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全媒體記者/葉丹)中國出境遊客因購買力突出,一度被稱為是「會移動的錢包」,而今他們正甩掉這頂帽子,並被揚帆出海的無現金風潮打上新的標籤:「不帶錢包」。
微信支付提供的跨境支付,讓中國遊客能在境外通過微信用人民幣支付,商家收到外幣,省去貨幣兌換、現金找零的麻煩。
微信支付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在泰國的交易筆數,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倍。今年第一個顯著高峰是春節,春節較節前上漲了104%。這均與到泰國旅遊的中國人數增長有關。
據泰國旅遊局的統計,每年中國赴泰國旅遊的遊客都在逐年上升,就2016年上半年赴泰的中國遊客就已超過470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約20%,為泰國創收2449億泰銖(約合462億元人民幣),2016年12月到2017年春節中國遊客赴泰遊同比11月更增長3倍以上。
春節高峰後,微信支付效果得到了商家認可和主動推廣並形成規模效應,春節後交易筆數不但沒有回落,反而上升。直到4月潑水節前夕,單日筆數最高值比春節單日最高再漲38%,上到另一個臺階。
目前在泰國,大到曼谷的連鎖免稅店,小到清邁、普吉島的街邊小販都已大規模支持微信支付。2016年11月,泰國全國的9414間711門店全面接入微信支付,也讓無現金體驗深入到泰國全境。
如今,微信支付已伴隨著中國遊客的足跡來到泰國的各個角落,為用戶提供真正隨手可得的無現金體驗。
目前,微信支付已登陸12個國家和地區,支持11個幣種直接結算,為出境旅遊的中國遊客免去了兌換外幣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