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植物王國、動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之後,雲南近期又多了一個亮眼的頭銜——「亞洲水管兒」。
如果把青藏高原比作亞洲水塔,是因為它隱藏著大量河流的源頭,那麼七彩雲南就是一根不折不扣的亞洲水管兒,幾乎憑藉一己之力保障了半個亞洲的供水。
也許你會產生疑問或者不服,山勢崎嶇的雲南有何能耐可以擔此重任?先別急著下定論,現在讓我們來慢慢品味雲南的山河,從細節上去剖析這片土壤的靈動吧!
眾所周知,雲南省河川縱橫,湖泊眾多,境內共有40多個高原湖泊,它們不僅在蓄水量方面能頂半邊天,而且湖泊周邊風景都極為優美,是聞名全國的知名景區。
另外,雲南境內徑流面積在10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就有889條,分屬長江(金沙江)、珠江(南盤江)、元江(紅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大盈江(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其中,紅河和南盤江發源於雲南境內,其餘均為過境河流,流經老、緬、泰、柬、越等國家後入海。難怪雲南會被稱為「亞洲水管兒」,她簡直供養了半個亞洲!
說起雲南河流,不得不提「三江併流」奇觀。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在東西向不過100公裡的區域競速奔流,江水併流而不交匯,自北向南170多公裡。
近些年來,「三江併流」又升級了!位置最西的獨龍江也加入到這個並行奇觀中,變成了「四江併流」!
獨龍江發源於西藏察隅縣境內,藏語叫「美爾東曲」,獨龍江鄉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不能全年通車的少數民族聚居地。250公裡的美爾東曲南下入雲南怒江貢山縣境後稱獨龍江;出雲南後,匯入緬甸克欽邦,更名為恩梅開江。美爾東曲流域面積1947平方公裡,在雲南境內長僅80公裡。
「金生麗水」。金沙江古稱麗水,砂金是金沙江的招牌字眼,「麗江」古城的得名正是源於這條因盛產砂金而名聲大噪的河流。
提到金沙江,不得不提它的「萬裡長江第一彎」。金沙江流過玉龍縣石鼓鎮後,流向急轉,原本東南向改為東北向,形成了奇特的U型大彎道,成為長江流向的一個急劇轉折。
石鼓鎮以下,江面漸窄,驚濤轟鳴處便是舉世罕見的虎跳峽。金沙江劈開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讓這裡成為中國最深的大峽谷,上下峽口僅距16公裡,落差竟達220米,江面最窄處僅30米。傳說曾有猛虎在此躍江而過,故名虎跳峽。激流拍打巖壁和江床,江水聲震耳欲聾,場面蔚為壯觀。
而說起瀾滄江,這條東南亞最大的國際河流,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最後於越南西貢注入南海。流域河網縱橫,水流雜亂,湖沼密布,流經險灘、深谷、原始林區、平川,地形複雜,景致萬千。
瀾滄江不僅流經多種地形,還流過了多個民族集聚地區。單是雲南段流域內就分布有傣族、白族、布依族、彝族等16個少數民族。其中,傣族、布依族、獨龍族是跨境民族,各少數民族的習俗風情、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各具特色,已與當地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最後來看下怒江。藏語稱為「那曲河」的怒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熱拍格,流出雲南到緬甸後改稱「薩爾溫江」,最後注入印度洋安達曼海,全長3240公裡。
怒江大峽谷因水急灘高、落差大,有「一灘接一灘,一灘高十丈」的說法,十分壯觀。又因兩岸多危崖,有「水無不怒古,山有欲飛峰」之稱。還因立體氣候,珍惜動植物成片成林,有「十裡不同天,萬物在一山」之說。(拾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