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舌尖感受鄉愁,用美食傳遞公益!小樣小乳酸《味解之謎》第二季來啦!

2021-02-08 東南衛視

小樣小乳酸

《味解之謎》第二季來啦!!!

你知道他們的鄉愁味道是什麼嗎?

           


媽媽的味道是心連心的滋味


是爸爸做的手工大餡的餃子

是媽媽煮的面線糊

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


鄉愁呢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

但只要吃到一個地道的家鄉料理

就會覺得幸福滿溢

舌尖上的鄉愁

情懷滿滿


《味解之謎》第二季

延續了感受鄉愁美食的傳統

每集還原一道鄉土美食

用美食聯接兩岸共同鄉愁



海峽兩岸藝人在節目中互幫互助

把濃濃的友情升華了!

以成功解密一道鄉土美食為終極目標

以此奠定了節目的文化基調

青春偶像

熱血集合

解謎模式大升級!!!


這一季節目邀請

辰亦儒、唐禹哲、劉力揚

謝楠、洪辰、付夢妮

黃靖倫和鄭志蘋

八位兩岸青春明星的大力加盟

與上一季複製傳統美食的解謎模式有所不同

這一季的解謎難度大大增加了!

看劉力揚「女友力」爆發,冒雨解救黃靖倫

看唐禹哲孤島求生,打敗「大魔王」

看謝楠功夫了得,化身女特工……

解謎失敗的隊伍

做出的菜品可能謬以千裡

除此之外,節目組選取的菜品

不一定是地方傳統菜

甚至有導演的原創料理哦!

公益活動獻愛心

為愛出發


節目組所到之處的土地和鄉民

給了我們新鮮的食材和智慧的烹飪方法

藝人們也要為愛出發,回饋鄉土

每期節目,藝人們都要努力拼搏

爭取「小樣君公益金」

完成一項公益訴求

不同的公益主題,帶來同樣的感動



7月23日起

《味解之謎》將在

周日20:30東南衛視

周六21:00海峽衛視播出!!!

吃貨們速速集合咯~~

(《味解之謎》第二季宣傳片,推薦在有WiFi的情況下觀看,土豪請隨意)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 勾起舌尖上的鄉愁
    然而,記者了解到,由於各大電商已經藉機推出「舌尖主題營銷」,推出片中食材促銷活動,令曾經默默無聞的各路美食在一夜之間銷售上千件,彌補了吃貨遺憾的同時,也令商家賺到盤滿缽滿。 《舌尖》饞倒外國網友:一頓飯後房租減半 圖 《舌尖2》的熱播,再次掀起對中國美食的潮湧好評,舔屏都不足以證明中國美食的誘人了,這幾天,網上盛傳《外國人是怎樣被徵服的》的長微博讓各位網友爆笑捧腹,這個本是搜集「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美食」的話題,不知不覺地就變成「外國人是怎樣被中國美食徵服的」,對中華美食最直觀的評價當然就是來自國際友人們了。
  • 食神蔡瀾親贊的原創美食綜藝《味之謎》即將開播
    ,明星、遊戲、話題、廚藝、八卦……這些幾乎在真人秀節目中都能看到的元素,沒有用足夠的篇幅傳遞菜餚的色香味誘惑,也無法撐起一檔美食節目的「個性」,繼中華美食誠意之作《舌尖上的中國》後,好久沒有一檔真正「下飯」的美食綜藝出現了。
  • 葉一茜攜手美食節目《味之謎》導師二毛受關注
    網易娛樂8月14日報導 《味之謎》曾用名《味解之謎》是海峽衛視、東南衛視、臺灣東森電視聯合推出的兩岸大型真人秀綜藝美食節目。節目採用創新的內容模式,在美食、生活情感之間進行串聯,利用地區性的風土人情、老百姓的餐桌故事穿針引線,串聯身邊接地氣的美食製作,以及熱愛生活的美食嘉賓們,加入劇中劇的模式,構成帶著煙火味的小世界。海峽兩岸藝人兩兩組隊,分三組進行廚藝比拼,以成功解謎一道傳統美食為終極目標,跋山涉水、尋訪鄉民,以獲得最鮮美的食材,學習最傳統的烹飪技藝。
  • 品「蓮花宴·廣府味」,用舌尖感受荷花「蛻變」
    據悉,蓮花山粵海度假村酒店自2008年起推出蓮花宴,其以新鮮的蓮花、蓮子、蓮藕、蓮蓬、蓮葉、蓮梗等作為演繹夏日美食的主打,搭配清甜美味的河鮮、海鮮及各式蔬果,把花的色、香、味融入日常飲食中,讓食客用舌尖感受荷花「蛻變」,享受視覺和味覺盛宴。蓮花宴此前還受到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有「食神」之稱的梁文滔先生和眾多美食愛好者的廣泛好評。
  • 陳曉卿的舌尖筆記:一碗湯的鄉愁
    鄉愁,竟是這般簡單。2月26日,《舌尖上的中國》(下文簡稱:「《舌尖》」)第三季最後一集播出,過去這幾天裡,《舌尖》第三季在朋友圈裡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熱議。很少有美食紀錄片可以像《舌尖》系列這樣引起如此國民級的關注,究其成功的原因,或許可以用《舌尖》前兩季的導演陳曉卿的話來解釋——因為它「講述了普通人的故事和大家身邊的美食」。
  • ...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讓你「味」動一「夏」!—內蒙古味道之巴彥…
    吃不夠的內蒙古美食 品不盡的內蒙古味道 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讓你「味」動一「夏」!—內蒙古味道之巴彥… 2020-07-06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舌尖上的廈門 廈門4名留美學生用美食記錄鄉愁,看完饞死你!
    四個來自廈門的留美高中生,用他們的方式記錄了屬於他們的鄉愁——舌尖上的廈門!《留學生的鄉愁,廈門的家鄉味》一部以留學生的視角,通過拍攝廈門大街小巷三十餘家老店的傳統小吃,併合親身製作、體驗、感受、回憶這一味熟悉的鄉愁,來講述廈門的家鄉味。
  • 《老廣的味道》第三季獲好評 用美食傳遞智慧與情懷
    原標題:用美食傳遞「老廣」的智慧與情懷 片方提供   美食節目一直以來都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廣東衛視的美食品牌節目《老廣的味道》第三季於今年春節期間播出,片中「粵味十足」的美味尋蹤和飲食故事再次引發口碑效應。據統計,該節目六期平均收視率0.202%,其中第六期《雅俗》獲得0.289%的最高收視,在省級衛視同時段中排名第5位。
  • 海外華僑華人看《舌尖3》:味蕾裡的鄉愁寄託
    截至2月27日下午,《舌尖3》在豆瓣的評分已經跌至4.1分,遠低於第一季的9.3分和第二季的8.4分。不過,相比國內小夥伴們對於紀錄片優劣的熱烈討論,國外的華僑華人則更多的是在影片中尋找關於家鄉的記憶,在那些熟悉的味蕾記憶裡寄託鄉愁。  澳大利亞華人:過年在家包餃子解鄉愁  蘇澤旭剛到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年有餘,對於當地的飲食還不是很適應。
  • 鄉味最撩鄉愁 《舌尖上的中國3》熱播之後河南各地美食紛紛來報到
    來先生的家在襄城縣的一個鄉鎮,高中時期來到縣城,在學校不遠的地方是海記燜面,學校每到周末的放風時間,來先生一定會去點一份燜面。其實,在襄城縣城裡,做燜面的店面很多,來先生偏愛海記。  「鬆軟入味的麵條,配上簡單的豆角、豆芽、小白菜,再加上分量足的肉塊,色香味俱佳,後味無窮,一直是記憶中原來的味道。」
  • 舌尖3種草一口鍋是什麼意思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火了一口鍋
    美食紀錄片陪你下飯  吃吃吃是春節的一大主題。《老廣的味道》第三季(簡稱《老廣的味道3》)已經開播,觀眾藉此尋覓美味,以慰鄉愁。廣東的觀眾們更是不用對著屏幕空流口水,可以看完節目中介紹的美食就出門覓食。此外,《舌尖上的中國3》(簡稱《舌尖3》)昨晚開播,再次引發極大的關注。這些知名美食紀錄片依靠精良的製作陪觀眾下飯,讓人胃口大開,情懷滿滿。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收官,講了一整季的人物故事,我們要的美食呢?
    一個美食紀錄片,沒有在呈現美食優質特色的前提下,描繪美食器物。就容易把自己做成了國寶檔案。與其用一大段故事展現美食器具的美,不如將美食製作的過程,作為主線,將器具的獨特設計,穿插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第一集框架局限在灶,刀,壇,鍋,盤,碗六個器具,卻脫離了敘述美食的主體,實為敗筆。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家常篇
    今天在畫畫之餘,看了陳曉卿導演的舌尖上的中國2——家常,有頗多感觸,舌尖上的中國是一個講述中華美食文明文化的紀錄片。
  • 「舌尖上的鄉愁」品餘干美食
    他們不遠萬裡回鄉,只為酣暢淋漓地弄信江潮、吃開湖魚,單單這舌尖上的鄉愁就是古今一脈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想當時老師是知道的,那濃鬱的魚香,一定充斥整個教室,就在我埋下頭時,分明看到幾個夥伴也在埋著頭,嘴裡用慢動作啃嚼著。而那本課本裡,直到我畢業都還保留著當年的油花與魚香——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回憶深處,總留有舌尖上的鄉愁。我想吳書記念念不忘的黃丫魚炒樂菜裡(鄉音),是不是也藏有一個「小秘密」?
  • 舌尖上的鄉愁——臺灣家宴節成功舉辦
    11月7日,一場以「舌尖上的鄉愁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傳授製作道地臺灣菜、合唱臺灣經典歌曲……他們中有90歲高齡的老臺胞,有看好大陸發展紮根四川的「創一代」「創二代」臺商,也有跟隨父母在四川生活的小臺胞,即便年齡、身份和職業不同,但透過「臺灣家宴節」,大家共品家鄉味、共話故鄉情、共敘四川生活的幸福點滴。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映 百姓網上買食材線下排隊吃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央視熱映,「吃貨」們在電視機前一飽眼福的同時,也在網際網路上購置節目中的美食。據統計,節目開播的1小時間,200萬人在手機天貓上邊看邊買,整個周末累計540餘萬人訪問天貓食品舌尖2合作頁面。節目中提及的雷山魚醬,上線僅僅半天,1000份全部賣完,四川臘肉也累計賣出1萬份。此外,節目中提及的上海三林本幫館也成為眾人追捧的對象。
  • 加盟《中餐廳》第二季,老闆電器用「體驗式營銷」傳遞品牌聲音
    除了美食,《中餐廳》以經營體驗的方式,用田園牧歌般的獨特生活感受打動了觀眾。2017年以來,《中餐廳》、《見字如面》、《嚮往的生活》等「小火慢烹」式文化慢綜藝如一股清流,在綜藝類節目中脫穎而出。《中餐廳》播出後受到好評,作為一檔「慢綜藝」,《中餐廳》中沒有競技對抗規則,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完全靠著接地氣的經營場景和嘉賓的真實反應打動觀眾。
  • 「識廚解味」,以超越餐桌的多感官美食體驗引領八閩新風味
    此次「識廚解味」項目,旨在以全新的眼光和前瞻的視角引領精緻美食的新定義,從美食的根源、秘籍、靈感、創新四個角度出發,深入挖掘廚藝背後的故事,分享超越餐桌的味覺之旅,解密廚師的雙味靈感世界。這種尊重與分享的精神與馬爹利兼具傳承和創新的靈感激發、獨具慧眼的生活品味不謀而合。 而作為此次「識廚解味」活動第二站的福建更與馬爹利幹邑有著深厚的淵源。
  • 臨海嘗鮮,解味花蓮!
    說起自己最愛的家鄉美食,唐禹哲首推海鮮,他說:「我4、5歲到18歲都是住在臺灣一個叫基隆的城市,這裡有最著名的海鮮。所以我自己最愛的家鄉美食就是當天捕獲新鮮的生魚片,還有夜市裡的各種小吃。」本周《味解之謎》將乘風破浪來到花蓮,尋找花蟹粉絲煲的美味秘方。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qz.fjsen.com 2013-04-10 07:48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一些熱心讀者想起近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正在網上徵集各地美食,便紛紛向央視攝製組推薦土筍凍、潤餅菜等泉州小吃,希望家鄉美食能有機會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