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臺北,常常會為吃什麼而困惑。當鼎豐泰、杜小月人滿為患時,當小吃夜市淪為遊客景點時,哪裡還保留著這個城市最本真的一點味道?哪裡才是當地人心中真正值得一試的美食?
街角巷落,尋常味道,今天Feekr帶你一起,在臺北及周邊的深巷裡,在小且無裝潢的小店裡,為你找尋最地道的吃貨地圖。一碗米飯、一杯茶水、一場市集、一盒便當.遇見的不僅是食物,更是城市深處的人情味。
(封面圖片來源:多啦C夢的口袋)
古早美食篇
一碗濃鬱舊時光
古早味,即「懷念的味道」。它是一碗米飯的料足味真,它是60年的不變堅守,它是記憶裡的鄉愁滋味.沒有花哨的食材,只有從祖輩那裡承襲的舊時好味。
||豬油拌飯 - 私家小館的懷舊味
看日劇《深夜食堂》時,總會對溫暖小店裡的治癒美食充滿了食慾,除了——豬油拌飯。總不明白,家常的豬油加上米飯,能有多驚豔的滋味,直到遇到了永康街上的這家餐廳。
(▲圖:嘉欐-攝)
藏在街巷深處,入夜燈籠點亮,綠窗格裡溢出食物的香味,推開門,那份臺灣菜特有的古早味道便撲面而來。豬油是當天炸好的,加入紅蔥頭的香味,吃一口,香甜甘潤,不油膩。
地道的臺灣菜,有人可能會吃不慣,但那份私家小館的懷舊感和人情味,卻是真正吸引人的所在。
◆ 推薦店鋪:
1)大隱酒食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永康街65號/42-5號(近金華街)
2)吃飯食堂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永康街8巷5號
Tips:除了豬油拌飯,它家的煎豬肝也值得一試,口味偏上海菜。
||滷肉飯 - 一碗米飯的治癒
(▲圖:多啦C夢的口袋攝)
(▲圖:多啦C夢的口袋攝)
臺灣的傳統美食,滷肉飯總是不能錯過的一項。飢腸轆轆時,遇見了路邊攤風格的老店——金峰滷肉飯。小小的一碗端上,澆汁的滷肉不是我們常見的肉糜,而是小細條狀的。滷蛋用的是鴨蛋,超大個。湯汁濃鬱,保證每一粒米飯都能浸透滷肉的香味。嘗一口,滿滿的幸福感。
◆ 推薦店鋪:
金峰滷肉飯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10-1號
||牛肉麵 - 《舌尖2》中的美食
牛肉大塊,湯汁濃鬱,永康街的牛肉麵一直是很多人排隊也要吃的美味。人氣最旺的兩家店分別是永康和老張。永康牛肉麵有50多年的歷史,名氣最大;老張牛肉麵,湯汁更濃鬱,《舌尖2》也曾加以推薦過。
作為番茄控,還是更愛老張的湯汁。加入牛大骨、豬骨熬製的西紅柿湯頭,配上精選的牛肉食材,入味!據說鄧麗君生前最愛的牛肉麵館就是這裡。
◆ 推薦店鋪:
老張牛肉麵
地址:中正區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93號
||平溪鄉宴 - 源於1957年的辦桌宴
平溪老街,平溪線上最安靜古樸的一站。這裡有傳統的長條街屋、有臺北最古老的鐵製郵筒,有日據時期的布行和冰店,更有從頭頂呼嘯而過的火車。
除了山泉豆花、故事香腸,如果在平溪用午餐,鄉宴也是不能錯過的一項。福昌餐廳,臺版《孤獨的美食家》中五郎推薦的去處。1957年就開始營業了,總鋪師端得一手地道臺灣味。
剛進去的時,只覺環境簡陋~但是當白斬雞、芋屯三鮮、清炒珠蔥端上來時,鄉野清新,還真是別處沒有的。
◆ 推薦店鋪:
福昌餐廳
地址:新北市平溪區平溪街6號
||眷村菜 - 歲月裡的鄉愁
(▲圖:Potoss攝)
拉起一盞電燈,露天擺上幾張桌子,退役老兵端上回憶中的家鄉味,眷村菜由此而來。南村「小凱悅」便是這樣一家小店,原址曾是臺灣製造武器彈藥的火藥庫——四四兵工廠眷舍,眷村搬遷後來到南村,離101不算遠。麵條有嚼勁,滷味更是一絕,豆乾、豆包、鴨翅.都是家常菜,吃的不是驚豔,而是歲月裡的鄉愁。炒麵和清蒸螃蟹是大愛!
◆ 推薦店鋪:
眷村小凱悅
地址:臺北信義區莊敬路423巷8弄14號
集市篇
一夜市井煙火氣
臺北之美,在於人。避開遊客的常規路線,逛一逛當地人的菜市場,走一走下班族常去的夜集市,你才能發現那份藏於街巷間的市井氣與人情味,溫暖治癒。
||臺北魚市 - 性價比最高的海鮮日料
(▲圖:小海參攝)
黃昏時分,下班後的主婦,在魚市裡挑選新鮮的魚貨,然後伴著路燈的斜影,為家人辛苦烹製溫馨的晚餐。如果你對逛魚市的印象,還停留在此的話,那麼松山機場附近的臺北魚市絕對要打破你的觀念。
(▲圖:新生活攝)
這是一處類似「宜家」的神奇所在。既可以買到魚蝦,也可以買點廚房小物、家居用品、食譜,甚至直接奔向魚市內的「上引水產」,品嘗臺北性價比最高的海鮮和日料。
▶上引水產(立吞區)
伴著主唱歌手的樂曲聲,進入立吞壽司區,這裡是上引水產排隊最恐怖的地方。所有的客人都站著享用美食,生魚片、壽司、魚骨味增湯.選用的都是魚市內最新鮮的食材,回味甘甜,看著配色,就充滿食慾。
▶上引水產(燒烤區)
燒烤區在室外,音樂清唱,燈光搖曳,是三五好友相聚的好地方。入場後,挑選自己心儀的海鮮,師傅用備長炭幫你放在火爐中燒烤。烤好後,輕輕置入日本陶盤內,底部墊以鵝卵石保證食物的溫度,且酌且食,滋味正好。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民族東路410巷2弄18號(近濱江市場)
參考人均:230元
||大稻埕舊城區 - 昨日臺北
相比於艋舺,大稻埕就要顯得小眾多了。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裡都是臺灣最繁榮的地方。後來雖然慢慢沒落了,但那些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字號店鋪依然保留下來。糕點店、藥鋪、茶坊一路走來,都是老街味道。
▶迪化街
迪化街,在大稻埕最有年頭的老街之一。街道兩邊儘是傳承好幾代的百年老字號店鋪,30年、50年以上歷史的小吃店,柴米油鹽、南北乾貨、布匹集市.非常有市井味。清早,不妨來迪化街找個小店坐下,吃一碗鮪魚米粉湯,聊一聊家常,仿佛回到舊時的臺北。
▶寧夏夜市
(▲圖:YanLeeC醃魚攝)
(▲圖:小穎攝)
寧夏夜市,遊客超少,本地人超多的地道臺灣夜市。百來米的街道,比士林小太多,各色地道的臺灣小吃卻不曾缺少。超長拉絲的可樂餅、藥香四溢的藥燉排骨、用塑膠袋裝的地骨露還有臺南風味的蝨目魚湯,一路走,一路吃,只恨自己的胃不夠充裕!
飲品篇
一杯人文慢生活
它們或取自自然的本真味道,或堅持本土的工藝食材,用一盞茶,一杯咖啡,一份奶茶.留住那些散淡的慢生活,不疾不徐,只為給你一杯好味道。
||洞頂烏龍 - 唯一的紫滕廬
龍應臺曾說:「臺北市有五十八家星巴克,臺北市只有一個紫藤廬;全世界有六千六百家星巴克,全世界只有一個紫藤廬。」藏在新生南路的這家茶館,因屋前的三株老紫藤而得名。茶器古樸,茶名詩意:凍頂蒹葭、梨山初晴、高古.人文氣息濃鬱。
在近百年高齡的日式老庭院裡,點一壺洞頂烏龍(產於中南部鹿谷鄉洞頂山一帶),佐茶小點綠豆糕,清新甘甜。抬頭,紫藤花開風拂亂,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閒便是如此吧~
◆ 推薦店鋪:
紫藤廬
地址: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
參考人均:97元
◆ 另推薦茶館:
冶堂
地址:大安區永康街31巷20-2號1樓(近永康街心公園)
Tips:《臺北小吃札記》和《鏘鏘三人行》中都有推薦。
||珍珠奶茶 - 臺灣奶茶的鼻祖
春水堂,臺灣奶茶的鼻祖。成立於1983年,據說最早發明珍珠奶茶的便是這家店。奶茶口感爽滑,茶味濃鬱。珍珠和國內的味道很不一樣,小顆小顆的,Q彈有嚼勁。本鋪在臺中的四維街,這裡也是泡沫紅茶的發源地,氛圍最好。臺北的信義店和誠品相連,從誠品讀書出來,來這裡小坐,也很不錯。
◆ 推薦店鋪:
春水堂
地址:總店-西區臺中市西區四維街30號(市政府後)
臺北(信義店)- 信義區松壽路9號新光A9館B1(新光A9館)
||玄米咖啡 - 本土咖啡香
如果你想喝到真正本土的咖啡味道,巴登咖啡總是不能錯過的一站。成立於1987年,近30年來,一直堅持用自家莊園的咖啡豆,磨製而成的臺灣咖啡,如高山茶一般,不酸不澀,帶著淡淡的果香。玄米咖啡是最愛,口感醇厚有種米湯甜點的味道。倒進一點炒玄米,輕拌,溫暖的米香,和午後的滋味融合,好喝!
◆ 推薦店鋪:
巴登咖啡
地址:總店-雲林縣古坑鄉荷包村小坑5-2號
臺北店-臺北市士林區天母東路69巷11-4號
Tips:這裡還有自家產的咖啡醬油,走之前,別忘了帶上一瓶哦~
||甘蔗汁 - 自然的清甜香腴
(▲圖:bbrobinb博籮光影攝)
逛夜市,吃遍小吃之後,總少不了來一杯清甜的甘蔗汁作為結尾。在臺北公館捷運站附近的水源市場,有一家舒國治推薦的甘蔗汁店。它家的甘蔗汁都是一杯杯現榨。新鮮榨取,無需加糖,有時與鳳梨同打,有時與蘋果同打,清甜香腴。有時候賣得快了,還必須及時新削幾根甘蔗,都是自然的味道。
◆ 推薦店鋪:
水源市場甘蔗汁
地址:羅斯福路四段九十二號(水源市場一樓四十二號攤)
便當篇
一盒旅途小確幸
在一列駛向大海與森林的火車上,在一次尋覓歲月與故事的旅途中,打開一盒木質或鐵製的便當,食物的香氣伴隨中旅途的好心情,唔——好吃!
||臺鐵便當 - 有種滋味叫旅行
(▲圖:僅時光如約而至攝)
回憶起臺北的美食,獲得大家一致好評的當屬臺鐵的便當。輕木製的便當盒裡,慢慢鋪開的美味,現做現賣,拿到手裡,有熱乎乎的米飯味道。價格只要15元左右,分量卻很足,大排便當中的大排幾乎佔據整個木盒的2/3。
最愛還是招牌排骨便當,打開木盒,車廂裡便是陣陣排骨的香氣。夾起一塊滷得金黃透亮的排骨,窗外是雙溪站的藍天碧海。火車慢慢行過,吃的是心情,更是情懷。
◆ 推薦店鋪:
臺鐵便當本鋪
地址:中正區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臺北火車站1F西三門)
||礦工便當 - 九份的復古風情
(▲圖:宇眼看世界攝)
(▲圖:宇眼看世界攝)
偶爾得知九份的黃金礦工便當,在去貓村之前,特意把行程中的一站安排在九份的黃金礦工博物館。挖完了金子,參觀完日式的礦工宿舍,便直奔礦工食堂而去。暖橘燈光的木屋、古舊的家居、老式榻榻米.走進其中,很有懷舊感。
(▲圖:宇眼看世界攝)
便當盒有木質和鐵皮兩種,都是用金瓜石地圖樣式的風呂敷包裹起來的。要了一份經典礦工便當,說實話味道一般。但是——鐵皮便當盒、筷子和外面的日式包裹布,都是可以帶回家做紀念的!
◆ 推薦店鋪:
礦工便當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金光路金瓜石8號
如果有三五日在臺北,不妨慢一些,走進燈火深處的小巷,點一份溫暖的食物,聽街坊閒談,臺北精髓盡在於此~
未標明來源的圖片均來自網絡,若知來源,請告知小飛君,有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