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市場曇花一現,海港城母公司利潤大跌31%

2020-12-13 時尚商業快訊

在市場不穩以及環球貨幣匯率波動的影響下,九龍倉置業表示將維持審慎的態度

作者 | Drizzie

亞洲奢侈品市場看香港,而香港奢侈品零售看海港城。

據時尚商業快訊,海港城母公司九龍倉置業(01997.hk)今日午間發布的上半年財報,在截至6月30日的半年內,集團收入為84.98億港元,營業利潤為67.22億港元,公司股東應佔利潤減少31%至69.89億港元其中海港城商場今年以來遭遇挑戰,總銷售額下跌 1%至184.97億港元,去年同期是雙位數增長。

九龍倉置業於2017年底從九龍倉集團分拆上市,目前持有海港城、時代廣場、好萊塢廣場以及中環組合等6項香港物業組合,共有約1100萬平方尺約合102萬平方米樓面面積,當時總值超過2300億港元。

九龍倉置業今年上半年業績財報,點擊查看更清晰

期內,九龍倉置業投資物業收入穩步上升4%至74.33億港元,營業利潤上漲4%至65.91億港元,集團旗下的三個商場在香港零售銷售總額的市場佔有率合共10%,位於尖沙咀的海港城和位於銅鑼灣的時代廣場這兩個黃金地段的高端商場一直是大量中國內地遊客光顧的地方,也是九龍倉置業的現金奶牛。

包含酒店業務在內的海港城依然是集團主要增長動力,海港城總收入上升5%至61.65億港元,營業利潤上升6%至50.93億港元。其中海港城商場的收入增加6%至39.94億港元,佔海港城總收入65%,出租率維持在 96%。奢侈品牌入駐需求依然強烈,首次進駐海港城的品牌包括首次在港開設門店的Darphin、Tom Ford Beauty等,以及首次登陸香港九龍的Bon Parfumeur和Hobbs,奢侈珠寶品牌Tiffany & Co.則擴大店面以加強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第一季度海港城總銷售額達100億,同比猛漲約37%至38%,是有史以來最好成績的第一季。

時代廣場收入基本持平錄得14.31億港元,營業利潤則下跌至12.71億港元,寫字樓需求保持穩定,在續租租金上升的支持下,時代廣場收入微升至3.69億港元,出租率維持在97%,續租率為30%,但商場表現強烈受到零售市場競爭激烈及消費意願疲弱影響,收入幾乎無增長錄得10.62億港元,出租率穩定在98%。

好萊塢廣場收入減少2%至2.84億港元,營業利潤下跌 2%至2.22億港元,出租率為98%。好萊塢廣場不斷調整租戶組合和市場營銷策略,以更有效發揮新興的九龍東核心商業區的優厚潛力。為進一步吸引訪客及推動消費,好萊塢廣場與啟德郵輪碼頭合作提供免費穿梭巴士、商場大使及推出獎勵計劃。

在投資物業收入及盈利均上升的同時,九龍倉置業旗下的發展物業收入暴跌85%至1000萬港元,並取得營業虧損1400萬港元,主要由於上市附屬公司海港企業有限公司有序撤出發展物業分部。

集團酒店收入上升9%至9.06億港元,營業利潤大漲67%至1.39億港元,因為中環The Murray 業績持續改善,扣除土地及樓宇折舊後的營業虧損縮減 52%至6400萬港元,但是海港城三家馬哥孛羅酒店及會所受市場需求疲弱及經營成本上升拖累,營業盈利下跌 6%。   

集團旗下投資及其它收入上升11%至1.49億港元,營業利潤上漲18%至7800萬港元。

九龍倉置業在財報中強調,市場需求自年初以來轉弱,情況越來越嚴峻。九龍倉置業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在財報發布會上表示,儘管公司今年上半年面臨需求疲弱,主要是受外圍因素的影響,但公司整體業績表現較為穩定。 投資者關係經理吳庭欣則表示公司今年下半年的前景不太明朗,在市場不穩以及環球貨幣匯率及利率波動的影響下,公司將維持審慎的態度

據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早前公布的數據,香港6月零售銷售數據連跌五個月,跌幅進一步擴大。期內零售業總銷貨值352億元,同比下跌6.7%。已經連跌第五個月,期內銷貨量更急滑7.6%,不僅遠低於市場預期跌1.9%,更是撇除1到2月份農曆新年因素後,自2016年8月以來的單月最大跌幅,創近3年最慘零售業績。

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奢侈品零售額跌幅最大,同比大跌17.1%,而5月份僅跌2.9%。與中國內地旅客消費有關的藥物及化妝品下滑4.1%,香港零售管理協會還預計7月和8月的銷售額將更慘烈,或錄得兩位數的下降。

香港工會聯合會表示,6月份酒店入住率同比下降20%,7月份可能下降40%。有當地旅遊從業者透露,大約三分之二的中國內地消費者取消了預訂。同時,中國內地下調奢侈品關稅和新電商法的實施,正在讓香港奢侈品零售的吸引力下降。

香港市場在奢侈品行業中擁有極高的戰略地位。儘管中國內地的奢侈品消費持續井噴,但香港依然被視為奢侈品零售的亞洲晴雨表。但是在不穩定的市場下,正在讓消費者對這個曾經全球上升消費階層最喜愛的熱門度假勝地聞之色變,中國內地遊客快速流失,而嚴重依賴遊客消費的香港奢侈品零售業幾近停滯。

截至發稿,九龍倉置業股價微升0.33%至每股45.85港元,不過自今年4月低以來,股價累計跌幅超過25%,目前市值約為1392億港元。

相關焦點

  • 海港城母公司去年利潤破100億
    據海港城母公司九龍倉置業今日發布的2018年財報數據,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內,九龍倉淨利潤增長6%至100.53億港元,如果計入投資物業重估盈餘及其它會計收益或虧損,淨利潤則增長5%至180.27億港元。
  • 香港奢侈品零售捲土重來?海港城去年利潤破80億
    其中,投資物業收入增長4%至133.34億元,營業利潤增長5%至116.98億元,純利潤則猛漲73.62%至172.18億元,核心利潤增長12%至95億元,94% 來自旗下6個商場組合。 隨著香港零售的復甦,九龍倉去年11月23日分拆旗下包括海港城、時代廣場等6家香港商場組合命名為九龍倉置業,以介紹形式上市。
  • 奢侈品地標隕落,海港城上半年收入大跌30%,每10家店就有一家空置
    據時尚商業快訊,受疫情以及零售環境持續低迷影響,6月香港零售銷售額同比大跌24.8%至265億港元,連續17個月錄得下滑,上半年大跌33.3%,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等奢侈品銷量驟減56.5%,佔據香港高端消費半壁江山的九龍倉置業上半年收入隨之大跌20%至67.75億港元,營業利潤大跌26%至49.66億港元,股東應佔集團虧損達
  • 香港海港城母公司套現亞馬遜及Facebook股票
    據時尚商業快訊,香港海港城母公司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今日發布公告,披露其出售亞馬遜及Facebook股份事項,總涉資約73.86億港元,共賺投資盈餘逾19億港元。九龍倉集團是香港最主要的投資型地產開發商之一,旗下的海港城、時代廣場、好萊塢廣場、卡佛大廈、會德豐大廈及The Murray六項投資物業於2017年被單獨拆分為九龍倉置業獨立上市。 今年2月24日,九龍倉集團、九龍倉置業、會德豐三家公司集體停牌。或許是嗅到了陡增的市場風險,會德豐宣布在上市37年後將其私有化。
  • 周生生珠寶零售利潤大跌20% 香港澳門市場銷售下跌
    香港珠寶集團周生生(需求面積:50-100平方米)發布2015年全年財報,周生生2015年營業額同比2014年下滑1%錄得190.69億港元。其中集團的珠寶零售業務利潤大跌20%至10.07億港元。周生生的珠寶零售業務佔本集團營業額 88%。   在香港及澳門市場,銷售額同比2014年下滑10%,同店銷售增長為下跌11%。
  • 歷史上第一次,香港海港城為奢侈品牌等減租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日前透露,2020年農曆新年是香港零售業最糟糕的時期,在1月24日至2月2日期間,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品類已收窄至30%和40%的跌幅重新擴大至60%至80%,她預計該態勢將會延續至夏季。2019年第四季度,香港零售銷貨量同比大跌24.1%,為有記錄以來表現最差的季度。
  • 香港零售持續低迷 LV罕見削減海港城的店鋪面積
    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LV母公司LVMH集團在去年第三季度業績開始復甦,但就香港以及中國大陸的門店布局情況而言,仍面臨市場挑戰。LVMH集團董事長兼CEO Bernard Arnault 也坦承對未來並不感到樂觀,他表示:「每個十年總有八年好日子和兩年不太好的日子,眼看這個十年周期就要見底了,今年下半年會特別艱難」 。
  • 香港零售業寒冬:海港城零售額大跌 九龍倉置業遭重創
    另外,從分解業務來看,即便是佔據了香港黃金地段的商業、酒店、投資物業,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報告稱,集團第三、四季度營業額分成租金降幅分別大跌49%和78%,呈斷崖式下跌。在2018年創下最好業績的海港城,遭遇了經營最慘澹的一年,商戶零售額下降23%。
  • 海港城2018年零售銷售額大漲24%至370億港元 新增逾80家品牌店!
    儘管香港零售業於去年下半年開始顯示出放緩跡象,但地標性的高端購物商場海港城業績表現依舊強勁。   據海港城母公司九龍倉置業今日發布的2018年財報數據,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內,九龍倉淨利潤增長6%至100.53億港元,如果計入投資物業重估盈餘及其它會計收益或虧損,淨利潤則增長5%至180.27億港元。
  • 早報| 香港海港城單層空鋪高達20間;太平鳥上半年賺了1.2億
    在邀請Gucci老將加盟後,Salvatore Ferragamo的銷售額於去年實現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增長,但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該品牌收入大跌30.6%至2.2億歐元。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財年內,Prada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2.7%至32.26億歐元,零售銷售額增長4.1%至26.36億歐元,其中正價商品銷售額增幅錄得9%。
  • 內地遊客持續下跌 SOGO崇光百貨母公司2016利潤大跌17%
    內地遊客持續下滑影響, 正拖累香港百貨行業。Sogo崇光百貨母公司利福國際今日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潤大跌16.92%至15.9億元,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則下跌2.9%至46.72億元。
  • 觀察|香港奢侈品零售的至暗時刻
    也就是說,對任何奢侈品品牌而言,在海港城開設的門店都是至關重要的核心店鋪。Valentino關閉海港城旗艦店成為了香港奢侈品零售行業正在加速步入衰退期的一個新的有力證據。事實上,這種衰退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有了明顯跡象。今年2月,義大利奢侈品品牌Prada關閉了位於香港銅鑼灣羅素街Plaza 2000的最大店鋪。
  • 海港城零售額大跌,九龍倉置業盈利遭重創
    另外,從分解業務來看,即便是佔據了香港黃金地段的商業、酒店、投資物業,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報告稱,集團第三、四季度營業額分成租金降幅分別大跌49%和78%,呈斷崖式下跌。在2018年創下最好業績的海港城,遭遇了經營最慘澹的一年,商戶零售額下降23%。
  • 早報| 阿里巴巴闢謠天貓總裁蔣凡調任;SK-II等第一季度利潤大跌21%
    全球零售環境依舊不穩,但歐洲奢侈品巨頭的股價逐漸回升,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股價累計上漲3%,市值為1801億歐元;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股價上漲3.1%,市值約為629億歐元;愛馬仕股價上漲6.4%,市值約為713億歐元;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股價則錄得1.18%的跌幅,市值為311億瑞士法郎。
  • 早報|香港海港城單層空鋪高達20間;太平鳥上半年賺了1.2億...
    在邀請Gucci老將加盟後,Salvatore Ferragamo的銷售額於去年實現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增長,但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該品牌收入大跌30.6%至2.2億歐元。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財年內,Prada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2.7%至32.26億歐元,零售銷售額增長4.1%至26.36億歐元,其中正價商品銷售額增幅錄得9%。
  • 香港零售回暖?海港城首季銷售突破百億,創史上最好業績
    此前香港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3月,香港零售業大漲14.3%,其中百貨公司貨品大漲13.2%。海港城和時代廣場的銷售無疑大幅跑贏大市,以奢侈品銷售為主的兩大商場首季銷售同樣跑贏該類別,首季度香港零售市場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銷售漲幅為21.7%。
  • 全球最賺錢商場海港城去年銷售暴跌四分之一
    撇除投資物業重估,基本盈利全年97.91億港元或每股收益3.23港元,較2018年100.53億港元或每股收益3.31港元下滑2.6%。 集團旗艦物業海港城群去年收入和營業利潤雙雙下滑2%至115.77億港元和94.47億港元,其中商場收入和營業利潤下滑1%至74.52億港元和66.15億港元。
  • 六福集團利潤大跌13.4% 押寶內地市場
    香港珠寶巨頭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0590.HK,下稱「六福集團」)似乎正在經歷因港澳零售市場整體下滑而帶來的陣痛。近期,六福集團發布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2014/2015財年,六福集團淨利潤大跌13.4%,從上年同期的18.649億港元跌至16.148億港元;全年營業額大跌17.1%,從上年同期的192.149億港元跌至159.227億港元。六福集團這一業績狀況恰是近期香港珠寶行業的縮影。
  • ...II等第一季度利潤大跌21%;Prada旗下工廠將逐步復工以滿足中國...
    全球零售環境依舊不穩,但歐洲奢侈品巨頭的股價逐漸回升,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股價累計上漲3%,市值為1801億歐元;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股價上漲3.1%,市值約為629億歐元;愛馬仕股價上漲6.4%,市值約為713億歐元;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股價則錄得1.18%的跌幅,市值為311億瑞士法郎。
  • 優衣庫、MUJI利潤下滑
    另一方面,其主題為米奇的「GUCCIPIN」快閃店同日登陸北京SKP、上海恒隆廣場、成都遠洋太古裡廣東會館、西安SKP、南京德基、杭州萬象城、重慶萬象城、香港海港城、以及將於澳門銀河TM時尚匯購物中心,以慶祝即將到來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