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地圖發布《 2019 年國慶節假期出行總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據《報告》回顧了假期全國高速擁堵情況、國內熱門景區、易堵景區、出境遊熱門目的地等國民出行情況。
報告顯示,全國高速在 9 月 30 日晚間23:00左右即迎來第一波去程擁堵小高峰。 10 月 1 日上午10:00左右,全國高速迎來去程擁堵最高峰,但最高峰峰值明顯低於往年,主要原因可能是10月1日上午大量公眾觀看國慶70周年閱兵直播導致出行量減少。全國高速返程擁堵最高峰則出現在 10 月 5 日下午16: 00 左右。在國內熱門景區方面,多個紅色旅遊景區成為今年假期最火爆的「網紅打卡地」。北京天安門、西柏坡紀念館等地迎來客流高峰,分別成為全國最熱門景區和周邊路網最擁堵景區。出境遊方面,泰國曼谷、韓國首爾與日本東京成為前三大最受歡迎城市,同時赴歐洲旅遊人次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 2019 國慶節假期全國高速擁堵情況)
據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數據顯示, 2019 年國慶七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 82 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全國出境遊突破 700 萬人次。百度地圖在用數據勾勒假期國民出行百態的同時,也在為上億出遊人群保駕護航。不論是逛景區、還是自駕遊,都離不開地圖,地圖中一個能讓你「動口不動手」的智能語音助手也逐漸成為出門遊玩的「最佳助攻」。
今年十一當天,百度地圖公布了「智能語音助手用戶量累計突破 3 億」的AI成績單。自 2017 年上線智能語音助手功能以來,全場景語音交互如今已成為現實。依託百度大腦語音領域多項領先技術、大數據積累和深度學習的能力、以及百度在自然語言處理和知識圖譜領域的多年積累,用戶即使用複雜、口語化的表述,也能完成語音的準確喚醒和精準識別,並可滿足查周邊、問天氣、導航中更換目的地等各類訴求,因其便捷安全、高精準度等特點逐漸滲透普羅大眾。
今年 9 月,百度地圖全新上線了全球首個地圖語音定製功能,用戶只需在百度地圖App中錄製 20 句話,最快 20 分鐘即可生成屬於自己的專屬語音包,可應用於導航、景區導覽、智能語音交互等全場景。此功能一經推出便引起很大反響,深受親子、情侶等群體的喜愛。
與此同時,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在國際化布局上也在持續發力。作為百度國際化的先鋒,百度地圖從 2014 年開始國際化探索。截至今年十一,百度地圖已覆蓋全球,境外POI覆蓋率達98%,出境遊人群滲透率達50%,是唯一提供全球服務的中國出行品牌。 9 月,攜程境外打車的「聚合模式」功能接入百度地圖,遊客在查看百度地圖時可直接打車。進一步完善了從旅行前的攻略準備、到旅行中導航、打車、公交地鐵規劃、再到各項境外生活服務等各個階段。更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是國民出境遊的首選地圖。
(百度地圖出境遊功能)
作為人工智慧技術落地的典型場景之一,百度地圖將百度多年來持續深耕積累而得的創新技術應用其中,並通過以智能語音助手為代表的AI功能、廣泛的國際化布局讓用戶隨時隨地、國內國外都可感受AI技術為日常生活的帶來的便利。未來,百度地圖將繼續發力,在日常出行、節假日出行等全場景下提升服務能力,持續改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