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明年是豐年嗎?

2020-12-25 騰訊網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到冬至節氣了,窗外的寒氣是感覺比昨天要強一些,如今外出要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哪怕一點風都能讓自己凍得哆嗦。據說,今年冬至節氣交節時間是在12月21號早上6點21分,而今天太陽日出時間是在早上7點11分,也就是冬至日交節在清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就來了。

冬至節氣,是夜最長,晝最短的一天,有意思的事情,今天日出時間是7點11分,而日落時間在17點23分,滿打滿算白天只有10個小時12分鐘,而一天24小時剩下的13個小時48分鐘都是黑夜了,這個漫長的夜,真是一種福利。

今天雖說是陽曆的12月21號,不過,農民們習慣用農曆來記事,今天按照農曆的時間來看的話是:冬月初七,戊子月,戊戌日,這是用十天幹十二地支來計算的,這裡也就是涉及到冬至日數九的問題。在以前有「冬至日逢壬數九」的說法,也就是冬至日開始,逢帶壬日的就數頭九。

在冬至來臨的時候,農民會根據冬至日天氣不同變化而有不同說法,如果冬至日下雪天氣怎麼說呢?如果是連續下雪天氣呢?

在這裡,農村有句俗語說「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這句話告訴我們冬至下雪天氣與來年農民豐收情況。具體意思我們做個分解:

冬至三日雪

從字面意思是說如果冬至日開始連續有下雪的話,這裡的「三日雪」,可以理解為連續三日下雪,也可以理解為連續多日下大雪,這樣來說,冬至來臨之後,也已經進入隆冬時節,也蓋是下雪的高峰期了。因為這個時候的氣溫已經足夠低了,只需要冷空氣南下,碰到暖溼空氣,那麼下雪就穩了。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冬至來臨之後多日下大雪,也是一種祥瑞,是來年大豐收的一種徵兆。具體來說,多日的大雪,可以給冬季農作物帶來充沛的雨水,這樣不僅可以給土壤帶來好的墒情,也可以帶來農作物所需求的雨水。還有一點就是大雪天氣,多日大雪天氣可以使病蟲害減少,這樣來年農作物病蟲害少,農作物生產好,農民大豐收。

柴米堆得滿地剩

如果真的是柴米堆得滿地剩,這正是農民最為期盼的,農民做農業就是想要做到柴米堆得滿地剩這樣的結果,因為這樣說明這一年柴豐收,糧食也豐收,柴糧多到沒地方可以放了,只好隨意找地方堆放。

在以前農民燒柴火做飯,在收穫糧食的時候,柴夥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燃料,農民也要把柴火收集起來堆放好的,對於80後的農民應該都經歷過這樣的日子,在稻禾或者麥禾上翻滾著玩。

其實,下句話「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只是告訴我們,冬季多下雪是對農作物非常有好處的,不僅是對當季的冬季農作物有利,還對來年土地種植其他農作物病蟲害都會減少,這樣農民糧食將大豐收。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不過,我們今天冬至節氣,天氣特別的晴朗,這兩天都有很大太陽,我聽我們當地老人說「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真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那樣過年豈不是很沒勁,走親戚都不方便了,我真心喜歡春節的時候是晴好天氣,這樣一家人可以有很多集體出遊的節目。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如果到了來年打春,就會可能出現來集中降雪或者降水的現象。比如說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節,如突然因寒潮侵襲而下了大雪。就會造成凍寒。從而影響到莊稼人的春耕、春播。就如老話說的「臘雪是寶,春雪不好。」因此莊稼人都希望冬季多下幾場雪。因此在民間有句俗語「瑞雪兆豐年」,到了冬天一層厚厚而疏鬆的積雪,就像給小麥蓋了一床禦寒的棉被。
  • 冬至到,「冬至雨,寡婦年,來年旱」啥意思?明年是寡婦年嗎
    導讀:冬至到,「冬至雨,寡婦年,來年旱」啥意思?明年是寡婦年嗎?這一年時間只要到冬至節氣這天,一年算是要過去一年了。今天時間已經到冬至節了,看看時間已經是12月21號了,冬季的寒冷也隨著冬至的降溫而到來了。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22日冬至,農村老人說「冬至宜雨不宜晴」,冬至下雨有啥說法嗎?
    摘要:冬至到了,農村老人說「冬至宜雨不宜晴」,冬至下雨有啥說法嗎?文/農夫也瘋狂幹了幾個月,終於迎來了降雨,順帶連溫度也降下來了。今年我國大部分地區雨水偏少,今天雖然下雨了,但是也是毛毛雨。如果冬至節氣還不下雨,那真的冬季就雨水少了,村裡的老人都在期待著冬至來一場大雨。第二句是江西地區流傳的農諺「冬至無雨過年雨,冬至下雨過年晴」,字面意思也顯而易見,說的是在冬至節氣的時候下雨了,那過年的時候就會是以晴天為主。而冬至節氣這天是大晴天,那過年的時候降雨(雪)就會比較多。
  • 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
    文/訪客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其實古人們總結的關於冬至的俗語也是有很多,因為總結這些俗語也是為了生活,所以中心也總是圍繞著天氣和農耕,小編倒是搜集了幾個關於冬至的俗語跟大家一起分享。這第一句就是「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冬至下雪有何說法呢?
  •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已經進入到數九寒冬,今天是一九的第一天。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說到二十四節氣相信大家對它都很熟悉,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時代的產物。
  • 冬至到,農村農民說「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今年春節會下大雪嗎
    如今,冬天不僅不落雪,每次下雪還是薄薄一層,堆雪人估計只能堆個巴掌大的娃娃,至於河中滑冰,您想都甭想。冬雪的意義太大了,尤其對農業而言,關係著一年的收成呢。今年的氣溫受到拉尼娜影響,似乎冷的程度足夠了,但不下雪卻成為很多人心中的遺憾。而農村老農民似乎樂觀了一點,昨天下鄉,遇見他們在一起討論「幹冬溼年」,說大雪會在後面,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習俗諺語】關於冬至的諺語
    10、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11、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12、冬至不冷,夏至不熱。13、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14、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另外,還有106條1、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
  • 冬至到,「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啥意思,事關新年的天氣
    冬至到,農諺「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事關新年的天氣!文/農夫也瘋狂「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餃子夏至面」,今年的冬至,你是吃餃子了,還是吃麵條了呢?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冬至節氣當天的天氣比較寒冷,那在春節期間就會比較冷。反之,如果在冬至節氣當天天氣比較寒冷,那在春節的時候就會很寒冷。在湖南地區還有著「冬至不冷,夏至不熱」的農諺,意思是說冬至天氣不冷,在來年夏至的時候天氣也不熱。而在廣西還有著「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和「冬至暖,烤火到小滿」的說法,由此可見冬至暖,未必是好事啊!
  • 冬至將至,俗語:冬至三日晴,甕裡米生蟲,啥意思?為啥米生蟲?
    杜甫有詩: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意思很簡單:瑣碎事充斥在生活,沒什麼感覺,冬至到,冬至到了春天就不會太遠。刺繡女工因冬至到來,白晝時間變長,能多繡幾根五彩絲線,吹管的六律飛動葭灰。
  • 農村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啥意思?
    最近天氣下降得很快,對於氣溫相對高一些的南方地區目前溫度都下降到了個位數。而就連廣西不少地方高山上都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冰。天氣寒冷,農村老人常說「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是什麼意思?因此從冬至開始,人們就到了「數九」是時候了,老人們常說「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夏至的第三個庚日的時候就開始入三伏天了,而冬至逢壬日到來,我們就開始數九了。
  • 冬至到,農村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若有寒風冷冬半」這話準嗎?
    今天是是12月21日,距離2021年也是不到10天的時間了,可謂是時間也是過得非常快,轉眼間就遇到了新的一年,今天也是冬至的節氣,冬至節氣到了之後,天氣也是即將進入到了三九天,也是咱們農民常說的三九寒冬天,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是三伏天,那麼最冷的時候就是三九天了,作為農曆來說也是開始數九了,在農村到了冬至有句俗語叫「冬至有雪來年旱
  • 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在小時候就會背誦《二十四節氣歌》了,現在的很多小朋友也應該會背誦。「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如今大雪節氣已經到了,馬上就要迎來冬至了。這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節氣到了,新年也就在眼前了,所以過去對冬至日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新年,很多在外漂泊的遊子都會趕在冬至前回家。在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少和天氣相關的農諺,而因為冬至臨近春節了,因此就有好多和春節期間天氣的俗語流傳下來,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人常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進來看
    啥?看冬至這天的天氣就能預測出過年時候是晴是雨?這也太怪了,天氣預報也不能提前預報這麼多天啊,這個事到底準還是不準呢?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民諺,過去農民們可沒有天氣預報來預測天氣情況,靠的就是這些老俗語。其實講真的,現在由於氣候變化莫測,很多過去的老話在現在都沒有那麼精準了,當然在過去還是挺有準頭的。我們且不說這句俗語準不準,先來看看說的是什麼意思吧。
  • 鄉下人說『小寒三日雪,耕牛不停歇』,這是什麼意思?這合理嗎?
    鄉下人說『小寒三日雪,耕牛不停歇』,這是什麼意思?這合理嗎?如今小寒節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二十三節氣,冬季的第五節氣,一般處於每年的1月5日至7日之間,小寒的到來,代表著嚴寒的天氣再一次開始,但還沒到最冷的時候,「冬至」之後,天氣就開始變冷,「小寒」是天氣變冷的開始,有一句俗話說:「小寒三日雪,耕牛不停歇」我國自古就是一個農耕社會,古代科技不發達,為了更好地農業生產,農民根據自然現象和生產規律,發現了氣候與作物收穫之間的關係,
  • 冬至快要到了「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冬至為什麼會大如年?
    俗語「冬至不離十一月」是什麼意思?冬至為什麼會大如年?時間飛快又是一年,不知不覺就又快到了今年的冬至節了,在我們北方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裡人們都是要吃餃子的,因為冬至過後就是數九寒天的開始,一年最冷的日子就要到來,在我們老家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所以這一天不管再忙都是要做頓餃子吃的,香噴噴的肉餡餃子,暖暖的餃子湯,一家人的團聚,這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冬至節。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之後白晝將開始一天天的增長,陽氣也開始逐漸的上升,在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是一定要吃餃子的,村裡的老人說冬至不吃餃子,到時候會凍掉耳朵,雖然很多人冬至也沒有吃餃子,耳朵也沒有見被凍掉,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卻依然流傳至今,餃子營養豐富美味可口,而且形狀跟耳朵非常的相似,所以對於吃餃子不凍掉耳朵,對於一些人尤其是小孩子來說,是深信不疑的。
  •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今年哪天冬至?暖冬已成定局了嗎?
    摘要: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暖冬成定局了嗎?答案來了!文/農夫也瘋狂大雪節氣已過,冬至也快要到了,在往年早已經進入冬季了,可是今年筆者的家鄉這邊還沒有入冬。村裡會看天氣的老王頭說,如果冬至節氣以後,天氣還這麼暖和就要遭殃了。俗話說「該冷不冷,難有年景」,這樣的話明年就要遭殃了。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啥意思呢?今年是哪天冬至,現在天氣還這麼暖和,難道暖冬已成定局了嗎?冬至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認為冬至是小年,過了冬至節氣,春節也就快到了。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時間:2019-12-21 18:23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你們哪裡降溫了嗎?筆者這裡今天是大降溫了,看來冬天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