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到冬至節氣了,窗外的寒氣是感覺比昨天要強一些,如今外出要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哪怕一點風都能讓自己凍得哆嗦。據說,今年冬至節氣交節時間是在12月21號早上6點21分,而今天太陽日出時間是在早上7點11分,也就是冬至日交節在清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就來了。
冬至節氣,是夜最長,晝最短的一天,有意思的事情,今天日出時間是7點11分,而日落時間在17點23分,滿打滿算白天只有10個小時12分鐘,而一天24小時剩下的13個小時48分鐘都是黑夜了,這個漫長的夜,真是一種福利。
今天雖說是陽曆的12月21號,不過,農民們習慣用農曆來記事,今天按照農曆的時間來看的話是:冬月初七,戊子月,戊戌日,這是用十天幹十二地支來計算的,這裡也就是涉及到冬至日數九的問題。在以前有「冬至日逢壬數九」的說法,也就是冬至日開始,逢帶壬日的就數頭九。
在冬至來臨的時候,農民會根據冬至日天氣不同變化而有不同說法,如果冬至日下雪天氣怎麼說呢?如果是連續下雪天氣呢?
在這裡,農村有句俗語說「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這句話告訴我們冬至下雪天氣與來年農民豐收情況。具體意思我們做個分解:
冬至三日雪
從字面意思是說如果冬至日開始連續有下雪的話,這裡的「三日雪」,可以理解為連續三日下雪,也可以理解為連續多日下大雪,這樣來說,冬至來臨之後,也已經進入隆冬時節,也蓋是下雪的高峰期了。因為這個時候的氣溫已經足夠低了,只需要冷空氣南下,碰到暖溼空氣,那麼下雪就穩了。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冬至來臨之後多日下大雪,也是一種祥瑞,是來年大豐收的一種徵兆。具體來說,多日的大雪,可以給冬季農作物帶來充沛的雨水,這樣不僅可以給土壤帶來好的墒情,也可以帶來農作物所需求的雨水。還有一點就是大雪天氣,多日大雪天氣可以使病蟲害減少,這樣來年農作物病蟲害少,農作物生產好,農民大豐收。
柴米堆得滿地剩
如果真的是柴米堆得滿地剩,這正是農民最為期盼的,農民做農業就是想要做到柴米堆得滿地剩這樣的結果,因為這樣說明這一年柴豐收,糧食也豐收,柴糧多到沒地方可以放了,只好隨意找地方堆放。
在以前農民燒柴火做飯,在收穫糧食的時候,柴夥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燃料,農民也要把柴火收集起來堆放好的,對於80後的農民應該都經歷過這樣的日子,在稻禾或者麥禾上翻滾著玩。
其實,下句話「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只是告訴我們,冬季多下雪是對農作物非常有好處的,不僅是對當季的冬季農作物有利,還對來年土地種植其他農作物病蟲害都會減少,這樣農民糧食將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