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能否超越百威英博

2020-12-21 經濟觀察報

(全景圖片)

經濟觀察網 覃宏昌/文 10月16日,貴州茅臺(600519)再創歷史新高,盤中觸及高點566.66,總市值超過7000億人民幣。如果從2015年10月16日的200.74元/股開始計算,貴州茅臺這隻大牛股已經保持了兩年的上漲態勢,漲幅達到181%,而同一時期的上證指數卻由3391點下跌至今天的3372點,基本持平。

在如此強勢的增長之下,不免令投資者開始暢想茅臺能否超越百威英博(BUD)。

公開資料顯示,百威英博,全稱為安海斯·布希·英博,脫胎於三家大型釀酒廠的合併,他們是比利時的英博集團Interbrew,美國的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csh(即百威品牌擁有者),巴西的AmBev。百威英博總部位於比利時魯汶,系全球首屈一指的啤酒製造、銷售企業。旗下有超過500個啤酒品牌,包括百威、科羅納、貝殼、哈爾濱等,銷往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如果深入研究茅臺與百威英博兩家公司,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現象。在市值上,茅臺10月16日最高市值曾達到7000億人民幣,約1058億美元,已經超越了另一酒業巨頭帝亞吉歐(DEO),但營收卻僅為它的40%。百威英博市值則為2122.65億美元,是茅臺的一倍。在營業收入上,茅臺半年報營收為241.90億元人民幣,約36.57億美元,百威英博為177.04億美元。雖然茅臺的營收僅為百威英博的20.65%,但其接近90%的毛利率卻是百威英博難以望其項背的。

在產品上,嚴格來說茅臺只生產兩種酒,茅臺酒與系列酒。茅臺酒包含了飛天茅臺、五星茅臺等烈酒,主要的營業收入也來自這些烈酒。另外的系列酒則包括了葡萄酒與其他果酒,但這部分只佔到其營收的10.54%。百威英博則擁有眾多的啤酒品牌,相對於茅臺較為單一的產品,百威英博則有著更廣闊的消費人群。

因為三公消費的影響,茅臺股價一度下挫,但很快茅臺就走出了三公消費的陰影,這部分的消費由過去的30%降至1%,在眾多白酒廠家中率先突圍。但茅臺的主力消費人群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認為,茅臺酒的主要消費群體為全國1.09億中產階層,今後,茅臺醬香系列酒的主要消費群體也將定位在小康人群。

而百威英博主要產品為啤酒,消費人群上至老年人,下至年輕人,並且不乏女性消費者。啤酒的售價比較低,每個人都能消費得起,而茅臺酒售價較高,一瓶500毫升的43度迎賓酒售價為99元人民幣,53度的飛天酒更是達到1299元。因此,在銷量上茅臺不僅趕不上百威英博,也超不過帝亞吉歐,卻憑藉超高的毛利率笑傲酒行業。

白酒的製作過程比較長,一瓶茅臺酒的製作周期至少要5年時間,因此常常出現供不應求的場面,甚至催生了不少「炒酒族」。較長的製作周期也令茅臺很難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靈活調整生產數量。如果無法很好地解決茅臺酒的供給問題,茅臺的營收也會受到制約,畢竟啤酒的生產周期只有一個星期左右。

在銷售渠道上,茅臺有三種模式,第一種為傳統的經銷商模式,即茅臺酒廠——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在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經銷商很容易囤積居奇,擅自漲價。2017年,茅臺已經兩次對違反規定的經銷商做出處罰,有的還直接終止了合作。為了拓寬銷售渠道,茅臺開設了網上商城與直營店。另外,茅臺有2770個經銷商,其中2681個為國內經銷商,這直接導致了茅臺對國內市場的過度依賴,國內營收佔比為96.52%。雖然近幾年茅臺在積極向外擴張,也謀求進入國外的酒吧,但是效果至今沒有太明顯。3.48%的海外營收佔比與茅臺的目標10%相去甚遠。

百威英博則不同,啤酒作為一種快消類商品,製作工藝早已標準化,在全球設有多個生產廠家,其產品在15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沒有任何地區銷售收入佔到總收入的40%以上,沒有對某個市場產生過度依賴,其中中國區就有哈爾濱啤酒、雪津啤酒等品牌。

雖然在對比之後,茅臺與百威英博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繼續向前發展,中產階層不斷壯大,消費升級的進程也會加快,意味著茅臺酒的消費群體在增多,在巨大消費潛力釋放之後,茅臺未來會發展成一家什麼樣的企業,只能讓市場給我們答案。

相關焦點

  • ​貴州茅臺股價跌破千元,「王者榮耀」被註冊成商標,百威英博...
    ​貴州茅臺股價跌破千元,「王者榮耀」被註冊成商標,百威英博貸款90億美元 中華網酒業3月20日快訊——貴州茅臺股價跌破千元關口距最高價下跌近
  • 貴州茅臺市值超可口可樂 五糧液PASS百威
    按照今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計算,貴州茅臺最新市值折合1843億美元,已經超越可口可樂(1794億美元),五糧液為597億美元,超越百威英博(592億美元)。截至3月19日收盤,從全球酒水飲料消費品牌來看,可口可樂、貴州茅臺、百事仍佔據前三把交椅,三者年內分別下跌23.94%、15.80%、12.64%,可口可樂市值縮水574億美元,貴州茅臺、百事分別縮水356億美元和270.58億美元。在近期的大洗牌中,可口可樂的市值差距由年初的238億美元縮小到20億美元。
  • 啤酒巨頭百威英博的「冰與火」
    百威英博的領導者不止一次闡述不斷地兼併收購是其成為全球領先的啤酒製造商的核心驅動因素,借力資本市場可以在全球範圍併購大型啤酒集團。2004年百威與巴西安貝夫合併,超越南非米勒成為世界第一大啤酒公司。2008年併購安海斯-布希(A-B)公司,在米勒大本營美國市場稱霸,進一步鞏固霸主地位。
  • 百威英博與喜力達成和解
    百威英博(ABInbev)與喜力(Heineken)因啤酒機的專利難題在全世界範疇內大打出手。最近,據專業人士表露,協商一致達到調解。在美國和歐洲,彼此撤銷了全部糾紛案件。4月9日,紐約高等學校法院就百威英博訴喜力一案舉辦審前聽證會。
  • 百威英博換帥 國內高端啤酒市場競爭趨烈
    全球第一大啤酒釀造商百威英博啤酒集團(Anheuser-Busch InBev NV,以下簡稱「百威英博」)繼傳出考慮亞洲業務上市後,又表示將更換董事長。在一份郵件聲明中,百威英博稱董事長奧利維爾·古迪特(Olivier Goudet)將在2019年4月24日的股東大會上宣布辭職。
  • 啤酒業「巨人」百威英博要在中國收復失地
    (觀察者網訊)據日經中文網5月16日報導,以「百威」品牌聞名的全球最大啤酒廠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將再次在中國發起攻勢。圍繞持續快速成長的高檔啤酒市場,各家廠商展開爭奪戰,起步較晚的百威英博將正式參戰。該公司將把亞洲部門從主體中剝離,預計在2019年夏季赴香港上市籌集5千億日元左右資金。
  • 張安順出席百威英博(延吉)啤酒有限公司投產剪彩儀式
    如今,百威英博(延吉)啤酒有限公司建成並正式開業,預計年生產能力達12萬噸啤酒,並有計劃進一步擴建。工程全部竣工投產後,預計年生產能力達30萬噸。   百威英博延吉酒廠不但將生產當地家喻戶曉的冰川啤酒,未來還將把百威英博旗下的全國品牌哈爾濱啤酒帶給廣大消費者。
  • 身陷「風口浪尖」的百威,年營收是茅臺的五倍
    近日,網上流傳著這樣一些言論:百威啤酒有員工在網上承認,多年來一直往啤酒桶裡小便,並且還將這些啤酒拿出去賣。消息一爆出便受到高度關注,有網友稱,突然覺得手裡的百威不香了。隨後,百威啤酒發布聲明稱:此說法純屬子虛烏有。
  • 為什麼百威英博要收購一家技術公司?
    啤酒巨頭百威英博日前宣布,將收購以色列啤酒公司WeissBeerger。準確地說,WeissBeerger是一家非傳統啤酒科技公司,主營業務為啤酒數據分析。這家公司開發出了一款能夠計算出消費者偏好和習慣的分析工具,可裝載在酒吧、餐飲店和釀酒廠中,追蹤並計算消費者對特定產品的選擇,並為酒吧提供優化啤酒口味的反饋。
  • 百威英博聯手IMG,將為旗下百威等啤酒品牌開發服裝等授權商品
    文|華麗志啤酒製造巨頭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日前宣布,與 IMG 集團籤訂了一份多年的獨家授權經營協議。IMG 將會為百威英博旗下的 Budweiser(百威), Stella Artois(時代啤酒), Beck’s 和 Leffe 等品牌打造各類授權產品,包括服裝,食品,家居產品和花園裝飾品等等,主推歐洲和中東市場。IMG 將會根據每個品牌各自的特色來設計產品,比如百威將會突出「不同尋常的生活方式」,Stella Artois 則會以「共同享受生活」為主旋律。
  • 百威英博聯手IMG,將為旗下百威等知名啤酒品牌開發服裝食品等授權...
    核心提示:IMG 將會為百威英博旗下的 Budweiser(百威), Stella Artois(時代啤酒), Beck’s 和 Leffe 等品牌打造各類授權產品,包括服裝,食品,家居產品和花園裝飾品等等,主推歐洲和中東市場。
  • 啤酒巨頭百威英博取消香港上市計劃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路透社7月12日報導,啤酒巨頭百威英博公司7月12日表示,不再推進其亞太業務部門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計劃。報導稱,本來,這將成為2019年全球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
  • 百威英博提議合併SABMiller,打造首家真正全球化的啤酒公司
    百威英博是一家真正的國際化公司,頂級高管人員的國籍涉及近30個國家。SABMiller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將帶來廣泛的市場專長,尤其是在百威英博目前尚未大規模涉足的地區。 因此,百威英博預計,SABMiller管理團隊的關鍵成員和員工將在合併後的公司起著重要作用。
  • 亞洲最大啤酒單體工廠百威英博雪津福建莆田投產
    百威英博啤酒集團全球CEO薄睿拓表示,未來將加大在福建投入,在項目一期建成達產成為亞洲地區單體最大啤酒工廠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設全球單體最大的啤酒生產基地。  百威英博啤酒集團總部位於比利時魯汶。位於莆田的百威英博雪津啤酒公司,前身是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2006年被英博集團併購。2011年,百威啤酒在莆田落地生產。
  • 聊城百威英博啤酒有限公司涉嫌商標侵權被罰款10萬
    大眾網聊城9月25日訊(記者 侯曉)日前,聊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通報一起涉嫌實施混淆行為和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案例,涉事企業為聊城百威英博啤酒有限公司。經查明,聊城百威英博啤酒有限公司侵權事實成立,聊城工商依法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及包裝物,並對該企業處10萬元罰款。
  • 百威英博收購南非米勒 締造2500億美元啤酒帝國
    全球最大啤酒廠商百威英博啤酒以每股44英鎊的價格與全球第二大啤酒製造商南非米勒公司(SABMiller)達成收購協議。這將締造市值2500億美元的超級啤酒大國。同時這也將成為年內最大、歷史第六大企業併購案。消息公布後, 百威英博和南非米勒公司達成協議後,英鎊走高40點至1.5367。
  • 百威英博亞太區產能最大酒廠竣工投產,亮出「環保、高科技、工業...
    百威英博全球執行長薄睿拓、百威英博亞太北區總裁吉祥、百威英博亞太北區法律及企業事務副總裁王仁榮、百威英博全球首席供應鏈官Peter Kraemer、百威英博亞太北區供應鏈及物流副總裁程衍俊、百威英博亞太北區物流副總裁Goran Djuric、百威英博中國東南事業部總裁何建平與近500名嘉賓共同出席開業典禮。
  • 百威英博以紙板替換啤酒包裝的塑料基材
    百威英博公司在英國和愛爾蘭的百威啤酒釀造集團已經去除了包括百威啤酒、Bud Light和Stella Artois在內的整個罐裝啤酒的啤酒包裝上的塑料環。該組織於去年9月宣布了刪除所有塑料環的雄心。2020年底,百威將淘汰其英國產的啤酒的一次性塑料環百威啤酒公司表示,到2020年底,百威啤酒將淘汰其英國生產的啤酒品牌的一次性塑料環。據悉,百威啤酒集團花費630萬英鎊用於升級其在英國的生產設施,以提供一次性塑料的替代品,其中包括可回收紙板、包裝紙和包裝箱。
  • 百威英博亞太區產能最大酒廠竣工投產 亮出「環保、高科技、工業...
    百威英博全球執行長薄睿拓、百威英博亞太北區總裁吉祥、百威英博亞太北區法律及企業事務副總裁王仁榮、百威英博全球首席供應鏈官PeterKraemer、百威英博亞太北區供應鏈及物流副總裁程衍俊、百威英博亞太北區物流副總裁GoranDjuric、百威英博中國東南事業部總裁何建平與近500名嘉賓共同出席開業典禮。
  • 百威英博亞洲申請香港上市:推高它估值的是中國啤酒消費升級
    百威亞太為全球最大啤酒生產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分拆旗下的亞洲業務組成的一家公司。摩根大通及摩根史坦利為百威亞太的聯席保薦人。此前,投行曾給予百威英博亞洲業務的估值高達700億美元(約546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