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於中國大陸遊客的急劇減少,臺灣一直通過改善與其他國家的旅遊關係以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儘管中國內地遊客人數急劇下降,但2017年二季度赴臺遊客人數達260萬人次,僅略微下降。東南亞遊客籤證豁免,航線的改善以及旅遊景點的促銷擴大了臺灣旅遊經濟的範圍和多樣性。總體而言,除中國大陸以外,其他赴臺客源市場人數均有所增長。
臺灣整體遊客人數變化情況
中國大陸仍然是臺灣最大客源市場,佔有23.4%的市場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2017年二季度赴臺大陸遊客數量減少了37.9%,達60.5萬,去年同期為97.4萬,這是自2012年以來赴臺大陸遊客最少的一年。自民進黨蔡英文於2016年5月上任以來,兩岸關係緊張局勢有所加劇,對到臺灣的大陸遊客數量和開支造成了嚴重影響。
為了抵消中國大陸遊客下滑帶來的影響,臺灣當局正在推進與其他客源國建立更加友好的關係,尤其是東南亞國家。除內地遊客外,由於臺灣對東協成員國放寬籤證政策,2017年第二季度入境遊人數同比增長21.0%。
從2016年9月1日起,東協成員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緬甸、菲律賓、越南)和印度的護照持有人如果在過去十年從任何一個指定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韓國、英國和美國獲得籤證,可以享受在臺灣30天的免籤證待遇。這一舉措使得2017年二季度東協成員國赴臺人數實現顯著增長。具體來看,越南赴臺人數同比增長了119.2%,達10萬人次,去年只有4.6萬人次。佔市場份額4.9%的馬來西亞同比增長21.0%,達到12.8萬人次,新加坡市場份額為4.0%,同比增長7.3%,達10.2萬人次。菲律賓和泰國也分別增長了94.5%和72.8%,達8.5萬人次和7.9萬人次。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訪客還包括了臺灣許多工廠的工人。
在2017年第二季度,赴臺的港澳遊客人數約為46.7萬人次,同比增長23.2%,佔市場份額的18.1%。由於其地理位置和經濟實惠的機票,臺灣一直是香港遊客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同樣,澳門居民赴臺的便利性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例如簡化許可證和籤證申請流程,虎航和遠東航空新航線的開闢。
除了東南亞和中國大陸,臺灣旅遊業也在與其他國家接洽以減輕中國大陸遊客的減少的影響。赴臺的日本遊客同比增長2.4%,達到41.5萬人次,赴臺韓國遊客增長了25.2%,達到23.6萬人次。臺灣旅遊景點在韓國電視節目和電影中出現的次數增多,直航和更廉價的航班價格促進了赴臺韓國遊客的增長。美國是赴臺旅遊的第五大客源國,赴臺美國遊客同比增長11.0%,達到14.9萬人次,佔市場份額的5.8%。以上數據均表明臺灣旅遊經濟在政府有利政策的支持下恢復了其他客源市場的平衡。
臺灣酒店市場表現
2017年二季度,臺灣整體酒店市場RevPAR同比下降。臺北酒店2014 - 2017年度的年均RevPAR增長率為-4.6%,高雄酒店為-2.9%,臺中酒店為-0.7%。
臺北酒店市場入住率為71.1%,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平均房價下降至新臺幣4,361元, RevPAR 達到3,102新臺幣,同比下降1.2%。由此可見,旅遊經濟的再平衡以臺北酒店的平均房價為代價,部分被入住率上升抵消。
高雄酒店市場入住率為61.1%,同比下降8.5%。平均房價下降至2297新臺幣, RevPAR達1,405新臺幣,同比下降14.4%。高雄過去曾受惠於大陸旅遊團,成長型支線市場的遊客通常會選擇去臺北或短途旅行。
臺中酒店市場入住率為65.3%,同比下降1.8%。平均房價略有上升,達2427新臺幣,RevPAR達1,585新臺幣,同比下降1.3%。臺中由於其本身的業務活動,遊客人數變化較小,但其實已經進行了適度調整。
總體而言,2017年上半年,臺灣入境旅客人數增長緩慢,大陸旅客急劇下滑使得臺灣酒店業績下滑。展望未來,大陸旅遊團的下降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17年底。其他地區性客源市場的增加將部分抵消這一趨勢。長遠而言,臺灣需要更多的旅遊資源創新,才能成為獲取更高評級FIT需求的有力競爭者。
(本文由邁點網編譯自hvs官網,原題《Taiwan Hotel Market Update》)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遊客量收入均下跌 臺灣多家民宿酒店面臨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