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巴西亞馬孫雨林有火災,非洲安哥拉熱帶草原地區也在燃燒

2020-12-19 地理沙龍號

「火」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人類正是掌握了對於火的使用,才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日子。火如果不受控制,就會形成「火災」,現在全球人們最為關注的一場火災就是遠在西半球的巴西亞馬孫(也有翻譯成亞馬遜)雨林的森林大火。有兩方面原因是它成為了大家的關注焦點,一方面是亞馬孫雨林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的肺」,另一方面是亞馬孫雨林的火勢蔓延速度極快,難以控制。

非洲安哥拉熱帶草原的火災

對於森林大火的撲滅,人類一直都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很多時候都是自然熄滅的,有條件的情況下通過開闢隔離通道來控制火災。特別是在人跡罕至的雨林地區進行滅火,難度更是成倍增加,所以說不定巴西亞馬孫雨林的大火會持續數周。一般來說,野外地區發生火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自燃起火,而是人為放火。

南美洲和非洲火災分布圖

當然,這種人為放火是有目的的,主要的目的多是為了農業生產的需要,大多數時候都是可控的。這種在農業生產之前先燃燒土地的方法,在世界上很多地區都十分流行,比如最近衛星監測到,在位於非洲西南部地區的安哥拉發現了數量眾多的火災發生點,那麼,是不是安哥拉也發生了大規模的不受控制野外大火呢?

安哥拉地圖

其實不然,研究人員對於安哥拉火災的強度進行了測量,通過「火災輻射功率」來表達火災的強弱,發現安哥拉的火災輻射功率都比較低,也就是說這些火災大多數都是規模較小的農業火災,而不是森林大火。通常每年的8月,是非洲南部地區燃燒季節的高峰期,今年的情況和往年來比也並不突出。

2015年8月全球火災分布圖

安哥拉地區從氣候類型的角度來看,主要屬於熱帶草原氣候,通常在每年南半球即將進入春季(9月以後)時,非洲南部地區的草原和農田都會發生各種程度的燃燒,這種火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清理土地,以備耕作,而且草木在燃燒之後形成的「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通常來說,這種農業生產方式在勞動生產率相對落後的地區更為常見,比如在非洲、南亞地區、我國部分地區都十分常見。

安哥拉火災分布圖

雖然,通過焚燒秸稈的方式還田,能夠使土地獲得一定的肥力,但是這種焚燒一方面會產生大量的大氣汙染物質,產生環境汙染;另一方面也很容易發生失控,從而引發野火,導致火災蔓延,也會使得野生物種的生存受到威脅。而在美國等農業機械化水平高的地區,秸稈通常通過機械打碎,深埋入地下還田,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者是通過收集秸稈,作為牲畜飼料使用。

相關焦點

  • 亞馬遜雨林在燃燒,還有非洲熱帶草原地區,也在猛烈的燃燒
    火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時候火也會給我們帶來災難,比如火災。最近就有一場火災引得全球人們都關注的火災,亞馬遜熱帶雨林森林火災,相信小夥伴們應該都對這場火災有所了解吧。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它的的這場火災不僅引得全球人們關注,甚至對全球都會有影響。
  • 巴西森林火災數量激增 逾半數發生在亞馬孫雨林
    這是8月17日在巴西託坎廷斯州拍攝的亞馬孫雨林中一處燃燒的林區。新華社發(迪達·桑帕約攝)  新華社巴西利亞8月22日電(記者周星竹)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巴西境內森林著火點達75336處,較去年同期增加85%,逾半數著火點位於亞馬孫雨林。本月以來,森林著火點已達36771處,較上月同期激增175%。  本月19日,從亞馬孫雨林南下的火災煙氣對南馬託格羅索州、聖保羅州和帕拉州部分地區造成明顯影響。
  • 巴西亞馬孫雨林森林火災數量大漲
    8月7日,巴西亞馬孫州拉布裡亞附近森林火災後留下的焦土。外媒稱,根據8月1日公布的衛星數據,今年7月巴西亞馬孫雨林的森林火災數量比去年同期大漲28%。很多火災是因為非法開墾引起的。根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的數據,2020年前6個月有3069平方公裡的森林被夷為平地,這是有數據統計以來亞馬孫雨林森林砍伐最嚴重的半年。新華社/美聯8月9日,巴西亞馬孫州阿普伊附近的雨林燃燒發出火光。新華社/路透8月7日,巴西亞馬孫州拉布裡亞附近的居民騎車經過森林火災後留下的焦土。
  • 7月亞馬孫雨林火災達6803起 亞馬孫災難性大火會否重演
    外媒報導,巴西亞馬孫環境研究院負責人表示,這是個糟糕的警示,幾乎可以預測8月會是相當艱難的月份,而9月也不會好轉。  2019年,亞馬孫的火災發生率比前一年高出80%。當年8月,大火持續燃燒,最終發展成為一場舉世矚目的災難——大半個月的時間裡,亞馬孫地區發現數萬處起火點,整個雨林過火面積超過100萬公頃。
  • 非洲中部雨林的火也不小,地球這「第二個肺」卻為何沒獲足夠關注?
    這片位於非洲中部的雨林總面積為330萬平方公裡,其中三分之一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其餘分布在加彭、喀麥隆和中非共和國等。非洲的大火規模一度超過了亞馬孫雨林。據美國天氣及氣候數據公司Weather Source提供的數據,上周有48小時內安哥拉境內的起火點是巴西的三倍之多。
  • 亞馬孫雨林大火仍在燃燒!背後的真相你了解嗎?
    巴西境內亞馬孫熱帶雨林的大火已經持續燃燒數日,這場大火對2700多公裡外的巴西聖保羅造成了巨大影響,濃煙一度籠罩城市上空,從白天瞬間變成黑夜。據統計,巴西境內的亞馬孫雨林在2019年的火災數量已創下紀錄。
  • 巴西總統預錄視頻「出席」聯合國大會,指責原住民對亞馬孫雨林火災...
    據路透社報導,22日當天,巴西總統雅伊爾 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通過一段錄製好的視頻發表演講,駁斥了國際上批評他有關環境政策的聲音,他還表示亞馬孫地區的土著居民應對今年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火災負責,「那裡的農民和印第安人在焚燒他們的土地」。此言論隨後引來了當地原著民組織負責人的反對,「必須譴責這場破壞環境以及我們未來的政治災難」。
  • 巴西城市白晝如夜,「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大火「燒」向誰?
    且其中一半以上位於亞馬孫地區,給當地環境和生態帶來巨大災難。與此同時,火災發生16天後,才引發媒體及大眾的關注。這令人們更加憤怒:火災因何而起?火災背後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誰?一切的追問都將人們引向這片神秘的雨林。
  • 關於亞馬孫大火,真相都在這裡!
    8月17日在巴西託坎廷斯州拍攝的亞馬孫雨林中一處燃燒的林區圖/新華社  大體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550萬平方公裡。畢竟,上文說過,這裡其實幾乎每年都有火災——  為佔用更多土地用於放牧或耕種,砍伐雨林,並通過燃燒樹幹、樹枝、樹葉等清理現場,而燃燒留下的草木灰燼能成為滋養土地的養料,這在巴西農牧業界其實是慣常操作。
  • 心痛,一個月火災數千次,亞馬孫雨林2019年大火或將重演
    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巴西拉布裡亞,亞馬孫熱帶雨林南部發生森林大火。近一個月,亞馬孫雨林已發生數起千災,且數量還在增加,超過去年同期。專家擔憂,去年大型火災的悲劇恐將重演。說到巴西,我們總要提到亞馬孫河。亞馬孫河全長約6400公裡,僅次於尼羅河,世界第二長河。
  • 10天,亞馬孫地區發生超萬起火災!專家指出火災背後真正原因→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2019年亞馬孫雨林火災頻發,可以說是災難性的一年,當時也曾引起了全球的抗議聲音。然而讓人感到十分擔憂的是,今年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可能又會被大範圍的火災蹂躪。路透社報導稱,亞馬孫地區的火災數量在2019年8月曾達到9年來的最高點。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8月的火災情況更為嚴重。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在8月份的前10天裡,亞馬孫地區已經發生了1萬多起火災,較去年同期增長17%。
  • 如果沒有了南美亞馬孫雨林,對我國氣候會有什麼影響?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熱帶雨林自然帶,這裡分布的熱帶雨林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千米,和世界其他所有地區的熱帶雨林面積相加相當,茂密的植被能夠進行強烈的光合作用,從而釋放大量的氧氣,所以被譽為「地球的肺」。
  • 亞馬孫雨林會退化為稀樹草原嗎
    新華網裡約熱內盧9月3日電(記者劉隆)巴西聯邦警察近日破獲了一起非法盜採亞馬孫熱帶雨林資源的特大團夥案,再度讓這片被稱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地區的保護現狀引起世人關注。    亞馬孫雨林位於南美洲亞馬孫盆地,總面積約700萬平方公裡,佔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世界森林面積的20%。
  • 人類危機:亞馬孫大火開啟魔鬼封印
    撰文 | 祝葉華 巴西的亞馬孫雨林正被大火蹂躪。黑煙從樹梢上滾滾湧出來,蔓延到南美洲的部分地區,甚至到達了千裡之外的沿海城市聖保羅。這只是森林野火引爆的全球災難的一個局部跡象。目前,亞馬孫雨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燃燒著。 不僅是亞馬孫雨林,近年來全球森林野火頻發。
  • 巴西亞馬孫林火捲土重來,疫情之下原住民更遭罪
    一年前,巴西亞馬孫流域雨林大火「如期而至」,使得未能保護好「地球之肺」的巴西政府成為眾矢之的。如今,相似的場景再次上演,影響甚至可能更糟。根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Inpe)的數據,在8月的前10天裡,該地區已經發生了1萬多起火災,同比增長17%。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亞馬孫地區共出現6803起火情,同樣高於去年的5318起,為過去15年中第二高的紀錄。
  • 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燃燒會有什麼影響?
    最近亞馬遜雨林發生大火,燃燒3星期才被發現的新聞引起了熱議,一個名為#為亞馬遜祈禱#的話題更是引起了世界共鳴。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除此之外,我們對亞馬遜雨林還了解多少呢?雨林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火災?雨林失火對人類和其他生物又有什麼影響呢?小遊來為你講解。
  • 不只亞馬遜 全世界多個角落都在燃燒 更大的浩劫來了
    據統計,上周的連續兩天內,非洲國家安哥拉(Angola)就有6902起野火,剛果共和國(Congo)則有3395起,比起巴西發生在雨林的2127起,從數量上來講讓人觸目驚心!但是不同於熱帶雨林,稀樹草原植物的再生能力非常強,在火災後甚至一個季度就能長會從前的樣子,所以非洲一直有「刀耕火種(slash and burn)」的一個傳統——每年在旱季快結束的時候,當地人都會燒掉稀樹草原上的部分灌木叢,餘燼可以在接下來用作肥料使用。
  • 疫情中的巴西亞馬孫雨林原住民
    瓜雅雅拉族生活在巴西亞馬孫雨林地區,是巴西重要的原住民部族之一。 10月5日,在巴西馬拉尼昂州雨林地區,一名曾感染新冠病毒的瓜雅雅拉族男子戴著口罩躺在吊床上休息。
  • 為什麼熱帶地區的人口多分布在高原地區,而不生活在平原地區?
    這裡所說的物種,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人類自非洲東部的草原地區出發,腳步邁向了全世界,並不斷的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在一些自然環境相對優越的地區,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會相對較好,並逐漸產生了人類文明。
  • 巴西亞馬孫雨林遭砍伐面積增加近一成
    中新社聖保羅11月30日電 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當地時間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巴西亞馬孫雨林遭砍伐面積同比增加9.5%,創2008年以來同期最大規模。數據顯示,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巴西亞馬孫雨林遭砍伐面積達到11088平方公裡,幾乎是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的7倍。其中,巴西北部帕拉州遭砍伐的雨林面積最大,達到5192平方公裡,同比增加34.4%。亞馬孫雨林遭砍伐高峰期發生在1995年,當年遭砍伐面積達29059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