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湖公園位於阜城縣城東南2.5公裡的千頃窪,是阜城縣傾心打造的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公園以「森林水岸、生態阜城」為主題,景觀設置充分借鑑了蘇州園林的風格,又不失地方特色,通過對山、石、水、木等要素的完美運用,力求達到超越自然的山水人文之美,給人以磅礴大氣、氣勢恢宏之感。
公園通過「一環、兩湖、三十六景」的環水系設計,並設置環湖生態廊道區、西湖濱水體驗區、東湖生態涵養區和傳統文化展示區共四個景觀分區,旨在構築山水相依、文景雙脈的園林典範。圍繞阜城湖這一景觀核心,周邊採用微地型設計,沿湖栽種了百餘種花草樹木、3萬餘株喬灌木,其中最高樹齡達500餘年。
園內天光水色交相輝映,綠蔭遊廊渾然一體,人文自然水乳交融。岸北是阜城湖公園的神來之筆——龍硯閣。龍硯閣高36.99米,為仿唐古建築。閣內第一層正中央存放著「中華第一龍硯」,龍硯閣因此得名。該硯為北京奧運會獻禮之作,由40多位雕刻師歷時18個月雕刻而成,總重量達66噸,長13.8米,寬3米,是中國目前最大的龍硯。整座龍硯造型奇特、精美絕倫。硯上雕刻著56條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長龍,硯池中心刻有中國版圖,左右分別刻有日月相圍繞,寓意中華民族團結統一、欣欣向榮、國泰民安與日月同輝的美好願景。
龍硯閣第二層展示了民間流傳的龍硯故事、名人傳說,其中之一講述的是清朝大才子紀曉嵐的嶽父、阜城人馬永圖和硯臺的故事;第三層為從全國各地搜集而來的378方硯臺,成為國內首家將「中華四大名硯」集中在一起的大規模展覽;第四層為「物阜民豐福美阜城」展覽;第五層則為文人墨客登高望遠、吟詩作畫之地。
南岸禹王山,臨湖聳立;山頂禹王亭,凌空展翼;山下禹王像,氣宇軒昂。據《太平寰宇記》記載:「蓋節淵內有禹堤,傳為大禹所築,今古蹟猶存。」而蓋節淵就是秦朝時期對阜城千頃窪的稱謂。佇立山亭,凝望碧水,既贊時代之嶄新,亦可發思古之幽情。
環湖漫步園內,柳堤春曉、詩意菊海、荷花園、牡丹園、竹園、古桑園、百棗園等景觀小品、亭臺樓閣星羅棋布;長堤臥波、同心橋、七星島、龍頭島、濱湖噴泉廣場、兒童樂園等特色景點掩映其間,為遊客提供了多處或自然愜意、或意境深邃的遊憩空間。
圖:張勝榮 沈承勇 榮海榮 邴學鋒 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