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搞笑小孩
江浙從來不缺聞名遐邇的旅行地,但在杭州邊上,有這樣一座城市,保存著江南水鄉古韻卻一直被淹沒在蘇杭的盛名之下,低調得美著。她有張志和筆下白鷺翻飛的西塞山,有姜夔隱世而居的白石洞,有寫《宋書》的沈約,也有著《二拍》的凌濛初,更有「雲山為師」的趙孟頫.兩千多年來,她枕著太湖水,享受著莫幹山的庇佑,說不盡的風韻輪轉在四季流年裡。始建於戰國時期的湖州,是中國蠶絲文化、茶文化、湖筆文化的發祥地,更因為毗鄰太湖,湖光水色,魚米豐饒,成為不可多得的祥瑞寶地。如今的她,依舊沒抹掉那種寧靜無紛擾的氣質。漫步在蜿蜒的街道,古舊的老牆仿佛隔絕了外界的一切雜音。來湖州一趟,總會有種想留下來生活的念頭。木心寫在《從前慢》裡的悠然,在這裡早已滲透進了日常。
@沈勇強/攝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最近,湖州文旅也發起倡議:今年春節,大家一起留在湖州過個幸福年!(詳細優惠政策見文末)
從2月1日開始,持續至2月28日,針對外來留湖人員,提供了免費遊、安心住和暖心餐的福利,包括莫幹山、南潯古鎮、下渚湖、中國大竹海等等景區和酒店餐廳。這個春節,就留在湖州過年吧~
千嬌百媚話江南@黎偉敏/攝一道道聳起的山牆;一重重圓拱的過街卷門;一排排沿河的排柱廊簷;一座座河埠石階.南潯古鎮,似乎有一種魅力,靜靜地美著,就能吸引人們的目光。@黎偉敏/攝居民臨河而建,傍橋而市,這裡悠閒得令人心生歡喜,很容易就能找到一種久違的慢調子。老人們愜意地在自家門口搖著蒲扇,來往匆匆的遊人似乎與他們的生活無關。
南潯更是以中西合璧、古今貫通的文化風韻獨步華夏。飛簷雕梁的民居大宅,將江南古風與歐洲風格融合為一,韻動中外。
野心不重要安心是最好楊萬裡一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是對新市古鎮慢生活的一種解讀。古鎮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不大的古鎮裡,堆砌的石板路宛如歷經滄桑的老人,寫滿了故事。沒有太多的遊人,新市更大程度上是「原地生長出來」的古鎮,而非憑空新建。多數商鋪為本地人所開,樓上休息,樓下經營,到哪裡都聽得到當地話,極具生活氣息。
山水清麗的湖州
成了無數人逃離都市的首選
只用綠色渲染的世界看過全國大大小小的山,還是會被莫幹山的風光迷住。一望無際的毛竹倚山抱石,連綿成片,構成了一個綠色的奇幻世界,隔絕塵世喧囂,惹得許多人來來往往,鍾情不二。
她是江南文化圖景中最具異域特質的碎片。從遙遠春秋時期的莫邪、幹將鑄劍傳說,到近現代名人紛至沓來寄情山水間,華夏民族骨子裡對於土地的牽絆都能在這裡找到。
一山看盡四季美沿著18公裡的盤山公路迂迴而上,但見竹海茫茫,時有澗水瀑布躍入眼帘,讓人一不小心以為誤入幻境。
@一鳴best / 攝
江南天池海拔千米高,以驚世電站與竹海浩瀚的幽谷曠坪驚豔著無數人,成為安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穿梭在水上迷宮作為江南最大溼地,下渚湖保持了最原始野逸的江南水鄉風貌,曾在2011年被評為「中國最美溼地」。
視覺旅圖@大俠V5/攝千餘條縱橫交錯的河道將下渚湖這裡裝扮得宛若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宮。眺望到遠處的幾座小山,配上周邊的百年香樟樹群,醉人之景讓人心動。
追一場光影之夢或許是因離著名景點西湖太近,氣勢磅礴的南太湖常常被遊人忽略,讓人忘了它坐擁著六十多公裡「湖」岸線,雄渾蒼茫,長風浩蕩。
@南太湖旅遊因為一方風景喜歡上一座城,或許真的只是一瞬間的事兒。無論是湖光山色相映生輝,或是鷗鷺翱翔朝陽噴薄,都能令人沉醉在南太湖的美色中而無可自拔。
03
美食自成江湖
湖州人的「花頭精」這麼多
早上不嗦面,一天不痛快圖源@最安吉都知道蘇州人愛吃麵,其實湖州人同樣很會吃麵。湖州人到底有多愛吃麵?幾乎各個小縣城都有不下幾十家的麵館。湯麵、幹挑、冷麵和羊肉、筍乾、大排等各種澆頭的組合,都是湖州人離不開的主食。
其中幹挑面,當是「人心所向」,幹挑面起源於湖州長興,顧名思義就是要「幹」,沒有湯,僅只是少量的油汁,夠麵條潤滑就可以。
無法抵抗的秋冬誘惑在湖州,冬天不吃上幾回湖羊,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湖州人。湖羊因生長於太湖流域得名,對江南潮溼多雨的氣候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產量極高。因此,這片區域吃羊肉的風俗也就保持到了現在。湖州新市羊肉名聲在外。地道的新市羊肉一律用柴火燉,即使在大酒店裡,也仍然秉承古法。剛出鍋的羊肉色澤紅亮,吃起來汁濃肉嫩,不聞絲毫羊羶味。嘬一口黃酒,吃一口羊肉,別提有多美了!都知道浙江嗜甜,但最甜的當屬是湖州。肉糕、薄荷糕、定勝糕、豆沙糕,方糕、桔紅糕、桂花糕、酥茶糕數不勝數!在湖州光是甜糕就能把你吃的眼花繚亂!
「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紅菱,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正如30年前的民歌《太湖美》所唱的那樣,廣闊的太湖水域,孕育出了品種豐富的各類湖鮮。所以有人說,湖州是「老天爺賞飯吃」的地方。說起太湖就不得不提三白,即白魚、銀魚和白蝦。因為三者外表皆為晶瑩剔透的雪白色,而味道又是皆為「淡中之味」,名如其味。
陷入它魅力裡就走不出來了
圖@鳳凰網文化
湖州是一個細膩的小城,不但擁有細膩的情感,連同歷史、文化也是細膩精巧,別具一格。湖筆就是其中之一,熱愛書法的人都知道,「天下毛筆出湖州」。它不僅是一個書寫工具,也承載著當地文化。
在善璉,幾乎家家有筆工,戶戶出湖筆,工藝精湛,名噪天下。湖州也出大書畫家,從「楷書四大家」之一的趙孟頫,到「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等等。湖筆為這座小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品茗作為古代文人四大雅事之一,品的是一份情懷,一種心境。你若愛茶,就一定不能錯過湖州。據說,早在1200多年前,陸羽來到湖州長興顧渚村,採紫茗、記茶事,寫下了《茶經》,因此誕生了「第一座皇家茶廠」——大唐貢茶院。
湖州是絲綢文化發源地,在吳興錢山漾遺址,出土了4700多年前、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蠶絲織物,2015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世界絲綢之源」。如今的湖州,更是成為「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有機串聯的重要一環。
從2月1日開始持續至2月28日
(點擊即看)
●在湖州過大年 | 德清篇
●在湖州過大年 | 南太湖新區篇
今 日 話 題
最近,#春節返鄉防疫政策#發布,今年你會留在本地過年嗎?來跟浙遊君聊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