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市文化館開展「非遺傳承保護和產業化發展」專題調研

2020-12-13 大眾網

萊西老五甄釀酒。

調研組走訪萊西市產芝村博物館。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路雯雯 見習記者 姜政 通訊員 孟銳澤 青島報導

  為掌握萊西境內各鎮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傳承、保護和產業化發展情況,自4月起,萊西市文化館成立了3人組成的非遺調研組,深入各鎮辦進行實地調研。通過與鎮辦文化站長和非遺傳承人的深入交談,掌握了萊西非遺情況的第一手資料。

  調研組一行先後實地走訪了水集、沽河、店埠等6個鎮辦,對產芝村、前寨手工米酒製作技藝、萊西老五甄釀酒非遺保護項目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情況進行詳細了解,與相關傳承人及負責人就如何加強非遺文化保護宣傳、傳承創新、交流推廣、促進產業轉化,以及挖掘非遺新項目和保護非遺線索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交流。

  截至目前,萊西市共有90個非物質遺產保護項目,43位傳承人,具有門類全、樣式多、豐富性和價值高等特點,具有產業化發展潛力。諸如夏格莊蒜香雞、萊西馬氏抻面等項目已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大部分項目還處於個人或規模較小的工作室式運營模式。

  下一步,萊西市文化館將繼續深入調研,下大力氣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及開發工作。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加快培育非遺產業,促進非遺項目和文化旅遊接軌,讓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相關焦點

  • 以文促旅 活態傳承 探索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新路徑
    探索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新路徑8月20日,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赴贛榆區調研非遺旅遊體驗基地建設及產業化發展重點項目傳承開發工作。調研組一行先後實地考察了孫連東麵塑傳承教學點、張宜連中醫正骨診所、二道街文化商業街區、塔山湖柳編廠、徐福茶廠、傳統木船、傳統木器傳承基地,並在二道街文化商業街區建設指揮部舉行座談,對話街區建設主體和非遺傳承人,共同探索非遺與旅遊深入融合新路徑,進一步推動域內優質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 非遺傳承新玩法!南山區文化館「非遺進企業」活動走進騰訊總部
    近日,南山區文化館攜手騰訊微視、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展「2021《非遺帶回家》年貨集市活動」,以線上直播與線下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在騰訊濱海總部大廈設置了非遺年貨集市,深圳市17個非遺項目的文創、美食產品亮相,向騰訊員工推薦非遺好物,還以「直播+電商」的非遺創新展示、銷售模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非遺文化的同時,還能足不出戶賞文化、拍好物、逛市集,輕鬆選購新年禮,促進非遺文化產業的發展
  • 2020年版中國文化館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文化館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年國家財政部、文化部印發了《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對文化館(站)進一步向社會免費開放進行了總體部署,鼓勵各地文化場館免費向公眾開放,解決門票收入減少運營經費不足等問題,特成立專項資金予以補助和獎勵。
  • 最新國家級非遺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醴陵市文化館上榜
    最新國家級非遺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醴陵市文化館上榜。紅網時刻12月12日訊(醴陵站記者曹娥 匡鳳)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醴陵市文化館作為傳統技藝——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的保護單位成功上榜。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是醴陵獨創的技藝。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的保護單位,近年來,醴陵市文化館持續挖掘和整理,逐步探索出一條將傳統技藝的保護和現代產業相結合的有效途徑。
  • 保山市文化和旅遊局開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工作調研
    面對當前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新機遇、新動力,日前,保山市文化和旅遊局對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工作開展實地調研,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探索全域旅遊下的文化體驗之旅新模式。
  • 全球與中國文化館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全球與中國文化館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認為,**年國家財政部、文化部印發了《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對文化館(站)進一步向社會免費開放進行了總體部署,鼓勵各地文化場館免費向公眾開放,解決門票收入減少運營經費不足等問題,特成立專項資金予以補助和獎勵。
  • 文旅融合促進傳統文化發展 非遺傳承再煥時代活力
    七年來,山東、江西、福建等地深入學習貫徹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論述,大力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積極組織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傳統文化的發展在這裡枝繁葉茂。
  • 青州開創非遺保護新模式 打造非遺保護傳承「縣域樣本」
    山東省青州市挖掘縣域地區的非遺文化元素、推動縣域文化繁榮、激活當地發展活力,在青州縣域非遺文化產業的探索發展過程中,通過創新工作模式、注重人才培養、擴大宣傳推廣,在縣域文化建設中精準發力,在各個層面和領域深度創新,青州市非遺保護工作亮點紛呈,縣域非遺保護生機勃發。
  • 市人大開展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專題調研
    市人大開展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專題調研 9月24日,市人大常委會開展《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專題調研。
  • 滁州市文化館開展「大手拉小手」鳳畫傳承進校園活動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營造良好的非遺保護氛圍,12月7日,由滁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滁州市教育和體育局主辦,滁州市文化館和滁州市機電工程學校承辦,在全市市直十所中小學校開展的「大手拉小手」鳳畫傳承進校園活動在滁州市第四小學率先開始。
  • 2020年杭州市非遺傳承免費培訓班成果展開展
    2020年杭州市非遺傳承免費培訓班成果展開展 12月8日起,「薪火相傳·指尖風雅」2020年杭州市非遺傳承免費培訓班成果展在杭州市非遺中心開展。
  • ...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許元一行調研大劇院運營籌備和市文化館工作情況
    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許元一行調研大劇院運營籌備和市文化館工作情況 2020-12-16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廣東非遺創新發展峰會舉辦 省級非遺傳播與發展工作站授牌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與發展工作站授牌儀式現場廣東省旅遊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總經理、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董事長張志兵致辭廣東省旅遊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總經理、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董事長張志兵談道:「非遺的產業化發展是非遺傳承和保護的重要路徑
  • 贛州定南縣:多舉措傳承非遺文化 永續客家情緣
    近年來,定南縣秉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通過多種方式渠道,收集整理定南民間、民俗文化中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線索,建立完善定南縣非遺檔案及相關數據,並對收集與徵集到的非遺典型實物和文獻資料進行陳列、展示、研究和管理,推動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
  • 縣文廣新旅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善輝在文化館調研指導
    生活不只是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5月9日,縣文廣新旅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善輝來到縣文化館新館調研指導工作,縣文廣新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芳,文化管理股股長葉俊武,辦公室副主任葛樹銘等一行陪同調研。
  • 鏡湖區文化館積極開展館際交流活動,促進群文工作繁榮和發展
    為切實提高文化館工作管理和業務水平,本著「走出去,請進來」的理念,1月7日下午,由鏡湖區文化館館長譚閩月和黨支部書記張志平帶隊的一行四人,前往弋江區文化館積極開展館際交流學習活動。在弋江區文化旅遊體育局局長柯慧、弋江區文化館館長李貞家的陪同和介紹下,先後參觀了「中國好人榜」廳、「非遺傳承保護展」廳、「話說弋江」展廳、「中國戲曲」等展廳。隨後兩館領導就第五次國家一級館評估定級、2021年建黨100周年特色文化活動、原創作品的挖掘和宣傳推廣、群文活動組織、基層文化輔導、數位化建設等方面工作進行交流探討,並分享了各自的工作經驗。
  • 省文化和旅遊廳工作組對西寧市文化館開展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
    12月10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共服務處副處長尚軍邦等一行四人組成工作組對我館開展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進行抽檢。會議由西寧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公共服務科副科長巴小蘭主持,西寧市文化館副館長衡淑榮及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
  • 贛州市龍南縣:保護文化土壤 綻放非遺魅力
    近年來,龍南縣積極創新,從保護文化生態出發,將非遺的保護和全域旅遊發展相結合,在動態中保護、在發展中傳承,讓非遺煥發時代魅力。  建立名錄完善設施  打造良好的文化生態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摸底調查、留存資料是第一步,也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 非遺熱的背後,體現了哪些產業化思維
    近年來,非遺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其中有國家政策的引導,也有大眾的文化自信,更離不開產業化的挖掘開發。從文化產業的角度看非遺熱,我們看到了什麼? 非遺國潮正流行,千年傳承真的火了。
  • 渭南師範學院調研堯頭窯非遺保護利用及文化遺址數字活化利用工作
    原標題:渭南師範學院調研堯頭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及文化遺址數字活化利用工作陝西網(通訊員 楊斌莉 杜思昕)近日,渭南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卓宇一行對澄城縣堯頭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及文化遺址數字活化利用工作進行調研。