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並居,成熟的標誌在哪裡?

2020-12-20 江風獨葦

美麗的構想與蒼涼的現實相差有多遠?

近日山東省各地在力推的「合村並居」工程,出現了一些老百姓極力抵制的現象。

為什麼要推行「合村並居」?政府的意思很清楚:農村社區建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內容,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舉措,也是適應農村生產力發展、實現「居住社區化、服務社會化的大勢所趨。

農村社區,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小型或者微型城鎮區塊吧!規劃一塊新地址,建起整齊劃一的樓房,配上各種設施,讓農民過上文明、整潔、舒適的新生活,這應該是大好事,許多人都期盼的生活。

但是在現實當中,老百姓卻不領政府這份情,這是為什麼?

這幾年,老百姓通過拼搏,很多人剛修建起了自己的家園,生活的愁結才打開,正想鬆口氣,過幾天安生日子。有些或許還欠下一些債務,才開始著手要還。突然之間,下來的通知,要拆除住上沒多久的房子,心中肯定難以接受;

如果政府補償的錢,能夠完全彌補得過農民搬遷的所有費用,不使老百姓背著舊債又添新債,那麼情況或許還可以。但是政府的錢袋子又掏不出多少錢,最終還是農民自己去掙錢補窟窿,心中肯定不願意;

許多地方還採取「先拆後建」的做法,把老百姓的「窠」先捅掉,把他們變成一個無家的流浪人,租住,投親靠友,搭帳篷,這樣的日子攤上誰都不樂意,更何況,許多地方還「君問歸期未有期」,問他什麼時候可以搬進新居?居然討不到一個實訊。

搞土地流轉,工作有保障嗎?結果搬進了新居一切都沒啥大變化,原來幹啥的還是幹啥。要料理自家那幾塊地嗎?離住地已經是好遙遠了,一個「不方便」,就是你天天面對的現實。

要搞好「合村並居」工程,兩個條件必須要達到:一是政府達到一定的經濟能力,搬遷起來不要讓農民吃虧,或者說是不要讓他們承受不起;二是要有生活出路,沒有穩固的生活路子,那麼新農村社區的美麗也只是一個外殼而已。

現如今,政府這基本的兩條還沒有達到,就全面推行「合村並居」,顯然還欠火候,縣鄉鎮一級推行起來,始必有難度,有阻力,出現深層的矛盾。

有道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剜老百姓的肉,你起碼要給他補上一塊相同或稍大的肉,才可以。

靠追攔堵截搞「合村並居」,證明時機還沒成熟。

最近,山東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幹傑說:

以生產方式轉變為前提,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條件成熟的積極推進條件不成熟的不能急於求成。

相關焦點

  • 山東「合村並居」被批是怎麼回事?國家為什麼要合村並居?
    山東惠民縣「合村並居」工程被批形式主義,兩副縣長作深刻檢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國家為什麼要合村並居?一、山東」合村並居「被批是怎麼回事?從一篇"山東合村並居的真實情況"的文章我們了解到,山東"合村並居"工程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為:1.房屋拆遷補償未落實。有的村莊村民反映,未看到任何拆遷文件,也不知還建樓房的面積大小和價格如何,當地政府只是口頭表達了被拆房子的補償標準。也有村民反映,拆遷太突然,拆遷補償標準太低等問題。
  • 李繼凱:山東「合村並居」不要一刀切式的否定
    而通過農村「合村並居」既可以實現村民集中居住便於管理,也可提升管理水平,比如信息化、網絡化管理,同時可以逐步打破農村家族實力對社區治理的影響。通過合村並居可以實現鎮區、社區、園區的三區共建,實現農村社區治理的現代化。更重要的是,在合村並居實踐中,進一步加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壯大了集體經濟收入,極大增強了基層黨組織服務農民的能力與信心。
  • 山東人眼中的山東「合村並居」
    我出生在魯西南一個小縣城的農村,目前戶口在村裡,媳婦、孩子的戶口也在老家農村,我的家人、親戚、鄰居、同學基本都在那個縣城的農村,不一定在一個村,有在加工廠上班的,有乾電焊的,有幹裝修的,有工地搬磚的,有放羊的,也有混得好的,我們屬於「合村並居」的最大受眾群體,我想說說我們農民的一些看法:1、 合村並居補償標準有待商榷
  • 山東大規模合村並居,很多人反對,南方人卻非常支持!
    最近這幾年山東大規模的搞合村並居,有很多人反對!但作為南方人我是非常支持合村並居的,而且有達到一定規模,能並成幾萬人的小鎮最好!下面我說一下原因: 1.規模的合村並居是非常有利未來孩子的教育,農村未來人口越來越少,小孩上學困難,而合村並居後孩子上學容易!
  • 王立勝:如果無法叫停合村並居,我們必須爭取什麼?
    他指出,合村並居實際上在山東實行已久,卻在近期突然引發大量批評,除了個別地方的工作有問題外,也表明外界對山東農業農村發展的實踐與經驗缺乏系統性研究。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山東的合村並居是以縣域而不是村落為單位,來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這種產業化必然帶來合村並居的需求,未來這一需求還將擴大,朝著區域化方向發展。
  • 「合村並居」,山東這事整出了動靜
    「搬遷撤併」也被稱作是「合村並居」,其形式主要是拆除原有村莊,選址規劃建設樓房式社區。此前,武漢大學社會學院院長賀雪峰在一篇文章中就山東「合村並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並沒有糧食緊張到非得將農民房子拆掉將宅基地復墾種糧食的地步。
  • 山東「合村並居」的拆遷計劃,農村人如何看待?
    「合村並居」就是把幾個自然村拆掉,所有農民搬到一個新的社區,然後成立一個新的居委會。其初衷是為了統一管理土地,更好地服務農民,高效地盤活農村經濟。但是90後村官今天想問問,農民怎麼看待「合村並居」?山東省作為「合村並居」的試點,今年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工作,伴隨而來的是民怨四起。我覺得其根本原因不在於「合村並居」的計劃有問題,而在於部分地區沒有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而導致工作過程中發生各種矛盾。首先說說開展這個「合村並居」的時代背景。一方面由於時代發展,基層組織運轉越來越難,既難管理又難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 「合村並居」即墨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開始先試先行合村並居
    最近,青島市即墨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根據青島市村莊全域布局規劃和即墨區相關部署,區黨工委結合村莊實際與歷史淵源、血緣關係、地緣關係、發展需要等,開始了科學穩妥推進合村並居工作,目前成功先行合併了區域內9個村莊。
  • 河南即將實施「合村並居」,新鄉18個村莊成試點,有你的家鄉嗎?
    ,很多的省份都有了「合村並居」的試點村莊,那些曾經存在的鄉村規劃逐漸擴大,而河南作為中原之地和人口大省,「合村並居」的進行也在情理之中。」的對象,部分鄉鎮有望擴大,發展前景然人看好,我們就來看看新鄉這18個試點村莊具體分布在哪裡,有你的家鄉嗎?
  • 「合村並居」浪潮已來,為啥農民不樂意?看完就明白了
    而且還有一個政策,農民特別關心,那就是「合村並居」,相信很多農民朋友也都聽說過。而眼前這種大勢所趨,「合村並居」的浪潮已經席捲而來,那對農民究竟是好是壞呢?向下看,也許看完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什麼國家重視「農村-城鎮」的發展,因為它確實有很多好處。
  • 俗語「農村人住上樓,好日子到了頭」,說出了「合村並居」的難題
    筆者雖然也相信科學,但是在很多時候還是會拿農村俗語來做一個考量,就比如現在被大家廣為關注的"合村並居"問題。其實在俗語中也就有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農村人住上樓,好日子到了頭"。雖然我們看起來這句俗語有一些過激,但是也不難看出農民對於"合村並居"的反感。
  • 江蘇出臺新政規範「合村並居」 讓城鄉社區發展更有後勁
    有序「合村並居」是農村發展到城鎮的必由之路。哪些村居適宜列入調整範圍?應遵循怎樣的實施程序?合併後「兩委」班子怎麼優化?記者11月30日從省民政廳獲悉,我省近日出臺《關於進一步依法規範農村「合村並居」工作程序的指導意見》,對全省依法穩妥實施「合村並居」作出明確規定。
  • 「撤鄉並鎮」容易,「合村並居」難,矛盾主體還在於民與田
    同樣都是為了城鄉一體化,為了政務通暢,20世紀90年代的「撤鄉並鎮」用了10年完成,估計這次「全村並居」沒有20年完不成,矛盾還在於合村並居是直對農民,與田有關。也正好是2001年,山東就率先提出了「合村並居」的理念,記得同樣是要為了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而設想的,我也同樣認為這是將來農民的歸屬之一。當時那個老師還是贊同我的回答的,其實自己也不知道農民、農村將來究竟會成為什麼樣。
  • 注意:2020年,「合村並居」搬遷省份名單公布,有你的家鄉嗎?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開始實施「合村並居」,不僅可以釋放大量集體建設用地,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危機,更能盤活農村地區經濟,「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儘管這一舉措在部分地區引發了廣泛的輿論和關注,但是就目前形勢分析,「合村並居」是大勢所趨。
  • 萊蕪「合村並居」又來消息!這些村近期搬遷撤併!
    A: 按照規劃,近期進行搬遷並居的村莊有11個,計劃在2025年之前實施,遠期搬遷並居的村莊有25個,計劃在2035年之前實施,近期準備實施的村莊已經在各村進行公示,村民可以到村委了解具體情況。其中聽眾提到的吳家嶺村屬於城郊融合類,具體實施的時間還不能確定。
  • 有些人不理解合村並居,弄清這些道理就懂了
    合村並居的背後邏輯是什麼?各方都應該懂,尤其農民。為什麼要合村並居?為什麼要盯住農民的土地不放?為什麼農民連宅基地都保不住?農民就非得上樓嗎?上樓有什麼好的?這些問題都是擺在當前農民面前的鬱悶事,別說農民想不通,就是很多知識分子也搞不懂。
  • 合村並居非大規模拆遷合併……
    網友諮詢:請問張家樓鎮的合村並居規劃怎麼講,我了解到別的地方的合村並居是蓋樓集體居住劃社區,置換相同面積樓房等一些賠償措施。張家樓的合村並居只是在口頭上的一種形式嗎,如有詳細規劃信息請具體講講,包括覆蓋哪些村莊。張家樓鎮社會治理中心答覆:您好,來信收悉。
  • 國家為什麼開展合村並居?為什麼在山東試點?
    國家開展合村並居,初衷是很好的:1.改善居住環境,為以後集中養老做準備。從老農房搬到新樓房,住的環境不一樣了。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農村分散居住,年輕人出門打工,老人照顧起來難。但是合村並點也存在以下問題。1.費用問題。不搬樓上去,不用收物業費。搬樓上去了,沒法喝井水了,自己買水,物業費也要交。都是領著很低的養老金的農民了,上哪去找錢去。2.養老問題。
  • 農村空心化,合村並居?土地閒置,如何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這種情況不是個例,在其他村也普遍存在的,因此國家有了合村並居的想法。合村並居簡單說就是把鄰近的幾個村子的人統一安置在新的地方居住,目的是為了便於統一管理,改善我們農村的居住環境,便於土地的集約性發展。2020年合村並居在我們這裡實施過一段時間,但由於實施過程中不根據實際情況,搞一刀切,計劃被迫暫停。
  • 山東「合村並居」即將實現,部分農村將「合併」,有你老家嗎?
    為解決目前農村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今年又相繼出現了「合村並鎮」、「合村並居」等發展模式,對農村發展來說,確實有很多好處,但要想真正實現,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對一部分農村人來說,離開了世代居住的地方,他們是無法接受的,因此,這項政策想要徹底實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