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心者》收官。觀眾終於放下了一顆懸著的心:廖朵朵不僅沒有背叛「戴朵花」三人組,還幫著戴猛揭穿以魏文生為首搭建的藝術品炒作銷售騙局,一家人終於重歸於好。
事實上,《獵心者》剛開播時,是挑戰了大眾的觀劇習慣的,被指為「情景誇張」,比如大量以漫畫式、畫面定格解說式的二次元畫風穿插在真實的場景中。但憑藉人物的討喜和讓觀眾「一秒入戲」的觀劇爽感,這部以微表情分析為看點的探案劇,終於在走過一路的強情節後於溫情裡落幕。豆瓣上的7分在近來的現實題材劇中屬於不錯的表現。
有觀眾甚至留言「實名希望出第二部」。
它為何能讓觀眾感覺「真香」?
《獵心者》的題材很新鮮,聚焦的是「讀心專家」這個行業。劇集講述天才微反應分析專家戴猛(李佳航飾),情感培訓專家廖朵朵(王玥兮飾)和富二代老闆花笙(陳希郡飾)三個人合作經營一家事務所,收費協助委託人解決情感、債務、職場等各類型的糾紛與問題,這組織大概就有點類似《銀魂》中的萬事屋,做得了私人偵查,也搞得好情感調解。
大結局中,一直以來吊足觀眾胃口的「三一八」案真相曝光。戴猛帶領「戴朵花」三人組與四位乾爹一步步接近真相的過程讓觀眾大呼緊張刺激。魏文生等人炒作傀儡畫家企圖非法獲利的陰謀被「戴朵花」識破並公之於眾後,他們囤積晏殊畫作、侵吞普通消費者血汗錢的如意算盤落空,窮圖匕見。
題材新,畫風也不按常理出牌,但劇中聚焦的民生問題卻與現實相通。由此,《獵心者》可以實現戲劇真實與生活真實的統一。
例如劇中貫穿始終的「三一八」謎團,其實與當下的某些藝術品市場亂象有關。近兩年來,大量資本開始在藝術品市場上佔據主導位置,藝術品信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然而,行業亂象卻催生了藝術品信託兌付危機的頻繁爆發,諸多信託公司被捲入其中。因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鑑定機構,所以經常讓王勃這樣的人鑽空子。這樣的背景成為劇情的一大線索,主創表示,「生活是最好的導演與編劇,很多真實發生的事可能連編劇都不敢寫」。
除事件真實外,《獵心者》中所展現的情感也實現了「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該劇展現了諸多「非典型」的情感關係與多樣化的感情模式。
例如,「戴朵花」三人組是一個由陌生成員組成的「粘貼家庭」。廖朵朵在孤兒院中長大,沒有親人,唯一在孤兒院認識的朋友黃威還因捲入三一八案而失蹤;戴猛早年失去了母親,父親又因詐騙欠下巨額債務而選擇逃離,雖然萬幸遇到姜老師收留而度過了有愛的少年時光,但小時候的經歷一直是他心中的暗傷;花笙雖然含著金鑰匙出生,但母親十分強勢,他與姐姐、父親的關係也不和睦,在遇到戴猛與廖朵朵後,花笙不僅收穫了與戴猛的師生情,還擁有了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與「戴朵花」三人組非常相似的人,他們樂觀陽光,通過奮力追求原生家庭中缺失的愛與溫暖,最終獲得幸福。
「非典型」感情關係貫穿於《獵心者》主角們的生活中,愛與希望的存在,讓他們擁有著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因齊心協力揭穿魏文生的陰謀,戴猛與廖朵朵終於解除「誤會」。而在得知廖朵朵被綁架後,戴猛在驚慌失措中發現,那個他嘴上各種嫌棄的人早已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同於馬峰與殷素婉之間傳統的婚戀模式,戴猛與廖朵朵的感情,則完美契合當代年輕人所追求的勢均力敵的戀愛觀。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在塑造主角的同時,也同樣兼顧了配角人物的豐滿塑造。不論是心機滿滿的偶像胡亦辭、為上位不擇手段的郭冰、因原生家庭拖累而進退兩難的李芳還是為了「工作」好幾年不回家的志安東,都為觀眾帶去了思考。
劇中的很多角色都能讓觀眾看到人性的弧光。放下套路勇敢追求真愛的殷素婉象徵著感情的回歸;在面對張揚跋扈的校園施暴者時,也敢於站出來的龐諾象徵著勇氣與正直;而花笙「及時雨」一樣又正義、又仗義、又高能的四位乾爹,則象徵著社會中隨處可見的同違法勢力做鬥爭的群眾力量。
而劇中不少人物的反轉,也再次重申了一個觀點:不要以貌取人。
表面上優雅幹練的江瓊藝實際上介入了王志忠與劉潔的婚姻,她全盤知曉王志忠對劉潔的算計並參與其中,然而在面對廖朵朵與花笙時,她卻能面色如常,侃侃而談;表面上學識淵博、待人溫柔的劉淵,背地裡一直在威脅恐嚇自己的妻子,而且還是誘導劉梅服毒的始作俑者;日常彬彬有禮、謙和大度的駱湘北,竟然是志安東、魏文生這類江湖騙子的老闆,更讓人驚訝的是,他還是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狂魔。
江瓊藝浮躁且總希望走捷徑;劉淵骨子裡異常冷漠,精通心理學的他不僅沒用專業知識幫助別人,反而利用自己的優勢操控別人的意志,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駱湘北在明知戴猛與金希格感情甚篤的情況下,還以愛情為手段接近金希格,希望藉此獲得警隊內部消息,城府及深、橫刀奪愛的背後,其實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都說現實題材難,因為需要在觀眾最熟悉的時代中講故事,故事一旦懸浮,失真,觀眾就難有代入感;而如果故事太一板一眼地反映生活,也會讓文藝作品失去應有的美感。從這點來看,《獵心者》既有切入生活的創作態度,也有創作風格上的創新,不失為一部真實而兼顧了藝術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