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回應造芯「馬裡亞納計劃」:核心是做好產品

2020-12-23 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 2 月 18 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導稱,OPPO 在持續推進晶片研發計劃,還專門成立了晶片技術委員會來負責。

報導稱,OPPO 提出了三大計劃,涉及軟體開發、雲,以及關於晶片的「馬裡亞納計劃」。馬裡亞納計劃是內部單獨的一個項目,其產品規劃高級總監為姜波。這一計劃由 OPPO 的晶片 TMG(技術委員會)保證技術方面的投入,後者去年 10 月剛剛正式宣布成立,為整個集團 TMG 的一部分。

據悉,馬裡亞納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深度達 6-11 千米,也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OPPO 以此來形容做「頂級晶片」這件最難的事。

針對媒體報導的晶片研發計劃,OPPO 方面回應稱,核心策略是做好產品,任何研發投入都是為了增強產品競爭力和提升用戶體驗。隨著 OPPO 業務在全球進一步拓展,OPPO 也將持續投入 5G 等領域,與產業鏈夥伴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OPPO公布「馬裡亞納」造芯計劃 將逐年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OPPO發布了一篇內部文章《對打造核心技術的一些思考》,文中提出三大計劃,涉及軟體開發、雲,以及關於晶片的「馬裡亞納計劃」,就此拉開了OPPO自研晶片的序幕。文件中提到的「馬裡亞納計劃」由去年10月剛剛正式宣布成立晶片TMG(技術委員會)保證技術方面的投入,該委員會的負責人是陳巖,為晶片平臺部的部長,此前擔任OPPO研究院軟體研究中心負責人,曾在高通擔任技術總監,今年初,Realme、一加的技術人員也加入了這項造芯計劃。入局晶片業務,代表OPPO開始加大研發的力度。
  • 機情燴:OPPO首次公布造芯計劃 代號「馬裡亞納計劃」
    一、OPPO首次公布造芯計劃 代號「馬裡亞納計劃」 放眼目前手機圈裡,能獨立自研SoC晶片的廠商屈指可數,國產廠商更是少。 據媒體報導,2.16日OPPO CEO特別助理髮布內部文章,首次向全體員工公開了關於自研晶片的「馬裡亞納計劃」,OPPO以馬裡亞納這個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為代號,是想向大家暗示自研晶片的極高難度。 去年底的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 CEO陳永明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投入500億元研發資金,其中肯定也包括自研晶片。
  • 向華為看齊,OPPO提出馬裡亞納計劃,打造OPPO芯擺脫高通?
    晶片可以說是智能科技企業的生命線,前幾年的中興事件就是一次教訓,那之後科技企業都明白要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然日後就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別人想怎麼玩那就只能怎麼玩,沒有話語權。放眼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前三的手機廠商之所以強大或許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點:擁有自研晶片。
  • OPPO自研晶片?馬裡亞納計劃曝光
    據36Kr消息:2月16日晚間,OPPO CEO特別助理髮布內部文章《對打造核心技術的一些思考》,文中提出三大計劃,涉及軟體開發、雲,以及關於晶片的「馬裡亞納計劃」。 馬裡亞納為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寓意自研晶片是個坑,這是個深坑,以此來形容做「頂級晶片」這件最難的事。 「馬裡亞納計劃」顯示,OPPO公司成立晶片TMG(技術委員會)將保證自研晶片技術方面的投入。
  • 曝OPPO制定自主晶片「馬裡亞納計劃」
    IT之家2月17日消息 據36氪消息,2月16日晚間,OPPO CEO特別助理髮布內部文章《對打造核心技術的一些思考》,文中提出三大計劃,涉及軟體開發、雲,以及關於晶片的「馬裡亞納計劃」。IT之家網友應該已經知曉,馬裡亞納意味著什麼?
  • 啟動「馬裡亞納計劃」劍指自主晶片,OPPO勝算如何?
    近日,OPPO CEO特別助理髮布了一篇名為《對打造核心技術的一些思考》的內部文章,文中提到了三大計劃:軟體和開發者支持相關的「潘塔納爾計劃」、雲服務相關的「亞馬遜計劃」以及涉及晶片的「馬裡亞納計劃」,這意味著OPPO將在軟硬體和服務上全面投入研發力量。消息也引起了多方關注,特別是關於晶片的部分。
  • 「馬裡亞納計劃」首曝光!OPPO正式啟動自研晶片
    原標題:「馬裡亞納計劃」首曝光!OPPO正式啟動自研晶片   OPPO啟動自研晶片的消息這次算是正式被蓋章確認了。
  • OPPO是怎麼跳進馬裡亞納這個大溝裡的?
    「造芯」是技術、人才、資金密集型產業,卻擋不住手機廠商接連「跳坑」的決心。無論是全球出貨量位居前列的三星、蘋果,還是國內的「華米OV」,都在推進移動晶片的自研或合作研發。手機廠商為何「芯」事重重?「造芯」的主要難點在哪裡,又將為手機廠商帶來哪些值得付出高額人力物力的利好?
  • oppo首次向全體員工公開「馬裡亞納計劃」啟動自研SoC處理器晶片
    據媒體最新報導,2月16日晚間,OPPO CEO特別助理髮布內部文章,首次向全體員工公開了關於自研晶片的「馬裡亞納計劃」。馬裡亞納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深度達6-11千米,也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OPPO以此為代號,顯然是形容自研晶片的極高難度。
  • OPPO不好好造手機,卻聯手OnePlus、Realme!馬裡亞納計劃是啥?
    日前有消息指出OPPO的CEO特別助理髮出內部公告信,向全體員工公布名為《馬裡亞納計劃》的新項目,該項目不是研發新手機,而是研發自家的處理器,而這項計劃更集合了OPPO、OnePlus、Realme之力。
  • 小米澎湃S2今年第三季度發布,OPPO啟動馬裡亞納計劃自研晶片
    而小米當年也造出來了澎湃S1晶片,不過那款晶片放在那時也只是一款中端晶片,放到現在的話更是一款低端晶片了。如今,雖然智慧型手機設計還在保持進步,但是對於廠商來說想要與其他品牌形成差異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而自研晶片必定是產生區分度的猛料。去年11月,曾有消息稱OPPO正在研發一款名為OPPO M1的晶片。並且這款晶片已經在歐盟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商標註冊。
  • 五星紅旗在月球亮相;中芯國際上美國「黑名單」,股票停牌;金立...
    川普政府將中芯國際和中海油列入美國防部「黑名單」 12 月 4 日消息,美國川普政府周四(3 日)將中芯國際和中國海洋石油等 4 家中國企業列入所謂「受中國軍方控制」的名單。據彭博和路透報導,其他兩家被列入美國國防部名單的是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和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
  • ...芯視界微電子」提供測距和三維成像晶片級解決方案 | 潮科技.芯...
    文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芯視界微電子」官網 當前雷射雷達成本功耗高、可靠性低、系統設計複雜等痛點,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研發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研發的科技公司——南京芯視界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視界微電子」),針對上述痛點,研發了世界上首款基於大規模單光子檢測陣列的全集成晶片。
  • 追趕海思麒麟、OPPO自研處理器M1曝光!代號馬裡亞納計劃
    據媒體報導,OPPO CEO特別助理在近日發布了一份內部文章,即《對打造核心技術的一些思考》,這篇文章中提出了三大計劃,其中就囊括自研晶片的「馬裡亞納計劃」。OPPO的取名方式非常的有趣,比如「馬裡亞納」就是指代被稱為最深海溝的「馬裡亞納海溝」比起海思麒麟的命名方式,OPPO對於自研晶片計劃的命名顯得更加洋氣。
  • 方太蒸箱智造十年:以匠心做好產品,為親人而研發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方太最新資訊 > 正文 方太蒸箱智造十年:以匠心做好產品,為親人而研發
  • ...國產自研晶片新動作:小米澎湃晶片還在繼續中,OPPO馬裡亞納計劃
    今年年初的時候,OPPO曾公布了自家「馬裡亞納晶片計劃」,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OPPO以此來形容這是最難的事情,這也是國產手機品牌第三家進軍晶片領域。 近日天眼查顯示,哲庫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由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 叫板Quest 2,奇遇VR的底牌「追光」與「哥倫布計劃」
    2021年1月6日,愛奇藝奇遇VR在北京召開主題為「誰與爭鋒」的VR技術發布會,正式發布國內首個CV(計算機視覺技術)頭手6DoF VR交互技術——「追光」,並面向全球VR遊戲開發者啟動「哥倫布計劃」。
  • 擁有消費電子全系列VCSEL晶片產品線,「睿熙科技」完成2億元A+輪...
    「睿熙科技」是36氪長期關注的一家公司,成立於2017年,主要做VCSEL晶片及衍生產品的研發及量產,公司對標lumentum,定位高端晶片市場,目前產品覆蓋消費電子、數據通信以及車載三大領域,產品線如今覆蓋各類場景應用:1、消費電子:公司團隊以光通信背景為主,但是創立前期團隊判斷消費電子市場的時間窗口有限,以它為核心切入點
  • 廈門造「中國芯」 彰顯高質量發展
    從廈門聯芯成為我國大陸地區已投產的技術水平最先進、良率最高的12英寸晶圓廠,到雲知聲研發的全球首款面向物聯網的AI(人工智慧)晶片將在廈量產,今年以來,廈門造「中國芯」的發展成績屢屢讓業界矚目。作為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的廈門,不曾停止對集成電路核心技術的探索。近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保持恆心、找準重心,在技術、產業、政策上共同發力,使廈門造「中國芯」強勁跳動。
  • 告別阿里轉身ALL IN 新造車,超級產品經理何小鵬關於造車的9 句...
    11 月 19 日,極客公園前沿社特別邀請到小鵬汽車的核心投資人、董事長何小鵬,與華米科技創始人 & CEO 黃汪、iPIN 創始人 & CEO 楊洋、航旅縱橫創始人薄滿輝等 10 位企業家進行了一場高濃度的「近場研究」,分享他的二次創業經歷,以及從網際網路角度對汽車和硬體創業的思考,現場還共同探討了在「車」這件事情上,網際網路還可以創造出哪些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