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業真的很慘澹麼?數據揭開臺灣酒店的市場表現

2021-02-15 邁點

近期由於中國大陸遊客的急劇減少,臺灣一直通過改善與其他國家的旅遊關係以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儘管中國內地遊客人數急劇下降,但2017年二季度赴臺遊客人數達260萬人次,僅略微下降。東南亞遊客籤證豁免,航線的改善以及旅遊景點的促銷擴大了臺灣旅遊經濟的範圍和多樣性。總體而言,除中國大陸以外,其他赴臺客源市場人數均有所增長。

臺灣整體遊客人數變化情況

中國大陸仍然是臺灣最大客源市場,佔有23.4%的市場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2017年二季度赴臺大陸遊客數量減少了37.9%,達60.5萬,去年同期為97.4萬,這是自2012年以來赴臺大陸遊客最少的一年。自民進黨蔡英文於2016年5月上任以來,兩岸關係緊張局勢有所加劇,對到臺灣的大陸遊客數量和開支造成了嚴重影響。

為了抵消中國大陸遊客下滑帶來的影響,臺灣當局正在推進與其他客源國建立更加友好的關係,尤其是東南亞國家。除內地遊客外,由於臺灣對東協成員國放寬籤證政策,2017年第二季度入境遊人數同比增長21.0%。

  

從2016年9月1日起,東協成員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緬甸、菲律賓、越南)和印度的護照持有人如果在過去十年從任何一個指定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韓國、英國和美國獲得籤證,可以享受在臺灣30天的免籤證待遇。這一舉措使得2017年二季度東協成員國赴臺人數實現顯著增長。具體來看,越南赴臺人數同比增長了119.2%,達10萬人次,去年只有4.6萬人次。佔市場份額4.9%的馬來西亞同比增長21.0%,達到12.8萬人次,新加坡市場份額為4.0%,同比增長7.3%,達10.2萬人次。菲律賓和泰國也分別增長了94.5%和72.8%,達8.5萬人次和7.9萬人次。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訪客還包括了臺灣許多工廠的工人。

  

在2017年第二季度,赴臺的港澳遊客人數約為46.7萬人次,同比增長23.2%,佔市場份額的18.1%。由於其地理位置和經濟實惠的機票,臺灣一直是香港遊客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同樣,澳門居民赴臺的便利性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例如簡化許可證和籤證申請流程,虎航和遠東航空新航線的開闢。

  

除了東南亞和中國大陸,臺灣旅遊業也在與其他國家接洽以減輕中國大陸遊客的減少的影響。赴臺的日本遊客同比增長2.4%,達到41.5萬人次,赴臺韓國遊客增長了25.2%,達到23.6萬人次。臺灣旅遊景點在韓國電視節目和電影中出現的次數增多,直航和更廉價的航班價格促進了赴臺韓國遊客的增長。美國是赴臺旅遊的第五大客源國,赴臺美國遊客同比增長11.0%,達到14.9萬人次,佔市場份額的5.8%。以上數據均表明臺灣旅遊經濟在政府有利政策的支持下恢復了其他客源市場的平衡。

臺灣酒店市場表現

2017年二季度,臺灣整體酒店市場RevPAR同比下降。臺北酒店2014 - 2017年度的年均RevPAR增長率為-4.6%,高雄酒店為-2.9%,臺中酒店為-0.7%。

臺北酒店市場入住率為71.1%,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平均房價下降至新臺幣4,361元, RevPAR 達到3,102新臺幣,同比下降1.2%。由此可見,旅遊經濟的再平衡以臺北酒店的平均房價為代價,部分被入住率上升抵消。

高雄酒店市場入住率為61.1%,同比下降8.5%。平均房價下降至2297新臺幣, RevPAR達1,405新臺幣,同比下降14.4%。高雄過去曾受惠於大陸旅遊團,成長型支線市場的遊客通常會選擇去臺北或短途旅行。

臺中酒店市場入住率為65.3%,同比下降1.8%。平均房價略有上升,達2427新臺幣,RevPAR達1,585新臺幣,同比下降1.3%。臺中由於其本身的業務活動,遊客人數變化較小,但其實已經進行了適度調整。

  

總體而言,2017年上半年,臺灣入境旅客人數增長緩慢,大陸旅客急劇下滑使得臺灣酒店業績下滑。展望未來,大陸旅遊團的下降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17年底。其他地區性客源市場的增加將部分抵消這一趨勢。長遠而言,臺灣需要更多的旅遊資源創新,才能成為獲取更高評級FIT需求的有力競爭者。


(本文由邁點網編譯自hvs官網,原題《Taiwan Hotel Market Update》)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遊客量收入均下跌 臺灣多家民宿酒店面臨拋售

相關焦點

  • 臺灣旅遊業「雙節」數據慘澹 如何走出困境?
    華夏經緯網10月11日訊:據國家旅遊局8日晚發布數據,國慶中秋「雙節」假日期間,出境團隊遊系統及網絡大數據顯示,假日期間出境遊客數超過600萬人次,其中團隊遊客64.19萬人次。但據臺媒報導,陸客赴臺人數卻從過去2、3萬減至1萬。
  • 陸客銳減 臺灣旅遊業今年太慘澹
    日月潭旅遊受陸客限縮響,朝霧碼頭常可見遊艇在碼頭等遊客。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減少衝擊臺灣旅遊產業,不僅景區感受明顯,民宿、旅店業者也頻喊賣以應因慘澹經營。如今,運輸、餐飲和藝品店業績也一片慘綠,全臺觀光產業陷入愁雲慘霧,墾丁電動自行車出租業者說,再等不到大陸遊客,可能會一家家「收起來」。
  • 臺灣旅遊業太慘澹!臺灣網友稱地鐵站名應改為日式
    臺灣旅遊業太慘澹! 近年來臺灣的旅遊業可以說是一改往日的繁華,變得十分蕭條,不少臺灣民眾都因此而受到影響,苦不堪言。臺灣交通部門統計,2016年,境外遊客數量佔來臺總人數的70.73%、達756萬人次,其中來臺客源主要以中國大陸為主、其次則是日本、東南亞及韓國。
  • 陸客減少酒店歇業 臺灣旅遊業哀鴻遍野
    由於赴臺陸客人數減少,「新南向」的客源及消費無法彌補缺口,臺灣觀光業者的生意十分慘澹。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大陸遊客減少和「一例一休」導致的成本增加,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墾丁泊逸度假酒店近日關門歇業。諷刺的是,屏東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老家,口稱「屏東女兒」的蔡英文上臺後,陸客卻大幅下跌,屏東鄉親忍不住吐槽:蔡英文當政,究竟給老鄉帶來了什麼?
  • 陸客減少酒店關門歇業,臺灣旅遊業哀鴻遍野
    近日,一波強冷空氣的襲擊,讓臺灣民眾感受了一把寒意,不少人都穿上羽絨服、戴好圍巾出門。不過,比這波冷空氣更冷的,則是臺灣的觀光業。由於赴臺陸客人數減少,「新南向」的客源及消費無法彌補缺口,臺灣觀光業者的生意十分慘澹。
  • 深度遊高檔消費慘澹 臺灣旅遊業「高增長」怎麼看?
    近日,臺灣各高大上的景區都推出long stay產品,以溫泉著稱的臺東、以太魯閣著稱的花蓮、以阿里山著稱的嘉義、以海景著稱的墾丁……初聽之下,大有可為;探頭一看,「錢」景慘澹,深度遊的價格相當於過往一二天的逗留。
  • 臺灣旅遊業旺季遇「寒流」?日月潭遊客慘澹,花蓮自由行遊客為0
    一般來說,越是到了假期旅遊的人數就越多,而這個時候旅遊業生意則是最好的,這是我們共同的認知。但臺灣的旅遊業似乎跟其它的不一樣,呈現了一種旺季負增長的趨勢,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都傻眼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專家分析:臺灣旅遊業如何走出困境?
    中國臺灣網10月11日北京訊 (記者 王鑫)國家旅遊局8日晚發布數據,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大陸共接待國內遊客7.0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836億元人民幣,國家旅遊局出境團隊遊系統及網絡大數據顯示,假日期間出境遊客數超過600萬人次,其中團隊遊客64.19萬人次。
  • 楊澤軍:數據顯示臺灣的經濟出路在大陸
    為此,臺緊抱美國大腿,積極設法尋求與美恰籤自由貿易協議(FTA),專門提出了所謂的「新南向政策」,積極向東南亞、南亞、印度尋找市場,藉此減少對大陸的經濟依賴。大陸海關總署2020年7月14日公布的最新外貿數據顯示, 1至6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126.7億美元,同比上升7.8%,其中,大陸對臺出口274.2億美元,同比上升7.9%;臺灣對大陸出口852.5億美元,同比上升7.7%。從單月看,2020年6月,兩岸貿易額為211.1億美元,大陸對臺出口48.9億美元,臺灣對大陸出口162.2億美元,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 陸客驟減臺旅遊業慘澹 有五星酒店續住只要1.5元
    此外,蔡當局在島內推行「一例一休」政策,讓人事成本大幅上升,使得臺灣旅遊業企業經營受到重創。南臺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林富男日前透露出擔憂,若政治氣氛與景氣未好轉,五星級酒店的房價會持續下探。據臺媒報導,林富男表示,高雄有400多家飯店,近一年多來在陸客變少,「一例一休」使人事成本上升後,五星級飯店一晚定價2千元(新臺幣,下同)幾乎沒有利潤,但現實情況是「沒人住還賠更多」。
  • 陸客不來,臺灣觀光業慘澹,深度分析為何不復當年榮光?
    從臺灣正式給大陸城市開放旅遊名額以來,去臺灣旅遊的熱度逐漸升溫,在最火熱的時候,每年赴臺旅遊超過400萬人次,在加上陸客驚人的消費能力,給當地的旅遊業者帶來巨大收益,各大旅遊公司為了搶佔陸客資源,開始紛紛更新自己的資源配置,加大和整合旅遊方面的投資,大巴車是買了一臺又一臺,五星級酒店也是蓋了一間又一間,然而好景不長,近幾年的臺灣旅遊業慘澹,相關的從業者叫苦不迭,今天的時間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臺灣旅遊業慘澹的原因有哪些
  • 陸客不捧場,臺灣旅遊業寒徹骨
    苗秋菊攝   近日,一波強冷空氣的襲擊,讓臺灣民眾感受了一把寒意,不少人都穿上羽絨服、戴好圍巾出門。不過,比這波冷空氣更冷的,則是臺灣的觀光業。由於赴臺陸客人數減少,「新南向」的客源及消費無法彌補缺口,臺灣觀光業者的生意十分慘澹。
  • 陸客團人數大減 高雄旅遊業景氣慘澹競爭更為嚴重
    華夏經緯網11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兩岸關係低迷,臺灣新當局上臺後陸客團人數大減,島內觀光業營運受衝擊。在臺灣經營連鎖飯店業的力麗酒店16日宣布,因「島內觀光旅遊住宿市場巨變」,決定提前終止向教育部門承租高雄國際青年會館的合約。
  • 浩華發布丨2019年臺灣酒店市場景氣調查報告
    今年,臺灣酒店市場景氣指數調查正式啟動。作為浩華全球酒店市場景氣指數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酒店市場景氣指數調查旨在為臺灣酒店從業者提供對未來前景的判斷和預測。調查涵蓋的四個問題旨在了解市場對於住宿率、平均房價和總收入水平在未來一年內發展的預期。浩華在世界範圍內持續進行景氣指數調查原因有三。
  • 赴臺個人遊陸客減55% 臺灣旅遊業進入「黑暗元年」
    赴臺個人遊陸客減55% 臺灣旅遊業進入「黑暗元年」過去,臺灣一直是大陸遊客的熱門旅遊地,大陸遊客的湧入也將臺灣旅遊業帶活,堪稱「躺著就能掙到大陸人的錢」。然而,自從去年5月以來,臺灣旅遊從業者這樣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據最新數據顯示,赴臺個人遊陸客出現「斷崖式暴跌」銳減55%,臺灣旅遊業從業者正經歷著一波慘痛的失業潮。往年赴臺過春節是很多大陸客的選擇,也是一種時尚潮流。然而今年春節期間,赴臺的大陸遊客卻大幅減少,臺灣景點、飯店冷冷清清。本以為春節假期結束後就會迎來春天,誰知臺灣旅遊業的冬天才剛剛開始。
  • 陸客不捧場臺灣旅遊業寒徹骨 不少飯店無以為繼
    近日,一波強冷空氣的襲擊,讓臺灣民眾感受了一把寒意,不少人都穿上羽絨服、戴好圍巾出門。不過,比這波冷空氣更冷的,則是臺灣的觀光業。由於赴臺陸客人數減少,「新南向」的客源及消費無法彌補缺口,臺灣觀光業者的生意十分慘澹。  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大陸遊客減少和「一例一休」導致的成本增加,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墾丁泊逸度假酒店近日關門歇業。
  • 親歷"個人遊":看遍臺灣旅遊業的慘澹
    2017年春節後,筆者「個人遊」來到臺灣,先後到了淡水、野柳、臺北故宮博物院、日月潭、墾丁等地,雖然沒有全島走透透,但從幾個標誌性的景區景點裡,仍然看到了兩岸關係「停擺」,臺灣旅遊業慘澹經營的場景。臺北圓山飯店。(圖片拍攝者:「知乎者也」。)臺北圓山飯店的大堂。
  • 臺灣觀光業經營慘澹
    相比之下,臺灣很多景點空空蕩蕩,以往陸客如雲、熙熙攘攘的景象再也不見,民進黨當局推動「去中反中」政策、歧視陸客,導致兩岸關係倒退,陸客個人遊減少,如今終於自食苦果。雖然實施各種旅遊補助方案,但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了觀光及相關產業面臨的困境。據新華網報導的數據顯示,這次超長假期,大陸境內出遊人次達6.37億,實現旅遊收入4665.6億元人民幣。
  • 今夏臺灣旅遊業不振
    作者 馬淑靜   今年暑假臺灣旅遊業的業務衰退。度假勝地屏東縣的墾丁地區的旅遊業者,都開心不起來;墾丁核心區高檔飯店,尚能維持八成的住房率,一般飯店、民宿等,訂房率不到五成,等到暑期過去,更下降到一至三成。有民宿業者感嘆:「這時三十年來最慘的一年。」
  • 臺旅遊業慘澹 五星級酒店續住只要1.5元
    據了解,臺灣五星飯店業績一片慘澹,酒店紛紛推出「流血住房價」等策略, 來吸引遊客。臺灣義大皇家飯店推出一晚5499元新臺幣、附兩位客人早餐,而續住一晚竟然只需加7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5元), 是開幕7年的最低價;臺中長榮桂冠酒店也推「指定日入住」,只要2800元,附送早餐;臺南香格裡拉遠東國際大飯店推出「平日買一晚送一晚」策略,公關經理卜怡筠說,飯店每晚6600元但不含早餐,顧客只要買一晚就可多住一晚,兩晚折算,每晚3300元,價格十分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