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看菜鳥網絡:這桌麻將不好搓-虎嗅網

2020-12-24 虎嗅APP

公開信息是,目前多個地方政府已向菜鳥網絡拋出橄欖枝。而銀泰董事長沈國軍此前也向媒體透露,目前地網已在國內十餘個城市開建,在杭州、進化、海寧、廣州、武漢、天津都已拿下地塊。


橫跨多個行業、牽涉到3000億元資金,這張「地網」未來能有多少想像力?外界對菜鳥網絡從來都不缺溢美之詞,但在局內人的犀利視角看來,考慮到種種敏感的競合關係和不確定因素,CSN想要 「接地氣」還需邁過很多道檻。


利益博弈:五大快遞公司「麻將」怎麼搓


在「菜鳥」網絡的啟動大會上,馬雲解釋,他集合五大快遞公司共建這張智能骨幹網,主要目的是提高快遞時效,降低物流費用。如他所說, 「大家知道中國整個GDP中18%來自物流,但在發達國家是12%。這6個點如果降下來,對整個國家經濟效益非常高。 」


在馬雲的設想中,菜鳥網絡的平臺應是共通的。物流業人士向我舉例稱,以往北京到長沙圓通只有一趟航班,如果錯過了只能等明天。但在阿里的骨幹網絡中,各家快遞公司競標,十家快遞公司就可能錯開成10個航班。陸運的話,可能原來北京到長沙兩城之間每家快遞每天有兩趟車,但在資源整合後,也許每隔一個小時就能有一趟車。同時,以往每家公司在晚上9點之後會收到十幾票,單獨派送的成本比較高,而未來包裹集中起來可能就一兩百票,完全可以支撐某些快遞或區域派送公司以較低運費,開通類似夜晚派送服務。


 「這樣的話就會形成隨時可下單,隨時可發貨、隨時可轉運、甚至隨時可派件。件量呆在倉儲的等待時間,也完全可以大幅度縮短。 」上述人士對說。


但在一些快遞從業人士看來,這樣的設想很美好,付諸現實卻很難。


 「現在EMS、順豐、三通一達各有一張物流運輸網絡,且各具特點和優勢。例如EMS在國內覆蓋的點很全,幾乎中西部的所有縣市都有涉及;順豐在省級大城市的網絡也是很完善的,尤其是京滬穗等地的小件包裹運輸,通過相對密集的航班頻次,已能做到次晨達,時效在國內首屈一指。而『三通一達』在江浙滬地區的公路網絡很成熟,網點也很多,所以能把價格壓得比較低,從而佔據阿里巴巴電商快件的半壁江山。 」幾家快遞公司的公關部人士說,出於敏感,他們紛紛要求隱去自己的姓名。


前述業內人士所擔心的是,今後若各家快遞公司在阿里的調配下共用一張物流配送網絡,那原先大力經營的網絡又將何去何從?


   「例如在某三線城市的某個區,三通一達都設網點了,今後為了資源整合,可能來自阿里巴巴的電商快件都交給申通來派送,那麼圓通、韻達等公司的網點,只能做一些非電商快件,業務量將大幅下降,人員、車輛都將出現閒置的情況,進而造成更大的浪費。 」


蛋糕難分:定價體系如何「各方擺平」


讓快遞公司困惑的,還有「菜鳥」網絡的定價體系。


如果今後各家快遞公司共用一張骨幹物流網絡,彼此間分工協作,那勢必會出現「一票快件怎麼分錢」的難題。這也是馬雲及其團隊在現階段沒有解釋清楚、也無法解釋清楚的。


 「菜鳥網絡的理念很合理,哪家公司在某個環節做的好,在業內有優勢,就讓哪家公司做。哪家公司服務質量差,收派件老是出問題,就把他踢出去,但馬雲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同樣一個物流環節,同樣一段運輸路程,各家公司的成本可能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按一口價收取,就會造成『有人得利,有人吃虧』的情況,如果按實際成本定價收取,那又會出現『張三、李四兩個價,今天和明天兩個價』這樣的混亂局面。 」


滬上一家民營快遞公司的負責人舉例說,同樣是末端派送環節,「三通一達」的成本可能是3元,其中給業務員的提成是1元;而順豐由於時效快、服務細,成本可能高達5元,業務員的提成是2元。


「如果都按照4元的基準價為來收,三通一達肯定很高興,因為多賺了1元錢,但順豐必定不樂意了,不然做了買賣還得倒貼;又如果各家收各家的,那麼寄送地相同的包裹,價格就會不一樣,可能今天申通的上門收14元、明天順豐的上門收20元,這會給消費者帶來很大困擾,也容易滋生業務員隨意定價、故意提價等現象。 」該負責人說。


既然不確定因素眾多,為何快遞公司老闆們仍欣然站在了馬雲的身旁,書寫又一個「中國合伙人」的故事?在一些受訪者看來,五大快遞的入局出資可能只是為了一張「門票」。


 「菜鳥」網絡的投資規模是50億,其中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各出資5000萬,分別佔股1%,成為股東之一。在申通董事長陳德軍近日卻在媒體採訪時坦言,申通與阿里巴巴在物流方面的理念和方案完全不一樣,投這筆錢,說白了就是「給面子」。


業內人士也分析說,順豐和「三通一達」之所以會給「菜鳥」網絡投資,其實是在向馬雲「買一張門票」。「未來,菜鳥網絡會做成怎樣,誰也說不好,但阿里巴巴背後的電商市場,又是每一家快遞公司都不想放棄的,所以五大巨頭為了防止自己將來被邊緣化,都參與了進來。 」


 「快遞和電商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誰也不希望自己處於被動。將來,如果菜鳥網絡的骨幹物流網絡真的建成了,不排除主導者可能會以業務量為籌碼,卡住快遞公司的喉嚨。所以,現階段,五大快遞公司即使參與了菜鳥網絡,也絕不會放棄自己的傳統業務,相反,可能還會進一步密集和完善自己的配送網絡,以減少自身對阿里巴巴電商快件的依賴。」上述業者說。


蟻族觀望:「小而美」們的現實擔心


   作為馬雲所盛讚的「螞蟻雄兵」,不少靠網店生意吃飯的淘寶賣家,也對未來的CSN抱著複雜的心態。雖然快遞體驗會提升,但他們擔心在統一派送件的大平臺下,快遞成本會上漲,維權投訴也會變得更複雜。


1987年出生的任平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經營服裝生意的網絡小店,小生意做的不錯。平均每周,她都要寄出三四十個包裹快件。


 「我選擇的是韻達快遞,因為長期合作,他們給我的價格比較便宜,江浙滬5元,跨省件8元。通常,其他快遞公司的跨省件都要12元以上,而我向客戶收取的快遞費也是12元,其中的4元差價,是我的進帳。 」


任平告訴我,她的服裝店是小本生意,每成交一筆買賣,盈利只有二三十塊錢。遇到購物滿300元或500元以上的,她還會給予「包郵」優惠。所以,快遞費用是漲是跌,直接關係小店的銷量和營收。


 「在統一配送平臺下,EMS、順豐等高品質快遞也會參與其中,估計我很難再拿到這樣實惠的價格了,預計快遞費用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原本一條裙80元,快遞費8元,佔售價的10%,消費者還能接受。如果快遞費漲到20元,就要佔到售價的25%,總費用也上升,估計很多買家都要流失,或轉去其他店了。 」她說。


讓任平糾結的,還有菜鳥網絡模式下,快遞員隨機分配的操作模式。「我平時打交道的韻達小哥,已合作2年多,彼此很熟悉。有時我不在家,會把快件和費用放到門衛處,再發簡訊讓他自取。有時他取件晚了,也會主動發消息。而菜鳥網絡模式啟動後,我可能今天面對的是圓通的快遞員,明天是EMS的,預計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關係。 」


對於菜鳥網絡宣稱的「8-10年後,國內任何城市間24小時必達」的口號,任平覺得,對於她這種業務量較小的網店來說,意義不大。「韻達基本也能做到江浙滬兩三天,外省三四天,很穩定。而且服裝類商品,對於時效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又不是晚個一天、兩天,夏天就會過去了。 」


與任平相比,在淘寶經營飾品和奢侈品包的吳迪,對快遞費用的漲跌並不敏感,他在意的是菜鳥網絡模式下,各家快遞公司的物流網絡被打通了,一個包裹可能會在幾個快遞公司的合作下完成投遞。如果其中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我店裡的寶貝,售價大多在千元以上,所以消費者並不在意快遞費到底是10元還是20元,他們更擔心的,是快遞的運送安全和服務品質是否能得到保證。 」吳迪對我說,現在他發貨,一般都會選順豐,因為服務好、時效高。快件送達消費者手上,順豐還會發簡訊通知發貨人,讓他覺得很安心。而今後,他寄出的包裹,很可能是申通取件,韻達中轉、順豐運輸、圓通派送,每票快件經誰的手,寄件人沒有選擇。如果快件在途中丟了、壞了,很難明確該向誰投訴。


吳迪的另一重顧慮在於,有些消費者買了上萬元的大牌手袋,會選擇保價,在菜鳥網絡的大平臺下,保價的費用交給誰,最後由誰來賠付,都是不確定因素。


 「舉例來說,如果保價金額為1萬元,包裹經了4個快遞公司之手,最後內物損壞了,是每家快遞公司各賠2500元,還是由一家集中賠付? 」吳迪說,問題肯定是出在某一家快遞公司的身上,如果各賠2500元,另外三家肯定不幹;如果集中由某一家賠付,但又很難查清楚到底是那個環節掉鏈子了。到頭來,如果處理的不順,沒準會遭來『快遞恨,客戶怨』這種兩頭不討好的局面。 」


未來:快遞業或仿效航空聯盟合作


滬上資深物流記者周健認為,菜鳥網絡的操作模式,框架上有點像航空公司之間形成的聯盟:快遞公司參與集中,可以相互間取長補短,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


但航空聯盟的成立,有兩個根本立足點:一是各成員間可實現優勢互補,二是在自發自願的前提下進行合作,這都是「菜鳥」網絡目前所不具備的。


 「以國內民航旅客熟悉的天合聯盟為例,其在考核航空公司的入盟申請時,都會以『申請者的航線網絡,是否為聯盟內其他航空公司所缺少的』為出發點,如果發現航線大部分重合,即使申請入盟的航空公司再優秀,也可能會被拒之問外。 」周健說。


與此相反,國內各家快遞公司的網絡,卻是大同小異的,基本都是東部密,西部稀,一二線城市密,四五線城市稀,網點布局完全是根據業務量來安排,五張網疊在一起,和原來的那張網也差不多,很難實現優勢互補的目的。


另外,航空公司之間合作,都是出於自發自願和利益需要。例如前不久阿聯航空和澳大利亞航空結盟,是因兩者希望通過代碼同享,彼此擴大市場,促進銷售。而「菜鳥」網絡的出現,則是一個供應商在強制原本具有競爭關係的快遞公司之間展開合作。


 「如果這條路能走得通,美國的聯邦快遞、UPS,歐洲的DHL、TNT早就像這樣構建平臺,相互合作了。 」周健認為。


滬上某民營快遞高層徐先生則認為,「菜鳥」網絡的概念是很好的,但適宜放在「雙十一」等特定的時間節點下進行實施。


「快遞行業都是半年忙半年淡,淡季時,中轉、運輸沒有什麼壓力,包裹基本都能保證準時送達。這時,消費者最關心的是快件價格,我們哪怕只漲1元,都有可能失去10%以上的消費群體。相反,在『雙十一』、春運等業務量激增時,快遞行業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人員不夠、倉儲壓力大,包裹來不及送。這時,若有個像阿里巴巴這樣的電商平臺,把各家快遞公司的資源整合在一起,讓包裹打破公司界限,以最高效率遞送。那麼,快遞公司也會願意參與,在電商的統一調配下,把自己的資源貢獻出來,相互合作,共度難關。 」

相關焦點

  • 搓麻將麼?三缺一!
    尤其是逢年過節,搓一把麻將,更成了走親訪友、聚餐娛樂的必備項目之一!另外,在麻將規則中,規定每人抓13張牌,而13乘以4等於52,這正暗合了一年有52個星期的規律。不僅如此,麻將裡頭更蘊含了無數的中華文化及哲學理念,就連毛主席都說,中國對世界有三大貢獻:第一是中醫,第二是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三是麻將牌!
  • ​麻將桌去哪兒了:「詩書支書」怎麼改變了「搓麻」村
    視頻《武寧縣梅顏村:麻將聲聲無,縫紉噠噠響》自從村頭製衣廠響起了縫紉聲,村裡的麻將就「啞」了。「噠噠」的縫紉聲取代了「譁譁」的麻將聲,「閒奔波」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多年來為了改變村裡的面貌,沒有「白奔波」。▲「詩人支書」夏涓沅和村部滿牆詩書。
  • 你喜歡搓麻將嗎?春節期間和牌友搓麻將了嗎?你知道麻將的由來嗎
    春節期間,我們忙碌了一天終於回到了家,年前忙著準備年貨,過完了這個年,人們也終於閒了下來,走親訪友,會會牌友,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和春晚回放的節目聲中我們和自己的牌友四個一夥在一起搓幾局麻將,把結婚的事情,生孩子的事情,掙錢的事情,買什麼洗髮液生頭髮的事情通過搓麻將,把這些事情的閒言碎語全部搓進麻將桌
  • 小區擺滿數十張麻將桌 200名老人每天準時打牌
    深圳晚報記者 溫慶強 攝  走進羅湖區華麗路華麗東村小區,你會發現這裡與其他小區有著明顯不同——四五十張麻將桌擺滿了小區的幾條小巷,眾多老年人圍坐一圈,「呼呼啦啦」的搓麻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多年來,華麗東村被當地人稱作「麻將村」,居民對此或褒或貶,有人認為這裡為老人娛樂休閒提供了一個好去處,但也有居民認為麻桌上擺著「籌碼」像在公開聚賭,影響不好。
  • 搓麻將,是一種需求
    十億人民九億麻還有一億在觀察作為一個北方人我可以驕傲地說那一億大部分都在我們那南方人到底有多愛麻將?看一下往年春晚收視率就知道了:遼寧(88.8%)、吉林(87.7%)、黑龍江(85.3%)而廣東(5.3%)、廣西(2.6%)、海南(1.6%)遙遙落後。
  • 在麻將成癮的家庭裡長大,我選擇和麻將桌保持距離-虎嗅網
    有時候也會輪到某一方時遲遲沒有動靜,估計手握著一張麻將懸在空中,虛著眼睛看桌子上攤著的牌面,嘴裡念念有詞 「我這個牌太爛了,這怎麼打呢?」 每每這時候我就在心裡翻著白眼不解道,「既然牌這麼爛,為什麼還打得如此起勁呢?」隔天,我就會收到父母對此的解釋,不外乎是輸了要趕本兒,或是「贏了,他們不讓走」。然後又像個明事理的大人了反省道 「下次不能打這麼晚了。」
  • 小區麻將館屢遭投訴 益田村一架空層擺了40張麻將桌
    這一帶沒有正規的室內麻將館,「牌友」大多聚集在樓房的雨棚下,其中一處位於將石上石家新村南區的綜合市場旁,毗鄰上石家路,緊靠市場的樓房搭建了數十平方米的鐵皮棚,棚下擺放著3張自動麻將桌及近十張普通桌子,供來客搓麻將或打撲克用。  鐵皮棚下聚集了近40名「牌友」,分別圍坐在6張麻將桌旁,玩家們面前大多放置著數十元至一兩百元不等的現金,盈虧自負,搓麻將的譁啦聲不絕於耳。
  • 麻將世錦賽各國選手"吃碰槓和" 搓麻,你怎麼看?
    中外選手一起搓麻好不開心圖為個人前三甲均被中國選手包攬    一位皮膚黝黑的法國選手伸手摸了一張牌,很地道地用拇指熟練的從牌面搓過
  • 搓麻將手氣差不胡牌,想要麻神附體,先試試這四招
    天天搓麻將的朋友,應該都有過手氣不好不胡牌的體驗。明明手上的牌很好,但是別人胡牌一局接著一局,自己就是不胡牌,又氣又急,其實搓麻將手氣差不胡牌不用急,下面這些轉運技巧趕快收好,胡牌胡到手軟。一、搓麻別忘洗手,壞運氣一波帶走搓麻將如果手氣不好一直不胡牌,玩家可以試試去洗手間洗洗手,壞運氣一波帶走。也許有麻友覺得這個不太靠譜,不過洗洗手還是很不錯的,一來手上乾乾淨淨地,而來也能在洗手的時候冷靜一下換個心情,說不定好運加持就來了。
  • 搓麻將坐位置有講究,這幾個位置最好別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打麻將的時候遇到麻友中途換位置或者是找人代打的情況,尤其是在位置的問題上某些麻友非常的執著,這是因為搓麻將有著關於位置的玄學,有些位置據說是很容易輸的。下面就為麻友們帶來搓麻將選位置的技巧,教你避開不好的位置。
  • 佛跳牆、麻將桌、男士口紅……當代青年春節都買些什麼?
    這是往年春節前都不曾有的趨勢。姐妹們可長點心吧!今年回家,你們的風頭可能真要被隔壁王叔家曾經那土氣兒子蓋過去了。「男士素顏霜」的搜索人氣較前一個月增長了180%。被年底KPI摧殘的男孩子們,過年回家必須好好調整氣色,但前提是看不出「動了手腳」。男士愛美,不僅讓人眼前一亮,還能幫助國潮崛起呢。
  • 七一時評|抗疫需警惕家庭麻將桌「盲區」
    昨日,一位奮戰在防控工作一線的鎮幹部,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工作現場拍的照片——一農戶家裡,4位農民沒戴口罩,坐在桌上搓麻將,一位戴著口罩的幹部站在旁邊勸阻,但4位「麻友」不理不踩,一心沉醉在搓麻將裡。從照片上看,這4位都是正值中年的壯漢,或許是周邊的街坊鄰居。
  • 搓麻將手氣差不胡牌,想要麻神附體,先試試這四招
    天天搓麻將的朋友,應該都有過手氣不好不胡牌的體驗。明明手上的牌很好,但是別人胡牌一局接著一局,自己就是不胡牌,又氣又急,其實搓麻將手氣差不胡牌不用急,下面這些轉運技巧趕快收好,胡牌胡到手軟。一、搓麻別忘洗手,壞運氣一波帶走搓麻將如果手氣不好一直不胡牌,玩家可以試試去洗手間洗洗手,壞運氣一波帶走。也許有麻友覺得這個不太靠譜,不過洗洗手還是很不錯的,一來手上乾乾淨淨地,而來也能在洗手的時候冷靜一下換個心情,說不定好運加持就來了。
  • 專訪|油畫家劉溢自解10年前那幅《搓麻將的女人》
    在那個社交網絡還以論壇為主的年代,這幅畫作的全球關注度,僅次於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梵谷的《星空》。  是的,你沒有聽錯。而劉溢,就是這幅畫的作者。  對於網友的「空前大討論」他作何感想?作品是否如外界猜測的那般「富含深意」?08年至今他又在創作什麼作品?最近又在醞釀什麼新作?
  • 不搓麻將怎叫過年!連外國人都為之痴狂,但要謹防「踩雷」
    說起春節,除了走親訪友,也有許多人都會在家裡和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搓麻將。甚至有不少留學生,還不遠千裡購買麻將機、麻將,一解鄉愁。近期,網曝一位澳洲留學生從國內網購麻將機,為了就是在春節期間組織在澳洲的親朋好友一起搓麻,他聲稱:這樣更有年味兒。
  • 記住這四句經典搓麻口訣,就能在麻將桌上叱吒風雲
    很多麻友的搓麻生涯往往只是從「來,桌上湊個人頭」,但是每個人在麻將桌上的終極目標都是胡牌!但在雀壇爭霸中,往往大部分人的牌連聽都聽不了!一個人在牌桌上的心路歷程大概是這樣的:縱觀雀壇,麻將技巧千千萬。技巧看了很多,卻還是打不好麻將。
  • 搓麻將想要好手氣,怕選錯位置會輸,那這招一定要知道
    久戰牌桌的麻友們當然都是想要好手氣的,麻將輸贏本來就被譽為運氣七分,技巧三分,可以說麻將有了好手氣,基本就是贏了一大半。
  • 衝刺中考時 校長讓學生搓「英語麻將」
    走進教室的「麻將牌」  近日,一張中學生在教室內打麻將的照片在網絡流傳。照片中,身著校服的學生四人一組,圍在麻將桌旁,表情專注,又顯得輕鬆。  教室裡的學生,來自成都市機投中學初三畢業班,而他們手中的麻將牌,被稱為「英語麻將」。  如果仔細觀察桌上的麻將牌,會發現些許異樣。
  • 中國人搓了這麼久的麻將,還是輸給了老外
    顯然,在參與人群這一點上,和中國一樣,主力軍依然是那些有閒的家庭主婦或者大媽。」——看到這條信息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美國竟然也有麻將協會?在加拿大,一個叫Barbara Gold的牌友剛到聖詹姆斯時,就在當地的報紙上發了個小廣告:「有人願意一起打麻將嗎?」
  • 《麻將來了》福利賽事季4月1日打響,麻將高手,等你來搓!
    為回饋新老玩家,《麻將來了》此次特意打造的「福利賽事季」,將以精彩刺激的賽事玩法以及豐富誘人的重磅獎勵,召喚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麻將高手一決高下。關注小編,一起觀熱點麻將高手常有,而高手過招的機會不常有。麻將高手們空有一身技藝,卻往往只能陪著身邊的菜鳥們過家家,沒有對手,是痛苦的。高手過招,比的是技術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