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記憶中的味道 久負盛名的11款老上海點心

2020-12-13 搜鋪網

記憶中的老上海,是溫情賢淑的女子,風氣萬種的異國建築,還有那些一口一個精緻的老上海點心,就如同這個城市般優雅的存在至今。生煎饅頭、排骨年糕、油墩子、兩面黃、南翔小籠……都是上海人的心頭之好。那些可以吃到記憶中老上海點心的店家,有時候品一口不僅是一種好味道,更是一種懷舊一種溫情……

油墩子

油墩子是上海的街頭小吃,但是現在非常少見,只有在古鎮裡才可以買到。這家的油墩子皮薄香脆,裡面的蘿蔔絲超級多,外皮炸得脆脆的,很香很好吃!有小時候的味道~只要3元一個,而且飽腹感很強哦~

【美食區域】江阿姨油墩子

【地址】閔行區召稼樓古鎮口

【人均】3元

南翔小籠

南翔小籠饅頭又叫南翔小籠包,是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小吃,已有100多年歷史。素以皮薄、餡多、滷重、味鮮而聞名,蒸熟後的小籠饅頭,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壯,晶瑩透黃,一咬一包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如果吃時配上薑絲、香醋,真是感覺整個人生都圓滿了~

【美食區域】南翔小籠

【地址】普陀區高陵路11號(金湯路口)

【人均】10元

雙釀團

上海傳統小吃,一般採用雙餡, 用糯米和芝麻做成,且具有層疊效果,故稱為雙釀團。一般以紅豆沙和黑洋酥的陷為主,色澤呈半透明狀態,甜糯香美,涼爽可口。沈大成家的雙釀團絕對是上海灘最拿得出手的糕點了,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喜歡吃呢~

【美食區域】沈大成(南京東路店)

【地址】黃浦區南京東路636號

【人均】20元

生煎饅頭

提起上海小吃,怎能忘記生煎饅頭。生煎起源於1920年代的上海,它分為「混水生煎」和「清水生煎」兩個派別。裡面有湯汁的屬於混水生煎,以鮮豬肉加肉皮凍為主,也是現在比較流行的生煎做法。還有一種裡面沒有湯汁的屬於清水生煎,雖然沒汁水,但也很好吃哦~比較有名的豐裕生煎,多年來屹立不倒,傳說中張國榮也來吃過呢~

【美食區域】豐裕生煎

【地址】盧灣區陝西南路281號

【人均】13元

兩面黃

兩面黃要兩面都炸成金黃色,香味飄出,然後撈出放在盤子上,再將澆頭連滷澆在面上,讓麵條吸足滷汁,味道又香又可口,被稱為「麵條中的皇帝」。吃法也很講究,吃之前記得要翻個身,這樣才能吃出外脆裡嫩的最佳狀態,再配一碗蛋絲湯,喝口湯,再撈口面,一定會讓你回味無窮。他們家還有一個蝦仁兩面黃,量非常足,澆頭蝦仁茭白,蝦仁被乾脆麵託著,十分有特色。

【美食區域】王家沙點心店

【地址】靜安區南京西路805號

【人均】28元

蟹殼黃

上海久負盛名的特色點心。因餅形似蟹殼,熟後色澤如蟹殼背一樣深紅,所以稱為「蟹殼黃」,它的餡心有鹹、甜兩種,鹹味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品種。趁熱吃特別酥脆香軟,一層層酥皮很清晰,一口咬下去也不會碎。他們家的蟹殼黃可是老師傅傳承下來的老手藝,由於實在太有名,想吃的朋友們可得趕早哦~

【美食區域】吳苑餅家

【地址】靜安區 延平路255號(近康定路)

【人均】17元

老虎腳爪

老虎腳爪是一種形似老虎爪子的甜烘餅,是以前上海的傳統早點,嚼起來很有勁道很好吃。據說老虎腳爪還可以幫助消化,以前胃病患者胃痛起來,都要買老虎腳爪吃呢。

【美食區域】老虎腳爪

【地址】閔行區七寶老街內

【人均】3元

崇明糕

崇明特產,是上海人必吃的食品之一,不僅好吃,還代表著團圓、美滿、幸福和甜蜜。崇明糕有硬糕和松糕兩種,松糕一般吃冷的,硬糕一般都是熱過了以後再吃。他家的崇明糕甜度剛好又不粘牙,相當的好吃。

【美食區域】陸氏糕團

【地址】崇明區城橋鎮管弄8號

【人均】43元

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作為招牌與正宗上海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他家的排骨年糕可是老前輩了,兩片很軟很糯的年糕,加上一片色澤金黃,肉質鮮嫩的炸排骨,再搭配上獨特的甜醬油,簡直是完美! 地道的味道,滿滿的都是回憶。

【美食區域】鮮得來排骨年糕

【地址】黃浦區雲南南路46號

【人均】19元

擂沙圓

擂沙圓是上海喬家柵點心店的風味名點之一,已有7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樓一帶有一姓雷的老太太,她為了使湯糰便於存放和攜帶,首創了在煮熟的湯糰表面滾白粉的辦法,後人為了紀念她,就把這種湯糰取名擂沙圓。這種湯糰,擂沙圓很有特色,既有湯糰的美味,又有赤豆的芳香,軟糯爽口,攜帶方便,百食不厭。

【美食區域】喬家柵食府

【地址】徐匯區襄陽南路336號

【人均】44元

高橋鬆餅

高橋鬆餅是高橋四大名點(鬆餅、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就像蘇式的月餅,卻沒有那麼甜,外殼鬆脆,上面還敲了個「高橋鬆餅」的紅印章。裡面包著一大塊甜蜜的豆沙餡兒,油而不膩,甜而爽口,皮酥餡糯,餘味無窮,每次到高橋的必帶食品~

【美食區域】高橋鬆餅

【地址】浦東新區高橋鎮清溪路172號

【人均】13元

(來源:新浪上海)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

相關焦點

  •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 久負盛名的11款老上海點心
    記憶中的老上海,是溫情賢淑的女子,風氣萬種的異國建築,還有那些一口一個精緻的老上海點心,就如同這個城市般優雅的存在至今。生煎饅頭、排骨年糕、油墩子、兩面黃、南翔小籠……都是上海人的心頭之好。
  • 尋找香港的上海老味道
    正因為這樣,不少富有上海特色的小店陸續在香港出現,如上海理髮店、上海館子和上海雜貨店。本文作者也是來自上海的新香港人,他筆下的香港上海老味道,頗有意思。現代化都市留下的歷史記憶是最令人尋味的。香港作為海派城市,匯聚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味道。作為來自上海的新香港人,我關心的是在香港的上海老味道。
  •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廣東人記憶中的美食是從每天的「嘆」早茶開始
    尋常的飯碗裡總能品出媽媽的味道,喜慶的宴席上總能撥動遊子思鄉的味蕾,這些家常菜的滋味裡,讓我們尋找記憶中的味道。作為中國菜系裡的明星,粵菜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廣東人總是能用別出心裁的食材搭配,讓一道道粵菜看上去賞心悅目,廣東人精益求精手法又能為「高顏值」的菜餚,注入味道的靈魂,而其中的點心廚房是粵菜的重要陣地,怎樣過硬的手上功夫,才能做出漂亮喜慶的叉燒包。全國美食,食在廣州。
  • 上海人記憶中最經典的味道,上海經典老字號風雲榜
    「老字號」這三個字,代表著恆久、尊貴和榮耀,當你輕輕將這三個字念出口時,便仿佛有老味道從舊時光裡穿梭而來,十裡洋場的繁華舊夢恍若重現眼前。光明邨的鮮肉月餅、老大昌的冰糕、杏花樓的青團、沈大成的糕點……都是上海人記憶中最經典的味道。
  • 上海味道 從經典點心開始(圖)
    結果,得票當前的分別是生煎、小餛飩、蔥油餅、陽春麵,清一色的上海本地小點心。看來,所謂經典的上海味道並不非得是濃油赤醬的本幫菜,也不必石庫門八仙桌,就是幾道看似簡單的點心,就完全能折射出整個大上海的美食文化……老上海人常把那些懂得欣賞品味美食真諦的人稱為「吃客」。
  •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廣東人記憶中的美食是從每天的「嘆」早茶開始
    尋常的飯碗裡總能品出媽媽的味道,喜慶的宴席上總能撥動遊子思鄉的味蕾,這些家常菜的滋味裡,讓我們尋找記憶中的味道。作為中國菜系裡的明星,粵菜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廣東人總是能用別出心裁的食材搭配,讓一道道粵菜看上去賞心悅目,廣東人精益求精手法又能為「高顏值」的菜餚,注入味道的靈魂,而其中的點心廚房是粵菜的重要陣地,怎樣過硬的手上功夫,才能做出漂亮喜慶的叉燒包。全國美食,食在廣州。
  • 市民文化客廳|聽童謠、品老字號美食,直播裡的上海老味道
    豫園的梨膏露特飲、松鶴樓的八寶綠豆湯、綠波廊的精緻小點、南翔的小籠饅頭,各色精美的點心,在豫園的夜色中顯得更加精緻動人……6月21日晚,夏至之夜,這些上海人熟悉的老味道,以一場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方式,出現在全國觀眾面前。
  • 地道的上海菜,去街裡弄堂尋找老味道
    對於在上海生活了五年的假上海人還不知道哪裡去吃地道的上海菜看到我關愛的眼神了嘛飯香不怕巷子深好吃程度5顆星自己調配的蛋黃醬一勺一口土豆的軟糯和青豆火腿搭配在一起真是絕配還有蛋黃醬的加持那香甜口感急速飆升作為一道地道的老上海小吃
  • 舌尖上的上海記憶→那些熟悉的老味道都藏在這裡
    8月4日下午,《上海老味道續集》新書首發式在豫園海上梨園舉行。發布會上,滬上知名作家、美食家、本書作者沈嘉祿先生用簡單質樸的語言向讀者們介紹道自己創作的初心:「這是一次尋根,一次致敬,一次匯報。」沿襲前作的風格,《上海老味道續集》中選取了知名老上海風味小吃、平民菜餚、時令美食和本幫菜點進行梳理和總結,其中也包括了豫園的多家餐飲名店。
  • 上海人記憶中最經典的味道,上海經典老字號風雲榜
    「老字號」這三個字,代表著恆久、尊貴和榮耀,當你輕輕將這三個字念出口時,便仿佛有老味道從舊時光裡穿梭而來,十裡洋場的繁華舊夢恍若重現眼前。光明邨的鮮肉月餅、老大昌的冰糕、杏花樓的青團、沈大成的糕點……都是上海人記憶中最經典的味道。
  • 上海小吃不缺豆漿麻球,但這款老上海記憶裡的經典,很多人沒吃過
    特色小吃各個地區都有非常經典的代表美食,在上海同樣也有著許多傳統的特色小吃,有一些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傳統小吃,有一些則是老上海人自己創新發明的特色小吃。其中一款非常經典的上海特色小吃,有著老上海的回憶。
  • 靜安,老上海人記憶中的海派味道!
    都說百年歷史看上海,但要說哪個區能完美展現上海的海派文化,靜安區絕對是所有地區中最有發言權的那個。經過2015年靜安與閘北「撤二建一」後,蘇州河以南的老靜安區與蘇州河以北的老閘北區「強強聯合」,靜安區也成了上海唯一一個跨河而治的行政區。
  • 「尋找記憶中的老味道」民間美食大賽即將開始
    東麗區「尋找記憶中的老味道」民間美食大賽經過了半年的精心策劃,將於9月5日,在東麗區銀河大酒店拉開帷幕。經過預賽的甄選有20位選手入圍決賽,無論的原汁原味的家庭菜、還是老菜新做的創意菜,從原料的篩選到擺盤的藝術都將呈現出選手的良苦用心。
  • 記憶裡的上海味道:閒話餛飩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閒話餛飩餛飩是用麵皮把餡包起來,然後在水裡煮,就是水裡煮的包子,古人稱「湯餅」,和北方水餃同屬一個系列,只是南方餛飩有不斷創新的精神
  • 上海生煎皇,記憶中的老上海味道:包大祥
    一雙手,一種味道,這就是美食的魅力。我們的腦海裡總會浮現出一位女子,其手持鍋鏟在灶臺上來回擺弄,亦或是坐在水池邊,一邊回頭對你微笑一邊洗著手裡的青菜,這是我們80-90一代人的兒時記憶。6、7月的上海是梅雨季節,很多老上海人會選擇找一個地方約上友人一起喝著小茶,吃著甜點,亦或是生煎,大談人生百事。上海人喜歡吃生煎,尤其是漢族風味小吃,其喜歡在面點上撒一些芝麻、蔥花等配飾。生煎的餡也很有講究,肉品要求很高,特別是剛出鍋油炸的聲音特別令人垂涎。一鍋端、一鏟聯排端到盤子裡還能感受到火熱的溫度。
  • ...剃頭、坐有軌電車、吃鱔糊面與大閘蟹……尋找在香港的老上海味道
    原標題:鹽城師傅剃頭、坐有軌電車、吃鱔糊面與大閘蟹……尋找在香港的老上海味道  在香港六七百多萬人口中,上海人或者與上海有些淵源的,包括父母雙方有一方是上海人的,大約有八十萬人。  現代化都市留下的歷史記憶是最令人尋味的。香港作為海派城市,匯聚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味道。
  • 這20家老字號,是上海人記憶中最經典的味道!
    「老字號」這三個字,代表著恆久、尊貴和榮耀,當你輕輕將這三個字念出口時,便仿佛有老味道從舊時光裡穿梭而來,十裡洋場的繁華舊夢恍若重現眼前。光明邨的鮮肉月餅、老大昌的冰糕、杏花樓的青團、沈大成的糕點……都是上海人記憶中最經典的味道。
  • 糕點篇2|盤點經典幾十年老上海記憶裡的美食,來魔都必打卡!
    上海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日新月異、海納百川。在上海能吃到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的美食。但是上海人對糕點的熱情更是延續整個生命的過程。每一款糕點都承載著歷史,每一個不同名字也蘊含著不同的寓意。以下介紹的美食並不是每一款只在上海獨有,但是件件都是上海味道。
  • 上海味道 |上海堡壘不好看?那就看上海美食!|海派點心和早餐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西式點心在上海自成一派,被稱之為海派西點。之所以稱為海派,還是因為改良和創新,而不是保持原汁原味的西方口味一成不變。慄子蛋糕香濃的白脫奶油包裹著綿密厚實的慄子餡料,幾十年如一日的經典造型和香甜味道,這慄子蛋糕勾起的不只是對美味的懷念,更有著老上海人對童年的回憶。
  • 上海一定要吃的13家老字號招牌點心
    找尋屬於老上海人記憶裡的味道。這裡的各種餅乾、小點心一直受到上海老一代的追捧。店裡的杏仁排是出了名的,杏仁特有的香味,吃上去沒那麼膩,和濃鬱的黃油結合最中和,滿滿小時候的味道。除此之外,店裡的蝴蝶酥也是很受上海人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