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探從古至今江戶生活全貌,江戶東京博物館

2020-12-11 百家號

導語:日本,一探從古至今江戶生活全貌,江戶東京博物館!

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

所謂「江戶」就是「東京」的舊稱,從德川家康開啟幕府以來的400多年,以日本的政治中心地發展起來,是18世紀時期名副其實的天下首府。1868年明治維新時期,江戶城變成了東京城,江戶也被改稱為東京。在江戶東京博物館可一探江戶時代到現代為中心的歷史、生活及文化。重現當時很多場景、建築與人物的模型,與各種感官體驗享受,讓人讚嘆不已的唯妙唯肖工藝技術,與可玩可看的內容實在多不勝數,總讓人意猶未盡。

「江戶東京博物館」共7樓層,1樓為特別展示區,5~6樓為常設展示樓層。常設展示室從3樓購票後搭乘直達手扶梯進入6樓展示樓層,分為「江戶區」與「東京區」兩部分。另外,若想觀賞企畫展則從1樓入館。一上六樓映入眼帘的就是重現當時木造日本橋樣貌的模型,令人震撼與停不下來的猛拍照,走在上面仿佛進入江戶時代的時光隧道。過了日本橋之後出現在眼前的是宏偉的立體模型。以僅有的資料和資訊為基礎,根據江戶的城鎮劃分的街道和人們細緻地製作,每各人偶的表情與和服花紋細節皺褶都非常真實的表現出來,超吸引人的目光,傳達出街道的氛圍和生活方式。江戶町人的住宅風格「棟割長屋」上梁長屋,一棟房子裡有很多家庭一起居住,透過一個薄的拉門被隔開,可以窺見當時大家在很有限的空間裡生活的樣子。浴室、洗手間、洗衣場都是共用的,圖中應該是單身男性的房間,工作以在家製作手工藝品為主,據導覽說因為這家的廚房顯得特別乾淨,擺設也較為簡單,故猜測為單身男性居住,是不是很有趣呢!

「錦繪」製作工程為浮世繪的一種,為江戶的出版和資訊的代表,「繪草紙屋」是實物大的複製品。說起來媒體的起源和歷史就是從這裡開始!像是以相撲或是歌舞伎演員等有名人物請浮世繪師描繪的人物像,以便宜的價格販售,是現在雜誌的起點,也是江戶重要資訊被妥善保存的重要依據。雖然只是複製品,但如此充滿真實感。江戶時代的速食屋臺!幾乎為移動式的木造屋臺、密集地在江戶的街道上。歌舞伎的舞臺劇「芝居と遊裡」,是江戶時代的娛樂場所,美麗的歌舞伎舞臺與明亮的燈光,忠實呈現當時的熱鬧氛圍。明治時代のスカイツリー(Sky Tree)~「凌雲閣」,高聳的建築顯得格外明顯。從明治時代到大正12年在東京都淺草,因外形似「比雲還要高」而命名,建築物內是名產店、休息場所、展望臺等。關東大地震時毀壞了一半,當時就被拆除了。

在進入明治時代的東京,人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外國文化引進,像是淺草的「電器館」即電影院。電影館的入口附近,裝作偶然樣子的男性故意掉下來的情書,讓中意的女性撿起,這是經常發生在那個時代的男女戀愛畫面呢。讓人看了不經意的會心一笑。可以看到比較富裕家庭的和洋折衷住宅模型,與江戶的長屋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有榻榻米,也使用木質的地板,與較為洋式的家俱、時鐘、玩具等,都可感覺到時代的變遷。戰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東京下町的房屋真實地描寫了在空襲來之前的人民的生活方式。在室內掛著防空頭巾,也有為了了解空襲資訊的必需品-廣播,窗戶上貼著防止因暴風而飛散玻璃的紙,在電燈上掛了遮蓋不漏光的電燈。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旅遊資訊,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請在留言區留言一下,小編會為大家一個好的解釋。

相關焦點

  • 一定不能錯過的江戶東京博物館
    江戶東京博物館,主要是為了保護已面臨逐漸消失的江戶東京歷史的遺產及回顧東京的歷史及文化。
  • 江戶東京博物館如何利用圖書資料開展博物館工作
    2018年8月15日,第17屆中日韓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首都博物館舉行。研討會由中國首都博物館、日本江戶東京博物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國瀋陽故宮博物院及中國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基地共同主辦。會議期間,來自江戶東京博物館的楯石桃子女士關於江戶東京博物館圖書室的介紹讓編者耳目一新,其中的經驗與思考值得同業人士探討。故獲得授權刊發其演講內容的全文供大家品鑑。
  • 日本東京,下町,體驗江戶時代風情
    「下町」,是指過去東京被稱為江戶時代時,低階武士與平民居住的區域,和名為舊市區的區域相似。因有許多工匠與商人居住於此,所以產生了獨特的生活習慣。日本古典藝能-落語(相聲)中提到的「江戶人」,居住的地方就是下町。主要的地區有日本橋、京橋、神田、淺草、深川等曾經出現在時代劇裡的區域,這裡保留了下町特有的昔日文化,散發出獨特的懷舊風情。
  • 從江戶到東京
    高林/文從2018年到2019年,我為《經濟觀察報》寫了兩次年度圖書點評,談的都是歐洲歷史的書,今年想稍作改變,談談幾本輕鬆有趣的日本話題圖書。在「超級東京」的縫隙裡好好生活第一本要談的《東京風格》是本奇妙的書,你很難說它到底是一本書還是一本畫冊。
  • 首博·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生活(上)
    後知後覺的發現《都市·生活:18世紀的東京與北京》展過完國慶節馬上就要結束了!趕忙抓緊時間寫一寫。這個展覽由首都博物館和江戶東京博物館聯合,呈現江戶時期(主要為18世紀的展品)中日兩國首都北京和東京(德川幕府時代東京稱為江戶)的生活。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這二篇文章只對日本來京的展品(總共來京112套)進行介紹。
  • 從江戶到東京,日本東都400多年的歷史
    1868年9月改名為東京的2020年奧林匹克城市已經證明了它不斷發展的能力。在過去的400年裡,日本首都江戶已經從一個農業村莊變成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大都市之一。人們已經在這個地區生活了12000多年,沿著Sumida - gawa發現了像這個小雕像這樣的日本時代的陶器日本時代的像這樣的小雕像已經在日本東京國家博物館/維基博物館發現。考古證據顯示,現今東京的第一批居民生活在蘇米達川河邊。沿河的沼澤地是這些人的理想地點。
  •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生活:人們的一年是這樣過的?
    日本江戶時代受益於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雖然也導致通貨緊縮,但整體使大眾生活得以明顯改善,並對日本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貨幣 小判享保時期(公元1716—1736年)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小判」 是江戶時代正式流通的金幣。
  • 日本東京江戶博物館展出百件因地震受損文化財產
    原標題:日本東京江戶博物館展出百件因地震受損文化財產 據日本NHK網站2月7日報導,東日本大地震中有許多文化財產被地震與海嘯侵襲,8日,在東京舉行一場展覽,向民眾介紹這些得到修復的受損文化財產。 東日本大地震中,博物館和文化財產受到損壞。
  • 從江戶到東京 - 經濟觀察報
    該主題就是在這座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華、最充滿科技感的超級大都市裡,普通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源自日本的現實,東京以其三千五百萬居民、摩天大樓、時尚電子產業、垃圾分類、人潮洶湧卻秩序井然的街景而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都市。但都築響一卻在表達,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過上了時尚雜誌所宣傳的那種精緻生活。
  • 孝親半日遊推介:日本東京都老建築主題博物館「江戶東京建築園」
    「江戶東京建築園」保存了東京地區的重要歷史建築,建築物的年代橫跨江戶至昭和時代,樣式多元且屋內的布置也相當到位,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中許多場景的靈感都來自於此!喜歡老建築和歷史氛圍的旅人,尤其攜帶長輩的孝親之旅,都很推薦到「江戶東京建築園」來個半日遊!
  • 探尋江戶時代的東京之美 盡在五大遺址
    【環球網綜合報導】如果說美國西部運動、義大利文藝復興、埃及法老和金字塔是這三個國家文化縮影的話,那江戶時代的東京也正是日本傳統文化的表徵,甚至可以說科技、時尚、尖端在過去就已經是東京的代名詞都不為過。近日,《獨孤星球》上刊文介紹了探尋江戶時代東京之美的五大理想之地。想要了解東京歷史的遊友們,趕快來看看吧。
  • 「江戶·北京-18世紀的都市與生活展」在日舉辦開幕儀式
    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館長藤森照信在開幕式上致辭 人民網東京2月18日電(鄭瑾),17日下午,由黃山美術社策劃,江戶東京博物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朝日新聞社等主辦,日本外務省、中國大使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協辦的
  • 到首博看18世紀東京與北京 2/3展品來自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
    18世紀的東京與北京是什麼樣子?昨天上午,「都市·生活——18世紀的東京與北京」展覽在首都博物館開展,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暢遊18世紀東亞的兩大文化之城——東京與北京。展覽將持續至10月7日。  江戶時期分染麻質水邊風景鶴紋單衣  據本次展覽策展人介紹,「18世紀東京與北京」展覽於2014年開始策劃,去年首站在東京率先開幕,如今又移師北京
  • 在日本學設計|淺談日本文化遺產保護ー當江戶文明走進現代
    而說到文化遺產保護,大家腦海裡或許會浮現一些古老的,仿佛距離現代生活有些遙遠,難以觸碰的一些建築和場景。那麼如果這些場景生活形象的出現在我們眼前會是什麼樣子呢? 今天小編將帶大家通過日本某個特殊的野外博物館(戶外博物館)帶大家走進日本文遺產保護的某個小角落。
  • 5分鐘搞懂什麼是日本「江戶時代」,原來這就是「江戶人」的生活
    「江戶時代」的開始距今約四百年前,日本結束長期的群雄割據局面,走向統一的國家。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基礎,政治的安定也促進了江戶時期的經濟發展,時代的主角從武士變成商人,進而帶動了庶民文化的興盛。現在就跟著「樂吃購!日本」來瞧瞧「江戶人」的生活吧!
  • 旅遊景點:歷史的氣息,日本江戶東京立之園的體驗
    位於日本東京都小金井市的「江戶東京立之園」是保存了許多歷史性建築物,比如其中的奄美高倉。正如其名,位於奄美大島的高床式倉庫「奄美高倉」。這裡的建築物,為了從溼氣和老鼠等保護穀物,建築物實體被從地面高舉起。高床式的建築物,除了奄美高倉以外,在八丈島也能看到。
  • 浮世繪裡的江戶:穿越到200年前,打開「江戶遊覽攻略」
    原標題:浮世繪裡的江戶「穿越」:兩碗拉麵買一張葛飾北齋……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讓出國旅遊成為了奢望,如何撫慰小半年沒有開啟旅行的內心?大英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城市旅行項目,其中一站就是東京,但並非是如今的東京,而是19世紀初的江戶。
  • 走近德川家族 體驗江戶風情 日本茨城縣、櫪木縣、東京遊記
    說起茨城縣和櫪木縣可能知道的朋友並不多,但看下圖就能了解,原來他們與東京非常的近,其實也很好理解,德川家康是江戶幕府的開創者,而當時的江戶城也就是現在的東京。  日光江戶村坐落於山谷之中,佔地45000平方米,離東京也只有2個小時的車程,在這裡能體驗到日本傳奇的江戶時代,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江戶時代的打扮,再現了幕府將軍時期的歷史生活。
  • 北京vs江戶:十八世紀的鼎沸市井與都市摩登
    一個是清前期盛極一時的北京,一個是幕府時代繁花似錦的江戶。立秋之後,首都博物館迎來大展「都市·生活——18世紀的東京與北京」,以181件(套)歷史文物,其中日方展品112件(套),巨細靡遺地展現兩座城池的歷史風貌。展覽由首都博物館和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聯手打造,分三個章節,第一章「城市營造」通過圖片、模型、建築構件等,分別展示北京與江戶兩座城市的營建與發展。
  • 穿越江戶!日本7座「小江戶景點」推薦
    當日本人聊起「日本當年的美好時代」,他們可能指的是當時社會進步飛速的明治(868~1912年)或江戶時代(1603~18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