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設計研學旅行課程——「教育+文旅」深度融合

2021-02-19 華景研學

中國歷史上一直有「遊學」的優良傳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講的就是需要通過讀書和遊學來增長見識。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新時代下的「遊學」——研學旅行需求越來越大,已成為文化、教育、旅遊界的重要課題。

2013年2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國印發了《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綱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原國家旅遊局《研學旅行服務規範》等一系列文件均專門提出促進研學旅行發展的要求和指導意見。

但是,截至目前,教育、旅遊、文化界對研學旅行的發展仍處於探索階段,研學旅行在大部分地區依舊不能有效落實開展,或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官方對研學旅行的一般定義為: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其中明確提到必須是以班、年級乃至學校為單位開展的集體活動,才是研學旅行。

作為一個全新的產品,必然面臨各種問題與挑戰,但其最關鍵的痛點是內容,在「內容為王」的體驗消費時代,沒有內容創新的研學旅行,難以得到市場的認可。基於研學旅行的特徵,研學旅行產品的內容應區別於親子、休閒度假、專項拓展等產品,結合研學、體驗等專項性要求,創新打造全新的研學旅行產品。

研學旅行體驗的內容可結合田園學習、生態探索、文化體驗等目的、要求,進行專門的課程式設計,通過專業導師,組織、引導研學參與者的體驗式參與。圍繞核心研學課程,同步配套相應的休閒服務設施,形成研學與旅遊休閒相結合的功能複合、業態集成的研學旅行產品,既能滿足研學旅行的核心訴求,又可兼顧拓展研學旅行相關的親子休閒、主題度假、拓展聚會等市場。

相關焦點

  • 如何設計紅色研學旅行課程
    2013年國家印發《國民休閒旅遊綱要2013-2020》中明確要「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2016年12月,我國教育部等11部門以教基——(2016)8號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有機融合。
  • 業界探討研學旅行課程設計 重在課外實踐與體驗
    ·北京地區研學旅行課程設計交流會」20日在北京舉行,教育界專家學者、業界高管圍繞「研學旅行怎麼做」、「如何推進研學旅行課程化」、「怎樣實現研學旅行綜合育人效果」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探索課程設計創新模式,促進研學旅行健康發展。
  • 廣東旅博會連續三年設立研學旅行展區,打造「文旅融合新場景」
    展會時間:2020年9月11日至13日展會地點: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區「旅遊+」是廣東旅博會推出的文旅融合新業態展示專欄。本屆旅博會規劃打造多個「旅遊+」特色主題展區,呈現當前文旅融合新業態、新模式。
  • 學校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實踐研究
    一研究背景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方式呈現多樣性,教育創新理念開始出現,一場全民教育改革正在潛移默化地進行著。其中,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成為教育新路的探索先驅。國外在此領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研學旅行的課程設計上,國外的學校會與市場深度接軌,在課程設計上與創新、科技、文化組織廣泛合作,在研學旅行課程設計上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元性的特點,這也是國內研學旅行課程發展可以借鑑的地方。
  • 文旅融合、打造基地 洪江區精心擦亮研學旅行品牌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湘鄉會館」是洪江區在建的星級研學寫生營地,預計明年「五一」前對外開放,屆時將大幅提升洪江區接待研學旅遊團隊的能力。洪江大力做活文旅融合「文章」,將洪商文化、紅色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等文化元素進一步挖掘、融合併鮮活化,與學校課程有機結合。
  • 【懷化市】文旅融合 打造基地 洪江區精心擦亮研學旅行品牌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湘鄉會館」是洪江區在建的星級研學寫生營地,預計明年「五一」前對外開放,屆時將大幅提升洪江區接待研學旅遊團隊的能力。  洪江大力做活文旅融合「文章」,將洪商文化、紅色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等文化元素進一步挖掘、融合併鮮活化,與學校課程有機結合。
  • 研學旅遊怎樣「更新」更走心?增強體驗 增加特色 增添花樣
    近日,農墾旗下省桂林洋熱帶農業公園、石花水洞地質公園、儋州藍洋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和海南農墾博物館共4個研學基地入選我省第二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名單。這一消息,令洪莉雲對疫後旅遊市場信心倍增。   眼下,研學旅行已成為一大「熱詞」,「旅遊+教育」融合發展市場前景廣闊。資源豐富、品牌獨特的海南農墾企業正發力探路研學旅行,力爭打出海墾品牌。
  • 廣東旅博會連續三年設立研學旅行展區打造「文旅融合新場景」
    自2013年起,國家多個部委相繼發文,明確提出推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發展。實施「旅遊+」戰略,開展研學旅行,促進旅遊+教育進一步融合,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記者從廣東旅博會組委會了解到,本屆旅博會規劃打造多個「旅遊+」特色主題展區,其中研學旅行展區為連續第三年設立,主要展示國內優秀研學旅行目的地和研學旅行服務機構。
  • 雲成長與蛙聲小鎮深度合作 聯手打造青少年研學旅行勞動教育基地
    2020年11月14日,雲成長研學以人才培養建設、營地(基地)建設和精品研學旅行課程與研學線路建設三個維度出發,與蛙聲小鎮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蛙聲小鎮為研學旅行載體打造勞動教育品牌,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中小學必須開展的教育活動。
  • 亞洲文旅產業發展大會 | 身臨其境創始人劉宣付:科技賦能,研學旅行助力文旅融合發展
    文旅融合是大勢所趨,但是怎樣的項目才能做好文旅融合呢?劉總在演講中重點闡述了研學旅行就是最好的文旅融合,它可以帶來2到7天的時間進行深度的旅遊體驗和研究性的學習,同時也給文旅項目帶來了流量,這個流量包含了客流量、現金流以及商流。同時,景區周一到周五的客流量很小,而研學旅行正是解決了景區這個空暇的時間段沒有流量的問題,在工作日為景區帶來了流量,也就帶來了價值。
  • 清軟海芯董事長彭世春出席中小學研學教育博覽會
    12月15日,第六屆中國研學旅行年會暨第四屆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博覽會在四川綿陽舉辦,來自全國研學旅行機構、全國研學基地營地以及研學教育機構的從業者300餘人參會,圍繞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方向展開深入探討交流,共同就推進中國研學教育行業穩步發展建言獻策。
  • 保亭整合文旅資源 開發研學旅遊產品 打造研學旅行新名片
    12月14日,海南中學三亞學校組織學生到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開展研學旅行,學生們在黎族阿婆的指導下學習黎族藤編。記者 武威 通訊員 潘達強 攝進入12月,天氣漸涼,保亭研學旅行卻熱度不減,探秘熱帶雨林奇觀、體驗黎苗民俗等主題成為當地研學遊的熱門方向。
  •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幾大分類,我們必須要知道
    研學旅行是中小學生有組織的集體性、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活動,是對中小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生活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有效載體。在研學旅行的整體實施過程中,研學旅行課程更是能彰顯研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不同的課程設計也代表了不同的教育形式,那麼研學旅行活動都有哪些分類呢?
  • 研學旅遊怎樣「更新」更走心?增強體驗 增加特色 增添花樣
    近日,農墾旗下省桂林洋熱帶農業公園、石花水洞地質公園、儋州藍洋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和海南農墾博物館共4個研學基地入選我省第二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名單。這一消息,令洪莉雲對疫後旅遊市場信心倍增。   眼下,研學旅行已成為一大「熱詞」,「旅遊+教育」融合發展市場前景廣闊。資源豐富、品牌獨特的海南農墾企業正發力探路研學旅行,力爭打出海墾品牌。
  • 「洛陽市研學旅行發展聯盟」成立,研學旅行基地再添新成員
    會上,伊濱倒盞村黃河文化研學旅行基地、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研學旅行基地等第二批洛陽市研學旅行基地代表單位、首批洛陽市研學旅行承辦機構接受授牌。同時,會議發布《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洛陽市教育局洛陽市文物局關於印發洛陽市首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課程設計大賽方案的通知》,大賽以「研學洛陽,讀懂中國」為主題,由洛陽市研學旅行發展聯盟具體承辦,面向洛陽市大中小學校、各景區(點)、各博物館、各級研學旅行基地等,進行研學旅行課程競賽,大賽設一、二、三等獎,共9名,獎金3萬元到1萬元不等,優秀獎10名,獎金5千元
  • 研學旅行中,學習是怎樣發生的
    要真正實現研學課程的教育價值和學習意義,一方面需要有強烈的課程意識,通過課程設計讓研學真正具有學習的內涵;另一方面需要深刻認識研學旅行這種課程形式的獨特性,認識到這種課程形式下「學習是怎樣發生的」,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研學課程的自主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等特徵,跳出固有思維,與學生共同進入一種新的學習模式之中。
  • 研學旅行怎麼做?看研學旅行專業論壇上這些專家怎麼說
    看研學旅行專業論壇上這些專家怎麼說金羊網  作者:陳馥敏  2019-09-01 2019年,不僅是文旅融合元年,也是研學旅行大放異彩的一年。
  • 勞動教育、研學旅行和綜合實踐教育到底什麼關係?
    一直以來,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秉承「好學力行,知行合一」的研學教育理念,將理念落實到行動。今天,我們將深入解讀教育部門相關文件政策,深刻理解研學旅行、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教育的本質和關係,致力於做到「研」與「行」並舉,做到學生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高效融合,真正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
  • 文旅融合 磐安打造研學遊新風尚
    文旅融合 磐安打造研學遊新風尚
  • 行業丨研學旅行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距離「路和書」的融合還有...
    目前,各大旅行社、教育機構、文旅企業等爭先恐後加入角逐,以期分得一杯羹。近日,在北京召開的「2019中國旅遊科學年會暨第二屆全國旅遊管理博士後學術論壇」上,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部長出席會議並連發14問談文旅融合,其中包括「如何推動旅遊與教育的跨界融合?」有關於此,值得文化旅遊部門、教育部門和業內人士的深思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