思,雖不免有葡萄好酸之嫌,但是這樣真的好嗎?」他強調,如果為了彈性而持有質量不高的公司,則可能跌去一半都找不到對手盤。

押注單一行業獲得基金的彈性,在基金經理新秀選手中較為常見,也是許多年輕基金經理成名的策略。2012年12月,年僅28歲的任澤松首次擔任基金經理,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將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推向了業績巔峰,獲得年度業績冠軍,在業內迅速成名,任澤松的主要策略亦是押注科網股,但押注單一行業所獲得的成功,也容易導致路徑依賴,從而為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在2017年的巨虧埋下伏筆,最終付出了職業生涯的代價。

長信基金大佬為何diss新秀選手?

在基金年報、半年報中,基金經理在闡釋個人市場觀點上「偷懶」,曾備受市場批評,但在最新披露的2020年基金半年報中,長信內需成長基金的半年報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基金經理安昀在半年報中直抒胸臆的批評國內一位新秀基金經理。

在長信內需成長基金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中,基金經理安昀這樣寫道——「最近聽說一支硬核成長類產品,基金經理從業才三年,做投資僅一年,規模從去年的十幾億迅速膨脹到當前的近兩百億,且大部分規模是今年二季度流入的,該產品基本上全倉半導體。我不禁陷入深思,雖不免有葡萄好酸之嫌,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從歷史統計可以清楚看到,投資股市的盈利分布也是遵從二八甚至一九原則,一定是很少部分人賺錢,絕大部分人買單。很不幸的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極少數人。」

值得一提的是,安昀是長信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2006年起就職於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曾獲2007年新財富最佳策略分析師評選第一名,2008年新財富最佳策略分析師評選第二名。2008年11月加入長信基金公司,歷任策略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研究總監,現任長信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國際業務部總監以及長信內需成長基金的基金經理。

根據業績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9月6日,安昀在擔任長信內需成長混合E基金的基金經理期間,兩年任職回報為125%,同類基金的平均收益為64.85%,業績排名位居市場前列。

根據長信內需成長基金披露的2020年持倉數據顯示,安昀的持倉策略相對分散,這區別於許多基金經理採取高度集中持股的策略,長信內需成長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合計佔比為56.11%,遠低於許多基金經理十大股票合計佔比就超過70%、80%的數據。

此外,安昀的前十大股票中還採取了行業風格均衡的策略,前十大股票中,有四隻股票屬於白酒板塊,有五隻股票屬於醫藥醫療股,一隻股票屬於化工股。如果進一步觀察安昀持倉比重超過3%的股票,則醫藥股總計為7隻,酒類股票為6隻,普通食品股2隻,商貿類股票1隻、傳媒股1隻。

顯而易見的是,半導體類股票幾乎不在安昀的重倉股和隱形重倉股行列。

長信內需成長基金經理安昀這樣解釋他的股票持倉策略——「作為跑相對收益的公募基金,我們怎麼處理?坦白說我們也非聖賢,在當前位置絕不敢貿然減倉至很低位置。況且從歷史規律看,大幅偏離benchmark也是得不償失。我們的方法是把倉位儘量向高質量公司去集中,這些高質量公司是經歷過歷史較長時間考驗,經歷過多次周期,並且能夠保持較高的資本回報率和自由現金流水平的。集中持有這些公司,一方面是他們本身充分享受了份額提升的益處,另一方面退一步講即便市場大幅調整,這些公司的倉位是能夠找到對手盤的,輸時間不會輸空間,不容易造成資本的永久性損失。」

安昀強調,集中持有這些公司,一方面是他們本身充分享受了份額提升的益處,另一方面退一步講即便市場大幅調整,這些公司的倉位是能夠找到對手盤的,輸時間不會輸空間,不容易造成資本的永久性損失。

而安昀在半年報個人市場觀點闡釋的最後一句,似乎又是為diss而準備的——「如果為了彈性而持有質量不高的公司,則可能跌一半甚至更多都找不到對手盤。」

「半導體行業主題基金」彈性更強?

安昀diss的這位基金經理究竟是誰?以至於安昀非要在基金半年報中作為闡釋市場觀點時的主要描述對象。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根據「硬核」、「從業三年」、「十幾億到規模近兩百億」、「半導體」這四個關鍵詞。安昀diss的基金經理指向了諾安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蔡嵩松。

蔡嵩松是諾安基金公司旗下諾安成長基金的基金經理,獲中科院半導體晶片專業的博士學位,曾先後任職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1月加入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員。2019年2月20日任諾安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9年3月14日任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自2017年11月加入諾安基金至今,蔡嵩松的基金行業經驗尚不足三年。但蔡嵩松是基金經理中少有的半導體晶片設計專業的博士,因此在2019年初以來的科技股行情中,蔡嵩松也比其他基金經理更為關注半導體領域的股票,憑藉科技股行情和押注半導體,蔡嵩松剛剛擔任基金經理,就趕上科技股行情。

科技股行情自2019年1月底就開始顯山露水,而蔡嵩松在2019年2月20日正式成為一名基金經理,趕上順風車的蔡嵩松很快就開始大施拳腳,基金業績出現明顯的起色,帶動基金規模增長,從剛擔任基金經理時的13億規模,迅速增長到目前的170億附近。

「硬核」也是諾安基金在蔡嵩松的宣傳文案中經常使用的關鍵詞,在多篇宣傳文章中,諾安成長混合的基金經理蔡嵩松表示,在未來3年-5年的科技國產化與5G大浪潮中,A股市場很可能走出收益翻倍的硬核科技股。

雖然蔡嵩松的基金公司從業經驗還不足三年,基金經理工作經驗還不足兩年,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截止2020年9月6日,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基金的收益率高達145.34%,而同類基金的平均收益是63.35%。

但是,業績絕非長信基金副總經理安昀diss蔡嵩松的主要原因,而更多集中在安昀所說的「規模從去年的十幾億迅速膨脹到當前的近兩百億,且大部分規模是今年二季度流入的,該產品基本上全倉半導體」。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諾安成長基金並非一隻行業主題基金,但蔡嵩松管理該基金後,諾安基金成長基金實際已經成為半導體行業主題基金。

根據諾安成長基金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該基金截止2020年第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清一色為半導體類股票,並且採取了集中投資的策略,前十大股票合計倉位佔比高達81.43%,也就是說,諾安成長基金截止2020年6月末,實際上將八成的股票資產全部押注到半導體類股票上。

雖然半導體是長期邏輯並無大的分歧,但在行業景氣度的相對高位,幾乎全倉半導體的策略還是引發了市場的極大爭議。顯而易見的是,這種策略的好處在激進效果,能夠利用市場趨勢放大業績、迅速成名。

新選手押注策略或導致路徑依賴

「很多70後的老基金經理對這些年輕人的操作方式有點不滿。」深圳地區的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向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直言,這種投資策略可以放大業績,但違背了基金投資相對平衡的理念,一旦市場發生變化,會對基金淨值和基金持有人帶來較大風險。

深圳的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則認為,這種操作方式在年輕的新秀基金經理中比較常見,策略上比較激進,許多新秀基金經理成名,都是「依靠這種不怕死的操作方式」。

2012年12月21日,年僅28歲的任澤松首次擔任基金經理,接掌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這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年輕基金經理自上任後,僅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將這隻平凡基金推向了業績巔峰,在2013年內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的淨值增長率高達80.38%,獲得年度業績冠軍,在業內迅速成名。

只幹了一年基金經理,就秒殺老牌基金經理,拿下全行業的業績冠軍,任澤松是怎麼做到的呢?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2013年是A股科技股行情的大年之一,恰如2020年A股資金對科技股的追逐,在2013年偏配科技股是許多激進選手進入業績前列的主要策略。

根據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披露的2013年年報顯示,截止報告期末,任澤松持有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有多達8隻股票為科技股(TMT)。在行業配置策略上,中郵戰略新興產業當時僅在信息技術板塊的持倉比重就高達40%。

這種基金投資中的偏食,導致該基金利用2013年A股行情獲得極大的收益,但偏食容易給基金經理帶來路徑依賴。

「路徑依賴的最大風險是投資風格固化,也往往會把牛市中泡沫賺到錢的當成自己投資能力所賺取的錢。」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在與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討論時認為,路徑依賴如果再加上行業押注,就可能面臨較高的市場風險,相對均衡的配置偏好仍然是較好的操作策略。

路徑依賴帶來的偏食,使得任澤松在重倉股布局上長期押注科技股,最終當科技概念股的泡沫於2017年爆破,任澤松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接連踩雷,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在2017年以回報率虧損28.09%在353隻同類基金中排名倒數第一。

在這種背景下,任澤松為他的偏食付出了職業謝幕的代價。2018年6月25月晚間,中郵基金髮布公告稱,任澤松因個人原因離任。

押注策略導致半年兩次大幅回撤

值得一提的是,蔡嵩松在其管理的基金半年報中解釋重倉半導體股票——股價由於影響因素較多,有可能出現過熱的情況,但是長周期來看,產業景氣周期剛剛開始,龍頭公司的天花板很高。

蔡嵩松表示,半導體是本輪科技周期中景氣度最高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板塊,細分賽道龍頭公司都處於高速增長的拐點,靜態估值可能會偏高,但是切換到明年或者後年來看,業績增速消化估值很快,基本都能達到一個穩態估值。所謂的多周期共振,也就是5G大周期總量向上和國產替代份額提升的乘數關係。

不過,儘管可能面臨長期投資邏輯,但在市場可能出現的過熱情況下,蔡嵩松押注半導體股票,實際上也給基金持有人帶來了較大的回撤風險。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諾安成長基金年內以來有兩次較大的回撤,第一次基金淨值回撤高達30%,第二次發生在今年7月初至9月初,回撤也接近25%。

控制回撤的能力是評價基金產品、基金經理的重要指標。根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此前的一次採訪,安信基金的一位人士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強調,會有意識的控制不同板塊之間的相關性,前期通過適當的分散來降低整體組合的波動。

「即便對於非常看好的板塊也會設置一定的倉位上限。」上述基金經理強調,雖然從短期看,會犧牲基金淨值的進攻性,但從長期而言,這種持股策略在市場預期和行情變化中,不至於出現大起大落。

顯而易見的是,全倉半導體儘管在市場趨勢階段可能獲得極高的彈性,但當市場風格出現變化,押注策略可能帶來流動性的風險,即安昀所說的對手盤問題,同時給基金淨值帶來較大的回撤壓力。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相關焦點

  • 百億規模基金幾乎全倉半導體,投機還是投資?新秀基金...
    2012年12月,年僅28歲的任澤松首次擔任基金經理,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將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推向了業績巔峰,獲得年度業績冠軍,在業內迅速成名,任澤松的主要策略亦是押注科網股,但押注單一行業所獲得的成功,也容易導致路徑依賴,從而為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在2017年的巨虧埋下伏筆,最終付出了職業生涯的代價。長信基金大佬為何diss新秀選手?
  • 又一大佬離職!「公募一哥」任澤松告別中郵基金
    6月25日,有消息稱「公募一哥」任澤松將從中郵基金離職。《國際金融報》記者向中郵基金方面進行了求證,確認消息屬實。這位名滿江湖的公募大佬接下來將奔赴何處?有媒體報導稱,任澤松下一站或將加盟浙商基金。對此,中郵基金方面表示尚不清楚。在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看來:「從任澤松對創業板的執著來看,他其實更適合去做PE。」
  • 中郵基金經理任澤松離任 虧損45%的百億基金何去何從
    來源:金融投資報6月25日晚間,中郵創業基金公司關於基金經理任澤松因個人原因而離任的公告一經發布就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作為公募界的話題人物,任澤松曾因高度集中持倉創業板大賺而備受讚譽,又因創業板持續調整基金虧損嚴重而飽受質疑。
  • 明星基金經理再戰江湖:東證元老陳光明發起公募獲批 任澤松籌備私募
    曾任東證資管黨委書記、董事長,任職期間帶領東證資管堅守價值投資之路,打造了「東方紅」系列產品和投資團隊,尤其是擅長3-5年長期價值投資。因此陳光明被業內認為是最懂如何在中國市場進行價值投資的人,可謂是「高手中的高手」。
  • 任澤松離職半年後 又一冠軍基金經理不管公募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1月12日,易方達基金髮布公告稱,宋昆不再擔任易方達新興成長、科訊等四隻公募基金。宋昆所管理的易方達新興成長基金曾在2015年以171.78%的業績名列公募基金業績冠軍。幾個月前也曾有一位冠軍基金經理不管公募了,他是2013年基金業績冠軍得主,原中郵基金經理任澤松。所不同的是,任澤松於2018年6月底離職,而宋昆是內部工作調整的轉崗。宋昆轉崗1月12日,易方達基金髮布公告稱,旗下多隻基金產品解聘基金經理宋昆。
  • 中郵基金「一哥」任澤松離職 下一步意向浙商基金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任澤松是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碩士畢業,80後,曾任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員、北京源樂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業研究員,2011年4月加入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澤松加入中郵基金後,曾先後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投資部總經理助理、投資部副總經理、投資部總經理。
  • 中郵「一哥」任澤松管理基金虧9億
    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它的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陷入了尷尬境地。2013年以80.38%的收益奪得偏股型基金年度冠軍後,80後基金經理任澤松一戰成名,成為中郵創業基金的「一哥」。2013年,僅一年基金經理經驗的任澤松,就以「黑馬」的姿態成為當年的公募冠軍,其當年操盤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回報超過80%,成為公募偏股型基金冠軍。之後,任澤松被稱為公募「一哥」,作為80後基金經理,廣受關注。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任澤松目前管理基金資產總規模達227.14億元,是中郵基金旗下7隻基金的基金經理。但自今年以來,任澤松管理的部分基金由於表現不佳,備受質疑。
  • 王亞偉、裘國根、任澤松等大佬跑步入場,看好這些股……
    伴隨A股的強勁上漲,王亞偉、裘國根、邱國鷺、任澤松等一眾知名私募大佬也坐不住了,紛紛跑步加入看多陣營。  繼邱國鷺所率領的高毅資產年初以來連發10隻股票策略基金之後,知名私募大佬王亞偉所管理的千合資本、裘國根旗下重陽投資、前明星公募基金經理任澤松擔任總經理的集元資產、前澤熙投資總監史朝興去年組建的上海慈陽投資,均於近期成立了新產品。
  • 混合型基金月度紅黑榜 中郵明星經理任澤松旗下基金大跌超12%
    界面新聞從收益率、波動率、擇時與選股四個維度綜合評估,形成月度基金紅黑榜,並對上榜基金進行進一步篩選,剔除非投資收益原因造成的淨值上漲,並對這些基金進行長期跟蹤。試圖從中找到收益相對較高、風險相對較低,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本篇為混合型基金榜單。根據Wind數據統計,11月全市場存續混合型基金共有2720隻,11月平均收益率為-1.26%,上月平均收益率2.08%。
  • 明星基金經理一季度「持股」報告:任澤松新進崑崙萬維、金固股份
    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發現,尤其是這些基金經理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易方達新興成長、華商價值精選混合等基金的關注度十分高,在基金投資者中擁有極高人氣。目前正值基金一季報披露之時,這些基金的調倉動向以及基金經理的後市觀點,值得投資者參考。
  • 王亞偉、邱國鷺、任澤松等私募大佬緊急籌資跑步進場 積極調研高...
    (上海證券報)   伴隨A股的強勁上漲,王亞偉、裘國根、邱國鷺、任澤松等一眾知名私募大佬也坐不住了,紛紛跑步加入看多陣營。  繼邱國鷺所率領的高毅資產年初以來連發10隻股票策略基金之後,知名私募大佬王亞偉所管理的千合資本、裘國根旗下重陽投資、前明星公募基金經理任澤松擔任總經理的集元資產、前澤熙投資總監史朝興去年組建的上海慈陽投資,均於近期成立了新產品。
  • 任澤松離職了! 曾暴賺700%也曾淨值大跌
    來源:中國基金報今晚,中郵基金髮公告,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因為個人原因離任。據公開資料顯示,任澤松的投資生涯很順遂。任澤松2011年4月加入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後擔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在2012年12月起任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基金經理。今年是他在中郵基金的第七個年頭。
  • 「公募一哥」任澤松:成敗創業板 堅守還是執拗
    2016年,他又以三年投資收益486.65%的投資業績問鼎三年期權益類基金經理排行榜冠軍,將個人的職業生涯推向高潮,公司更是全力打造了以任澤松為首的明星基金經理工作室。風水輪流轉,在2015年下半場,創業板進入去泡沫階段,股市一路探底,而這也成為任澤松帶領下的中郵基金命運的轉折點,此後關於任澤松的新聞便轉為負面,其管理的中郵基金多隻重倉創業板產品業績急劇下滑。
  • 任澤松歸來:這次要做私募 曾在公募2年多暴賺700%
    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下一站是公募還是私募,這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在最近一次券商組織的論壇活動中,作了嘉賓演講的任澤松,最新任職單位是上海集元資產,他在回覆中國基金報記者提問時也確認目前就職於集元資產,他還稱公司正在籌備中,仍在等待變更手續完成。
  • 剛剛任澤松歸來!這次要做私募 曾在公募2年多暴賺700%
    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下一站是公募還是私募,這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在最近一次券商組織的論壇活動中,作了嘉賓演講的任澤松,最新任職單位是上海集元資產,他在回覆中國基金報記者提問時也確認目前就職於集元資產,他還稱公司正在籌備中,仍在等待變更手續完成。
  • 一個鳳凰基金經理入獄的唏噓人生
    厲建超,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12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曾任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高級研究員、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主要負責信息、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研究工作、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郵核心優勢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助理,現任中郵核心優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 公募基金20年:26位冠軍基金經理風雲
    作為基金業首批公募基金經理的林彤彤和王國衛身上發生的故事,也反映出整個基金行業的基金經理生態。林彤彤在華安基金曾任職多隻封基的基金經理,2006年加盟滙豐晉信基金,2014年初離職,後因老鼠倉被罰。
  • 一季度贏家是任澤松,他的基金還能追嗎?
    其中提到,密切關註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的冒尖者,這些基金經理和產品很可能一整年都延續強勢行情。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基金該追嗎?菜基不想籠統地回答這個問題,畢竟每個基金都有自己的性格,而每個投資者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需要的是對症下藥。我們先來假設一位前來問診的基金投資者模樣:小菜,今年30歲。上班族一枚,沒有很多時間研究,買基金的目的是讓閒錢保值增值,需要長期投資。
  • 任澤松旗下產品暴賺90%「殼王」辛宇欲借國企東山再起
    今年以來,A股強勢反彈,散戶紛紛進場的同時,私募大佬們也跑步進場。備受矚目的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也在私募公司中開啟其「第二春」,旗下產品集元-祥瑞1號今年以來的收益為90%。面對市場熱點紛呈,也有私募大佬堅持原有的投資策略不變。「殼王」辛宇至今仍然咬定殼股不放鬆,旗下持倉個股仍然為國企改革標的。
  • 買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最牛基金經理在此:第七屆中國基金業...
    經理個人的評選活動——中國基金業英華獎最佳基金經理評選,到今年已成功舉辦七屆。投資主辦和投資經理。  中國基金業英華獎推出七年多來,便在資產管理行業和基金經理圈產生了巨大擁有卓越投資能力的基金經理的價值得到了空前提升。  七年多來,英華獎榜單中產生了一大批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他們戰勝了市場的長期波動,實現了遠超市場的收益,成為資管行業閃耀的明星。  唯一的大資管行業投資人才專門評選、極高的獲獎難度、完全量化的指標體系、中長期的全面考察,不斷完善的評價體系,造就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極高的含金量,這也是優秀投資人才如此看重英華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