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花?是不是就那個穗花婆婆納?幾時改名了?
對咯,它為了擺脫身上的「婆婆」印記,花了洪荒之力,不但成功脫離「婆婆納屬」,身份證的名字也終於抹去「婆婆納」三字。噓~你知道就好,別戳穿。穗狀花序,屬於無限花序中的單總狀類花序下的一種類型。花序軸較長,排列著許多無柄兩性花,如車前、千屈菜等。花軸有分枝,呈復生穗狀花序者稱為複穗狀花序,其中每個穗狀花序,稱為小穗。穗狀花序的植物很多,讓它專享「穗花」之名,實在也是它的榮幸了。
穗花分布於中國、歐洲、俄羅斯(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在中國分布於新疆西北部。生長於草原和針葉林帶內。海拔可高至2500米。如今,因為具有葉形美觀、花期長、觀賞價值高、抗逆境能力強、耐寒性強等特點,廣泛應用於園林之中。
雖說穗花與廣州沒啥關聯,但是「穗」之意還是相通的嘛。
雖說穗花脫離了婆婆納屬,可大家還是都叫它穗花婆婆納的,這名字挺親切的嘛。婆婆納是一個很奇怪的名字,其實和婆婆完全沒有關係。明代的《野菜譜》中有記載:「破破衲,不堪補,寒且飢,聊作脯,保暖時,不忘汝。」破破衲是一種野菜,荒年採摘聊以充飢,也可以用作草藥,涼血止血。破破衲主要是依據花形得名,杭州把它叫破布頭草。每年春天,地上開出密密的一片,花朵極小,像片不成個的破布頭。破破的衲衣要縫補,自然是老婆婆用針線來做,破破衲後來就這樣演變成婆婆納。婆婆納的屬名Veronica 由林奈定名,因為歐洲很多國家就以veronica稱呼這類小草,而溯其本源這個名字則是來自基督教人物聖維羅妮卡(Saint Veronica)。廣東甚少見到婆婆納屬植物,就算已經淪為雜草的阿拉伯婆婆納只是在廣東粵北地區才見分布。還好,作為園林植物的穗花填補了我對它們認知上的空白。第一次認識它是在花卉市場,它特別的穗狀花序,身姿優雅,嫋嫋婷婷,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前幾天到了@季候風打造的相思瀑布,它們搭配花境的效果更是表露無遺。穗花有著長穗狀花序,長長的花序軸,花朵從下往上次第開放,遠遠看去,它像是藏在花叢中的老虎翹起的一根根尾巴。而藍紫色的小花呈圓錐上升的姿態,又像在蠟燭上跳躍,難怪在歐美穗花又被稱為「皇家蠟燭」。
穗花是多年生草本,株高約45cm左右。葉對生,披針形至卵圓形,具鋸齒。
目前園林上的穗花除了高雅的藍紫色,還有白或粉色(沒見過,無法提供照片喲)。
穗花原產北歐及亞洲,自然生長在石灰質草甸及多礫石的山地上。喜光,耐半陰,耐高溫,在各種土壤上均能生長良好,忌冬季土壤溼澇。適宜栽植於陽光充足處,喜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環境。可採用分株、播種繁殖,以分株為主。
除了觀賞價值,原生態的穗花還有紮實的藥效。《哈薩克藥志》一書中記載,穗花婆婆納全草均可入藥,微苦,辛 ,溫,能清熱解毒,活血止血,亦可主治跌傷損傷、扁桃體炎、咽喉炎等,用穗花婆婆納和其他本草搭配,還可以治療風溼性腰腿痛,咳嗽和氣管炎等症。
花序長穗狀;花梗幾乎沒有;花萼長2.5-3.5毫米;花冠紫色或藍色,長6-7毫米,筒部佔1/3長,裂片稍開展,後方一枚卵狀披針形,其餘3枚披針形;雄蕊略伸出。幼果球狀矩圓形,上半部被多細胞長腺毛。花期7-9月。
(本文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為原創,拍攝於廣東珠海,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際網路。)
編號:H599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你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